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都登基称帝了,篡位系统才来? 第120节
即便是升腾的雾气也阻挡不了那一缸黝黑中闪烁着的冷冽寒芒。
炼成了!
从铁矿石到铁,整个过程除了前期的装填铁矿石和后面收尾的铁水淬火外,几乎全程都可以由水力风车代劳!
公输老头的脸色变得涨红。
“陛下……成了!成了!”
李贤表现的很平静,作为大唐王朝的帝王,他只需要了解这东西能给大唐带来多大的收益就行了。
“此物若是在大唐各大铁场推广,能让我大唐岁产金铁几何?”
“别的地方老臣不晓,但单单天机寺……能从岁产钢铁万斤,最起码升至三万斤!”公输老头满脸的激动,三倍的效率啊!
这东西除了省力且高效外,最主要的优势还是在于它能不眠不休的工作!
人需要休息、进食,哪怕是轮班倒也不可避免,但这东西不需要,它能一天十二个时辰不眠不休!
“三倍……还是高炉冶铁的三倍。”
李贤呢喃,如今的大唐钢铁年产量约莫一千万斤,这个数字乍一听似乎很高,但实际上换个单位就知道有多么渺小了。
五千吨。
整个大唐亿万里疆域,所能产出的钢铁总和也就只有五千吨。
而原因就在于高炉冶铁技术只是作为不传之秘在天机寺实行,地方铁场还是采用的最原始的冶铁方法。
这二者的差距可以用一个很具体的例子来说明。
在北宋元丰年间,整个宋朝钢铁的产量甚至能达到十五万吨,超过了19世纪以前任何时期的中国,和17世纪以前的整个欧洲,原因就在于高炉冶铁的存在。
所以换个说辞就是,哪怕是高炉冶铁利用上水力风车也能提升三倍的钢铁产量,这将意味着大唐的钢铁产量甚至能达到恐怖的45万吨!
当然,实际情况会受到铁矿储量的影响,不会真的达到三倍。
可这也意味着大唐将再不愁钢铁了!
李贤所设想的钢筋水泥铺满整个大唐,也将不再是一个只能存在于构思中的设想了。
“即日起,举国推行高炉炼铁和水力风车!所有铁场迁址至江河湖泊流域!”
年产四十五万吨钢铁的诱惑,让李贤直接下达了这个命令。
当初的高炉冶铁没被普及,是因为那时的自己还不是大唐的主人,但现在,借着水力风车这个势头,李贤觉得是时候了。
“陛下,还有一个好消息!”
公输老头皱巴巴的脸上满是喜悦,“那红衣大炮,造出来了!”
李贤瞬间激动,“带朕去看看!”
……
天机寺西郊,一只粗壮的“铁管”孤零零的卧在空旷的场地之中,整个“铁管”长约一丈,单单重量就达到了四千多斤,用了天机寺将近半年的钢铁产量。
红衣大炮!
整个大炮除了那根粗壮的钢管外,便只剩下一个同样由钢铁铸就的“支架”,支架由两个硕大的铁轮以及后方的承重装置组成,铁轮用来移动红衣大炮,而承重装置在必要的时候可以用来支撑地面,起到抵御红衣大炮后坐力的作用。
整个红衣大炮宛如一体,聚集了整个大唐最高精尖的工艺,公输老头更是亲自出手,为红衣大炮制作燃烧火药的后膛。
“陛下,红衣大炮迄今还未试炮,但依照老臣预计,此炮的射程大约在三里地左右!”
三里地?
李贤笑而不语。
公输老头虽然已经尽可能的提高预想了,但实际上李贤知道,这东西的最大射程甚至能达到十里地以上,单单有效射程就能达到六里地!
在这个弓弩的射程普遍只有一里地左右的时代,六里地的有效射程,意味着敌人甚至看不到己方在哪里,就得被打成一滩肉泥!
“红衣大炮或可量产?”
“启奏陛下,如今钢铁产量能跟上来了,但……后膛部分要求太过精细,除了老臣和几个不孝子有足够的技艺打磨外,无法假借他人之手,或可做到一旬造出一门红衣大炮来。
“关于水力风车代做工的机械还在研制阶段,大约……半年内可制作出来,主要难点在各方面的尺寸、咬合、精度都需要调控……”
“半年太久了,三个月,朕限你三个月的时间研制成功,并造出九门红衣大炮,加上这一门一共十门,陇右的盐矿突厥人拿不下来,就势必会将这消息泄露给吐蕃,朕需要这东西来抵御吐蕃。”
公输老头脸色一窒,而后咬牙道:“老臣势必如期完成!”
“很好,那咱们就将红衣大炮拉到城外试射一回吧!”
……
当李贤回到兴庆宫的时候,整个人都处于激动当中。
红衣大炮试射了三炮,第一炮的弹丸在五里地外找到了,而第二炮,李贤叫来了赵石试炮,这第二炮赵石只打中了一里地外的一个小土包,但等到第三炮的时候,赵石直接一炮命中了六里地外一颗看起来已经只有鸡蛋大小的山石上。
山石崩裂成了一地碎石,红衣大炮的威力果然不同凡响。
但更让李贤惊讶的是赵石这恐怖的远距离空间感,原以为他百步穿杨听声辨位已经是极限了,现如今,一块直径只有百米的巨石,站在六里地外几乎已经只能看到一个鸡蛋大小,但赵石愣是靠着只试射一次的手感准确命中。
这已经不是技艺的问题了,是纯粹的天赋!
其他人怎么想的李贤不知道,但高求一张脸已经酸得扭曲,嘴里念叨着什么“这东西装填如此费劲,有你那装填火药和弹丸的功夫,我都已经冲进敌军之中杀个七进七出了!”
高求有没有吹嘘李贤不确定,但他肯定是嫉妒得面目全非了,以至于回到千牛卫大营后抱着个长弓不停琢磨,一次次弓拉满月,对着虚空比划。
长安城外的惊雷不出意外的又惊扰到了长安城的百姓们。
但如今长安城的百姓已经习惯了,区区平地惊雷罢了,那是咱们陛下跟雷神划拳玩呢!
虽说百姓习惯了,但李贤还是觉得这样不是个事儿,除了安全问题外,最重要的就是万一有人夺下天机寺,对着长安皇城来上几炮,整个长安皇城都将毁于一旦。
最终,李贤决定再将天机寺分割出去一部分,长安城郊保留原本的重工业部分,包括红衣大炮的研制等等。
但属于火药等危险品的部分则是迁址到了城外十里地的一座荒山上,整座大山重兵把守,寻常人不得入内。
凡是需要同时调动红衣大炮和黑火药的程序,都需要李贤自己亲自签字落印才能生效。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实现了“枪支”和“弹药”的分开管理。
……
长安城的如火如荼的同时。
陇右道。
自从突厥人被孔明灯赶走之后,陇右道的采盐工程已经愈发顺利,源源不断的精盐被运走。
“将军,精盐已够二十万斤,是否该运回长安城了?”
如今的祖咏已经丝毫不见当初的文弱书生模样,整个人晒得黝黑,脸上更是灰扑扑像是从火灾场里捞出来的似的。
从军久了,祖咏甚至觉得当初住在东院宿舍里的日子都算清洁的了,宿舍里顶多只有狄光昭一人的体臭味,可在陇右军营中,往往都是十数个汉子的体臭味夹杂在一起。
这些来自天南地北的汉子体味还不尽相同,有的人跟放馊了的馒头似的,有的人则是尸体腐烂的异臭味,可即便是这样,也没人有功夫去老老实实洗个澡。
运盐的事情太紧要了。
自从上次遇到突厥人伏兵后,薛大将军无奈改变了运盐的策略,每回盐矿的精盐堆积到万斤之后,才由一营的士兵集体运输,并护以两营之力护卫。
如此差不多十天运一回,城内的精盐已经积累到了二十万斤,该运回长安报喜了。
“小子,想不想接下这美差?”
薛讷笑眯眯的看着祖咏,他早就看出祖咏的这点小心思了,无非就是想借着这个机会回到长安一趟。
被薛讷看穿,祖咏也不尴尬,军中虽然纪律严明,但薛讷是个好将军。
只要不是犯错,他绝不会做什么以势压人的行为,与将士们同休憩共饮食,若是将士们碗中都是稀粥,那薛讷的食盒里也绝不会有一滴油腥,这是祖咏第二敬佩薛讷的地方。
至于第一敬佩的……自然是薛讷吃的明明和寻常将士一样,可偏偏却又能如此力大无穷的体魄了。
“末将肝脑涂地!”祖咏大方承认。
“那成,这趟差事就交给你了!”祖咏还没来得及高兴,薛讷接着补充:“速去速回!”
“速回?”
祖咏的脸色瞬间垮了。
……
第126章 足以灭掉突厥的计划
长路漫漫。
祖咏最终还是争得了几天的“假期”。
薛大将军应诺,祖咏可以在一个月后的当天返回左羽林军大营,但从陇右到长安一个来回便是二十来天,这假期已经短到可以忽略不计了。
二十万斤精盐,一辆马车装两千斤,也需要足足百辆马车,这是浩浩荡荡的一支队伍。
但好在一路上都有了官道,能通车马,不必由单个的士兵们推着盐车行走。
历时十三天,祖咏终于回到了心心念念的长安城。
在这个食盐堪比黄金的时代,二十万斤精盐是极大的功劳,大唐皇帝陛下盛情的接待了祖咏,让祖咏有种打了胜仗的荣耀感。
但当皇帝陛下查验这些食盐的时候,却让祖咏心里一阵咯噔。
陛下的表情……似乎不对。
……
李贤将祖咏叫到了大唐皇家东院,这里才有足够的仪器分离精盐。
是的,祖咏运回来的这批盐不对劲,尝起来带着略微的苦涩,很明显掺杂了别的东西。
当然,这东西肯定不是祖咏故意掺杂进去的,而是工艺水平的不足导致的,甚至祖咏都没有这样的本事将那东西掺杂进去。
李贤很容易的想到了这里面的东西是什么:钾盐。
或者叫氯化钾。
而人们时常食用的盐也叫钠盐,或称氯化钠。
钾盐和钠盐从外表看没有明显区别,而且钾盐如果少量食用的话,甚至有益于身体健康,但……这东西不能大量食用。
过多的食用钾盐会导致人钾中毒,四肢麻木、皮肤苍白、心率缓慢、肌无力、甚至是肾衰竭。
而祖咏带回来的这批盐已经能很明显的尝到苦味,这里面的钾盐含量估计还不低。
上一篇:皇帝替身,这后宫真香!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