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保守派的我,怒斥嬴政太保守

保守派的我,怒斥嬴政太保守 第320节

  “我听说殷商时期因为不用贤人而灭亡,而尧舜禹等圣王因为任用贤人而成就了伟大的功业。

  “可见任人唯贤,是能否治理好国家的重要因素。

  “但请不要将爱人和选官混为一谈。

  “太后偏爱其弟没有错,选用其弟为廷尉才是错。

  “这错不是因为太史胜是太后亲弟,而是因为太史胜没有德行。

  “若太史胜有德行、有能力,那为什么就不可以为廷尉呢?”

  稷下学宫祭酒邹衍轻叹一声,仰头望着天空:

  “天有晴天、阴天、雨天。

  “国家也有兴盛、平缓、衰落。

  “齐国刚刚兴盛没有几多年,竟然又一次进入了衰落时期。

  “齐缗王倒行逆施,而遭天谴的事情刚过去多久啊?

  “掌握权力的齐国贵族们不吸取教训,荒淫奢侈,不能崇尚德政。

  “如此,下一次天谴亦不远矣……”

  邹衍话音有余韵,没有说完,低首看嬴成蟜。

  [天遣此子罚贵族。]

  [成蟜,毒虫。]

  [蟜非蛟,不喜水。]

  [治水,是为偃水,水弱则火汹!]

  [此毒虫身负天意,将带着熊熊天火,烧尽一切……]

  稷下先生环娟皱起眉头,面露不悦之色。

  不因邹衍是祭酒而有所畏惧,直言道:

  “这便是邹子回到齐国,担任稷下学宫祭酒以后,却从来不去宫中论政的原因吗?

  “天是道的呈现,是自然规律,天是无心的。

  “一人一国在天的眼中,和一草一木并无区别。

  “天没有善恶之分,又哪里来的天谴呢?

  “我同意邹子最开始说齐国贵族骄奢淫逸的言辞,但齐国百姓生活难道不好吗?

  “不与民争利,百姓生活富足。

  “当权者虽有不足,但这样的国家难道就无可救药了吗?邹子为何不能进面刺宫而直言呢?

  “所谓无为,不是无作为,而是无不为!”

  “非也非也,环娟子所言误也。”相夫习道:“天无所不知,无所不晓,有喜有怒。鬼神作为天的使者,传达天的意志。天会通过鬼神来赏善罚恶,以使天下向着天所愿意的方向发展。”

  “呵!”淳于越一抖袖子:“敬鬼神可以!当远之也!”

  “……”

  诸子由廷尉太史胜表现开始议论纷纷,从人延伸到国家,从法令之变更延伸到国家之政策。

  直到死囚被带到嬴成蟜面前的时候,他们才终止了话语。

  他们静静望着年龄最小,而和他们同为诸子的嬴子嬴成蟜。

  心学,良知,成圣。

  此等言语闳大不经。

  若不是做怪迂之变,或可以如杨朱之学一般,成为下一个显学。

  能让诸子都感兴趣的新学说,不多见。

  在纷乱中,没有多少人注意到。

  王宫内部有人来。

  一群人从廷尉府后门而入,在廷尉府内近距离观看这场闹剧……

  被抓来的死囚蓬头垢面。

  如野草般蓬乱的头发缝中射出两道凶恶的眼神,看待他人就像看待待宰的羔羊。

  其手上带着手枷,脚上拴着铁链,嘴中塞着一块黑黄相间的破布。

  穿着一身污秽不堪的囚服,身上散发着难闻的怪异气味。

  站在最前列的稷下学子们大多露出厌恶之色,捂住了口鼻。

  不少人还向后退了半步,让整个稷下学宫队伍都为之一动。

  嬴成蟜没有动作,问同样面露不愉之色的太史胜:

  “廷尉大人,此人犯了何罪?”

  太史胜对临淄楼馆美人绝活如数家珍,对临淄赌场经营项目一清二楚。

  但自家廷尉府中,最十恶不赦地死囚身犯何罪……太史生不知道。

  [这等小事,我怎得知?]

  太史胜腹诽,立刻给身边的廷尉正打了一个严厉的眼色。

  廷尉正墨笙是廷尉府二把手,也是廷尉的副手,立刻会意,主动介绍道:

  “此子乃是贼人之首,曾领三百贼人打家劫舍。

  “其本人烧毁良家房屋有五,杀十二人,奸淫女子十七,豢养女子为奴者四……”

  太史胜抠抠耳朵,对这些并不感兴趣。

  嬴成蟜认真听完,观众学子之精神面貌,个个都是义愤填膺的样子。

  嬴成蟜刚想说话。

  忽然意识到此时人比学堂时多太多了,当下所处环境也不是封闭的讲经堂。

  他的声音传不到所有人的耳朵里,不由有些苦恼。

  一直侍奉在其身边的呼看出了主君所忧,不敢确定自己所想是否正确,于是主动问询:

  “主君可是为不能让在场之人尽听所忧?”

  嬴成蟜略微诧异地看了一眼呼,没想到呼竟然如此有眼色,点了点头:

  “正是。”

  “主君勿扰,呼为主君代言,呼可让主君之言尽入所有人之耳也。”

  “……你竟有如此本事?”

  “小人原本不叫呼,是拜在师长门下,师长改之,就是因为小人善于呼喊的缘故。”

  望着呼的笑脸,嬴成蟜脑海中猛然闪过曾经在书上一闪而过看到的内容。

  他不记得全文,只记得大意:

  有一个人远道而来,想拜在公孙龙的门下。

  公孙龙问其有何才能。

  此人自称声音洪亮、善于呼喊。

  公孙龙的弟子们哄堂大笑,公孙龙却一本正经地问弟子们有没有人善于呼喊。

  弟子们面面相觑,纷纷摇头。

  于是公孙龙便将此人收为弟子。

  不久,公孙龙带着弟子们北上燕国,来到黄河岸边,渡船恰好停在对岸。

  众弟子呼喊,投掷石子,使劲浑身解数也没将渡船招来。

  新入门的弟子自告奋勇,说让他来试试。

  公孙龙允之。

  这弟子只喊了一声,对岸的船家便向这边划了过来。

  “原来是你啊……”嬴成蟜看着呼,心情很是复杂。

  少年有一种奇妙的感觉。

  这是少年第一次见到在书上记载的小人物,连姓名都留不下的小人物。

  那篇文章之所以记述,是为了表现公孙龙的性情。

  【人而无能者,龙不能与游。】

  这是公孙龙说的话。

  意思是说一个人若是没有任何能力,那公孙龙不能与其一同游行。

  呼被主君看的有些讪讪,眼神飘移到死囚身上,不敢与主君对视。

  嬴成蟜心情更复杂了。

  华夏两千年历史,史书上记载的人很多。

  但和真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相比,少到可怜。

  呼是幸运的,又是不幸的。

  他幸运在能够被载以文字流传后世,不幸在后世没有人知道文字所载的人是他。

  这是第一个嬴成蟜知道,却当面不能识的历史人物。

  少年目光从一个个稷下学子的脸上扫过。

  [他们其中,又有几人能留下姓名呢?]

  再从稷下先生们的脸上扫过。

  [在我面前的诸子有十来个,名字留到后世的却仅有一二也……]

首节 上一节 320/46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民国军阀:列国跪求我停

下一篇:我有一个聚宝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