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眉山苏氏,苏允最贤

眉山苏氏,苏允最贤 第96节

  他们可以仇视你、诋毁你、攻讦你,辱骂你,但不会再有人无视你矣!

  只是,你自己却须得做好准备,虽然不会有人拿什么手段来对付你,但被人辱骂攻讦,所承受的压力亦是前所未有的。”苏允笑道:“他们骂我的话,我能骂回去么?”

  章惇点点头道:“辩经嘛,不就是他骂你,你骂他嘛,自然是可以的。”

  苏允点头道:“那我没有问题,就怕他们受不了。”

  章惇不由得哑然失笑,近来他听说过一个有意思的说法,叫【眉山苏氏,骂人最能】,从苏洵开始,至苏轼兄弟,都是骂人的一把好手,大约这苏允亦是如此?

  章惇道:“官场的事情你无须操心,我给你挡住,哦,是了,太学里的月试、年试什么的,你也别过分操心,去体会一下科举是什么样的就可以了,考得好坏并不重要。

  你现在最重要的是将这孟子彻底的吃透,尤其是你提出来的新理论,你须得做到心中有数,一旦有人拿出来攻讦你,你必须能够将其驳回去。”

  章惇一边说一边思索,随后道:“这段时间,我来帮你打磨这本孟子集注,另外,你的孟子乃是子由给你传学的吧?”

  苏允点点头道:“正是由子由叔父开解。”

  章惇点头道:“我不是治孟子的,对其研究不够深,我先帮你打磨一番。

  另外,我想办法让子由回来,让他来帮你再好好打磨一番,做足准备再面世,这样可以转圜的余地便多了。”

  苏允顿时有些惊诧。

  按照历史来说,苏辙受乌台诗案影响,被贬谪监筠州盐酒税,在这个职位上,他足足干了五年,从元丰二年至元丰七年,才被量移为歙州绩溪县令。

  所谓量移,便是指官员被贬谪远方后,遇恩赦迁距京城较近的地区。

  而苏辙到了元丰八年,神宗逝世,旧党重新当政,才以秘书省校书郎被召回

  而现在是元丰四年的元月,若是苏辙现在就回京,那可比历史上少浪费四五年的时间。

  苏允面露喜色,道:“那可真是太好了,有子由叔父来帮我,这孟子集注肯定会更加完善,那子瞻……”

  章惇知道苏允想说什么,摆手道:“子瞻不行,子瞻乃是乌台诗案当事人,许多人都盯着呢。”

  苏允假意叹了一口气,他自然没有想过让苏轼回来,这会儿回来,对苏轼不是什么好事情。

  一来黄州时期是苏轼诸多文章诗词最为高产的时候,二来则是这会儿新党当政,苏轼回来就会成为新党的靶子,估计就算是回来,没有多长时间,又得打包打包去地方了。

  但他必须表这个态度,因为这事关孝顺大义。

  章惇怕苏允有意见,又解释道:“其实若非怕提前泄露出去,我是可以在汴京找到治孟子的经学大家来给你打磨孟子集注的。

  其他人我信不过,这才动了让子由回来的念头,但此时回来,对子由也未必是好事。

  到时候你要多劝劝子由,让他谨言慎行,不要成为别人攻击的靶子。”

  苏允点点头道:“是。”

  章惇交代完这些,注意力又回到孟子集注上来,兴致勃勃道:“来来,我倒是看到了一些不甚了解的地方,你帮我解释解释,咱们也算是开始打磨了。”

  苏允点点头,两人开始就着里面的注释观点理论之类的问题进行问答,这其实就是辩经了。

  几乎一个新的学术流派的诞生,都必须经过这么一个阶段,只有辩经赢了大部分的人,让大部分认可,这门学术流派才会被承认。

  当然,还有别的方式,就是直接传学,将学术传给学生,这个过程中教学相长,学生在问答的时候,亦是另一种辩经,通过无数次的修改完善,才会达到一个学术上的完善。

  苏允太年轻,暂时没有办法走传学的路子,只能让有能力的人来帮他完成初步的辩经。

  这也是章惇宁愿冒着风险,也要让苏辙回来的原因。

  当然,还有一个考量章惇并没有跟苏允说,便是苏允与章若的婚事,若是苏氏这边没有来一个够分量的长辈,终究是不太像样嘛,有苏辙过来一起商量着办,可就好许多了。

  不过这就不用跟苏允这个晚辈说太多便是了。

  自这日起,苏允与章惇的每日辩经便固定了下来,章惇很是耐心,将他所有疑惑的所在都一一提出,甚至为了寻找出来谬误,还重读孟子以及各种注疏。

  但这还不够,苏允提出来的诸多理论,有些只是稍显进步,但有些甚至会颠覆原本的经义,也就是所谓的离经叛道,当然,只是看着离经叛道,当真深入进去,其实亦是符合经义的。

  这些就不是光用孟子一书便可以覆盖住的,还需得将五经以及论语等一起囊括进来,进行一次深入的梳理,才能够真正达到相对完善的地步。

  这个工作量是很大的,好在章惇的才学极深,与苏允一起,竟是解决了大部分存在的谬误。

  章惇虽然一生致力于政务,但他的才学可不低,他是正儿八经的进士及第,名列第一甲。

  两人就这般,每天晚上都在书房里钻研辩经,不知不觉,汴京已经是春暖花开矣。

  距离元夕已经是过去了三个月,汴京已是人间四月天。

  这一日,章惇笑眯眯告诉苏允,道:“以后就不陪你辩经了。”

  苏允一愣道:“怎么?叔父认为这孟子集注已经改无可改了么?”

  章惇哈的一笑道:“哪有的事,还远得很呢,子由回来了,这几日便抵京,以后就让他来陪你辩经吧。”

  苏允是又惊又喜,但又苦恼道:“叔父也不早点跟我说,子由叔父在京又没有购房,这回来都没有落脚处,这就几日时间,我去哪里寻住处啊。”

  章惇哼了一声道:“这不给你一个惊喜么。”

  苏允嘿嘿一笑,与章惇拱了拱手,笑道:“还得谢过叔父您,没有您运筹帷幄,子由叔父不知何日才能够归京呢。”

  章惇不耐烦摆手道:“去吧去吧,赶紧去安排。”

  见得苏允欢天喜地离去,章惇微微吁了一口气,这三个月时间,对他来说压力也着实大,辨析经义这等事情真不是人干的事情。

  这五经加上孟子论语,里面的理论观点其实并非那么一以贯之,有些还存在着意见相左的地方,而苏允的观点更是前卫,想要彻底将其理顺,可真是没有那么简单。

  嘿嘿,不过自己算是解脱了,以后这难题,便交给苏子由去头疼吧!

第149章 苏辙归京!

  苏辙终于到了,苏允带着阿回等人跑去朱仙镇接人,不仅准备了两辆坐人的马车,还带上了几辆用来鸡蛋面的驴车,当然都清洗干净的,这是用来给苏辙一家运送行李的。

  “来了来了!”

  阿回远远地就看到了站在船头上的苏辙,苏辙看着神情颇为感慨。

  苏允笑了笑,能不感慨么,原本以为要在筠州那小地方做五年监酒税小官,没想到只过了一年多时间便又回来了。

  “叔父!叔父!这里,这里!”岸上有人挥手喊道。

  苏辙看过去,岸上停着许多辆的马车,当头的是一个身量颇高,相貌极为俊美的年轻人,不是苏允又是谁?

  苏辙一瞬间有些恍惚,他自然是知道此番回来是因为谁,虽说是章惇将他捞回来的,但真正让他回来的是自己的这个族侄。

  这苏允啊,不仅帮了自己的哥哥,现在又帮了自己,其实他对自己一家的恩情,早就远远超过了当年母亲对苏允父母的恩情。

  当年母亲不过是资助了苏允父母一点办婚礼的钱,满打满算,不过十贯而已,而苏允这两年花在哥哥一家上的钱财何止千贯!

  古人说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苏允是真的做到了。

  此次苏允将自己从筠州捞回来,无疑是挽救了自己的仕途,这等恩情,无异于救命之恩了!

  苏辙并不知道他几年后便会从筠州回来,在他自己看来,对自己的仕途已经完蛋了。

  旧党死的死贬的贬,朝廷里尽皆是新党横行,朝廷哪里还有他们的位置?

  官家一意锐意进取,重用新党,而且年富力强,如今才三十来岁的年纪,他们这些反对变法的旧党,大约只能在地方上终老了,哪里还有回来的机会?

  是的,不是苏辙悲观,而是形势对旧党便是这般艰难。

  谁也没有料到,赵顼会在几年后驾崩,更因为幼帝登基,让旧党有一个卷土重来的机会。

  所以在苏辙看来,苏允这番作为,便是挽救了自己的政治生命。

  苏辙上了岸,狠狠地拥抱了一下苏允,道:“居正,谢谢你。”

  苏允摇头道:“叔父,此趟乃是我有求于你,劳烦您跑这一趟,真是辛苦了。”

  苏辙失笑道:“你啊你,是什么情况我还不清楚么,你寄给我的书我已经看过了,立意极高、意气贯通、自圆其说,已经是一个十分完善的学说了。

  我其实帮不上什么忙,虽说当时是我教你的孟子,但现在的你,在孟子的学说上,你已经足以当我的老师了。”

  这个评价是极高的,连苏允听了都十分高兴,道:“叔父这么高看,我终于有了点信心了。”

  苏辙闻言笑道:“你不要妄自菲薄,你这本孟子集注,在我看来,将会成为接下来新的经典,而且……”

  苏辙满带深意的看了一下苏允道,“……我们眉山苏氏,以前出文章大家、诗词大家,现在也终于要出一个经义大家了。

  而且你这个经义大家,将会是开宗立派级别的经义大家,孟子一书经你集注,有可能会从子集拔擢为经部,孟子他老人家,也该配享孔庙了。”

  苏辙看着苏允的目光乃是欣赏。

  《孟子》是苏辙的本经,他的一生都以孟子思想为行事准则,自然对孟子是发自内心的尊敬,而孟子却连孔庙都没有办法进去,这对于苏辙来说,是一种精神上的痛苦。

  现如今苏允的《孟子集注》横空出世,苏辙算是看到了将孟子推上神台的机会了,这甚至比苏允拯救他的政治生命还要重要!

  苏允闻言不由得钦佩苏辙的眼光,孟子的确是因为朱熹的孟子集注,而从一个普通儒家圣人,一跃成为亚圣。

  苏辙只是看了孟子集注,还没有看到孟子集注面试之后世人的反应,便能预判到这一点,这种眼光着实难得。

  苏允笑了笑,道:“还请叔父接下来好好指导侄儿修改。”

  苏辙点点头道:“此次官家委任我为秘书省校书郎,正好可以查阅诸多典籍,正好可以查漏补缺。”

  苏允笑着点点头。

  苏辙与苏允让开了路,让阿回他们赶紧搬行李,他们站在一旁继续聊。

  苏辙低声道:“秘书省校书郎看似闲职,但乃是清要之官,以后可授职其他要害差遣,乃是一个许多人求而不得的官职,你是怎么做到的?”

  苏允叹了一口气,道:“叔父,我把我卖了个好价钱。”

  苏辙不明所以,惊道:“怎么说?”

  苏允笑道:“我答应了与章参政女结亲了。”

  苏辙舒了一口气,笑道:“这是好事情啊,怎么能叫卖了好价钱?”

  苏允闻言,顿时惊疑不定看着苏辙,道:“叔父,这不会是你的主意吧?”

  苏辙闻言恼道:“你这是什么神情,是我的主意如何,不是我的主意又如何,这难道不是一门好亲事么?”

  得了,尘埃落定矣。

  就是这老货出的主意!

  事已至此,还能怎么着呢?

  苏允笑着道:“挺好挺好,诶,东西都装好了,叔父请上车吧,咱们进城。”苏辙哼了一下,昂首上车。

  马车辚辚,朝城内而去。

  进了城后,马车继续前行,苏辙却是忽而道:“我们这是往哪里去,馆驿似乎不在这个方向?”

  苏允笑道:“去什么驿站,我已经给您买了一套院子,便在太学附近,以后您上班也近嘛。”

首节 上一节 96/11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有一个聚宝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