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北宋官家

北宋官家 第95节

  应该说,这么做是没错的。

  因为,进入到两府宰执的行列,想要继续往上的话,很大程度上考量的,就是圣恩了。

  王钦若复相既然不可避免,那么,日后朝中政务,宫中必然会更多的听取他的意见。

  这种情况之下,如果说他有意要排斥鲁宗道的话,至少也能压住他迁升的道路。

  所以,冯拯派鲁宗道去宣制,其实是想让他和王钦若缓和关系,起码不要得罪对方。

  但是,他却忘了,鲁宗道和他是不一样的。

  的确,到了宰执大臣的程度,名声什么的,已经很难起到什么作用了。

  可这是有前提的,那就是,这个大臣,此前就不是靠名声迁升的。

  冯拯就是这样的典型。

  这位冯首相,在朝中的名声不算差,但是也不算好,文辞才华也并不出彩,

  但是,他是个实干家。

  从地方政务,到中枢的民政,财政,军政,冯拯都曾经涉足过,而且都完成的十分出色。

  某种意义上来说,冯拯的地位,靠的是一件件实打实的政绩得来的。

  所以,对于他来说,只要维持一个不差的名声就可以了,甚至于,如果利益足够,名声差点也无所谓。

  之前他为了首相之位,答应帮宫中为王钦若复相,也是出于这般考虑。

  因此,冯拯下意识的觉得,鲁宗道既然已经身两府,也该遵循这样的逻辑。

  可问题是,鲁宗道是言官出身,从御史到谏官,甚至到后来被擢入太子府,

  也是担任差不多的差事。

  他干的就是这个活儿,凭的就是刚正的名声。

  虽然说如今已经进入了两府,但是,这仍是他的立身之基。

  就像刚刚王钦若举荐他的时候说的,有这样一个人在两府当中,可以平息外间的很多议论。

  这种状况下,让鲁宗道去对王钦若示好,怎么可能?

  所以,为了表示自己和王钦若没有牵连,鲁宗道自然要闹出些动静来,以此给朝堂上下的人看看,他到底是个什么态度。

  “这么说,大娘娘觉得,王钦若举荐鲁宗道,是为了反将他一军?”

  略一沉吟,赵祯开口问道。

  如果从这个角度去想的话,那么,王钦若将鲁宗道拉进中书里,其用意无非就一个。

  那就是,让鲁宗道受他钳制,此后不敢再继续跟他作对。

  毕竟,虽然理论上来说,宰相和参政之间并不能算是上下级关系,但是,如果真的较起真来,二者之间,明显还是宰相占据主导地位。

  让鲁宗道入中书,看似是帮他,实际上却是为了自己考虑。

  嗯,这个思路,就比较像王钦若历来的风评了。

  但是,让赵祯意外的是,这一次,刘娥却又摇了摇头,反问道。

  “官家既然知道,鲁宗道是以名立身,那凭你对他的了解,鲁宗道是那种,

  会惧怕宰相权势的人吗?”

  啊这——

  赵祯低下头想了想,的确,不管是从性格,还是从做事风格来看,鲁宗道都不是那种,会害怕权势而妥协的人,

  他给王钦若甩脸色,是为了自己的名声著想,但是,这很大程度也是因为,

  他本来就觉得王钦若不配拜相,

  如果说,要让他为了日子好过一点,就委屈求全,那他怕是做不来的。

  可要是这么说的话,王钦若也应该能够想到这一点。

  既然如此,那又为什么还要举荐他呢?

  赵祯的脸色有些疑惑,见此状况,刘娥微微一笑,淡然开口,道。

  “官家方才问,王钦若举荐鲁宗道,到底是真心还是假意,但在我看来,他此举既非真心,也非假意。”

  “这么做的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中书需要这么一个人——”

第113章 改变一个人的印象需要多久

  “需要?”

  赵祯眉头微皱,仍旧有些不明白。

  于是,刘娥进一步解释道。

  “对,需要!”

  “中书需要鲁宗道这样的人,宫中也需要中书有鲁宗道这样的人。”

  “官家,你太小看王钦若了———·

  这话说的似明非明,让赵祯感到有些雾里看花。

  但刘娥却并不再多言。

  于是,回去的这一路上,赵祯都反复的在思索刘娥的这一番话。

  直到回了崇徽殿,他才慢慢的将出了一个思路。

  刘娥说,中书需要鲁宗道这样的人,那么,为什么需要?

  最简单的理解,自然就是王钦若说的那样,为了防止再有丁谓擅权之事出现,需要这么一个刚正敢言的人。

  但是,这显然不是最重要的缘由,否则,刘娥也不会说,他小看了王钦若。

  所以,她这番话的重点,其实在后面,也就是-————-宫中需要!

  宫中为什么需要?

  这就要先想想,现下做主的人是谁。

  这个问题的答案,毋庸置疑是刘娥,当然,一定情况下,勉强也可以算上赵祯。

  王钦若素以善于揣测上意著称,结合他之前的所作所为,问题也就渐渐地清晰了起来。

  首先,作为一个远离京城多年的大臣,王钦若当下最急迫的,就是重新获取刘娥的信任。

  他知道自己在朝中的风评不好,所以,选择举荐鲁宗道,可以在刘娥面前塑造一个好的形象,迅速打破他因多年离京而和刘娥之间,产生的陌生感,这是其除此之外,一个人的性情风格一旦定型,便难大改王钦若必然很清楚,刘娥秉政的观念,承袭自赵恒的异论相搅,对于中书的调整,必然也会延续这个守则。

  所以,他举荐的这个人,真正需要符合的,其实是刘娥的需求。

  由此基础之上再看,一切就清晰了。

  丁谓倒台之后,如今中书当中,冯拯为首相,王钦若为次相,参知政事四人,分别是王曾,吕夷简,任中正,钱惟演。

  那么,如果暂且不算王钦若的话,那么,这几个人之间的势力格局,又是怎样的呢?

  冯拯和王曾的联盟早已破裂,二人的关系已趋恶化,这并不是什么秘密。

  吕夷简由王曾引援入中书,自然是同一阵营。

  与此同时,在丁谓倒台的过程当中,王曾也争取到了任中正的帮助,同时,

  也推著任中正得罪了冯拯。

  失去了一个大靠山,又得罪了新的首相,任中正想要继续在中书立足,就只能投靠王曾。

  剩下最后一个钱惟演,也在丁谓一案中,和冯拯正面对峙过,再加上,他和王曾素有私交,立场偏向于谁,不言而喻。

  也就是说,在如今的中书当中,实际上,是一宰相和四执政相互对立的状态。

  要知道,虽然宰相的品阶高于参政,但是,出于制衡的考虑,参政在中书的独立性很强。

  所以事实上,冯拯在这种对峙当中,是处于绝对的劣势的。

  这一点,从这些日子里,政事堂送来的议事记录当中,其实已经体现的很明显了。

  尤其是冯拯还未升任首相的时候,王曾甚至敢当面挑战他的威严。

  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恐怕也是冯拯下定决心,要帮助王钦若复相的最大原因但是,从王钦若的立场上考虑,他和冯拯素来没有什么交情,所以,能不能合得来,要打一个问号。

  而且,即便是两宰相对四执政,也未必能占得上风。

  所以,最好的办法是,打破这种四人联合的局面。

  从江宁到东京,这么长的时间,王钦若肯定已经了解过,如今中枢两府的基本格局。

  因此,当刘娥说出来,任中正和钱惟演必然要走一个的时候,他必然就已经洞悉到了刘娥的用意。

  既然是要打破四人联合的局面,那么,任中正走,钱惟演留是最合适的办法毕竟,钱惟演算是太后一党,和王曾只是私交,只要宫中稍稍暗示一下,他是能够在政务上做到不偏不倚的。

  这种情况下,如果王钦若引援一个自己人进入中书,那么,中书的格局就会变成,冯拯一派,王钦若一派,王曾一派,加上一个各不相帮的钱惟演。

  各方力量重新平衡,符合刘娥一直以来,异论相搅的原则。

  但是,这中间却有几个问题,首先是冯拯这边,不太好交代,毕竟,复相这件事上,他是出了力的,

  其次就是,王钦若拜相,本就饱受非议,现在刚一回来,就又拉一个人进中书,说不定也会闹出新的风波。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王钦若如果真的这么做了,那在外人甚至是刘娥眼中,很可能会变成第二个丁谓。

  因为——....丁谓之前就是这么干的!

  所以,不妨退一步海阔天空,让鲁宗道入中书,一是还了冯拯的人情,二是平息朝议,三是避免引得宫中猜忌。

  除此之外,还能卖个好给赵祯,毕竟,鲁宗道也算是东宫旧臣,他入中书,

  对于赵祯来说是好事。

  当然,这么做的缺点就是,王钦若自己的日子可能不会好过,毕竟,鲁宗道敢当面给他冷脸,入了中书,这种风格恐怕也不会改变。

  但是,反过来想,鲁宗道越是这么针对王钦若,对于刘娥来说,就越是体恤王钦若为了顾全大局而做出的牺牲。

  那么,王钦若的地位就越稳固。

  夜色漫漫,想明白了一切的赵祯,长长的吐了一口,走出殿门,看著天上皎洁的明月,心中不由有些感慨。

  怪不得刘娥说,他小看了王钦若。

首节 上一节 95/12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家父朱元璋,我还努力个啥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