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海上崛起,重建铁血大明 第74节
刘良佐为了不让郑成功得到补给,带着士兵将厦门周围的村庄全部给烧了。
阿巴泰对眼前的刘良佐,十分的满意。
这个家伙,杀明军比起自己的八旗兵杀明军可要勇猛多了。
阿巴泰也很疑惑,为什么这些绿营兵是明军的时候拉跨,投降过来就变了一个样似的。
“¨々 刘良佐,本王一直有一个疑惑,你们怎么投降过来,就变得这么厉害了?”
刘良佐叹了一口气,笑着说道:“我们都知道明军的战斗力拉跨!我们投降了你们,八旗不满万,满万不可敌!有你们撑腰,我们没有什么可怕的,当然战斗力就强了!”
阿巴泰冷笑了起来。
“可你们杀自己的百姓,可比我们杀得更凶残,这对你们来说,有什么好处吗?”
刘良佐皱起了眉头,自己也没有想过这样的问题。
“大概是大明帝国气数已尽!我们这么做,是给大明帝国沉重的打击!”
阿巴泰得意的笑了笑,拍着刘良佐的肩膀。
“不愧是我大清的奴才,真会为主人着想!”
刘良佐笑嘻嘻,一副狗奴才的样子。
“我们愿意,世世代代给八旗老爷老狗奴才!”
阿巴泰灿烂的笑了起来,没有想到明军降将这么喜欢做奴才。
“刘良佐将军,现在可以发起总攻了!你要是立下首功,本王亲自向摄政王,给你求一个侯爵!”
刘良佐激动地全身发抖,接过了阿巴泰的军令。
“末将保证取下郑成功的首级!”
砰砰砰~~~
城外,传来密集的燧发枪声。
刘良佐皱起了眉头。
“奇怪,明军火铳弹药不是消耗完了吗?”
阿巴泰也皱起了眉头。
“这声音,不像是火铳!也不是火绳枪,更像是燧发枪!”
刘良佐大笑了起来苗。
“不可能,燧发枪那玩意儿,残明是不可能打造的!耗钱,而且容易炸膛,给狗用都不用的玩意儿!”.
第九十七章 被深深震撼的郑成功(第五更,求订阅)
阿巴泰皱起了眉头。
“我们好像没有装备火铳和燧发枪吧?哪来的燧发枪声?”
刘良佐抱拳。
“末将去看看!”
刚掀开营帐的帘子,一个士兵连滚带爬的跑了过来。
“不好了!明军援军来了!”
刘良佐扶起传令兵,十分的愤怒。
“胡闹!哪来的敌人?”
“海上,战船几十艘,下来了大量手握燧发枪的明军!一个照面,我们码头守军一万人损失过半!”
刘良佐愣住了,一旁的阿巴泰有点愤怒了。
“刘良佐,怎么回事?”
“明军援军从海上来了!”
“海上?你确定?明军不是没有舰队了吗?”,阿巴泰惊讶的盯着刘良佐。
刚才得意忘形的阿巴泰,脸色变得阴沉。
“刘良佐,快去,组织军队夺回码头!”
刘良佐不敢怠慢,带着两万绿营兵,向五里地外的码头跑去。
这些士兵跑了一里地,就气喘吁吁,跑不动了。
刘良佐坐在马上,不停地催促。
“快!”
话音刚落,听到整齐的步伐。
嚯嚯~~
嚯嚯~~
远处,燧发枪手排成了三排,缓缓靠近。
刘良佐根本没有见过明军燧发枪部队。
特别是全部披甲的明军燧发枪战士。
“娘的,这明军,哪来蹦出来的?”
“将军,他们正在前进!是否出击?”
刘良佐比较谨慎,打量了一下。
“刘千户,带着你的一千人,给老子上!”
刘千户提起朴刀,手一挥。
一千人猫着腰向前冲去。
“预备~”
“放~”
砰砰砰~~~
弹丸飞去,前面的一排绿营兵栽倒在地,全身发抖。
千户连滚带爬,躲在后面。
“你们上,快!冲锋!”
千户掉头跑向了刘良佐。
“将军,敌人燧发枪威力太大了!”
刘良佐皱起了眉头,仔细观察了一下前方一里地的明军。
“左右两翼,迂回过去,我们围攻他们!”
左右两翼,各三千人围了过去。
砰砰砰~~~
还没有靠近,左翼三排的士兵,一个三段击,打得敌人屁滚尿流。
右翼的敌人也是一样,还没有靠近就被连串的弹丸打得四处乱窜。
“报!敌人燧发枪实在是太强大,我们根本挡不住!”
刘良佐郁闷到了极点,看着一个照面就往后面连滚带爬逃窜的士兵,气得一刀劈死了刘千户。
“凡后退一步者,杀!”
士兵们看着千户被杀,硬着头皮又折返回去。
砰砰砰~~~
又是一阵三段击,密集的子弹飞来。
一个个士兵全身布满了血窟窿。
“娘的,真邪门!”,刘良佐趴在地上,一时之间不知道自己到底面对的是不是明军了。
“这不科学!明军哪来这么强大的燧发枪队伍的?”
跟在刘良佐身后的副将,手握苗春刀。
“将军,真的是明军!只是他们人人皆披甲!燧发枪射程足足两百步,我们根本无法靠近!”
刘良佐皱了一下眉头。
被眼前的明军强大的战斗力惊得不知所措。
副将刘良玉,是刘良佐的弟弟,他感觉到不对劲。
“将军我们必须得撤退!否则两万人不够他们塞牙缝!”
刘良佐也感觉到这一股明军的特别,跳上战马。
“撤,找阿巴泰郡王去!”
燧发枪另外两个千户,各带领一千人,出现在厦门东城墙外。
这里有两万绿营兵驻扎。
郑成功听到密集的枪声,激动起来。
“援军!是援军!”
城墙上,剩下的士兵全部欢呼了起来。
他们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被围困了一个半月,会有援军赶来支援。
郑成功也没有想到,一直以为大明帝国要完蛋了。
眼前的燧发枪手,郑成功感觉自己在做梦。
“咱大明帝国什么时候这么多燧发枪手了?”
上一篇:红楼:元春封妃,新郎朱元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