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我妻武则天 第73节
河渠令掌供川泽、鱼之事,凡沟渠之开塞,渔捕之时禁,都归他们负责。
城南杜固附近,有一条渠,原本应该从杜固直通,然而因杜氏的干预,这条渠只得绕过杜固,弯弯绕绕,给周围百姓都带去很多麻烦。
杜正伦很早就盯上了杜固,认为杜氏一族的气运都被杜固吸了过去,只有毁了杜固,渔水杜氏才能兴旺。
如今杜充刚好犯了事,他自觉是一个良机,便找上河渠令,命他开凿杜固,
连通河渠。
河渠令只是个小小九品官,哪里能够反抗杜正伦,况且杜正伦正受宠,只得照办。
京兆杜氏得知后大吃一惊,急忙想要阻止,然而因为杜充得罪了长孙无忌,
不为世家派系所容,竟无一人帮他们。
杜固就这么开始拆了,杜氏一族如丧考姚,派人将此事告诉了监狱里的杜充。
杜充得知后,一怒之下,撞墙自尽了。
这件事,最关键的一点在于杜正伦深受皇帝信赖,世家大族都认为是皇帝在背后推动此事。
杜充死之前,他们隔岸观火,冷眼旁观。
然而等杜充死后,他们又升起兔死狐悲之情,群情激奋,都闹著要弹劾杜正伦和狄仁杰!
李治听完后默然不语。
先是三门峡的事,如今又是杜充之事,他已经预感到,世家大族行事会越来越激烈。
他站起身,在大殿来回走了几步,朝狄仁杰道:“狄卿,长安城里的事情,
你就别管了,朕要交代你另外一件事。”
将三门峡之事详细跟他说了。
狄仁杰听完后,拱手道:“臣领旨。”告退离去。
李治又命人把刘仁轨、李义府、上官仪等人喊了过来,朝们说道:“杜充之事,几位爱卿可听说了?”
李义府道:“回陛下,臣已听说,中书省也收到很多弹劾杜正伦的奏章。”
李治道:“你们应该也看出来了,长孙无忌致仕后,世家大族们都蠢蠢欲动,朕想听听你们对此事,有什么应对办法。”
李义府微笑道:“陛下,这些世家只是因恐惧担忧,才惶惶不安,不如挑选一名世家官员,拜为宰相,他们应该就会安分下来。”
李治看了他一眼,道:“不知李卿以为,拜谁为宰相比较好?”
李义府赶忙道:“臣不敢妄言,全凭陛下圣裁。”
李治道:“无妨,你只说说你的想法。”
李义府著李治表情,小心翼翼的道:“陛下以为萧锐如何,他父亲萧璃盒饭过宰相,深受先帝信赖。”
上官仪异的看了李义府一眼,暗暗惊奇。
李义府可是被归为拥武派,而萧氏是武皇后死对头,他怎会举荐萧锐?
李治不置可否,道:“你的意见朕会考虑一下。上官卿,你有什么看法?”
上官仪沉吟片刻,道:“陛下,臣以为依法处置便是,世家大族就是因朝廷以前对他们太宽容,将永徽律不当一回事,此时绝不能向他们妥协。”
言外之意,就是长孙无忌把他们宠坏了。
李义府道:“这并非妥协,而是安抚。如今前线战事紧张,倘若长安城乱了,岂不影响军心?
上官仪皱了皱眉,不声了。
李治又看向刘仁轨,道:“刘卿可有两全其美的法子?”
刘仁轨道:“微臣以为,应挑选一个威望素著、铁面无私的官员,担任金吾卫大将军,巡治长安,方能震慑住世家大族!”
李治双眼一亮,道:“刘卿可愿担任此责?”在他心中,其实一直把刘仁轨当做武将。
刘仁轨迟疑道:“陛下有命,臣自该效力,只是臣在长安并无威名,只怕镇不住那些人。”
这也是实话,他现在并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功绩,在门下省熬了十几年才出头。
除了李治,所有人都只是把他当做一个做事勤勉、兢兢业业的老头子罢了。
李治听完后,凝眉思索。
仔细一想的话,像刘仁轨说的这样一个武将,也只有李一人了。
他长期跟世家派系为敌,对方本就对他敌视,用铁腕手段制住他们,应该没有问题。
然而要想保证长安城的稳定,却有些勉为其难。
便在这时,刘仁轨道:“陛下,老臣举荐一人。”
李治问:“谁?”
刘仁轨道:“卢国公,程知节!”
上官仪和李义府听到后,都大吃一惊。
程知节可是一直让皇帝头疼的人物,如今皇帝将他召回长安,显然是打算弄他了。
刘仁轨这时候举荐他,便相当于替程知节求情,难道他不怕惹得龙颜震怒吗?
上官仪暗暗焦急,他知道皇帝对程知节在军中影响力不放心,才将他调离长安。
如今长孙无忌只是致仕,并未归隐,别说皇帝对程知节不放心,清流官员也都对他不放心。
这时候举荐程知节担任金吾卫大将军,那不是让长安城又多了一份隐患吗?
他不断朝著刘仁轨打眼色,刘仁轨却仿佛没看到一样。
李治凝望著刘仁轨,道:“刘卿为何觉得程知节能够约束世家派系?因为他与世家派系走的近吗?”
刘仁轨昂然道:“陛下,据臣所知,程知节从未与世家派系来往,与长孙太尉也见面不多。”
李治点点头,道:“前面一个问题,你还没有回答朕。”
刘仁轨道:“陛下还记得永徽元年,您刚刚登基时的情景吗?”
第82章 大唐第一黑脸神
李治愣了一下,脑海中很快涌出一段记忆。
永徽元年,他在程知节护送下,从翠微宫返回长安登基。
当时,世家派系的官员都认为新皇登基,朝廷格局将重新分配,于是相互间明争暗斗,都想趁著权力真空期,搜取一份利益。
在利益面前,人都会陷入疯狂,再加上太宗皇帝去世,所有人都感觉少了一个锁。
长安一片混乱,连长孙无忌都控制不住。
贺鲁正是见到长安混乱,以为大唐要完,才叛唐自立,攻打庭州。
在危急关头,是程知节站了出来。
他率领屯营飞骑军,白天在城中巡视治安,遇到任何案件,铁面无私,秉公执法,甚至杀了不少人,因此得罪了不少人。
不过他凶名在外,别人也不敢报复他。
晚上,程知节又率领飞骑军,宿卫在左延明门,保护新皇安全。
如此持续三个月,长安城终于慢慢恢复稳定。
唐高宗为了嘉奖程知节,将他封为十二卫排名第一的左卫大将军,又命他检校屯营兵马。
屯营便是后来的羽林卫,与千牛卫、金吾卫同属禁军,驻守在北门之外,又被称为北门禁军。
唐高宗这是相当于将两卫人马,都交给程知节统领,由此可见对他的信赖。
后来废王立武时,唐高宗第一个找的也是程知节,本以为他肯定会支持自己。
程知节却选择了中立,这才失去了皇帝的信任。
也正是因为北门禁军中多是程知节的旧部,唐高宗才如此忌惮他,把他调出长安。
李治理清这些记忆后,也明白了刘仁轨的意思。
他并非为程知节求情,而是真的想解决长安城如今的问题。
然而还是那个问题,程知节到底是怎样的心思,能够信任吗?
李治虽然对程知节有一些好感,但君子不立危墙,如今局面并未恶化到如此地步,没必要去冒风险。
思来想去,最好的法子是启用程知节,却又能让他不对自己造成威胁,有办法做到吗?
李治脑海中忽然闪过一个名字,他朝刘仁轨三人道:“三位爱卿且先退下,
让朕考虑一下。”
琴曲悠扬婉转,萧声却略显粗糙,忽高忽低。
李治听的很认真,表情严肃,似乎在感受乐曲中的神韵。
高安公主大受鼓舞,这是她学萧以来,第一次和郑贵妃一起合奏,正是想给李治一个惊喜。
她鼓著嘴巴,用力的吹著,声音越来越刺耳。
一旁的郑贵妃直皱眉头,已经快弹不下去了,不停的朝高安公主打眼色,让她压压声音。
高安公主却已经上头了,她见阿耶一脸肃然的听著自己的萧曲,所以也拼尽全力的用力吹著。
好半响后,她总算将一曲吹完,一边喘著气,一边朝李治笑道:“阿、阿耶,人家吹的好不好听?”
李治依然保持著原来的表情,仿佛没听到她的话一样。
高安公主扑到他怀里,撒娇道:“阿耶,人家跟你说话呢?”
李治回过神来,道:“你说什么?”
高安公主这才明白李治一直在想自己的事情,刚才根本没听自己吹曲。
“人家辛辛苦苦的吹了一曲,阿耶你却不好好听,人家生气了!”她鼓著嘴巴,抱著两条胳膊。
李治笑了笑,道:“好了,朕给你赔个不是,别生气了。”
高安公主本来就是装的,顿时眉开眼笑,道:“耶耶在想什么,这么入神?”
郑贵妃也好奇的看了过来,她早就瞧出李治今日心事重重,只是不好询问。
李治道:“没什么,都是前朝的一些事。”
上一篇:谍战吃瓜,从潜伏洪秘书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