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袁术 第196节
这个消息就像是一个大巴掌狠狠的甩在了韩馥的脸上,他原本还想坚持自己的意见,现在却再也说不出话来了。
因为事实已经证明,他的担忧是多余的,而袁树的看法却是正确的。
袁逢也愣住了。
他原本倾向于韩馥的看法,认为应该循序渐进,避免刺激到宦官余党,然而,事实却残酷的打消了他的想法。
现在,什么都不用争论了。
接下来要思考的,是如何应对叛变,是如何出征讨伐逆贼。
就在这时,段颎挺起了胸膛,十分骄傲地站了起来,他的眼神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仿佛已经做好了战斗的准备。
“袁司空,既然有逆贼如此狂妄的敢于造反,请允许我率领军队讨伐逆贼!”
段颎的声音铿锵有力,充满了对战斗的渴望和信心。
“我一定会把这些逆贼斩尽杀绝,让他们流干最后一滴血!然后把他们的头颅铸成京观,以儆效尤!”
此言一出,不少人都皱起了眉头,觉得段颎的说法太过于残暴。
中原的“文明人”对凉州“野人”血腥的做派有些难以接受。
但是他们也不得不承认,段颎就是最好的选择。
当前大汉帝国的名将,当以凉州三明为先。
所谓凉州三明,就是在汉羌战争中脱颖而出的战果最强的三大名将,张奂、皇甫规和段颎,这三人代表着桓灵二帝时代东汉军界的最高成就和最牛逼的战术水准。
不过时至今日,张奂已经辞官归隐家乡,授课著书,不再出仕,且张奂已经六十八岁,垂垂老矣,疾病产生,实在不适合挂帅出征了。
皇甫规现在倒是还在任,而且还担当着护羌校尉的职位,但是他远在张掖郡驻守,且他这一年也六十八岁了,垂垂老矣,疾病缠身,听说多次上表请求告老归乡,但是朝廷以他职责重大、羌地尚未平静下来为理由,暂时不允。
难道还要千里迢迢把他从张掖郡喊到雒阳来,再去沛国平定叛乱?
可别噶半路上!
还是别折腾老人家了吧……
于是,就只剩下段颎了。
段颎今年才五十岁,生龙活虎,精力充沛,而且人就在雒阳,还赋闲没事儿干,之前袁树也许诺过,有什么战事,段颎肯定能捞到出征的机会,现在机会就在这里,他怎么能不出击呢?
所以段颎很明显就是最合适的选手。
袁逢觉得也挺合适,段颎反正没什么政务需要参加,本身还挂着一个车骑将军的头衔,作为大汉帝国眼下的最强战将,他出击,绝对是手到擒来。
那些宦官余党不会有人是他的对手。
众人商议一番,一致认同段颎出征的许可,于是袁逢便准备上表天子刘悝,以车骑将军段颎为主将,统领两万军队出征沛国,剿灭叛逆。
段颎很高兴,捞到了打仗的机会,又能在战场上展现自己的风采,实在是太棒了。
看着兴高采烈的段颎,袁树不由心动。
于是在散会之后,袁树跟着袁逢来到了他的办公室,表示自己也想跟着段颎一起出征。
“你也想出征?”
袁逢有些吃惊,忙道:“雒阳还有很多事情要做,你在政务上有天分,为父还有很多事情想要和你商量,你为何要出征?这……这不太合适吧?”
袁逢说的也不假。
从袁树倒腾出新少府和通政司的事情之后,袁树的行政能力就受到广泛的称赞,到新少府和通政司正式开始运转之后,他的行政能力更进一步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很多官员都认为袁树是“家学渊源”,袁逢是“后继有人”。
所以袁逢特别高兴的安排给了袁树不少事情做,虽然暂时没有授职,但是也让袁树在司空府里跟随他一起办事,处理政务,有什么事情也会和袁树一起商议。
这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袁逢渐渐感觉把袁树留在身边一起处理政务真的很不错,又能让自己轻松,又能锻炼袁树的行政能力,一举两得。
结果袁树居然要出征?
他还以为袁树已经忘了这回事儿,不会再和他吵着闹着要去并州讨伐鲜卑了呢!
袁树倒是从来没有想过要留在袁逢身边一直当个文官,他觉得锻炼行政能力是一回事,出征打仗锻炼军事能力又是另一回事,他想要继续搞事情的愿望可从来都没有消失过。
“此番战事由段太尉挂帅出征,必然不会有什么风险,宦官余孽都是宵小之辈,段校尉出马,手到擒来,所让我跟着一起出征,锻炼一下,这也没什么不好吧?也算是为之后北上讨伐鲜卑积累一些经验,这不是很好吗?”
袁树的理由很合适,袁逢也找不到反驳的地方。
段颎打仗素来爱护士卒,在凉州大小一百八十战,斩首四万余,他身边汉军只有四百人阵亡,这恐怖的战损比就是段颎大汉最强战将的底气,所以士卒都很愿意跟随段颎作战。
袁树跟在他身边,断然不会有什么危险,只是……
老父亲的爱子之心啊……
袁逢犹豫许久,在看着儿子期待的眼神,只能点了点头。
“好吧,那就以你为骑都尉,统领骑兵跟随段太尉一起出击,但是你记住,无论在哪里,一定要紧跟着段太尉,绝对不能违背段太尉的命令,否则我立刻把你召回雒阳!”
袁逢要求袁树给出保证,袁树高兴的应下,表示自己一定会遵从段颎的指挥,不会乱来搞事情。
这个事情就那么定下了,段颎为主帅、车骑将军,袁树则作为他麾下骑都尉出战。
骑都尉属于比二千石的职位,略低于二千石,但是在军队里也算是中高级军官,和平时代更是有数的几名高级军官之一。
名义上是统领骑兵的军官,不过上了战场打成一片,谁也不好说自己还能干什么,一般都是主帅让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
袁树拿下了这个职位之后,很兴奋的前去段颎那边报道,段颎得知此事后有些吃惊,不知道袁树为何那么踊跃地想要参加战争。
他这样一个未来的帝国掌舵者那么喜欢上战场,这可不是什么好事,袁逢居然能答应?
不过当段颎想起那天晚上袁树指挥部下猛冲猛打的模样,还有他身边亲卫精锐善战的模样,便感觉袁树确实不是一个安稳的人。
“你跟我出征可以,但是一来你要有足够的亲卫保护,二来你要发誓,听我的命令行事,你若不发誓,我便不带你出征,这边去找袁司空回了你的任命!”
第236章 你可要好好辅助他
段颎也不想给自己添麻烦,所以事先就要和袁树约法三章。
于是袁树只好对天发誓,绝对听从段颎的命令办事,段颎让他往东,他绝不往西。
段颎这才点头,接下了袁树的任命,让袁树以骑都尉的身份召集五千骑兵,准备随军出征。
汉帝国的出征模式目前来说还是没有改变的,凡有战事,以雒阳中央军为基底,在三河之地招募兵马,组成数万人的大军之后出征,打完仗以后遣散募兵,回归原样。
而这个经常负责出击的基底,就是北军。
袁树身为骑都尉,肩上的担子可不轻,他需统领北军中的两支精锐骑兵之一,越骑营或胡骑营,并且还得招募足够数量的三河骑士,以组建一支规模庞大的五千人大骑兵队。
面对这艰巨的使命,袁树经过深思熟虑,最终选择了越骑营作为他的基石。
越骑营有七百名英勇善战的骑士,个个都是精挑细选之后武艺高强之辈,人人都有担当基层军官的能力,以这七百人为核心,袁树开始着手招募剩下的四千三百名三河骑士。
他按照朝廷的法度,向河南尹、河东郡、河内郡三地发布了招募令,这招募令如同一股旋风,迅速传遍了三河之地。
三河之地的官府经过了袁逢的一番换血,如今已是焕然一新,基本上所有主官都是袁氏集团的一份子,连不少底下办事的人都是袁树手下一心会的人,三河之地被袁氏率先掌控,稳如泰山。
于是当这些官员们接到招募令后,没有丝毫懈怠,立即行动起来,征兵令如同一张密不透风的网,笼罩住了三河之地的家家户户。
每一个村落、每一户人家都知晓了这件事。
三河之地的良家子们常常跟随朝廷军队出击,有着雇佣兵的性质,听闻募兵令,他们心中那挣钱发财的火焰再次被点燃,便一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他们根据过去的规矩,纷纷准备马匹、刀剑、随从,积极响应募兵令,集体来到县府报名,再由县府组织一并转运到雒阳,听候调令。
对于袁树来说,这可是他第一次参与到这种正规性质的国家级军事动员行动之中,与他之前自己调动自己手下的人马相比,这次的规模和数量都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
一队一队的骑士带着自己熟悉的战马陆续抵达了集合点,带队者恭恭敬敬地奉上名册,袁树则安排身边熟悉这些事务的办事吏员接下名册。
吏员们清点人数后,便告知这是什么郡什么县,又来了多少人多少马,随后,这些数目会被上报到主帅段颎那边。
段颎那边的计吏会把这些数目统计好,为士兵准备对应的口粮和必须日用品。
五千骑兵的口粮可不是一笔小数目,作为精锐的技术兵种,与那些步兵还不一样,短了步兵的吃喝都不能短了骑兵的吃喝,为了打好这场仗,必须要精心计算,确保每一个人都能吃饱。
除了口粮,武器装备也是必不可少的。
主帅会按照具体的统计数目下发从武库领取武器装备的令牌,军队主官们便拿着令牌前往雒阳武库领取相对应的盔甲、弓弩、长矛等等管制装备。
这些装备是军人们的生命线,容不得半点马虎。
骑兵们还要准备对应的轻甲和重甲,马匹也是骑兵的重要伙伴,所以还得统计战马的数量,战马易折损,所以还要准备备用战马,准备所有战马的草料、豆料。
此外,还得安排足够数量的辅兵,帮助骑兵保养马匹、装备,以确保整个骑兵队的正常运转。
想要保证一名骑兵的出击与返回,需要耗费的精力和物资大约是五到十名精锐步兵的级别。
五千骑兵的一次出击,起码要按照两万五千名步兵的等级进行物资筹备,可见骑兵出击对王朝负担之沉重。
如此也不难想象西汉武帝巅峰时也只能出动十万骑兵北击匈奴,而无法出动更多骑兵。
袁树初次参与到这个大规模行动之中,自然有诸多不明白不懂的地方,他深知自己经验不足,所以并没有贸然行事,而是将具体办事的重任交给了他的副手——袁氏故吏、新任越骑校尉范隶。
范隶在这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他代替没有动员经验的袁树,实际上承担起了骑都尉的工作。
袁树虽然有些不好意思,但他也知道不给范隶添乱就是最好的帮助,所以在最开始的时候,他只是站在范隶身边,看着他做的事情,暗暗记下他做事的方法方式,一言不发。
等到晚上休息的时候,袁树才会带一点葡萄酒到他的营帐里向他请教一些问题,表示歉意,把姿态做足了,请前辈多多照顾之类的。
范隶见状,也是十分感叹。
他早就听说袁树礼贤下士,有容人之雅量,且麾下弟子众多,势力极大,甚至隐隐能和他老爹袁逢相比较,属于内定的袁氏继承人,所以一点都不敢摆前辈的架子。
他深知自己能够成为袁树的副手其实也是一种荣幸,是莫大的机遇,所以无论袁树想知道什么,他都会一并告知,轻言细语,极有耐心,就像一位慈祥的长者,悉心教导着袁树这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
这要是让范隶的其他部下看到了,必然会惊讶于那个脾气相当火爆的长官居然还有如此温和的一面……
其实,就算袁树啥都不做,范隶也准备承担起全部的工作并且把这些功劳全部送给袁树,因为袁逢就是这么交代的。
袁逢深知自己的儿子经验不足,所以特地嘱咐范隶要承担起主要工作,然后用巧妙的方式把功劳都推给袁树。
至于范隶本人,自然会得到袁逢在日后前途上的照顾,不会让他吃亏。
眼下袁树既然想要学,想掌握,范隶当然也愿意倾囊相授。
而且……葡萄酒真好喝!
就这样,在范隶的悉心教导下,袁树逐渐熟悉了这次大规模行动的各项流程和工作,等到准备工作开始第四天的时候,范隶惊讶地发现前三天一言不发、一声不吭的袁树,已经可以为他分担一些工作了。
无论是粮食、草料、马匹装备、士兵装备还是人员统计等各方面的工作,袁树都可以开始上手了。
他做起事来有条不紊,井然有序,让范隶十分赞叹。
甚至出现紧急状况的时候,他这边忙得焦头烂额分身乏术,袁树便直接顶上来去处理这些情况,并且能够很快很好的处理掉这些情况,及时告知他事情的处理结果和最新变动。
很快,范隶就感觉到自己的压力逐渐减轻,甚至渐渐有了空闲的时间,与之相对的是袁树承担起的工作在不经意间变得更多。
上一篇:抗战:开局98k,杀翻苍云岭
下一篇:民国:打下东北,暴兵当球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