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开局请朱元璋退位

大明:开局请朱元璋退位 第173节

  吴王所教的,也不过是他心中设想的蓝图而已。

  朱高炽此时才明白,自己当初和朱允熥作对,是一件多么愚蠢的事。

  太不知天高地厚了!

  他已在心中暗暗发誓,日后绝不能与吴王为敌。

  不仅是自己,便是父亲,弟弟……他们一家人,都绝对不能!

  谁与吴王为敌,都是螳臂当车,不自量力。

  朱允熥足足讲解了一两个时辰,才全部交待完毕。

  就在这时。

  外面有人来报,老和尚姚广孝有急事求见。

  大明制造局自正式成立后,便被划为了机密重地。

  除非自身在大明制造局工作,有相关的工作证件,否则,外人除非有朱允熥亲自签发的特别通行证,是不能进入的。

  即使姚广孝等人也不例外。

  当然,老和尚并不管此间事务,平时也犯不着进来。

  朱允熥眉头轻扬。

  若非事出紧急,姚广孝却不会急着前来。

  他当即走了出去,却见姚广孝早已在外面候着。

  老和尚一见到朱允熥,便立即出言道:“殿下,天界寺僧录司左善世,刚刚发来急令,让贫僧即刻前往天界寺。”

  “贫僧以为,此番前往,只怕不简单,特来与殿下商议。”

  ……

第127章 佛法与世法,姚广孝面圣!

  朱允熥是何等机敏之人,一听老和尚的话,便立即听弦知音,当下带着返回吴王府。

  待来到府中空旷处,左右再无其他人,方问道:“道衍大师可是有何安排?”

  姚广孝本是朱棣的人。

  朱允熥和老朱说,正是他煽动朱棣对付自己,才以对其严加管教为由,将其要到了自己府上。

  这点小手段,以老朱的精明,当时就不可能真的骗过。

  只不过,老朱并不想严厉处罚自己的儿子朱棣,朱允熥推一个和尚出来为朱棣顶罪,正合老朱之意,自然乐见其成。

  在老朱眼中,这是朱允熥对亲情的看重,对四叔燕王的维护。

  但后来朱允熥开始重用姚广孝,令其主管《大明日报》,查封户部账目和库银,则又让老朱深感意外了。

  一个和尚罢了。

  放着朝廷那么多的官员不用,偏要用一个和尚,如何能不让人奇怪呢?

  今日老朱前脚刚出宫前往天界寺礼佛,后脚僧录司左善世便令人前来传令,朱允熥自然清楚,这是老朱想见一见姚广孝。

  否则,僧录司明知姚广孝在为吴王殿下办事,岂有轻易召他前去的道理?

  即使真有事,也该是左善世亲自前来登门拜访,而不是似这般派人来传令了。

  “阿弥陀佛!”姚广孝轻念佛号:“再过两日,便是吕氏的生日。”

  “陛下之前早已令人前来提醒过殿下。”

  “此时召贫僧去天界寺,贫僧以为,一则是想考较一下贫僧,二来,陛下亦是关心殿下的安危,以及了解殿下准备如何处理此事。”

  “其三嘛。”姚广孝佛眸中精光骤射:“陛下已在为正式立储做准备。”

  “此番面圣,贫僧必竭力为殿下争取。”

  朱允熥忙道:“道衍大师万万不可行险事,还是稳打稳扎才好。”

  “贫僧心中有数!”姚广孝道:“若事不可为,不会强为。”

  “殿下也切不可以为,眼下已大权在握,就能高枕无忧。”

  “须知身为上位者,殿下要有所作为,则必将触及千千万万之人。”

  “其中艰难险阻,较之在朝堂上与其他人的勾心斗角,更甚千倍万倍。”

  朱允熥心中凛然。

  他又何曾不清楚这些呢。

  并不是大权在握,没有政治敌人,就能为所欲为的。

  因为除了权力之外,还有大势。

  有明一朝,封建帝制渐渐发展到巅峰,皇帝的权利不可谓是不大。

  一言九鼎,旨出法随。

  朝堂上很难有什么权臣,能与皇帝相抗衡。

  但没有了大权臣,并不等于皇帝就真的没有了任何制约。

  特别是他要进行大改革。

  既得利益者又怎么可能轻易让出自己的利益呢。

  他要面对的,不是一个两个具体的人,而是庞大且错综复杂的利益集团。

  高举屠刀,能杀得了一千人,一万人。

  但要将改革推行下去,可不是简单的靠杀多少人能解决的。

  从历史上看,大明朝没几乎有啥权臣能对皇权造成严重威胁。

  但明朝的皇帝,却又被一股无形无质的庞大力量制约着,很难有什么作为。

  “贫僧此来,便是想询问殿下,对今后的施政,究竟有何打算?还望殿下告知,贫僧才好在陛下面前应对。”

  姚广孝和杨士奇作为朱允熥的左膀右臂,在朝堂权争上,两人皆能出谋划策,助他实现目的。

  但朱允熥具体的治国方略,两人却又都不清楚。

  只是隐隐感到吴王心中自有丘壑,必定要做一番大事。

  两人对此并不怀疑,也从不追问。

  吴王有治国大才,当行煌煌王道。

  而他们所要做的,只是助他清除一路上的障碍。

  只是今日要去见老朱,姚广孝唯恐到时候不好应对,才急匆匆的前来问询。

  隐隐约约中,老和尚感到朱允熥立储的事,不会一路顺风顺水。

  总感觉仿若有一张无形的网,正扑面而罩来。

  但一时之间,却又察觉不出哪里有问题。

  朱允熥稍一思索,便将他与方孝孺的所说的事,与姚广孝说了一遍。

  姚广孝目光中满是震惊,念佛号后道:“殿下有此壮志,固然可嘉,但千万不可操之过急。”

  “此事牵一发而动全身,稍有不甚,便会形成天下皆反之势,使政令难以推行。”

  “而且此事恐怕陛下也未必支持。”

  朱允熥点头。

  人分三六九等,士绅不用缴税服徭役,本来就是老朱自己定的国策。

  当下笑道:“这其中的轻重,我自然晓得。”

  “你今日若是见到了皇爷爷,也不必提及此事。”

  “我和你说,是让你心中有数。”

  老朱虽然出身底层,深恨贪官污吏和欺压穷苦百姓之人,但同样赞成尊卑有序,人分三六九等。

  勋贵地主、读书人等不纳税不缴粮,亦是老朱认可的。

  很多思想已经传承了几千年,在人们心中种下了极深的烙印,不是一时半会能扭转过来的。

  尤其是在眼下朱允熥即将立储的关键时刻,没必要与老朱发生任何冲突。

  他与朱标毕竟不一样。

  朱标能与老朱吵吵闹闹,他则需要尽可能避免。

  “贫僧知晓了!”姚广孝点头,旋即望了望左右四周,确认无人后,方低声道:“殿下,那日刺杀之事,打听到一些消息了。”

  朱允熥脸色微变。

  姚广孝道:“有人曾经目睹,朴家余孽行刺殿下之前,曾有其他人去过他们所在的院子,那个人,名唤聂涣儿,便是殿下抓梁国公当日,前来传旨赐宝刀的太监。”

  “他后来被陛下逐去了献王府。”

  “事发当日,聂涣儿亦曾去见过秦王。”

  姚广孝将探听司收集到的情报,禀告给朱允熥,与吉垣报告老朱的消息,基本一般无二。

  随后,姚广孝又道:“探听司能打探到这些消息,锦衣卫密探和检校,没有道理打探不到。”

  “此事陛下必然已经知晓。”

  “没有抓聂涣儿,应该是在等吕妃的生日宴。”

  朱允熥目光闪烁,微微沉吟。

  “贫僧总觉得这个聂涣儿不简单,便又去查了他的出身来历。”

  “发现此人竟是山西太原人氏,在晋王就藩太原之后的第二年,才被选入宫中,充任太监。”

  “可推荐他入宫的人,却又是秦王。”

  朱允熥再度皱眉。

  太原人氏,却是秦王推荐。

首节 上一节 173/54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红楼:宰执天下,青梅是林黛玉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