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职业随机刷新,从屠夫开始 第195节
只不过碍于朱元璋的话,在课程内,不得动朱屠半下。
这才强压心中怒火。
“同年,三月,户部尚书郭桓坐实盗卖官粮罪名,其在职期间,朝廷共损失精粮两千四百万石。”
“其牵连全国各地十二个布政司,礼部尚书赵瑁,工部尚书麦至德,刑部尚书惠迪,兵部尚书王志等。”
“满朝文武,自六部尚书左右侍郎以下,皆死,脏七百万,词直连,被诛连官员多达数万人。”
“甚至,太祖朱元璋为了追缴赃款,将这件贪污案演变成为全国骚动。”
“民间大量富商和地主,因朝廷追缴赃款而破产,整个大明朝动荡不安。”
“上至百官,下至百姓,人人自危。”
“为平息众怒,太祖朱元璋将彻查此案刑审司提督吴庸处死,自此郭桓案结束。”
第153章 最后一案,朱标之死,蓝玉案
贪污两千四百万石?
诛连数万官员?
甚至连六部尚书都不例外?
整个大本堂内安静的能够听见微弱的呼吸声。
朱标有些茫然的望着朱屠。
这朱先生到底讲的是历史,还是故事?亦或者是鬼故事?
要知道诛连数万官员是什么概念。
要知道,现在朝廷的官员数量也不过两万多而已。
诛连数万,那岂不是文武百官几乎没有留下活口?
他不太相信,自己的父亲是那样的人。
要知道,朱元璋在面对周琦那样的贪官污吏的时候,都没多大的反应。
怎么可能会因为一场贪污案,直接诛连数万官员,甚至导致全国骚动不安。
就连朱元璋自己都有些不太相信。
这……确定是自己做的?
朱樉此时站起身开口道:“你胡说,父皇怎么可能这么残忍?!”
望着面前的朱樉,朱屠略显沉默。
其实要说朱元璋残忍,还是远远要比不上你这位秦王朱樉的。
说到底,朱元璋再怎么杀人,也只不过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已。
发动郭桓案,无非就是想要给朝廷替换一波新鲜的血液。
十五年时间,足够从头培养一批年轻有能力,有志向的学子。
可想要重要他们,却还有很多困难。
加上朝廷风气越来越差。
毕竟元朝遗留下来的陋习,还有胡惟庸的治理不当,都导致了大量官员都有贪墨的现象。
说到底。
贪污这件事,不上称没个四两重,但真要斤斤计较起来,那就是杀头的罪名。
贪污两千四百万石,朱元璋肯定是把近些年来贪污的数目都加上去了。
日积月累,才显得这个数目十分庞大。
最终,为了让这些无用的“老臣”腾出位置。
朱元璋选择用最简单的办法,那就是杀。
而造成全国动荡,无非就是朱元璋想要趁着这件事,顺带把国库给填满。
其目的十分明确。
用一句话来解释郭桓案就是。
杀贪官,抢土地财主和富商,充实国库。
秦王朱樉不一样。
他就是纯粹的畜生,拿百姓的性命取乐,就是纯粹满足自己那变态的嗜好。
这时,晋王朱棡也站起来。
“二哥说的对,朱先生,你这是污蔑父皇的名声!”
朱屠依旧是沉默。
这位也是重量级。
也难怪朱樉和朱棡能玩到一起去。
也难怪朱元璋宁愿把皇位传给朱允炆,也丝毫不考虑朱樉和朱棡。
朱元璋只是沉默不语。
在他看来,残暴残忍并不是什么不好的词汇。
哪位开国皇帝手里没有沾过血。
只有铁血手腕,才能建功立业,只要不做昏君庸君即可。
残暴和昏庸并不是组合词汇。
有的皇帝仁慈仁爱,但并不妨碍是昏庸无能的皇帝。
马皇后此时却若有所思。
其实这么多年的夫妻生活下来。
她也大致了解了朱元璋的心思。
两个特点,注重亲情,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或许自己还活着的时候,尚且能够劝谏一二。
可等自己死了,朱元璋或许真的会掀动郭桓案也说不定。
紧接着,朱屠继续说道。
“郭桓案爆发后不久。”
“太祖朱元璋便再启诏狱。”
“原本已经结束的胡惟庸案,再次被搬上了桌面。”
“胡惟庸的罪名也越加越多,其牵连者也越来越多,擅权值党,通倭,通虏,谋反等罪名。”
“洪武二十三年,有人向太祖朱元璋举报,说李善长知晓胡惟庸谋逆之举,但却知而不报。”
“朱元璋闻之,大怒。”
“直接将李善长一家七十一口,全部诛杀。”
“陆仲亨、唐胜宗、费聚、赵庸、金朝兴、叶升、毛麒、李伯升和丁玉等人,凡是和胡惟庸有勾结者,全部处死。”
李善长?陆仲亨?这些人可都是大明功臣啊。
说杀就杀了?
这让李文忠,沐英等人有些不敢相信。
朱标则是有些怀疑自己的耳朵是不是听错了。
要知道,现在的父皇对淮西勋贵可都是极其的忍让。
虽然铁榜已经颁布,可依旧有勋贵不尊其令,不也照样没怎么样?
怎么可能因此,说杀就杀。
朱屠说的这些名字,可基本上占据了活着的勋贵的三成啊。
朱元璋只是继续说道:“继续说,咱倒是想看看,你怎么继续编下去。”
诛杀功臣这些话,他其实倒也并不否认其中的可能性。
威胁到皇权,不杀留着干嘛?
更何况,已经给过他们机会了,只是他们自己不珍惜罢了。
铁榜的目的,不就是让他们收敛?可有几个人收敛了。
尤其是周德兴,其侄子都敢威胁朱标的性命,将其直接砍头,周德兴居然还有脸来质问自己。
这些都在朱元璋的接受可控范围之内。
闻言,朱屠再次询问道。
“皇上,接下来这件案子,你未必能受得了。”
“你确定还要听?还有皇后娘娘。”
“我们虽没有亲戚之情,但看在我亲生父母的面子上,我可再三告诫了。”
想来,看在自己亲生父母的面子上,有些事情还是不知道的为好。
就比如,一个人不知道自己的死期,那他对每个明天是充满希望的。
可一个人要是知道自己的死期是一年之后,那他对每个明天都是充满绝望的。
或许,现在朱元璋和马皇后体会不到这种感觉。
可随着时间流逝,他们总会知晓,自己说的到底是真还是假的。
到那个时候,又当如何?
是充满绝望的度日如年?亦或者不当回事?
马皇后此时有些犹豫,但朱元璋却坚决的说道。
上一篇:红楼:香火神道,从神京城隍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