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眉山苏氏,苏允最贤

眉山苏氏,苏允最贤 第2节

  若是他们知道你们两个贼配军也敢折辱于他,你们猜,他们能饶过你们么?”

  这话一出,两个兵丁尽皆色变。

  此时御史台中有人探出头来,喊道:“怎么回事?”

  站着的兵丁赶紧将兵刃收起来,道:“没事,我们这就走。”

  “赶紧走,别在这里鬼哭狼嚎的,惊扰到相公们,有你们好看!”

  “是!是!我们立马就走。”

  这兵丁转头低声与苏允求饶道:“好小哥,你就饶了他吧,这路上,只要不耽误行程,其他的都听你安排好不好?”

  苏允提起跪伏在地的兵丁,盯住他的双眼道:“你觉得如何?”

  这兵丁已经是痛得眼泪鼻涕俱下,闻言连连点头道:“听您的,都听您的!”

  苏允满意点头,扶好兵丁,随后给他整理一下衣服,赞道:“是条好汉子,帝国栋梁,边军若有你这般能耐,灭辽灭夏不在话下!”苏轼父子哭笑不得。

  苏轼道:“我倒是明白你为什么能够一人从蜀中来到汴京了。”

  小小年纪便这么凶悍,这路上强人遇到他,也不知道谁抢谁呢。

  苏迈年纪比苏允大,但此时须得仰着头看苏允。

  苏允足足比他高一个多头。

  苏迈一直跟着父亲在外宦游,与家乡苏氏族人基本没有见过,自然不认得苏允,问道:“爹爹,这位是?”

  苏允不等苏轼介绍,便先与苏迈行礼道:“大兄,小弟苏允,乃是眉山族亲,早年受过叔父一家大恩,听说叔父有难,于是赶来看看有没有可以效劳的地方。”

  苏轼道:“这是你苏林堂伯家的儿子,苏允,这是苏迈,是我的长子。”

  苏迈不明白里面的细节,只是听说是眉山的族亲,便十分高兴,道:“真是有心,允弟,谢谢你!”

  苏允道:“叔父,大兄,咱们先离开汴京吧,这里小人太多。”

  两个兵丁这会感激地看着苏允,他们还真怕苏允说让苏轼在汴京住上一段时间,到时候可不好跟上面的人交代。

  苏轼自然明白这个道理,点点头道:“好,我们走,不过,苏允,你不跟我们走,你去南郡找你九十三叔,他那里可以安置你,你跟着他好好读书,以后也可以搏个好前程。”

  苏允摇头道:“我要跟着叔父您,您这边更需要我。”

  苏轼劝道:“黄州是个偏僻所在,我过去名为就职,实则形同罪犯,你跟着我,是没有前途的。”

  苏允断然道:“那叔父更需要我,叔父您不要多说,我是不会离开的。”

  苏迈亦是劝道:“允兄弟,此去黄州,天寒地冻,雪深路滑,沿途定然极为艰辛。

  到了黄州,恐怕正是苦难的开始,叔叔那边还好一些,你去跟着叔叔,以后也会有前程。”

  苏允一笑道:“若为前程,此番我便不来,正是知道前程艰辛,我才来给叔父鞍前马后的,不如此,无以报叔父一家对我家的恩情。”

  苏轼见苏允定要跟自己去黄州,心下既是感动,又是惭愧,只觉得已经拖累太多人,现在又要拖累后辈。

  他心下暗暗下决定,等些时候,一定要托子由好好地照料这个苦命的孩子便是。

  于是这般,苏轼在两个兵丁的押送之下前往黄州,而苏迈与苏允则是徒步跟随。

  宋朝腊月的北方极冷,在这种天气下,除非必要,大多数北方的居民都是要猫冬的,出来外面赶路不是单纯的受罪,还有性命危险的。

  这天气实在是太冷,而在保暖的衣服上又没有后世那么齐备,在野外赶路,一旦失温,是会危及性命的。

  原本苏轼也得徒步前去黄州的,但苏允不知去什么地方搞来一辆驴车。

  驴车用毛毡裹得严严实实的,端的是密不透风,可以想象,坐在这样的车上赶路,想来也不是什么苦事。

  苏轼掀开车帘,见到车内用毛毡铺地,伸手摸摸,觉得十分柔软,掀开毛毡,看到下面的铺着厚厚的茅草。

第3章 助人亦自助!

  而在驴车的里面,竟然还存着诸多的吃食,有满满的一筐面饼、一筐煮熟的鸡蛋,一筐肉脯之类的吃食,甚至还看到几坛好酒。

  苏轼顿时有些吃惊。

  两个兵丁看完之后有些为难,那个被打的兵丁犹豫着道:“苏小哥,这有些不太符合规矩……”

  苏允呵呵一笑,道:“是不太符合规矩,我听说官员就职地方,差出勾当公事,可得一份走马头子以及一份驿券。

  凭“走马头子”可以调用驿站与递铺的官马,凭“驿券”则可在各地驿站免费食宿,这些我叔父可都没有吧?”

  另一名兵丁道:“苏小哥你说笑了,那是差出勾当公事得是因公出差才行的。

  比如被委派到外地鞫治狱案、抚恤灾民、巡视地方,或者入朝奏事等。

  官员可以向枢密院、户部或地方的转运司申请,可苏员外并不符合这些规定的。”

  苏允点头道:“所以啊,我自己备车还不行么?”

  两个兵丁商量一会,过来与苏允道:“苏小哥,我们起行吧。”

  这算是默认。

  苏允笑道:“车上有肉有酒,这一路上可不会太寂寞。”

  两个兵丁闻言眼中露出喜色,这差役是苦差,但若是路上有酒有肉,那可不算苦。

  毕竟这会儿当兵的想要吃上酒肉,也没有那么简单的。

  至于符不符合规矩……嗤,先不说有没有这规矩,就说有这规矩,大宋朝破坏规矩的还少么?

  如此说罢,一行五人,便这么出发。

  苏允仔细观察苏轼,发现苏轼在驴车离开汴京城的时候并没有恋恋不舍,反而是有一种如释重负之感。

  苏允暗自叹息摇摇头,苏轼这是被折磨出来心理疾病。

  根据后世的传记记载,苏轼初到黄州之时,连门也不敢出,写诗词半点也不敢涉政,甚至连酒都不敢多喝,生怕喝了酒,又说不该说的话,写不该写的诗词。

  不过,苏允又微微笑起来。

  诗家不幸,文坛之幸。

  于苏轼来说,眉山是他出生的所在,而他真正生命的开始,却是这黄州!

  苏轼的人生高度、思想高度,很大程度便是取决于黄州几年时间。

  而苏轼在黄州区区四年时间,却塑造后世人精神世界的半壁江山,而自己,将有幸亲眼……哦,不,一定要亲身参与其中!

  那将让自己感受生命存在的意义。

  曾经的苏允半是吃到时代的红利,半是他自己能力的确是超出同侪,大学毕业后投身商海,短短几年时间挣到一生都花不完的钱。

  然后他就迷失了。

  金钱给他带来所有想要的东西,也带来空虚。

  后来也是空虚摧毁他。

  重生之后,苏允亦是迷茫许久。

  若只是为生存,他无须几年便可以成为眉山首富,再给十年,成为大宋首富也未尝不可能。

  但那又如何呢?苏允思考了几年,仔细在想自己的问题出在哪里,最终也没有想出个所以然,后来他便把目光投放在苏轼的身上。

  论精神世界之丰富,古往今来,大约少有人能够及得上苏子瞻的。

  而黄州四年,却是苏轼一辈子中最为重要的四年,他的精神世界便是在这里彻底被塑造起来的。

  若是能够亲眼、亲身参与到其中,或许……可以让自己明白所谓人生?

  这便是苏允千里迢迢出川,冒着严寒跟着苏轼前去黄州的本意。

  报恩什么的,不过是他的借口而已。

  不过他父母的确是受过程夫人的恩惠,这是一个再好不过的托辞。

  当然,苏允在这个过程中算是在利用苏轼,但他也会尽可能让苏轼少吃些苦头,就比如这温暖且载满吃食的驴车,就算是回报吧。

  至于更多的,比如说让苏轼重回朝堂之类的……哈,苏轼若是回朝堂,那自己怎么参与到他的精神世界里面去?

  那自然是万万不能的!

  苏迈驱着驴车,大约在寒冷冬天里还要赶路,倔驴有些火气,因此脚步颇快,累得后面跟着苏允以及两个兵丁不得不快步跟着。

  苏允一边想着自己的事情,一边迈开大长腿跟在驴车的后面。

  湿滑的泥泞雪路、凛然的寒风都没有减缓他的脚步。

  他的身材高大昂藏,就算隔着厚厚的冬衣,亦能够令人感受到他身上蕴藏的强大力量!

  苏允轻松地跟在驴车后面,而那两名兵丁却是气喘吁吁的远远落在后面。

  那名被打的兵丁是汴京人士,姓祝名大,他的伙伴叫他阿大。

  祝阿大看着苏允高大的背影,又是惊惧又是羡慕,喘息着大声道:“这苏小哥若是从军,当是万人敌啊!”

  这段路他们迎风而走,这北风极大,非得大声说话,才能够让身边的人听到。

  另一名兵丁亦是汴京人士,姓田名三,祝阿大唤他为阿三,闻言喘息着大声道:“你当年在边军也算是一把好手……在他手下怎么就跟鸡仔一般……他真有那么厉害?”

  祝阿大叹息着喊道:“他就按住我的肩膀,一揉一搓,我便觉得浑身没了力气。

  他捣我两拳,我当时感觉自己就要死了,现在看来,不过是他手下留情罢了,不然他当真可以一拳打死我。”

  田三不由得咋舌道:“这么厉害?”

  祝阿大紧紧盯着苏允的背部,道:“他一定是个练家子,而且是那种高来高去的侠客。

  就像李白所说的那种,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的大侠。

  你看他走路,飒沓如流星,再回想一下他对待我们两个公门中人的态度。

  寻常人谁敢斜睨我们一眼,他说打就打,而且是那种肆无忌惮的感觉,啧,他一定是个大侠客!”

  原本田三还听得颇为认真,眼见着祝阿大越说越不像话,顿时啐道:“你马尿喝多了吧,越说越不像话。”

  说起这个,两人顿时咽了咽口水,他们扶苏轼上车的时候特意瞄了一眼,车上的肉脯、鸡蛋、酒坛尽皆历历在目呢。

第4章 投宿

  祝阿大咽了咽口水道:“诶,阿三,你说这小子穿着挺寒酸的,怎么随随便便便牵出来一架驴车?

  这车上还存那么多的肉蛋酒,就这些玩意,不得几十贯钱?

首节 上一节 2/11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有一个聚宝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