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穿越后宫,朱元璋傻眼了

大明:穿越后宫,朱元璋傻眼了 第94节

  多少次对他提供了许多其他人想都不敢想的特殊照顾。

  甚至还明白的告诉他,只要她活著,朱元璋就不会动他。

  整个大明朝,恐怕也就只有杨晨拥有这样的待遇。

  在内心想了想,杨晨深深吸了一口气,旋即开口解释说道:

  “娘娘,阿标,我就长话短说了,等会要是有什么不明白的,事后再问。

  这宝钞,还有娘娘先前提到的真金白银,甚至我从未见过的铜钱,你们将这些东西称之为何物我不清楚。

  但在六百年之后的世界,只要是能用来购买交换的东西,都有一个统称。

  叫做‘货币’。

  关于货币,根据我所学的知识里面,大致分为三种模式体现出货币的性能。

  第一,以物换物,物品本身具备很高的价值,比如羊腿,牛头,丝绸布匹等等价值不菲的物品与其他物品进行更换。

  第二,商品货币,这个解释你们能理解为价值被大部分人定义昂贵的东西,比如宝玉,宝石,琉璃,金银铜等等皆是如此。

  第三,法定货币!这东西的价值是由一个统治王朝所赋予的,它本身其实并不值钱,能换东西,是看在制造它的王朝国度的面子上。

  比如我手上的这些宝钞就是大明的法定货币。

  这钱正常情况来说是越强大的国家印刷,宝钞就越好用。

  可是陛下的认知能力.准确的说整个大明所有人,包括娘娘跟阿标你的认知是不是都觉得。

  这宝钞只要印刷出来,就能任意挥霍使用?”

  听到杨晨将宝钞阐述为‘货币’两个字,朱标跟马皇后顿时就提起十二分精神。

  特别是朱标,自从杨晨告诉他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句真理之言后。

  朱标就发誓,自己将来一定要亲自去用脚丈量这大明,用自己的眼睛看看人世间的真相。

  马皇后虽说没有正式听到过杨晨的话语,却也能从语气听出这件事定然不简单。

  平日她本就喜好读书,所学知识博古通今,第一次听到陌生词语,且这里面很有可能是她从未接触过的知识。

  马皇后自然是十分期待。

  “从北宋开始,民间逐渐流传纸钞,而后朝廷开始规定固有的面额。

  随著流通越发广泛,宝钞也逐渐有了交子、会子、淮子等等另名,直到大宋被灭,元朝称霸中原。

  宝钞也是印刷使用,怎么到了大明却不能用了?”

  知道货币的三种性质,朱标略带茫然的询问杨晨。

  马皇后也是在一旁颔首表示。

  自洪武八年开始,民间的钱财逐渐缺失,百姓一度使用以物换物的方式进行生活。

  为了解决钱荒,朱元璋喝令中书省建造宝钞提举司,等到胡惟庸被杀,中书省才被废除,宝钞提举司最后落入户部门下。

  自此,大明宝钞提举司在老朱的授意下印刷大明宝钞,充实国库,使得民间不需要再以物换物。

  对他们而言,这是一项很好的措施,解决了百姓没钱的忧虑,也解决朝廷国库亏空的赤字处境。

  到现在四年时间,所有人都觉得没有问题。

  唯独对金钱嗅觉最为灵敏的商贾。

  他们发现宝钞其实就是一张废纸,面额不固定,数量堆积起来能比肩一座房子。

  私底下很多商户其实都使用真金白银进行交易。

  “哎~其实你能有这样的认知也是在意料当中,毕竟以中原土地这片土壤。

  一直都是封建王朝的话,根本培育不出能发现问题本质的人。”

  听到朱标的话,杨晨旋即苦笑自言自语,接著皱紧眉头严肃认真说道:

  “方才我说了,货币有三种形式的表现。

  大明宝钞就是第三种,由朝廷印刷发行的法定货币。

  这东西本身没有价值,之所以能用于更换物资购买物品,完全是因为这小小的大明宝钞上寄托了大明的国力还有公信力。

  国力越强,宝钞的购买能力就越强,后世六百年,有一个国家的实力比我所在的国家还要强。

  他们的一两白银,能兑换我所在国家六两甚至七两白银,不知道我这样说你们能不能听懂。”

  “嘶!这世界上居然有如此强横霸道的国家!那岂不是说他的国力很强?”

  以强行手段逼迫他人,朱标从未见过如此霸道的国家,就连当前大明都做不到,他完全不敢想这国度究竟有多强!

  “这里面的事太多了,我就不多解释,先说这宝钞吧。

  除了国力赋予了宝钞购买能力之外,还有公信力,也可以说是信誉、契约、条款等等类似意思。

  宝钞之所以能购买物品,当做白银跟黄金的替代物。

  完全是因为百姓相信朝廷能有足够多的黄金白银匹配上手发行的这些宝钞。

  正因如此,百姓有这样的错觉,导致你们也有这样的错觉,于是就开始疯狂印刷面额大,数量多的白银宝钞。

  试问太子,你安排人印刷一张一万两乃至十万两白银的宝钞,这张桑皮纸制作而成的宝钞难道就能价值十万两白银?

  事情要是真这么简单,大明还会穷到这个地步?

  只要缺钱,皇帝下令不停印刷钱就好了,没钱就印,这简直就是一本万利的生意啊!

  正常来说,货币想要顺利流通,就必须有一个锚定物,说的太复杂你们听不懂,我就直白的说了,这个锚定物就是一个货币挂钩的东西。

  比如说大明宝钞,想要这东西值钱,就必须有贵金属挂钩作为锚定物,白银黄金都行,甚至铜钱也行。

  只要朝廷能拿出跟宝钞数量一样价值的贵金属就行。

  比如说我手上这五千两白银宝钞,我拿去跟朝廷兑换,只要真的能兑换实实在在的五千两白银,那么这宝钞才能让百姓信服。

  要是不能,那就跟我说的一样,宝钞擦屎都嫌硬。”

  杨晨没有使用太多专业术语,就算有也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进行替代。

  可能没有解释的很明白,但这不是上课,而是告诉对方这么一件事。

  能让朱标等人明白就行。

  然而被杨晨这么一说,朱标就感到犯难了。

  原因很简单,大明官方根本就不准百姓用宝钞兑换白银使用。

  建国初期,百姓纷纷摒弃元朝遗留下来的交子,使用白银黄金铜钱等等金属货币。

  可这些九成的贵金属都凝聚在商贾身上,他们要么收藏,要么跟海外的人交易。

  最后导致百姓无钱可用,贵金属以一定的速度流失海外。

  为了避免钱荒,跟铜钱流外,朱元璋喝令百姓不能使用贵金属交易。

  ‘铜不下海’也是老朱制定海禁的其中一个原因。

  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贵金属继续流失。

  等到宝钞发行,钱荒的迹象才慢慢减少。

  被杨晨这么一说,马皇后跟朱标都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如此说来,大明宝钞要是不加以限制,将来就会落到你所说的下场。”

  “这是不是太严重了?”

  朱标的随口一说,让杨晨举出另外一个真实的例子。

  “我承认我说的让你们认为可能是危言耸听,但过不久的将来就会印证我所说的一切。

  有些细节我已经记得不是很清楚,但大明宝钞贬值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

  不知道太子,如今宝钞有哪些面额,价值如何?

  你可否跟我细说一番,好让我讲的明白。”

  为了能清楚宝钞现在是什么情况,杨晨得先了解这宝钞的具体面额有哪些。

  否则他也没办法细说。

  “现如今大明宝钞有六种主要面额。

  洪武八年,宝钞提举司设立在中书省,经过我父皇跟大臣的商议,最终决定印刷六种主要面额。

  分别为一百文、二百文、三百文、四百文、五百文、一贯。

  其中,一贯等于铜钱一千文或白银一两,四贯合黄金一两。”

  朱标对这方面的记忆倒是很清楚,也能让杨晨解释起来方便许多。

  点头算是表示自己明白,杨晨便接著说道:

  “我就以一贯作为举例子吧。

  起初规定每钞一贯准钱一千文或银一两,四贯准金一两。

  由于宝钞发行期间,大明朝廷没有准备金银等等贵金属。

  印刷出来的钱主要用于财政支付,不久就迅速贬值。

  到了洪武十八年,官俸米折支钞每贯宝钞折米为0.4石。

  洪武二十三年,南方一些地区每贯宝钞只能折换铜钱二百五十文。

  洪武二十七年,两浙、闽广、江西诸处每贯宝钞甚至只能换铜钱160文。

  到了宣德四年,税收官价每贯钞折米0.02石,宣德七年,税收官价每贯钞折银1分。

  这之后,正统八年,税收官价每贯钞折米0.01石。

  景泰三年,官俸钞给银,钞每贯折银2厘1067。

  成化元年,诏通钱法,规定商税等钱钞兼收,此时每贯宝钞只能折铜钱4文。

  由此可见,宝钞的贬值速度非常快,从最初的一贯准钱一千文或银一两。

  到后来只能折铜钱4文,贬值幅度达到了数百上千倍。”

  杨晨语气极为肃然,他们不知道后边的年号是哪些皇帝。

首节 上一节 94/25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开局盘点十大名场面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