从钢七连到合成师 第256节
首先出现的是红军的指挥部,内部正在进行战前会议的画面。
李富国和五个连长齐聚沙盘边,看样子是在讨论接下来怎么进攻,具体讨论内容并没有同步过来。
转播室内的观众看到转播画面,能够实时知道红军在干什么。
这还是第一次体验,感觉很稀奇。
一个个看得很有兴致!
对于他们具体在讨论什么内容,反而没有什么太大的兴趣,主要注意力都在这独特的观赛方式上。
看到了红军指挥部的样子,众人便开始好奇蓝军正在干嘛。
导播可是从电视台临时请来的,因为部队还没有人能熟练操作,在画面转播上是非常专业的。
仿佛知道大家心里在想什么,随后便调出了蓝军指挥部的画面。
而当蓝军指挥部画面出现,整个转播室内的人,都有那么两秒钟的诧异,只因实际画面和想象的差距太大。
红军这边指挥部内一帐篷的人,从画面就能感受到大战开始的紧迫。
可蓝军指挥部呢?
要是除去拍摄的转播组,还有负责守电台的两名通讯兵,实际指挥作战人员就光秃秃的孙东平。
而且即便就仅剩下的孙东平,他也并没有在做任何事情。
就像不知道演习开始了似的,就这么坐在会议桌的首位,双手放在桌子上,连眼睛都闭上了。
孙东平这奇怪的举动,立马引起了转播室内激烈的讨论。
哪怕是要维持室内的纪律,所有人都只能压着嗓门小声讨论,奈何讨论太过激烈依旧变得很嘈杂。
“对抗演习开始了,他在干什么?”
“他怎么不召集下面的连长开会?战前会议都不开的吗?”
“呵,还真是看了个稀奇哈,对抗已经正式开始,指挥部里就个光杆司令,还真是第一次见到。”
“这又是搞的哪一出?我怎么看不懂?”
……
倒不是那种人都不知道,孙东平强势的搞起了一言堂独裁,根本就不用开会,有事直接无线电通知就行。
而该通知安排下去的事情,他昨天就已经部署好了。
现在孙东平要做的就一件事。
那就是让整个蓝军按他的思路,以他的作战方案为中心,听从他的命令调遣,完成这次对抗即可。
连长什么的其他所有干部,一个都不需要来指挥部。
还别说……
如果陈军在的话,还真会夸他几句。
转播室里的人看不懂孙东平,哪怕是师长都是一头雾水,完全不知道孙东平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因为他们根本不懂合成部队,还没有领悟到信息化三个字的要领。
陈军可是专业人士,他一眼就能看透。
孙东平毕竟是去海外进修过,在已经基本成熟的合成部队待过,哪怕没吃过猪肉都见过猪跑。
他是懂怎么玩合成部队的。
合成部队的指挥模式还真就是,孙东平现在摆出来的这个样子,指挥部只需要总指挥呆在那里,搭配后勤人员即可,一切都通过指挥系统来解决。
指挥官可以指挥到每一个兵,是信息化合成部队最核心的改变。
国内部队还没有专业的,能让最高指挥官直接指挥到每个兵的指挥系统,参加演习的蓝军更不可能有。
孙东平采用了电台和电话做代替,也算得上是勉强能够还原表像。
而一大帮子人坐在一起讨论打法,也会在信息化数字时代完全消失,将会被电脑模拟推演所取代。
基本参谋部讨论出个大概方针,电脑模拟后就能形成具体作战方案。
下面的部队干部,根本不需要参与。
而演习的部队不是合成营,并没有平替参谋长的首席参谋组。
孙东平索性就搞起了一言堂,让下面的连长安心带兵打仗,战术策略这种事情由他一个人来干。
这种看起来霸道的强势行为,其实就是在模仿合成部队。
只不过孙东平这人太过于自傲,根本就不屑于去跟任何人做解释,才让下面的连长心里很不舒服。
这要是在真正的战场上,其实是很影响士气的。
转播室内众人没有合成营思维,对合成作战更是十窍通的九窍,全都看不懂孙东平玩的是哪一出。
有一点大家是很确定的,那就是孙东平肯定不可能在瞎搞。
更不可能是弃权,一开始就放弃。
那他是在干嘛?
所有人都迫不及待想解谜!
第234章 这打法,所有人都看不懂!
为了搞清楚孙东平到底在干嘛,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
师长在不能干扰对抗演习,亲自找孙东平问的情况下,直接给导演部下命令,让他们把电视上面的转播画面,转到蓝军麾下的五个连去。
战场上面一共只有八个转播组,红军和蓝军阵地分别放了三个组,剩下的两个组放在防守绿方。
蓝军这边一个转播组在指挥部,剩下的两个分别位于前方和后线。
前方在坦克连,后线在火炮连。
导播把专线切到前线的转播组,坦克一连的画面就出现在了电视上。
只见指挥部毫无动静的坦克一连,所有坦克早就完成了准备集结,现在都已经驶出了营地。
从他们行驶的方向可以看出,就是奔着10公里外的绿军阵地而去。
电视画面再次切到后方转播组,可以看到火炮连的所有火炮,现在同样已经全部进入战斗状态。
以这两个连的动态不难推测出,剩下的三个连肯定也已经启动。
指挥部没有任何动静,下面的部队却紧锣密鼓开干,从这一点就能算出,他们必然都接到了命令。
“这个孙东平,看来很不一般啊,不愧是军区派下来的候选人。”
师长感受到了不一样的体验,看到了别具一格的指挥模式,极有新奇感,忍不住称赞起了孙东平。
相比于李富国的传统模式,孙东平确实是让人眼前一亮。
“是啊。”
参谋长很赞同的说道:“红军这边还在开战前会议,蓝军部队已经出发,这效率确实高很多。
启动速度更快,在实战上,可以为他们带来很大的优势。
光从这一点上来看,蓝军确实比红军更胜一筹,保守估计,蓝军起码能早两个小时展开进攻。”
参谋长的分析还是很准确的,前提是要保持现在的节奏不变。
“跑得快有什么用,得打得赢才行。”
王团长有不一样的看法,他的立场自然是在李富国这边,反驳道:“蓝军搞一言堂营长说了算,谁能保证他设计的战术,就是最好的战术呢?
红军召集各连长开会讨论,肯定能拿出最好的战术,以稳健的打法推进,未必不能后发先至。”
李富国在强大的压力压迫下,他此时的打法确实是追求稳健。
只求以最稳的方式,拿下这一场对抗。
“王团长说的倒也没错。”
师长也认同王庆瑞的分析,微皱着眉头说道:“独裁式指挥,确实是把双刃剑,好坏就在一念间,现在根本没法做出判断,我们就接着看吧。”
孙东平的作战风格非常独特,师长显然不想做太多评价。
其他人也不好再继续说什么,重新把注意力放到了电视屏幕上,跟着导播的镜头观看转播画面。
蓝军看完接着来到了绿军。
通过画面可以很清楚的看到,绿军阵地上早就摆出了防御阵型。
两个坦克连分别部署在两侧,搭配前一天挖出来的战壕阵地,针对防御这两个方向的红军和蓝军。
步兵连一分为二进入阵地中,依靠战壕辅助坦克进行防御。
所有的攻势和坦克都进行了伪装,从远处看根本发现不了任何异常,除非用直升机从空中侦察。
然而这场战斗只是营级对抗,根本就没有空中力量参与。
在未来二十一世纪统治战场,堪称单兵手中最强空中杀器的小型无人机,这年头也还没有开发出来。
绿军火炮连也已经完成部署,部署在中心足够安全的位置。
前面有步兵搭配战壕防御,坦克做好了随时冲击敌军的准备,后面的火炮既安全又威胁拉满。
但凡红蓝两军敢出现在火力范围,绿军的重炮会教他们做人。
而且占着地形上的绝对优势,红蓝两军很难冲上绿军的阵地,只要不联手合作制造不了太大压力。
而两军是竞争关系,根本就不可能联手。
三方阵营的部署情况看了一圈,画面又回到了红军的指挥部,结果他们还是在会议进行中。
一个战前会议搞这么长时间,可见李富国有多么的谨慎。
开会的画面没有什么好看的,导播又把画面重新切到了蓝军。
蓝军这边精彩多了!
两个坦克连组成的坦克方阵,后面跟着两排装甲运兵车和步战车,组成了声势浩荡的装甲洪流。
从蓝军的这个气势和动态来看,任谁都会以为他们要展开进攻了。
可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
上一篇: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
下一篇:大明:开局青莲地心火,震惊朱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