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在澳洲登基称帝,慈禧吓懵了 第61节
“该不会是......”
他心中瞬间泛起了极为不安的感觉,立刻想到了当年那恐怖的场景。
桂太郎也明白明治天皇在担心什么,如果说大明的陆军还有所争议的话,那么这个以汉人为主的国家,他们的海军,现目前就真的是拥有无可匹敌的力量!
对此,两人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全来对待。
龙田武元见到明治天皇的脸色有些难看,便急忙的出来安慰。
“天皇陛下无需忧虑,帝国的海军勇士此次承担着极大的压力,因此,还请天皇陛下能够多给他们一些时间。”
想来也是,明治天皇闻言徐徐点头,心里的石头稍稍落,也认为帝国海军应该不至于往自己所想的最坏的结局去演变。
何况现在形势迫在眉睫,也没时间去过多的在意。
明治天皇很快就下定决心,开口吩咐,并且向军部下令。
“立刻让我帝国陆军的勇士对华夏进行登陆作战,要以最快的速度全面拿回东北三省!”
龙田武元站起身,眼中带着极度的2.6狂热。
“嗨!天皇陛下请放心,帝国勇士将不辱使命!!”
.....
大明帝国。
前线消息传入国内,李承武匆匆来报。
“陛下,我大明海军舰队已经将小日子的海军全部消灭,目前正在听候陛下调令!”
这种事情并不意外,且对国内的人来说,应该算是早有预料。
但李承武脸上还是挂着极致的喜悦,毕竟对于大明而言,每一次的胜利,都是值得大家欣喜和骄傲的!
此时的朱体顺难得有时间,单独的陪陪皇后徐有容。
小日子什么的,最好不要来打扰自己。
“你们看着安排吧,能做到尽量不让消息走了最好,做不到也无所谓。”
“其他的按照计划行动,登陆地点也已经选好了?”
李承武点点头,嘴角的笑容忍不住扩散而出。
“陛下圣明,从此地登陆,其他人一定无法想到!”
朱体顺闻言也就不再多问,大的方针他已经定下,该如何做,下面的这些人会安排。
他还要继续享受这难得的春光和身边的家人,很快就挥退了李承武。
李承武毫不在意,脚步轻快地回到了内阁,将陛下的圣令传达了下去。
整个大明顿时就如同高速运转的机器,立刻开始运转,开始朝着预定的目标所前进着。
与此同时,其他的列强压根就不知道小日子海军的神秘失踪,不过对他们来说,日俄两国出兵,再加上各个国家源源不断的补给,已经足以镇压大明。
于是大不列颠、法德、霉国,以及荷兰等,这些暂时还有着同盟性质的国家,极为无耻的勾结在了一起,第一时间的行动,就是先出兵对付眼下如日中天的北洋军.
第67章 大明真实战力曝光!列强和袁世凯都懵逼了!
北洋军方面,由袁世凯所领导的起义军,或者说是反清复明的大军,举着大明的旗号,在一个多月内连下数城,基本已经全面掌控京津冀三地要道和重镇。
如今在京城百里开外的一处小城中,志得意满的袁世凯甚至都已经在大肆庆祝。
在宴席上,他的野心也彻底的暴露无遗。
“诸君,能够扫清鞑狗,光复中原,你们功不可没!!”
在主位上,袁世凯举起酒杯,和下方的几位心腹重臣遥遥相对。
对方也相当的给面子,学着他的样子共同的举起了酒杯,随后一饮而尽。
大家脸上或多或少都带着高兴的色彩,毕竟他们马上就要彻底的见证历史,甚至是亲手创造历史!
“光复华夏啊,真是难以想象!”
“是啊,我们将会成为史书上记载的英雄吧!”
“哈哈!这多是一件美事!!”
“........”
欢庆的气氛当中,不时有人发出感慨。
袁世凯大为满意,愉悦的笑容已经堆满了整张面孔。
如今徐世昌几人都在场,他就顺势的开口说道:“鞑狗目前已是如同秋后的蚂蚱,蹦达不了几天了!”
“可将这975&63241/0.些为祸中原的满人清除出去后,他们却给我们留下了一摊烂摊子啊!”
“接下来该如何治理这个国家,治理我们汉人的江山,希望你们能够畅所欲言,多多提些意见。”
这个敏感的话题一说出来,场上很快就陷入了沉默。
但就算现在不说,以后也终究要面对的。
徐世昌率先开口道:“可大明,唉,这还是我们无法越过的一个障碍啊。”
袁世凯脸上笑容不减,不以为然的摇了摇头。
“我已得到消息,小日子在海上拦截了大明的军队,在陆地上,也有其他几个西方列强在针对大明,大明无法顾及我们!”
袁世凯之所以有很大底气,就是来源于这个。
八六.
一零&=
六四
七四六 他是个极重利益的人,是个枭雄,当然不会把宝全都压在大明身上。
29 其实这些年暗中和一些洋人也有联系,只要能够成功的借洋人之手制衡住大明,他又为何不能自立?
此话一出,满堂皆惊。
人们面面相觑,各种各样的情绪都有。
袁世凯又继续道:“说说吧,我也想听听大伙儿的心里话。”
目前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众人闻言脸上也不由自主的浮现出几分惊喜。
毕竟他们很快就会成为这个国家的主人,从而决定这个国家的走向。
如何不让人感到激动?!
有关于袁世凯所提出的问题,目前的方案多种多样,确实不太好处理。
打下华夏后,后续该如何治理,徐世昌的意见是效仿西方。
“君主立宪制,我以为是目前对华夏最好的制度,西方也有可取之道,洋人虽然可恨,但无法否认他们已经走到了我华夏的前面。”
螨清后期腐朽暴动,民间和朝堂不少有识之士,都要求慈禧老妖婆让华夏走上君主立宪制的道路,只是未得应允。
徐世昌说的,不少人都表示认同。
但袁世凯只是点点头,并且作出表态。
段祺瑞此时开口:“自我们起事后,汉人之中也有不少英雄人物揭竿而起。”
“他们或许没有北洋军这样的规模,手里没有军权,但对于新潮思想和如何治理国家,却有着不一样的见解。”
哦?
袁世凯好奇道:“但说无妨。”
段祺瑞也是他比较欣赏的一个人,此人思想不守旧,袁世凯也很想听听对方的见解。
但很快他就听到了一个不太满意的回答。
“总统共和制!”
段祺瑞目光灼灼,按照他的想法,应该把华夏落后的封建主义帝制制度废除,接着依据民间一个叫“逸仙”的人在报纸上发表的理念,盖华夏为民国,以一个新的制度来治理华夏。
之所以说袁世凯不太满意,是因为此人也是一个极其喜好权力之人,什么民国,什么君主立宪,他真实的想法,根本就是想走螨清的老路。
“我汉人江山承继如此之久,自秦开始实现大统一,已经走过数千年岁月。”
“所以,我们为何要摒弃?”
段祺瑞皱起眉头。
“可帝制国家弊端太多。”
袁世凯摇摇头,“你不要忘了,现在的大明也是帝制国家,他们为何就能比其他的国家更为得势?”
“这也是我最为佩服大明皇帝的一点!在我看来,制度什么的不是问题,主要是坐在最高位上的那个人!”
袁世凯目光灼灼,他把自己比肩为大明皇帝,也是表明自己有信心治理好华夏。
段祺瑞闻言眉头皱的更深,他是一个比较反感帝制国家的人。
大明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大明皇帝有能力。
而且大明并不能算完全的封建主义社会,包括他们落实的那些制度和政策,就能够看出“民主”这一理念。
大明皇帝更像是牵头人,你袁世凯又凭什么认为能比得上人家?
再者说了,假使以后华夏真的再以封建王朝的模式传承下去,大明恐怕不会答应吧?
段祺瑞满心忧虑,他正想要劝袁世凯三思。
可这位已经被权力蒙蔽了双眼的北洋军统帅,却已经下定了决心。
“此事容后再议,待我们彻底的拿下京城,再慢慢坐下来商量也不迟!”
袁世凯的野心已经披露无疑,皇帝轮流做,明天到我家,我袁世凯凭什么不能做了?
大明再强,可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面对的挑战也不小。
只要华夏在我袁世凯手中得以强大,到时候还怕什么大明?
洋洋得意的袁世凯美滋滋的想法,已经等不及想要杀入京城,去坐一坐那个皇位。
而就在他如此谋划的时候,答应慈禧老妖婆出兵的日俄两国,此时终于履行了自己的诺言。
双方共计三万兵马,大量步兵外加一些骑射兵来到了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