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都登基称帝了,篡位系统才来? 第112节
祖咏急忙抱拳道:“学生自然省得!此时时间便是食盐,在突厥和吐蕃发现之前,大唐还可安然采盐,可若是之后,每一斤盐都意味着需要大唐士兵以血肉捍卫!”
李贤点了点头,对于祖咏有这样的认知毫不奇怪,当初在殿试上的时候,李贤就看出了他对当下的时局有一定见解,所欠缺的只是磨砺罢了。
“所以平阳郡公此番前来本是打算找朕要人的,多一个人,或许便能多采一斤的盐……但,他看到了你,看到了你所制成的独轮木车。
“陇右采盐之难不在于煮盐,而在运盐,路途遥远崎岖,车马不便,多数山路只能由将士们徒步跋涉,千难万险!”
李贤目光灼灼的看向祖咏,也不再用先生的自称。
“所以,朕以大唐皇帝的身份向你下一道命令!”
祖咏瞬间从椅子上站起,而后跪拜在地:“草民祖咏听旨!”
“以随军校尉之职,随平阳郡公前往陇右,将独轮木车制作之法推广开来,为我大唐采得食盐万万石!”
“草民领旨!”
“好了,皇帝的话与你说完了,如今先生便以东院先生的话和你说一些事情。”
李贤轻声一笑,接着道:“在你赴任陇右之前,先生要给你单独开一堂小灶。”
祖咏双眼瞬间瞪得浑圆,眼神殷切的望着李贤。
“起来吧,你先去食堂取来这些物什……”
……
又是近一个时辰后,祖咏晕乎乎的踏出了东院大门,身边便是站着那位魁梧异常的平阳郡公薛讷。
“小娃娃,怎生见了一遭陛下就这般失了魂的模样?”
薛讷又是一巴掌拍在了祖咏后背,让祖咏一个踉跄,但也瞬间回过了神,苦笑着抱拳道:“公爷……”
薛讷双眼一瞪,打断道:“你如今是本将的随军校尉,军中该管本将称将军!念你初犯,此次不惩,但若有再犯,便该打你板子了!”
祖咏脸色立马一肃,拱手道:“将军还请看这个!”
说着,便从腰间解开一个荷包,打开,露出了里面晶莹似雪的白色晶状体。
薛讷一愣,道:“这是何物?”
“盐。”祖咏苦笑。
“盐?!”
薛讷的双眼瞪得浑圆,什么时候有这般精细的盐了?在薛讷的印象中,即便是宫廷和达官显贵所食用的青盐都没有这么洁白!
不信邪的薛讷伸出手,沾了一点那白色的晶状体放在嘴里,一股精纯的咸味儿瞬间弥漫在口腔之中。
真的是盐!
“陛下说湖盐采集来杂质太多,浪费了运输成本,便传授了我精盐之法,此法不光能运输更多的盐,更能提高采盐效率,让我在左羽林军中推行……”
祖咏话还没说完,薛讷就抓住了他的肩膀,满脸激动。
“你说这法子还能提高采盐效率?能提高到多快?”
祖咏肩膀被捏得生疼,但也强忍着没出声,回道:“方才陛下约莫用了两刻钟的时间弄出了这一袋盐,当然,实际煮盐的时候达不到实验室的标准,所以效率会有所下降,但……应该也大差不差……”
薛讷不知道什么是实验室,但大概也能听懂祖咏话里的意思,惊呼道:“你是说……从盐矿变成如此精细的食盐,只是用了两刻钟?”
祖咏想了想,虽然先生用的材料是食堂里的粗盐,但先生也说过这粗盐只需要简单过滤一遍就能炼制出来,而过滤的法子祖咏自己也都知道,所以两刻钟时间应该大差不差。
于是点头:“略有些许出入,但大差不差。”
这下,薛讷整个人都激动得在原地踏步转圈,此时的祖咏才发现薛讷身上哐当作响,仔细观察,才发现原来在他的一身常服之下,竟然还套着一套甲胄,也难怪先生之前说平阳郡公兵不卸甲了。
本以为是夸张的说辞,可哪曾想他真的只是在甲胄外面套了一层常服,所以看起来才这么魁梧异常。
肃然起敬。
大唐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将军,才能有如此赫赫盛名。
而自己,就将成为这样的将军麾下,一时间热血沸腾。
“陛下说此次陇右之行算是我的‘离院实习’,若是事情办的好了,到时候便可自愿选择回到东院,或是留在陇右左羽林军之中。”
祖咏老老实实的开口。
但此刻薛讷却是脸色古怪的看了他一眼,在祖咏还没察觉出异样之前,便转过了头。
虽说是聪慧过人,但到底还是个稚嫩的小娃娃啊!你这样的人才跑到左羽林军里来了,老夫怎么可能还放你走呢?
对这一切毫不知情的祖咏,此时还在幻想着自己从陇右归来,重新回到东院研习的美好一刻。
……
兵贵神速。
当天,祖咏就被薛讷带着直奔陇右而去。
马是会骑的,但不会这样骑。
“这哪是骑马啊,赛马都没有这般!”
祖咏在心里哀嚎,刀光剑影的军旅之梦被击得粉碎,祖咏想象中的军旅生活该是战鼓声阵阵,大唐将士在一片嘶吼声中挥舞着手中长刀利刃,朝着突厥人或是吐蕃人的头颅砍去,滚烫的鲜血溅了一脸,犹自猖狂的大笑。
但……实际从军后,祖咏只觉得腚疼。
分明是皮革做的马鞍,可为何却像是铁锤一般不停的敲击着自己的腚部呢?只是出了长安城,祖咏就觉得自己的腚大概已经分成了四瓣,而且还不是左右均匀的形状,该是上一块,下一块,左一块,右一块。
“小子,马可不是你这般骑的,将身子放平,伏在马上,若像你这般,只怕到不了陇右屁股就该糊成血泥了!”薛讷哈哈大笑,提点了一下自己这个新收的校尉。
文人和武将骑马的方式可不同,文人讲究仪态,而武将只讲究灵活便利,能做到人马合一,便是最厉害的马术。
薛讷对祖咏相当满意,军中都是粗人,急需一些脑瓜子灵活的人,陛下把这人派给自己,可以说是瞌睡来了有人递枕头。
唯独欠缺一些的,就是这人的身子骨弱了些,薛讷打算到了军中后好好操练一番。
祖咏不知道这么一会儿薛讷就已经给他定下了“魔鬼训练计划”,依言将身体放平,随着马奔跑的节奏起伏,屁股上那被铁锤敲击的感觉可算是轻了一些。
此去陇右,长路漫漫。
……
东院里。
虽说送走了祖咏李贤有点舍不得,毕竟目前来看,祖咏几乎是整个东院里唯一能在物理学上媲美狄光昭的人,若是长此培养下去,或许会为大唐培养一个真正的物理大家出来。
但陇右盐矿出现的太突然了,几乎不用想就知道,等这个消息传递出去,突厥人就会像疯了一样进攻陇右。
本就缺盐的突厥人每年需要拿无数的牛羊和马匹来跟吐蕃交换食盐,若是能实现食盐的自给自足,突厥人愿意拿出全部的兵力。
至于吐蕃,就更不用说了。
若是大唐有了这样一处盐矿,吐蕃便失去了和突厥对话的资本,毕竟相比吐蕃,突厥人和大唐直接交易食盐要方便得多,失去突厥人的钳制,吐蕃不觉得能在大唐的铁骑下坚持多久。
所以这处盐矿,吐蕃也同样势在必得。
这场战争几乎不可能避免,唯一能做的,就是在这之前,尽可能的挖取食盐。
“不过……只是挖取本就属于大唐的食盐,朕可不会满足。”
……
第119章 半年和任务结算
修路。
热火朝天的修路。
不知何时到来的战争势必会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大唐需要钱,所以需要修路。
这看似是悖论,打仗需要钱,修路也需要钱。
但实则不然,修路是短期的投入,而打仗是长期的事,尤其是对上突厥和吐蕃两个劲敌,这势必是一场比拼国力的持久战,到时修路所带来的财政收入就会源源不断的补给大唐。
而且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大唐大张旗鼓的修路,也会给突厥和吐蕃造成一种大唐在忙于内政的假象,让他们忽视陇右,从而尽量的延缓战争的到来。
所有的工匠已经准备就绪,开山采石、搭桥填河……
同样忙碌的还有天机寺,源源不断的黑火药被运到修路的前线,黑火药在军工上的运用虽然还没能成熟起来,但至少这东西拿来炸毁那些崎岖的山石极其好用。
除此之外,沥青的研制也提上了日程。
天机寺按照李贤的说辞,在石油里提炼那种“黝黑黏稠”的神秘物质,蒸馏、过滤、晾晒……种种手段齐上。
大唐最好的就是这点,所有人对于皇帝陛下的命令坚定不移的执行,即便是皇帝陛下是说石脂水中能产出沥青这种神秘的物质也丝毫不怀疑。
皇帝陛下说了,那这里面就一定有,没有炼制出来,那肯定是作为臣子们的问题,或是方法不当,或是疏忽大意,多尝试下来,总归是能成功的。
但,这还是不够!
修路只是为即将到来的战争筹备钱财,战争该怎么打还是怎么打,这并不能达到李贤所想要的结果。
唯有摧枯拉朽的击溃突厥人和吐蕃人,才算是真真正正的扬我大唐国威!
红衣大炮。
那个早就在研发当中的东西,也被李贤排在最前列。
在这个冷兵器时代,拿出红衣大炮,绝对是能让整个天下都为之恐惧的事!
这需要公输老头尽快的将后膛炮的难题解决,甚至李贤已经打定了主意,如果后膛炮实在无法量产,即便是填弹繁琐的前膛炮,大唐也要造!
在这一切如火如荼的进行中的同时。
大唐的“凤凰”,终于要飞入寻常百姓家了。
如今的养鸡场肉鸡已经多到数不胜数,甚至养鸡场的支出对于朝廷来说都算得上是一种负担了,是时候让这些肉鸡出栏,交给天下百姓去豢养了。
长安108坊,平均每坊约有800户人,每户按8至10人计算,普通百姓约有78万,现如今养鸡场内的肉鸡几乎已经满足长安城内百姓人手一只了。
所以,李贤下了个诏令。
“凡长安户籍,每户可凭户籍凭证,于长安西郊领取祥瑞,按人头计数,不得冒领、多领,左右金吾卫负责监督,民籍者优先,商贾、士族次之……”
整道诏令大致的意思就是百姓按家里有几口人,领几只鸡,民籍优先挑选母鸡,搭配一只公鸡,剩下的则由商贾和官宦分。
而且为了保证肉鸡能在大唐繁衍下去,李贤甚至特别规定不得宰杀五斤以下的母鸡或七斤以下的公鸡,至于超过这个范畴,几乎已经没有了繁衍的能力,也就不必管了。
诸如此类的规定有十数条,几乎都是用来保证肉鸡在初期阶段能够顺利繁衍的。
等到整个大唐户户都养有的时候,这些规矩也就可以作废了,
虽说规矩极多,但百姓们无不欣然鼓舞,毕竟这就是官方白发下来的鸡,说不好听点,当场宰了也能吃顿肉呢。
上一篇:皇帝替身,这后宫真香!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