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都登基称帝了,篡位系统才来?

我都登基称帝了,篡位系统才来? 第167节

  显然,大唐皇家东院的大名已经传遍了整个大唐。

  但这样不行。

  人太多了。

  李贤最初拟定的是东院每一年招收一百个新生,但现在报名的人已经达到了三百之多,甚至还在增涨。

  “这事儿还不简单,陛下组织一场考试,择优而取呗!”

  张柬之乐呵呵的笑。

  作为东院的院长,张柬之对东院投入了太多的感情,尤其如今彩儿成为皇后,张家想在政坛上更进一步几乎没有了可能,张柬之也就将所有的心思都扑在了教书育人上。

  这位大唐曾经的“状元郎”,绝对担得起这样的重任。

  “老泰山这个想法好!此事就全权就交给你了!”李贤哈哈大笑。

  就等着老丈人说这句话呢。

  反应过来的张柬之一阵愕然,随后摇头苦笑。

  “陛下乃是贤明之君,用人不疑,此乃好事,但若是遇到不轨之臣就不是什么好事了,老臣还是希望陛下多多分辨忠奸”

  李贤笑了笑并未解释。

  自己委以重任的人都是经过历史筛选出来的能人,哪还需要什么分辨。

  就算是沈钱这种从民间挖掘出来的人,李贤也是费尽心思考核过的,自然不担心这些。

  “这招生一事交给老泰山朕放心得紧,今日朕来找老泰山,实则还有一个重大的喜讯。”

  “噢?”张柬之一脸好奇。

  “老泰山先看这个。”

  李贤拿出一本大唐期刊,翻开,指着一则故事。

  张柬之扫了一眼,略微皱眉。

  这故事……就真只是故事。

  用词直白,几乎就是大白话一般,但故事的情节却有些引人入胜。

  短暂的翻阅后,张柬之抚须长笑:“哈哈,仙人丢下的金锄头,犁过的地就能亩产数千斤,这故事想来该是某个专户或是田家人投递的吧?”

  张柬之自然知道大唐期刊的事,毕竟大唐期刊就设立在东院中。

  “陛下让我看这个故事是做什么?虽说此人有些奇思妙想,但应当也算不得什么大才吧?”

  这故事的想法虽然天马行空,但对于张柬之来说,也就是乐呵一下就算过去了。

  “这编故事的人自然算不得什么。”李贤轻笑,而后神秘兮兮道:“但亩产千斤,甚至数千斤的产物,朕还真有。”

  李贤这话一说完,张柬之立马愣在了原地。

  双眼圆瞪,神情不敢置信。

  “陛下……当真?”

  这田间民夫杜撰出来的臆想故事,竟然活生生的照进了现实?

  “今日便是来叫老泰山一同去见证的!”

  李贤哈哈大笑,“狄公和朝中众多官员都已经在候着了,就等老泰山您了!”

  “快!快!”

  张柬之毫不怀疑李贤会拿这样的事情来开玩笑,一张脸激动得潮红,站起来,急急忙忙就要往外走。

  “若是真能见到此等神物,老臣该是死而无憾了!”

  ……

  先农坛。

  大唐朝堂上能说得上话的人几乎都到场了。

  今日早朝,李贤宣布的消息太过震撼,以至于此时虽然距离李贤所定下的午时破土时间还有两刻钟,但百官们依旧翘首以盼,望着那绿幽幽的千亩籍田。

  亩产数千斤的奇物在哪里呢?

  这是所有人心中的困惑。

  先农坛的千亩籍田中,只有一些低矮的、枝叶茂密的“杂草”,似乎并没有看到什么作物。

  甚至有礼部的官员皱起了眉,暗道回去后得参一本负责先农坛的官员,竟将先农坛的籍田照料成了这般模样。

  大唐人对于农作物的概念还停留在生长在土上面上,丝毫没有意识到眼前的“杂草”就是这次要看的作物——土豆苗。

  但也有不少精明的官员隐隐猜到了什么:花生就是生长在地下的,这次的新作物难不成也是从地里刨出来?

  只是这东西据说是去年秋末种下的,怎么一开春就能挖了?

  莫非还真有什么作物能在寒冬腊月里结果?

  官员们议论纷纷。

  但李贤还没到,他们也只能伸长了脖子张望。

  终于,李贤带着张柬之姗姗来迟。

  在一阵焚香祷告之中,李贤先行步入先农坛,走到了自己的那“一亩三分地”前,身旁有官员递来工具,李贤摆了摆手示意不需要。

  “诸卿,今日所见,便是大唐农业的新纪元!”

  他话音未落,便有官员忍不住低声议论:“新纪元?莫非是这‘杂草’?”

  李贤不以为意,微微一笑:“你们所见之物,正是今日大唐要引进的新型作物。它们的生长方式与我们熟悉的农作物截然不同,然而其潜力巨大。”

  说着,李贤抓着一株土豆秧苗,猛地一拽!

  周围的官员们顿时安静了下来,鸦雀无声。

  他们没想到李贤会用这么“粗暴”的方式面对这新兴的作物,按照李贤在朝堂上的发言来看,这东西该是亩产数千斤的祥瑞,谁拿到这东西不该捧在手心里呵护?

  但实际上。

  土豆这东西之所以珍贵,除了它高产的原因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这玩意儿“扛造”。

  这一个寒冬腊月,李贤本以为土豆长势会不怎么好,但结果却让李贤惊讶,在今天之前,李贤试着挖了一分地,挖出来的土豆个个浑圆饱满,丝毫没有受了寒冻的迹象。

  官员们的沉寂并没有持续多久,因为在下一刻,他们就看到了李贤手里提着的东西。

  那是一串的“果子”,大的有鹅蛋大小,小的只有鸽子蛋大小,圆溜溜的煞是可爱。

  但最关键的是……这样的果子足足有一串!

  张柬之最先忍不住,走上前,从李贤手中接过那一串土豆。

  掂了掂。

  嘴唇都在哆嗦,念叨出来:“一斤!起码一斤!”

  这话让所有的官员们都震惊,看向了一眼望不到边的籍田。

  这一株就有一斤,每亩籍田只怕有三千珠左右,也就是……亩产三千斤?!

  但此时。

  李贤却皱了皱眉,伸手从旁边的侍卫手中接过耒耜。

  往地里一挖。

  又掏出来了一小把浑圆的土豆,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

  而此时,张柬之看着李贤手中那一把和自己手中差不多份量的土豆,彻底失去了思考的能力。

  “两斤……六千斤?!”

  ……

第163章 任务结算和瓜哇

  疯了。

  一种亩产六千斤的新作物,让文武百官们彻底癫狂。

  这是十倍有余的产量!

  所有人都清楚这意味着什么,大唐……再无饥荒!

  文官们抱着泥土,亲吻大地,热泪纵横,武官们用手刨开泥土,翻出土豆,然后癫狂大笑。

  “天赐良种!这是天赐良种!”一位老学士高声呼喊着,双眼布满血丝,声音颤抖中带着兴奋,“此等神物,必定能解我大唐百姓疾苦,百年不再有饥荒!”

  有人将土豆从土里拔起,小心翼翼地捧在手中,眼中满是期许:“这,这真是食物?它能吃吗?”

  不是询问,反而更像是一种求证。

  “咔嚓!”

  回应他的只是一位武将抱着一颗土豆就啃了一口,甚至连上面的泥都没擦干净。

  “味美!甘甜!可食!”

  所有人都在放浪形骸。

  但此刻,即便是最古板的礼部官员都没有出言责怪。

  亩产六千斤的新作物出现,这本就该是一件普天同庆的事情。

  ……

  土豆被分发给了长安城所有的百姓,有着分发花生和肉鸡的经验,这次土豆的分发也是轻车熟路。

  无数益于土豆繁殖的政策、以及土豆栽培的方法,伴随着土豆本身一起被发放到百姓手中。

  这是必要的,可不能让辛辛苦苦培育出来的土豆只是简单的成了一顿口粮。

  有之前饲养肉鸡的经验,长安城的百姓对这些政令坚定不移的执行,但最让他们期待、但却又有点不敢置信的还是公告里的那一句话——“亩产三千斤有余”。

  这太不可思议。

  但百姓们不知道的是,这还是李贤做了保守估计。

  毕竟寻常百姓家中的土地肯定是不如先农坛肥沃的,也没有那么多专人日夜照料,生出一只虫子都得亲手掐掉。

首节 上一节 167/19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皇帝替身,这后宫真香!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