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袁术 第205节
袁树没有亲临一线,他就是指挥作战,然后亲眼目睹了自己军事生涯第一次野战胜利。
说实话,他本来应该高兴的,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只觉得荒唐、无奈。
这哪里是两军交战?
这分明是早期古惑仔被正规军吊打的真实录像嘛!
虽然的确是打赢了,还赢得很漂亮就是了……
等战场初步打扫完、统计完了之后,袁树得知自己俘获了一万出头的叛军,战场上还有两千多具尸体,逃跑的估计很少。
而根据被俘获的叛军军官的交代,这次曹绍一共带了两万五千人过来。
除了之前的先锋军,又分出五千去守胙城,自己带着一万五在燕县,救援燕县出动了主力一万三,只留两千左右守着燕县城,剩下的都在战场上了。
袁树捂着脸感慨了一阵,连连摇头。
范隶眼见如此,便十分好奇的询问袁树。
“明明打了那么大的胜仗,您为什么不高兴呢?”
袁树瞥了范隶一眼,用一种让范隶感到费解的语气说道:“打了胜仗我当然很高兴,但如果我们的对手能够更像军队一点,我会更高兴,范校尉,你不觉得咱们的这群敌人不是很像一支军队吗?”
袁树这么一说,范隶顿时知道袁树为什么不开心了。
确实,范隶也觉得这群敌人并不强悍,但是如果说他们不像一支军队,那这话就有点过了。
他想了想,然后用一种语重心长的、前辈敦促后辈的语气向袁树传授人生经验。
“袁都尉,这全天下大部分的军队都与您眼前所看到的别无二致,您不能觉得全天下所有的军队都和您的家兵部曲一样,那不可能。”
看着范隶如此语重心长的认真模样,袁树也知道自己可能有些凡尔赛了。
自己可能对于军队总有那么一种奇怪的精锐滤镜,总觉得不精锐就不能算是军队,不能视死如归、令行禁止的就不算是军队。
但是他不得不承认,从古至今,整个地球上所有存在过的能够称得上是军队的群体,乌合之众才是绝大多数,精锐只是其中非常非常小的一部分。
可如此一来,袁树就更加不满了。
“范校尉,我始终认为把不会打仗的人送上战场是非常错误的行为,不论是承平日久,还是战火四起,军队应当永远是精锐的、善战的!
普通黎庶哪里懂得什么是战场呢?糊里糊涂的上了战场,糊里糊涂的丢了性命,好好的一个劳动力就这么没了,你不觉得太可惜了吗?”
范隶倒是没有想到袁树居然还有心思想这些,不仅关心自己人,居然还操心起了黎民百姓的生计问题,想想也觉得有些唏嘘。
“您有仁心,这很好,不过世间之事往往都是如此,精锐太少,能办成的事情太少,不拉他们上战场,又能拉谁上战场呢?难道是权贵子弟?”
范隶的话让袁树沉默了一会儿。
少顷,袁树抬起头,伸手拍了拍范隶的肩膀。
“过去我的确是无能为力,但是未来,我想试着做一些改变,不说能让这天下变得有多好,至少,让大家都能多活几年吧!”
说完,袁树便径直离开了这里,留下范隶略有些惊讶的看着袁树离开的背影。
至少让大家都能多活几年?
范隶品味了一下这话里的意思,然后自嘲的笑了笑。
这位袁公子可能真的是不食人间烟火吧,张口就是这般的宏图大志。
他要真的能做到,恐怕天底下老百姓家家户户都得给他立生祠了!
他要真能让人们都多活几年,上古三代的仁德之治莫过于此!
袁树许下这般宏图伟愿之后倒也没有停下脚步,被俘获的叛军军官把他们所知道的叛军与曹绍的事情都给交代了个一清二楚,让袁树知道了叛军的实力和曹绍的实力。
曹绍全军覆没之后,叛军在这一带已经没有其他的军队了,除了那一支大概率已经被段颎判了死刑的防守胙城的军队之外,可能也只剩下防守燕县的两千守军。
原本,袁树觉得只要认真的执行段颎的命令就可以了,但是现在,他觉得按照叛军的战斗力来判断,如果自己不能前进、把燕县城拿下来,那自己的军事生涯说不定也就到此为止了。
到了这个份上还要死抠字眼、一板一眼,这就太搞笑了。
岳将军不是说过吗?
兵法这种东西,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不在乎作者怎么写,而在于读者怎么用。
怀着如此莫名的情绪,袁树下令全军稍事休息之后立即开拔,向前进攻,目标燕县城。
一天之后,正始元年十二月初三,袁树率军抵达了燕县城,开始进攻这座县城。
进攻方式非常朴实无华。
弓弩手用箭矢射击城头,进行火力压制,掩护步兵向前拔除拒马,填平陷坑,然后大军靠近城池,后边弓弩手继续火力压制,前头肉搏部队扛着云梯开始冲锋,蚁附登城,与城上叛军守军展开并不激烈的一边倒的厮杀。
袁树手底下的这支军队除了云梯之外就没有装备什么重型的攻城武器,但仅仅只是半个时辰的进攻,燕县城就被他攻下了。
城内守军基本上没有战斗意志,躲在城墙后头射了几支箭,等汉军开始蚁附登城,又往下扔了几块石头、几截木头。
然后就被汉军一路追赶着丢了城楼,丢了城门,汉军鱼贯而入,燕县城顺利拿下。
叛军战死了少部分,投降了大部分,还有一些趁乱逃跑了,袁树仅仅付出了一百多人的伤亡就把这座县城拿下来了,彻底消灭了曹绍统领而来的先锋军的主力。
然后,他一边派人继续向东前进打探叛军的最新动向,一边派人向胙城前进,去把自己获胜的消息告诉段颎,让段颎可以安心的攻城,不要再有其他的担忧了。
段颎这边的行动其实也非常顺利。
叛军只在最开始有比较成规模的反击,他们准备了不少箭矢和滚木礌石,负责防守胙城的叛军将领好像有点能耐,勉强支撑,面对汉军的进攻给出了不错的答卷。
但是这种优秀表现也就坚持了一天左右,很快,叛军的反击就变得绵软无力。
从第二天开始,汉军屡屡登上城头,数次威胁叛军城防。
叛军守将率领自己身边的亲卫亲自搏杀,也只是勉强坚持到第三天上午,在汉军又一次攻上城头之后,叛军守将战死,亲卫全军覆没,剩下的叛军再也无力将汉军赶下城头。
接着城墙失守,城门洞开,汉军轰然而入,城内叛军要么被杀,要么投降,胙城就此被攻破。
段颎取胜之后来不及庆祝,立刻派人去打探袁树那边的消息,生怕袁树刚上战场没有经验、一不小心翻了车,他没法儿向袁逢交代。
他甚至想到最坏的情况,要是袁树打了败仗,就让范隶给他背锅,大不了让袁氏好好照顾范家孤儿寡母就是了。
不过这种最坏的情况没有发生,段颎派出去的人没过多久就折回来了,还带回来了袁树那边的信使,向段颎报告了一个很好的消息——
袁树打赢了!
第249章 半场不能开香槟
袁树成功击退了叛军先锋大将曹绍亲自率领的一万三千名援军,并且反过来把叛军的援军打的全军覆没,又进一步夺取了燕县城,肃清了燕县城以西地区的叛军。
两场战斗共杀死敌军两千余,俘获敌军一万两千余,大量叛军将校被杀、被抓住,叛军主将曹绍亡命奔逃,不知所踪。
得知这个消息,段颎是真的感到非常惊喜,他没想到袁树不仅完成了任务,甚至还超额完成了任务,燕县城都被他拿下了!
这说明曹绍率领的那支主力军确实已经被他击溃了,汉军第一阶段反击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段颎自己都才击败了五千叛军、拿下了一座城,袁树那边只有五千人,却击败了比他数量要多三倍的叛军,难道……
袁树是个百年罕见的军事奇才?
段颎大喜之下,立刻在军中传播袁树大获全胜的消息,以此振奋军心,然后下令军队打扫战场、稍事休息,吃了一顿饱饭之后便开拔,向燕县城而去。
很快,段颎率军抵达了燕县,与袁树会师。
根据袁树提交的情报,段颎得知燕县以东并没有发现成建制的叛军军队正在行进,袁树的哨骑已经抵达了白马县,在白马县周边也没有发现叛军的大兵团。
这就意味着汉军已经掌握了这一阶段的主动权,叛军先锋全军覆没之后还没来得及进行下一阶段的准备,汉军处在极大的优势之中。
做出了这样的判断之后,段颎算是彻底放下心了。
胜券在握的情况下,段颎下令全军休息一日,之后立刻开拔,目标白马县,拿下白马县之后,就能向濮阳的叛军大本营全面推进了。
叛军首脑刘郃就在那边。
在段颎看来,最顶级的战功只需要朴实无华的战术来获得,所以段颎决定把朴实无华这四个字做到极致,一路平推过去,凭借绝对的实力取得胜利。
另外,因为袁树之前的表现非常好,以少胜多击败了叛军主力,让段颎加深了信任。
所以段颎决定让袁树承担起更大的责任,给他更多的兵马,让他继续领兵在前,为大军开路。
既然袁树有军事才能,那就要让他好好儿的发挥一下,多积攒一些军功,方便他尽快晋升职位。
袁树的职位越高,对袁树这一派系的人来说好处越大,对段颎的好处自然也越多。
因为段颎觉得自己也是袁树派系的人。
而另一边,濮阳县叛军大本营里头则满满的都是惶惶不可终日的气氛。
曹绍在全军覆没之后侥幸逃得一命,但是他身边没有兵马,无处容身,实在是没有办法,只能逃回濮阳,老老实实地把之前发生的所有事情都告诉刘郃。
这下他不敢隐瞒了,当然这个时候再隐瞒也没有什么意义了,汉军马上就要来了。
但是对于刘郃来说,或许隐瞒反而更好一些,至少能让他的皇帝美梦多做几天,不至于让美梦瞬间破灭,立刻进入到了极限求生状态。
其实在曹绍回来之前的这几天里,刘郃过得都还算不错,心情也很好,对未来的展望也有很多。
尤其在冀州刺史李邵和渤海国相高程率领三万多冀州兵抵达之后,叛军的声势更是一涨再涨。
在濮阳一带,那些地方上的官员们也纷纷改变了之前不合作的态度,转变为了合作的态度。
募兵也非常的顺利,通过花钱抓壮丁等等方式,除去交给曹绍的两万先锋军之外,刘郃手中的兵马数量已经达到了八万余,总兵力已经顺利突破了十万。
而此时此刻,距离他们造反还不到两个月。
如此快速的发展让刘郃欣喜若狂,那叫一个志得意满,其他人也是信心十足,感觉他们已经占领了雒阳,夺取了全国政权。
于是王吉和文穆甚至在私底下建议刘郃干脆提早称帝算了。
反正天底下有那么多人对雒阳朝廷不满,加入我们的人那么多,现在称帝给大家加官进爵,说不定能更快的增强实力呢?
打起皇帝的旗帜,以大汉正统的名义讨伐身在雒阳的刘悝,直接把正统性抢过来,这多好?
刘郃嘴上说着不要,其实心里非常的想要,只是他还残存了那么一丝丝的理智,这一丝丝理智告诉他不要半场开香槟,还是等打到雒阳、看到袁氏父子的脑袋挂在他面前,然后再考虑称帝的事情。
在此之前,还是要稍微低调一些的!
当然啦,半场虽然不能开香槟,但是可以喝点伏特加。
刘郃虽然没有答应他们称帝的建议,但是已经私下里开始给自己准备天子才能使用的冠冕了,晚上一个人的时候还会穿上这些冠冕,看着铜镜里风姿绰约的自己,怡然自得。
他还开始翻阅古籍,打算找一找适合自己使用的年号,整个人的状态感觉已经十分接近皇帝的状态了。
对于王吉等人私底下对他称臣的行为,他也保持了默许的态度,不鼓励,也不拒绝。
很有袁公路自称仲氏皇帝的风范。
那几天里,无论从哪个角度上来说,刘郃都觉得自己已经达到了人生的新高峰,至于人生的巅峰,应该距离不远了。
上一篇:抗战:开局98k,杀翻苍云岭
下一篇:民国:打下东北,暴兵当球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