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都登基称帝了,篡位系统才来? 第141节
虽然巴桑卓玛知道,自己得到的回复大概又是和往常一样,毕竟像祖咏那么好学的人,回到长安的第一时间肯定会来到东院继续上课。
可他却没在这里。
巴桑卓玛靠在窗前,有些艳羡的看了那位迪亚一眼。
同样是女人,甚至迪亚和大唐人的相貌还更为迥异,但迪亚却可以在东院学习,跟狄光昭两个人形影不离。
巴桑卓玛心想,若是这次大唐和吐蕃都没事,恢复以往两邦友好的关系,自己是不是也可以请求大唐的皇帝陛下,让自己也进入东院学校?
思绪胡乱的飞,隐隐约约间,巴桑卓玛却好像听到了烈马嘶鸣的声音。
“东院的学子们都在上课,谁这时候会纵马奔腾?”
巴桑卓玛不解的看向东门的方向,东院的学子们虽然都是长安城内的纨绔子弟,但他们对于上课的热情是无与伦比的,绝不会出现有谁旷课去跑马这样的荒唐举动。
巴桑卓玛的目光顺着东门那巨大的广场向前方移动,越过中央那张老先生的雕像,看到了一道策马奔腾的身影。
瞬间,热泪盈眶。
巴桑卓玛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这么激动,提着自己的裙摆,就朝着那道身影奔去。
背后的教室里好像传来了起哄声,但巴桑卓玛不管,她现在只想冲到那个人面前,哪怕只是看着他也好。
锦帛绣履丝毫影响不了巴桑卓玛的奔跑,反倒是额头的巴珠摇摇晃晃,磕得巴桑卓玛脑门有些生疼,但她并不想摘掉它,这是高原女儿最为华美的装饰,她要以最美的姿态见到他。
两道身影逐渐接近,烈马上的人大笑一声,就将巴桑卓玛捞了上来,放在马背上。
巴桑卓玛甚至能感受到他嘴里呼出的热气打在自己耳朵上。
“为什么我要坐在前面,这样你就看不到我这些天专门为你打扮的妆容了。”巴桑卓玛像高原上骄傲的雄鹰,仰着下巴这样说道。
“不用看,这些天我都记在脑子里。”
天啦,大唐的男人都是如此浪漫吗!
巴桑卓玛只觉得自己的心脏像是跳进了一头小鹿,在扑通扑通的乱跳,这位探花郎分明可以说出无数辞藻华丽的句子来表达思念,却偏偏用这么朴实无华的话语。
可又偏偏,这些朴实无华的话语又能将巴桑卓玛的一颗心击得粉碎。
两个人都默契的没有问西征的事,马蹄逐渐放缓,同样放缓的还有贴在一起的两颗心。
距离长安越近,祖咏回去的心情就越加激动,李贤看出了祖咏的心思,索性就让他先随着传捷报的令兵回长安了。
祖咏也同样知道,他所思念的那个人会在东院等他。
果然,他一回到东院,就看到了那朵高原上的鸢尾花朝着自己奔来。
马儿驮着两个贴紧的人慢悠悠的走着,东院很宽广,但再宽广也有走到尽头的时候,两人从东门一直走到了马场。
巴桑卓玛终于忍不住开口了:“吐蕃……还好吗?”
“没有吐蕃了……”祖咏低声开口。
终于还是到了这一刻。
“大唐的军队踏破了玛布日山脉,一路攻到了吐蕃王庭,我也见到了你从小长大的红山宫……”
“吐蕃……没了?”
巴桑卓玛身体一僵,祖咏也顺势放开了搂着她腰身的手。
随后,甚至顾不上还没停下的马,巴桑卓玛翻身跳了下来,大眼睛里有泪花在翻滚,盯着祖咏:“我王兄他们呢?”
“被陛下押回长安了,应该……也会封个异姓王从此幽禁在长安吧。”
祖咏苦涩一笑,可不知为何,巴桑卓玛听到这个消息,反倒是心里有一丝隐隐的雀跃。
巴桑卓玛又看向祖咏,神情极度认真,一字一句道:“那……我吐蕃的子民呢?”
“大军所过之境,未伤吐蕃子民分毫!”祖咏斩钉截铁。
巴桑卓玛听完这个忽然就笑了,像是丢下了所有的顾忌,昂起头,骄傲的开口:“那……大唐的探花郎,你准备好迎娶你的妻子了吗?”
……
第143章 三个月的琐事和太平公主探视薛崇胤
皇帝陛下御驾亲征,西征大捷的消息是振奋人心的。
整个长安城都洋溢着“陛下武德充沛”的赞扬声,但这些对李贤本人来说,却并没有什么实际上的改变。
顶多也就是……自己将来的谥号会向武皇帝一边靠拢一下?
如今的李贤太忙了。
大唐王朝如日中天,李贤这个皇帝所要处理的政务就愈加繁重,整个西征来回大约花了三个多月的时间,一整个夏季就这样过去了,这还是因为大唐仗着红衣大炮之利,几乎是一路平推吐蕃的原因。
三个月来堆积的政务简直如同一座小山!
突厥一方被设为了安北都护府,作为大唐最新的疆域,所有的的民生、民政几乎都要李贤亲手操办,为政务本就繁重的大唐“添砖加瓦”了几分,再想到今后还要多出一个“镇西都护府”,李贤只觉得头大如斗。
天呐,这该不会是那些官员们为了断绝自己下一次御驾亲征的念头,所想出来的法子吧?
李贤合理怀疑。
但实际上,朝中百官在听说了红衣大炮的神威之后,一个个表现得都跟红眼了的斗鸡似的,这个叫嚣着要继续北伐,打到极北冰原的无人之地,那个嚷嚷着要南征,让大唐的南面再无南蛮之辈,甚至还有人叫嚣着一路打到欧罗巴去。
李贤有些意动,何不让大唐的铁骑成为一次“上帝之鞭”呢?
但想了想还是作罢了。
至少短期内,李贤不打算继续西征了,突厥和吐蕃两边疆域就足够如今的大唐稳定一段时间了,攻打下来的领土若不加以教化,数十百年后又会像曾经的突厥一样反复无常。
除了安北都护府和镇西都护府的政务外,李贤如今最头疼的该是大唐原本的一项政务了:大唐的生育率。
实际上自太宗建立贞观盛世之后,大唐王朝就处在休养生息之中,新生儿的出生率就在稳步拔高,即便是武曌短暂的执政,也并未影响这一点。
如今大唐的户数已经增加到了四百余万、三千六百余万人,相较于永徽元年的统计,大唐在这短短四十年里,户数增加了七十多万户、八百多万人口。
人多是好事,这是毋庸置疑的。
但日益增多的人口却让李贤看到了一种隐患:大唐的均田制有些不合适了。
虽说突厥和吐蕃攻打下来,大大的缓解了这个问题,但这些问题迟早都会暴露出来。
未雨绸缪啊!
李贤并没有太好的办法解决这个问题,至少短时间内没有,只能颁布了一系列缓解“症状”的政令,鼓励百姓“北上”或是“西迁”,由朝廷发放安置费、发放田地;鼓励百姓开垦荒地;等等……
除了这些烦人的政务外,则是一些称得上喜报的消息了。
长安城的肉鸡已经遍布了整个关中道,甚至在一些边远的道府都有养殖,至少李贤在陇右道的奏折上就见到了肉鸡的身影。
高产且易养活的肉鸡,在大唐终于开始绽放出了属于它的光彩,甚至有人看到了养殖肉鸡的前景,专门修建了大型的养鸡场,饲养这些肉鸡来售卖。
因为这些养鸡场的存在,大唐的鸡肉价格一度掉到了和猪肉持平甚至更低的地步,并且还在持续下跌。
如今至少整个关中,大部分的百姓偶尔都能奢侈的吃上一顿鸡肉了,这放在以往几乎是不敢想的事情。
而从岭南传来的消息同样是喜人的,花生在岭南种植得极为顺利,温热的气候让花生不光长势喜人,而且成熟极快,甚至如今的岭南都已经变成了专门的花生养殖地,家家户户都种上了花生,一度超过了长安种植花生的规模。
至于原因——花生榨油的工序被薛怀义的妻儿摸索出来了。
为了赎罪,薛怀义的妻儿将花生榨油的方法公布于众,这也让岭南百姓种植花生的热情高涨。
甚至在长安城内,李贤都看到过有往来于大唐南北的行商售卖花生油,更是打着“正宗岭南花生油”的旗号,卖得比猪油还贵。
偏偏长安城的富人们图个新鲜,购买花生油的热情极高,竟然导致花生油卖得比猪油还好。
属于是倒反天罡了。
……
忙完一天的政务,李贤刚想着歇息一会儿,一个意料之外的人来了——太平公主。
“小妹怎么有空来找六哥?”
看到太平公主,李贤的心情极好。
李显和李旦两个家伙因为祖制的原因不能长留在长安,兄妹几个里面,也唯有太平公主这个妹妹能时常跟自己走动。
“六哥!我想跟您借一样东西!”
太平公主神色间有些不好意思,这让李贤诧异,她啥时候管自己“借”东西还会不好意思了?能还就不错了!
“借钱可没有啊!你六哥那点私房钱还准备给你嫂子们买胭脂水粉呢!”
李贤假装板着个脸,却被太平公主轻易识破,凑上前,拉着李贤的手臂来回晃动,声音发嗲的央求道:“六哥~”
李贤起了一身鸡皮疙瘩,将太平公主的手丢开。
“说说吧,你要借什么东西?”
“要说起来,这东西还是替六哥那外甥借的!”太平公主先是铺垫了一下,这才接着开口:“我那大朗不是折腾出来了个自行车么?他就心想着学狄光昭那样,将自行车给量产出来,这不,又听说六哥你那儿有什么流水线的能批量生产……”
太平公主有些尴尬的看了李贤一眼,这才接着开口:“所以,我想管你借条流水线……”
太平公主有些脸燥。
她知道那什么流水线是天机寺的产物,也同样知道天机寺是国之重器,这个请求就相当于请国之重器满足自己的私欲,属实让一向识大体的太平公主有点不知道怎么开口。
都说慈母多败儿,薛崇胤能养出这样无法无天的性子,和太平公主的宠溺是分不开的。
因此,即便是薛崇胤提出了这么个荒唐的请求,太平公主依旧厚着脸皮来了。
只是让太平公主没想到的是,李贤略微思索了一会儿,竟然直接点下了头。
“那成,回头我让天机寺那边匀点工匠出来,去帮你组一条生产自行车的流水线。”末了,又补充道:“对了,场地你们自己找,另外工匠们的工钱也按照天机寺的标准发放,不得克扣。”
太平公主惊喜点头,带着不敢置信的语气问道:“六哥!你答应了?”
“你再问就不答应了!”
李贤瞪着眼睛调笑一声,换来的是太平公主又笑着拽住了他的手一阵撒娇:“六哥你最好了~”
“行了,回头我找人去驸马府和你接洽,具体怎么安排随你自己的。”
李贤笑着开口。
实际上太平公主的担忧完全没有必要,虽然说如今天机寺的工业产物大多都是“军工业”,但这些东西迟早都要落到民生上来的,能造“飞机大炮”,自然也要能造“汽车轮船”。
既然太平公主提了,那不如也顺带将民用工业提上日程。
就从自行车开始。
“任她娘俩折腾吧,反正老薛家家大业大的,就算败家也败不到哪儿去!”
上一篇:皇帝替身,这后宫真香!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