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不是袁术

我不是袁术 第59节

  袁树等人商议之后,将马融抬着送入了行驶更加安稳的牛车之中,袁树和卢植亲自驾驶牛车,缓缓离开了茂陵县城,带着马融去到了春色最好的地方,让马融感受春的气息。

  马融已经没有力气行走,整个身子都萎缩的厉害,卢植本来打算由自己背着马融踏青,但是袁树表示,马融对他恩重如山,这件事情,应该让他来做。

  卢植点了点头,扶着马融靠在了袁树的背上,袁树轻轻一提,就把马融背在了身上。

  他很轻,一点都不重,仿佛浑身的重量都在岁月的流逝之中消散殆尽。

  “老师,您瘦了好多啊。”

  袁树只觉得心中有种说不出道不明的感觉,难受的紧,很多话想说,说出口的,却只是很普通的话。

  病的浑身无力的马融把下巴搁在袁树的肩膀上,听到袁树这么说,笑了笑,笑声如同破旧风箱发出的声音一样破碎。

  “为师瘦了,你却更加强壮了,都能背得动为师了,这是好事啊,人生来就是小小的一个,末了,也是小小一个,这不是很好吗?以何种模样来,就以何种模样去,这远比大部分死于非命的人要好,为师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袁树抿了抿嘴唇。

  “老师,您的病一定可以治好的,您一定可以长命百岁的。”

  “自己的身子,自己清楚。”

  马融轻声道:“术,为师快要死了,死之前,为师有件事情想要拜托你。”

  “老师……请说。”

  “往后,如果天下有变,发生了人力不可挽回的事情,马氏,就拜托你来保护了。”

  马融缓缓道:“咱们虽然只有一年多的师徒情分,你不看为师的面子,也要看着马伏波的面子,马氏虽然有一些坏人,但坏事做的不算多,罪不至死,为师已经教训了他们,约束了他们。

  往后,他们不会忤逆你,反而会在关键的时候和你站在一起,给你提供帮助,既然这样,当马氏遇到危险的时候,你要保护他们,别让马伏波没了后人,你能答应为师吗?”

  “老师对我恩重如山,我如何能违背老师的意愿?”

  袁树不自禁的有些哽咽,缓缓道:“只要弟子活着,一定会尽全力护卫马氏周全……”

  “你也别为难,真要有丧尽天良的混帐东西,杀了,就当是照顾马伏波的颜面。”

  马融呵呵笑道:“到时候为师就在马伏波身边,一定给你说好话,你且放心除害……”

  “弟子谨遵老师教诲……”

  袁树说不出更多的话了,眼泪蓄在眼眶中,只是缓缓向前走,身后,卢植和一众弟子门生跟随在后面,队伍很长,似乎是在陪伴马融踏青,又似乎,是在送马融最后一程。

  袁树说不出话来,马融却好像还有很多话想说。

  “为师豪奢了一辈子,被人诟病了一辈子,到死,也不想那么豪奢下去了,术,转告家人,为师死后,薄葬即可,不要金银,不要绫罗绸缎,棺木一副足以,不然见到先人,怕是要被狠狠的训斥……”

  “弟子遵命。”

  “单单是要你保护马氏,对你不公平,马氏豪富,广有家资,往后你若有需要,只管开口问马氏要,为师已经嘱咐了马氏,他们会竭尽全力配合你,你千万不要客气……”

  “弟子遵命。”

  “虽然为师承认了你的学说,又有法真考验,但是会质疑你的人肯定还有许多,你年幼,不要急着出头,低调行事,养精蓄锐,待你长成,再出人头地也不迟,千万不要急躁,明白吗?”

  “弟子遵命。”

  “你一定会成为圣人,但为师可能看不到那一天了……术,你成为圣人的那一天,记得到为师坟墓前告诉为师,要是不告诉为师,你若是肚子疼,可别怪为师,呵呵呵呵……”

  “弟子……遵命!”

  袁树一路走,马融一路说,说了好多好多有的没的,袁树统统应下。

  走到了一条小河边,马融让袁树停下,他费力的抬起了头,看了看清澈的河水,碧绿的青草,含苞待放的花朵,一扭头,又看到了河边树上几只鸣叫的小鸟。

  他露出了一丝笑容。

  “临了,还能见到如此春色……上天待我不薄啊,不薄啊!哈哈哈哈哈哈……”

第58章 马融的传承者

  马融就这么笑着,笑了好一会儿,仿佛因为这美丽的春色而高兴,又恢复了一些精神。

  他让袁树转过身子,面对着身后的卢植和众多弟子门生,进行了自己一生最后一次的演说。

  “为师一生授徒数以万计,得意者,寥寥无几,无非郑生、卢生,以及,袁生,而其中最得为师心者,乃是袁生,袁生虽年幼,却有圣贤之资,惊才绝艳,为师远不及之,是以袁生必能将为师之学说发扬光大。

  为师欲以袁生传承学问,为师死后,尔等若自觉学有所成,可出师离开,自行传播学问,不负为师教导,若自觉学问不足,可跟随袁生,袁生必可将为师一生心血传授尔等,不会藏私,若然如此,为师死而无憾……”

  虽然大家都隐隐有些预料,可是当马融真的这么说了的时候,还是足够让人震撼。

  作为一位学术大宗师,马融没有选择其他年长、学有所成的弟子,而是选择了年幼、只跟着他学习了一年多的小弟子传承学问、继承衣钵。

  这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都是很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

  但是袁树这个能耐,这个身份,还有他所做的事情……又让众人觉得马融这么做,倒也不是真的就老糊涂了。

  倒不如说,马融真的很勇敢,勇敢的选择了袁树。

  在他最后的时刻,他做了一件非常勇敢的事情。

  “术虽年幼,然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为师信任他,就如同诸君信任为师一样。”

  马融看了一眼袁树的侧脸,露出了温和的笑容。

  “术,他一定可以继承为师的学问,并将其发扬光大,到一个让后人为之惊叹的地步,届时,所有人都会明白为师今日的选择,是正确的。”

  说到这里,马融仿佛重新焕发了活力一样,面色变得红润起来,精神又变的昂扬起来。

  “昔年,为师因为胆怯,屈从于故大将军梁冀,在权柄钢刀之下卑躬屈膝,苟且偷生,为世人所耻笑,也让为师痛苦半生,时至今日,为师不想犯下过去一样的错误,为师再也不想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而后悔。

  术,和为师不一样,他从来不需要卑躬屈膝于钢刀权势,他从来不会考虑苟且偷生之事,为师选择他,是为了告诉当初的为师自己,也是为了告诉诸君,向权贵卑躬屈膝,可以换回豪奢的生活。

  但代价就是,为世人所耻笑,痛苦半生不得伸张,心里就像是被挖走了一块肉一样,不停的流血,多难受,只有自己知道,所以,卑躬屈膝,从来都是错的!如术所言,致良知,知行合一,方为人间正道!”

  马融的话震得在场听到的人的脑子都是嗡嗡的,距离马融最近的袁树当然也是如此。

  他不曾料到马融居然会选择他来传承衣钵。

  不曾料到马融会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最后一次为他背书,把自己的身后名和他的一生功过绑定起来。

  马融用自己的命促成了马氏家族与袁树的绑定,加上他自己的身后名一起,做了他一生最大胆的一次豪赌。

  袁树成功了,马融就是圣人的老师,过去的一切都可以一笔勾销。

  袁树输了,马融就要被后人嘲笑到永远,永远被钉在耻辱柱上。

  他的大脑一片空白,不知道短短一年多的相处,为什么能让这个老人做出这样的决定。

  马融几乎是把自己的全部和马氏家族都托付给了袁树,他要押注袁树,与袁树一起进行一场豪赌。

  一场输不起的豪赌。

  要是输了,可就真的完蛋了啊。

  袁树很想这样告诉背上的老马。

  老马啊老马……

  你在到底是病糊涂了还是认真的?

  我自己都没有对自己那么相信,你却那么相信我?

  万一我翻车了,万一我不幸也走上了翻车的老路,那你和马氏怎么办?

  但是马融显然不在乎这些。

  他涨红了脸,声音渐渐高亢起来,将自己压在心底里几十年的话语全部倾吐而出,就像是在进行生命最后的宣泄一样,震惊了几乎所有人。

  不,不是像,这就是最后一次。

  马融将自己心中的痛苦宣泄完毕之后,几乎是耗尽了全部的力气,身子软软的瘫在了袁树的身上,下巴也重新搁在了袁树的肩膀上,缓缓闭上了眼睛。

  马融就那么去世了。

  在袁树的背上,他将自己的遗言公诸于众,将自己一切的痛苦、期待都公诸于众,然后,就那么直截了当的走完了自己八十八年的人生历程。

  在众目睽睽之下,在袁树的背上,闭上了眼睛。

  对于人均寿命不到三十的东汉帝国来说,他毫无疑问是个长寿的寿星,所以,他的丧礼一点都不哀伤,反而可以被称得上是喜丧。

  人们用最大的热情送了马融最后一程,按照他的遗言,薄葬了他,并没有给他留下什么值钱的陪葬品。

  马融去世之后,根据他的遗愿,马氏家族的主导权交给了他的侄子马日磾,马日磾成为马氏家族新的话事人。

  而马融在学术方面的衣钵,则全部传承给了他的小弟子,袁树。

  对此,马氏弟子门生群体内部有过一点小小的风波,一些和袁树关系不好的人表示难以接受,他们在马融丧礼结束之后便离开了茂陵县。

  这批人大约有五百多人。

  他们一方面接受不了袁树对他们的恶劣态度,一方面也对袁树主导的未来有些莫名的心虚,知晓自己难有出头之日,不如尽早离开。

  “大丈夫岂能与垂髫小儿为伍!”

  他们这样替自己强行挽尊。

  然并卵,很多人都知道这群离开的人到底是什么心思。

  无非是和袁树的关系处的不好,或者不认同不想学习袁树的学说,或者加入不了一心会,又或者被一心会赶了出来。

  比如马氏高足北海王骏,还有颍川郭启。

  这两家伙就当众宣称不与小儿为伍,顶着人们嘲讽的眼神,选择离开。

  绝大部分人都留下来了。

  因为袁树的能耐,袁树的志向,袁树的意志,袁树的背景,他们都看在眼里,大部分人对于袁树,是真心服气、信任的。

  所以愿意留下来的三千多人里还没有加入一心会的也开始陆陆续续申请加入一心会了。

  卢植没有选择离开,而是选择留下来和袁树一起继续发展打理一心会。

  他相信袁树的为人,对他的未来怀有充分的期待,相信致良知之学在未来能够给大汉带来的变化。

  所以作为马氏弟子当中长期的第一人,他带头表示愿意接受老师临终前的安排,愿意承认袁树对马融学问的传承。

  虽然不至于和其他没有学成的门生弟子那样直接拜师,但是他被袁树引为助教,成为致良知学派的重要核心人物。

  而袁树也做出了自己的决定——他要为马融服丧三年,以报答马融的恩重如山。

  做出这个决定之前,袁树写信给了袁逢,希望可以得到袁逢的谅解。

  袁逢得知马融居然把学术衣钵传承给了袁树,大惊之余,也怀着难以遏制的喜悦,允许了袁树的行为。

  在他看来,儿子本就才十二岁,就算服丧三年,满打满算也就十五岁,依然很是年轻。

首节 上一节 59/21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战:开局98k,杀翻苍云岭

下一篇:民国:打下东北,暴兵当球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