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官家 第64节
“平身。”
赵祯的声音传出,群臣这才直起身来。
随后,帘后走出一人,正是入内都知蓝继宗,他站定在阶前,道。
“太后口谕,垂帘听政,本非常制,予本不愿行此御殿之仪,然卿等累请,
辞不获已,候皇帝春秋长,即当还政。”
于是,冯拯再次上前,躬身道。
“太后临朝,盖先帝顾命之托也,臣等必尽心用事,辅弼朝廷。”
实质上如何是一回事,但是,礼制上如何,又是另一回事。
虽然说刘娥是垂帘听政,可这种垂帘方式,已经几近于御殿临朝,实质性的开始接见诸大臣。
所以,该装的样子还是要装的。
冯拯说完之后,底下群臣也跟著俯首再拜,一切这才算是最终尘埃落定。
初次御殿,要处理的事情有很多。
所以,很快,在冯拯的带领下,奏事便进入了正轨。
由军政开始,枢密使曹利用奏了两件事。
其一是吐蕃大族宗哥与党项族李德明相互攻伐不止,已经时有波及宋境,请求增兵边境,以安武备。
其二是环州刺史上禀,称白马族,鼻族等藩族共三百余户,叛宋入辽,其中,约两百户旋即又返,有一百余户留于西境。
当地官员恐两处藩族相约潜交,阴图为患,故奏请朝廷赐抚恤钱银,将折返回宋的两百余户藩族迁至原寨五十里外,另行筑寨。
这两件事都不算什么大事,但是,也不可掉以轻心,因此,刘娥在略微思之后,便核准了枢密院所奏。
之后便是中书,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说,中书比枢密院的地位更高,所以应该是中书先奏。
但是,中书所掌民政,较军政更为繁杂,几乎无所不包。
如果让中书先奏,那么,怕是轮不上枢密院,就该散朝了。
再加上,枢密院之军政事,频次不多,并非日日都有,所以,也就变成了现在的顺序。
中书按奏,以当日押班宰执出言,事实上,这也是王曾之前一直极力反对丁谓方案的原因。
今日负责知印的,就是王曾,曹利用退下之后,他便抱上前,开始一一禀明诸事。
上来第一件事,就是个坏消息,苏州上禀,今岁有水灾,赋入减半,流民数千,请朝廷拨款赈济。
这也是耽误不得的事,刘娥稍一沉吟,正准备答应下来,却听得帘外突然又响起了一道声音。
“官家,太后,臣三司使李士衡有本启奏。”
话音一出,顿时引得在场众人侧目。
尤其是王曾,立刻就拉长了脸,一副甚是不满的样子。
要知道,宋朝重视文臣,而文臣最重的就是礼仪体统,朝堂奏事,班次如何排列,谁在谁前,谁列谁后,哪个先开口奏事,哪个要往后排,这些都是有规矩的。
赵祯这些日子翻开刘娥送来的奏札,里头有不少,都是这些关于某人班次,
袍服,次序的争论。
而眼下,中书奏事未毕,不管是谁,贸然开口都是坏规矩的,自然会引发众人的不满。
不过·—·
“李总计,你有何奏?”
刘娥倒是不怎么生气,反而声音平和的开口问道。
于是,这位李计相顶著所有人不满的目光,开口道。
“官家明鉴,太后明鉴,臣并非想越班奏事,只是,近年以来,朝廷靡费甚广。”
“雷允恭擅移皇堂,先帝陵寝建而复弃,皇堂复用旧穴,材料,工匠,耗用,是一大笔钱。”
“前两日,中书方有奏议,以先帝出殡大驾宽大,城门难过,连同周围十二处民房,皆需将其拆毁,重建城门及抚恤百姓之用,又是一大笔钱。”
“刚刚太后允准,西北增兵戍守,那么,军费辐重便需提前划拨,还有招抚西藩,也需朝廷赐钱·—.
李士衡就这么一笔笔的开始数,言辞之间辛酸不已,
赵祯光是在一旁听著,便透过帘子看到,站在对面的三司使生无可恋的样子了。
怪不得人都说,家难当,事难做。
就单说李士衡列出来这几样事情,修建皇陵,增兵,招抚,赈灾-—--哪样都耽搁不得,哪样要钱也都要的合情合理。
可问题是,哪来那么多钱呢?
虽然说宋朝富庶,但是事实上,朝廷的日子一直都过得紧巴巴的。
他没记错的话,从他登基到现在,不过几个月的时间里,这位李大人,已经上过三次奏札,求告罢职还乡了。
可见,他这个三司使当的有多艰难。
也怪不得,李士衡冒著得罪中书的风险,越班奏事。
然而,他的这番话一出,一旁的王曾却是脸色一沉,道。
“李总计,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难道说,要放著苏州数千流民不管吗?”
宋制讲究制衡,所以,三司和中书的关系,其实非常微妙。
名义上来说,三司掌财政,中书掌民政,二者没有隶属关系,中书宰执不仅不能干预财政事务,甚至,连获知三司的具体状况,都需要获得特旨准允。
但是与此同时,中书所掌的民政涵盖极广,虽然不直接控制审官院,可涉及官员的铨选,仍然要先送中书,再封送入宫,
所以,某种意义上来说,除了三司使之外的其他官员,一定程度上,需要受中书钳制。
更糟糕的是,因为中书不能干预三司,也就不对三司负责。
说人话就是,身为掌民政的宰执,根本不知道国库还有多少钱,也压根不管国库有多少钱,他们只算一件事,就是需要花多少钱。
三司使已经算是大臣的行列,但是,却不在宰执之中,这便又低了中书一等因此,面对著王曾的质问,李士衡缩了缩头,下意识的想往后退,但是,想想自己退缩之后要面临的作难局面,他又不得不鼓起勇气,道。
“官家明鉴,太后明鉴,臣不是在哭穷,实在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朝廷就这么多钱银,各处都要花用,具体如何分配,臣不敢擅专,还需太后,官家决断..”
第74章 娘亲撤回了你的瞎大方
李士衡嘴上说不是哭穷,但是,那意思却明明白白。
三司拿不出这么多钱银,所以,中书禀奏的水灾赈济,也只能缓一缓了。
但问题是,灾情急迫,这怎么缓的了?
尤其是王曾,今日他代表中书奏事,结果,李士衡不仅越班奏事,话里话外的想要否决中书的提议,面对他的质问,竟然还若无其事,毫不搭理。
这于公于私,王曾的心头都是一阵火起。
当下,他也朝著珠帘一拜,道。
‘太后,官家,苏州百姓,正在水火之中,及早赈济,方可彰显朝廷之仁德,何况,眼下流民已起,若置之不理,必会引发骚乱,到时候只怕更加麻烦,
不如朝廷及早拨下钱粮,让百姓安然度过灾年,方是正道。”
李士衡没有说话,只是再度俯首一拜,态度也极为明显。
于是,在场众人面面相。
得,这回中书和三司,算是杠上了!
不过,如果单纯从他们各自的立场出发,也的确没有什么对错之分,所以,
眼下就只能看太后怎么决断了。
珠帘后,赵祯也不由看向刘娥,果然,不出意外的见到,这位大娘娘也是眉头紧。
还是那句话,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道理就算是能说破大天,可没钱就是没钱。
就算是把李士衡逼死,也还是没钱,
所以,眼下来看,就只有三种方案,要么就从其他地方挪用一些用作赈灾,
要么就不拨,再要么·—.-就不从朝廷的左藏库出。
“官家可有办法?”
似乎是察觉到了赵祯的注视,刘娥眉头微微一挑,压低声音,用珠帘外听不清的声音,开口问道。
这话问的,难道他能变出银子来?
思了片刻,赵祯不敢乱提建议,也只得老老实实的道。
“不妨由内藏库暂行拨付。”
宋代的财政制度和别的朝代一样,分为皇帝直接控制的内藏库和朝廷岁入的国库,也即左藏库。
但是,不一样的是,内藏库在定位上,具备著双重性质,
除了日常作为皇帝私库使用,在需要的时候,也作为国库的储备副库使用。
之所以如此的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内藏库的收入来源,有很大一部分,其实都应该是国库里的。
别看大宋的历代皇帝,在朝政上优容群臣,可涉及到搞钱,那是一个比一个强。
总体而言,内藏库的收入分成几个部分。
首先是实物,杭州,明州,广州市舶司,每年上供的珍珠,象牙,其他各州上供的香料,香药,丝,绸,绢帛,都要归属于内藏库中。
可问题就在于,这些东西,在地方上,是折算到税赋当中的,也就是说,这些东西,变相的从国库当中截留走了很多钱银。
第二部分,就是各处铜矿铸钱,无论是铜钱还是铁钱,在去掉成本之后,都要上供朝廷,谓之上供钱。
这批钱按照惯例,也要先送入内藏库,清点之后,再与三司分帐,一般是对半分。
但是,如果出现某一年上供钱不足的情况的话,那么,优先保证内藏库的那一半。
至于最后一部分,就更直接了,各地的茶,盐,香,矾交易,凡是直接用金银交易的,一律纳入内藏库,用丝,绢,帛交易的,才纳入左藏库。
其余矿冶,坊场,津渡所课之税,也一律归入内藏库。
这就导致,内藏库当中的财富,大多时候,都要比左藏库更多。
上一篇:大明:家父朱元璋,我还努力个啥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