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穿越后宫,朱元璋傻眼了 第167节
朱标此刻已经对刚才自己怎么称赞这三个家伙的行为感到十分羞耻。
他第一次感到看走眼居然是如此丢人的事。
现在朱标犹豫,这件事到底要不要跟自己父皇说一声?
思来想去,朱标觉得,这事还是到后边再说吧。
现在重要的是这方孝孺到底干了什么事,居然能让杨晨感到如此好笑!
不出意外,必然是一件十分愚蠢的事情。
杨晨尽可能让自己不要笑,开始说出方孝孺所做的大事。
“永乐冲进南京城,当场就抓住了这个家伙,并且逼问他为什么要拱火他们老朱家之前的关系?
结果这个蠢货答非所问就算了,还趁著永乐最生气的时候辱骂他,反正你能想到的脏话,全部都被这家伙用在方孝孺身上。
就差说永乐不是马皇后所生。
后来,永乐想著,方孝孺是一个大儒家,自己杀了对方不好,于是给他台阶下。
只要方孝孺给他写一篇登基昭文,也算是继承正统了。
自己斩杀杀戮已经让大明民不聊生,若是再冠上一个得位不正的名声,永乐就真要睡不著觉了。
可是方孝孺当著群臣的面说
‘哈哈哈!不肖子孙朱棣!谋权篡位还望向继承正统!先帝在黄泉之下看著你!你就等著做鬼下去忏悔吧!’
此话一说出口,永乐就问对方这么牛逼?难道不担心自己诛他九族?
方孝孺这家伙胆子大,不仅不害怕,还满口鲜血的说自己就算被诛十族也不怕。
这下好了,永乐再也忍不住,直接命令手下抓住方孝孺的门生,将其全部诛杀!
你说说?这是一个脑子正常能干出来的事?
关键是!这家伙在朱允炆登基期间,还让自己门生广传天下,说什么自己是大明文人之首。
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杨晨越往下说,朱标额头的汗水就越多,他真没想到,自己朝廷上居然还有这么一个奇葩。
可怜那些拜在他门生下的学子,无关无辜遭受这历史第一的诛十族。
“这下你能明白刚才我了解了这三个家伙的身份之后,怎么会如此失态了吧?”
“明白明白.”
朱标连连点头,此时此刻,他多么希望自己刚才没有夸赞对方。
正如杨晨所言,正常人绝对做不出来方孝孺这番举动。
了解一切真相,朱标内心做出两个决定。
第一,这件事必须要让自己父皇知道,这些个脑子只有死书的家伙绝对不能成为大明官员,否则会害了多少人?
第二,事后必须取消这几个家伙教学的资格,无论是国子监还是詹事府,全部不能在其任职。
特别是让对方远离自己的儿子朱雄英,好家伙,按照杨晨的说法,这要是自己儿子被对方传授一二。
恐怕优秀的儿子也会变成废物。
此事必须不能发生!
“那个杨兄,既然这样,我给你换一批人如何?这一次我打算自己考验对方,若是人心太傲绝对不带过来见你。
这一次我吸取教训,绝对不会发生第二次!”
朱标抬手再三保证说道。
第114章 孔家修降表,羡慕作甚?
杨晨对朱标的歉意自然是选择接受。
堂堂大明太子都这般对他客气,他没理由继续没事找事。
况且,建文三傻在政治手腕方面确实很愚蠢,可不否认他们每个人在文学方面绝对是拔尖的。
最差都是整个大明的探花。
千万人当中杀出来,文学儒雅方面不需要多怀疑。
“阿标你都这么说了,我若是再追究,就显得我过分了。
不过下一次你得注意了,必须是听话懂事的,脑子灵光一点,愿意接受新事物。
不要跟这三个家伙一样,个个眼高于顶,明明自己什么官职都不是,却看不起跟自己一样的普通人。”
“你放心,经过此番教训,下一次我会注意的。”
朱标点头,了解杨晨需求的人才后,两人便再次回到教室门外。
三人原先还在此窃窃私语不知道说了什么,一见到太子重新回来,立马换上另外一副表情。
比变脸还要快上好几倍。
“太子.”
方孝孺想要说些什么,却被朱标打断。
“好了,此事是我没有考虑到,看来要让你们三人白跑一趟了。”
闻言,三人皆是相互看了又看,表示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
“事情是这样的,杨兄找我过来,是要将先贤的知识全部都翻译成大白话,就算是孩童跟粗夫都能听得懂。
不仅如此,还需要将故事汇总,然后进行话本一样的撰写。
我看三位似乎对此不感兴趣,我虽作为太子,可也不能做这些强人所难的事。
故而,三位就先回去吧,下次有事,我再来找你们。”
朱标尽可能用善意的话解释。
也算是给足了对方面子,若是这样对方都听不懂,那么朱标只能说,他们被称之为三傻都是有原因的。
于是乎黄子澄跟齐泰也就随声附打圆场。
“原来如此,我就说嘛,既然是绘制话本,那用我等确实是不太合适,不过小友若是需要,我可以安排我家刚刚会写字的弟弟妹妹过来,他们应该会。”
“黄兄说的对,若是周围杨兄弟有什么需要,尽管到国子监来寻求帮助,您是太子的门客,自然也是我齐泰愿意结交的朋友,还望杨兄弟不需要担心。”
两人言辞看似客气,实则都是对杨晨的看不起。
对此,他并未放在心上,这些个家伙一个个都是被人给脸给习惯了。
他完全没有必要现在就给这些个家伙教训教训,日后总会出现跟朱棣一样的家伙让他们知道,光靠著自己脑子的知识,是没办法在朝廷上混迹的。
朱标准备带人离开时,方孝孺却抬手向杨晨讨教。
“敢问杨兄?你既然能在太子门下获得如此境遇。
为何不将志向放在朝廷之上呢?
而是要将自己置身于这孩童知识当中,且从古至今,任何一种学问都是学习古之圣人遗留下来的往学。
怎么你反而要将这些如此神圣而又伟大的学问变成大白话。
这是在违背先人的意志,此乃大不敬啊!
太子,您是知道方某的,方某向来说话直率,还望太子见谅。
我只是看不惯他的做法,准确的说应该是不明白他为何这么做。”
从偶遇朱雄英开始,方孝孺就对杨晨十分感兴趣,心想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居然可以让皇圣孙这般喜欢?
更让他不服气的是,作为先生,教导的知识居然不是先贤遗留下来的经典名著。
反而是一些旁支没落学识。
就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对于治国方面完全是一点作用都没有,他是怎么敢传授给皇圣孙的?
自从拜师宋濂开始,方孝孺就决定自己一定要成为超越的人。
作为学子,还是得到过开国皇帝赏识的年轻人,方孝孺立志将来要成为明朝数一数二的宰相。
他是浙江人,似乎自古以来,浙江人都分两个极端,要么喜欢从政就成为第一的政治人物,要么就从商,成为财富丰厚的商人。
而方孝孺很显然就是前者,且在朝廷之上,他作为江浙人,从未接受过胡惟庸等人的招揽。
这也是朱元璋看中他的一点。
因此,方孝孺这样的人,对杨晨反而十分不待见,本来白跑一趟就十分不开心,加上发现自己将来可能地位不保。
自然而然地就对杨晨产生了一种莫名的敌意。
他一说出口,黄子澄跟齐泰都想要提醒他不要在这样的场合说不合适的话。
朱标如此器重杨晨,就已经能明白,相比于他们这些经验资历不多的老人,眼前这个年轻人似乎更能让老朱家人看重。
作为聪明人,他们相信,这背后肯定有朱元璋的旨意,没有他的允诺,圣孙的教育绝对不会交给这么轻浮的年轻人。
听出这话里面的味道,朱标心里门清,并未做出什么表态,而是看向杨晨。
将这个选择权交给他。
“杨兄,这你怎么看?”
站在一旁,杨晨面对一众人的注视,耸了耸肩膀。
“本来吧这件事过去就过去了,可这位‘朋友’既然这么问,那么我若是不说点什么,恐怕也不太好。”
杨晨旋即挪移目光,直视方孝孺,两人之间年龄相差差不多十岁。
感受到那双明亮自信得然如皓月星辰的眼睛,方孝孺反而有些拿捏不住。
‘这家伙,不简单啊。’
心中做出评判,杨晨的声音也逐渐响起。
“方孝孺,浙江宁海人,你父亲是一名官吏,从小就展现出与他人不同的天赋才学,后拜入宋濂门下。
你的老师宋濂曾经说过,所有学生里边,就你的天赋不错,甚至还得到了其他人的肯定。
虽然我不想承认,可在当今世上来看,你无论如何都应当是许多人追逐的目标。
上一篇:三国:开局盘点十大名场面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