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在澳洲登基称帝,慈禧吓懵了 第75节
朱体顺自然也不会因为这等小事而生气,袁世凯敢大张旗鼓的来,不怕大明卸磨杀驴,这已经是不可多得的本事了。
“起来吧,今日朕设宴为你们接风洗尘,不必拘泥。”
皇帝陛下手一招,各色的下人纷纷入场,端来了案牍、美酒佳肴,于殿上设宴,并赐座袁世凯和徐世昌。
两人起身后都郑重一拜。
“多谢陛下!”
分餐制,他们也是很多年没有经历过了,比较好奇。
而且席位还不低,在前方大概第五名的位置,也让袁世凯感到惊喜。
朱体顺独占一席,等到众人都落座后举起酒杯,遥遥面向下方。
“诸位,敬螨清覆灭,敬我汉家!”
“也是为袁大总统接风洗尘!”
袁大总统?
袁世凯面色一僵,急忙起身告罪。
“臣为大明做马前卒,愧不敢当!”
他知道这是大明皇帝在试探自己,所以绝对不敢承认自己是什么大总统,表示一切都是在大明授意下去做的。
朱体顺微微一笑。
“不必谦虚,能扫清螨清,挽救汉家,你等功不可没。”
袁世凯听到这话,心里叫苦不已。
别在给我挖坑了!
他百般推辞,第一次正面打量前方那位大明皇帝。
和徐世昌说的一样,年轻。
此子太过于年轻!
但手段之老辣,又善于攻心,三言两语之间,差点让袁世凯招架不住。
对比螨清的皇帝光绪,呸!
光绪都不配跟人家比!
袁世凯活了大半辈子,即便在慈禧老妖婆身上,也没感受过这等压力。
老妖婆是暴虐,可大明皇帝给他的感受,那是真真切切的,三言两语就能让人头皮发麻的可怕。
他只能打起十二分精神来应对,诚恳的表示。
“未有大明,臣必定一事无成!”
“陛下愿给臣一个机会,臣感激不尽,怎还敢居功?”
不是大明将小日子打跑,不是大明威胁西方,让他们不要轻举妄动,不是大明在俄国制造混乱,让沙俄退兵.........
北洋军那点人,根本不够看!
袁世凯对此心知肚明,在人家面前,还是把态度摆的端端正正。
徐世昌也出来帮腔,朱体顺见状轻轻一笑,也就不再纠结于这些个话题。
大家共同饮酒,随即开席欢庆。
一时间歌舞升平,音律流动,整个大殿十分热闹。
朱体顺也带着欣赏的目光看着舞女跳舞,没再和袁世凯说话,反倒让他松了一口气。
不得不说,袁世凯此次前来,真是开了眼。
大明在他眼中,是一个很矛盾,或者说很神奇的国家。
明明是封建主义,却高度发达。
可以说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制度都要比大明出色,但却又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比得过大明。
总之........
很神奇。
让人怎么也想不通,他们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而这其中,就是袁世凯,乃至世界上所有国家无法理解的,玄之又玄的“国运”。
朱体顺坐在龙椅上,不用看也知道袁世凯在想什么。
但自己从不解释,毕竟大明的国运提升后才带来了今天的一切,制度什么的,根本不冲突。
只要国运在自己手中得以继续提升,他还可以延续朱家王朝千年万年,让世界上的其他势力绞尽脑汁,打破头去想去吧,他们也永远无法想明白。
朱体顺思考着这些事,一舞结束,他才回过神,挥退来舞女,再次看向袁世凯。
“袁大总统,此行来我大明,可有何见解?”
袁世凯眉头又是一皱。
怎么又叫我大总统?
他感觉浑身不得劲,哪怕大明皇帝叫他“小袁子”,袁世凯都能接受。8
可这一口一个“大总统”,实在让人提心吊胆啊。6
袁世凯起身回答。1
“回陛下,小臣此行,简直是叹为观止!”#
他说了这一路的所见所闻,脸上带着极度的感慨和震撼,显然是发自肺腑,做不得假。0
同时也将自己描述成一个坐井观天的井底之蛙,各种的贬低和自嘲现在所谓的“民国”。6
“陛下有所不知,那螨清祸害我汉家太久,各地情况简直,简直无从下手!”4
“小臣愿为陛下分忧,怎奈空有心,无,无力啊!”$
袁世凯羞愧的低下头,一边说自己扫清鞑狗多么不容易,一边说他的北洋政府凄凄惨惨戚戚,说到动情处,还忍不住流下眼泪。=
他做这样的表演,无不是想从大明手中得到些好处,以此来壮大自身。7
此次前来的目的,便是此了。4
这一点,袁世凯和徐世昌这些北洋的人心知肚明,大殿之中,大明的朝臣,李承武、徐阶、张敬中等同样清清楚楚。6
但他们都保持了沉默,且看陛下如何回应。
朱体顺也在配合着袁世凯的表演,忍不住叹气。
“是啊,确实是不容易啊。”
袁世凯重重点头,终于是腆着脸抱拳请求。
“陛下,还望陛下可怜华夏大地,以帮助我汉家重建秩序,让百姓再无苦痛,以彰显我大明之仁义啊!”
他绝口不提华夏交还于大明,本来双方之前就没有这种协议。
但却表明态度。
我现在很穷,你得给我钱和物资,帮助我们发展!
不给就是不认我这个小弟,就是弃华夏于不顾!
朱体顺听到袁世凯这些话,都忍不住想笑。
·· ·········求鲜花·· ······
此前之所以帮助袁世凯,是为了推翻鞑狗。
可现在清廷已经灭了,自然不可能再在他身上浪费时间。
大明绝对是要回去的,并且已经回去了,但绝不是以现在的这种方式。
所以朱体顺便给了袁世凯一个意想不到的回荡。
“你们民国已然建立,现如今是一个独立的国家,怎会向朕,向我大明索要物资呢?”
“我们之间,应当是国与国之间的往来关系,袁大总统,你说对吗?”
“什,什么?”
袁世凯傻了,徐世昌也傻了。
这是什么情况?
大明居然主动让他们独立出去,主动承认他们独立?
当听到大明皇帝说的话后,袁世凯和徐世昌都感到傻眼。
两人面面相觑,一时间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他们的确实有“独立”的想法,袁世凯甚至有当皇帝的野心。
但这种事,他从未表现出来,也不敢表现出来。
现在却被大明皇帝主动提起,对方是什么意思?
敲打还是警告?
又或者对于现在的民国,大明并不满意?
袁世凯想到这些,喉结无意识的滚动,汗水也在瞬间流淌下来。
“陛下,小臣可是有什么地方做错了?还能陛下明鉴!”
内心惶恐不安的袁世凯再也坐不住,立刻就选择和徐世昌出面,一起来到大殿中间,面对大明的皇帝,诚恳的求问。
两人表现的都很是慌张,无不害怕大明借此发难。
..... ........ 0
然而此地气氛却又不像二人所想。
大明的朝臣们各自盘坐着,都在笑眯眯的看热闹。
龙椅上,朱体顺也是风轻云淡。
“无需紧张,朕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既然承认你们独立,就绝不会反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