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开局请朱元璋退位

大明:开局请朱元璋退位 第383节

  将土地卖给国家的地主,有资本直接前往海外。

  朝廷不可能出很高的价格去收地。

  但只有这一条开启,就总有地主会卖地的。

  有不孝子孙胡乱败家,有赌博输钱的,还有遇上天灾人祸,不得不卖田求生的。

  再或者是想做大生意,卖田地筹集钱财资本的。

  土地毕竟是流动性很低的资产。

  看着很值钱,可真正要卖的时候,不一定有人愿意买。

  往往是有价无市。

  这时候,朝廷托底收购,卖地人自然求之不得。

  天长日久,随着时间推移,田地就会慢慢都转到朝廷手中来了。

  永佃的租户,不能转租,这也是一条极为关键的措施。

  事实上,寻常地主家的佃户,租到田地都是不会转租的。

  转租行为,主要发生在皇田或者王田的租户,以及一些大官、勋贵或是大富商家中。

  因为他们持有的土地面积大,不方便直接管理,便往往通过转租给自家奴仆或管租人的形式,由他们去管理。

  比如说,晋王府有三十万亩田地,晋王当然不可能一亩田一亩田去收租。

  晋王将其分成十个田庄,租给十位田庄主。

  这些田庄主再将田地转租给下面的人。

  通过层层转租,晋王只收了不到一成的地租,但最后实际耕种田地农民,则可能上交了五成乃至更多的田租。

  这些田租,都被中间人吃掉了。

  这种现象在如今的大明非常普遍!

  百姓们骂晋王是吸血的魔王,杀人不见血。

  晋王则觉得自己很冤啊,我就收了一成不到的地租,难道还不够心善,不够体恤百姓吗?

  这就是朱允熥要限制永佃田转租的关键了。

  那些田庄主自身不是地主,不是土地的所有者。

  但他们吸起血来,可比地主还狠得多!

  朱允熥将自己的所有措施详细说完,夏原吉已是扑通一声,跪拜了下去。

  “太孙殿下这些措施,条条皆切中弊害,一旦实施,则天下百姓必将受益无穷。”

  “夏原吉先替天下百姓,谢太孙殿下之恩了!”

  说完,他重重磕了几个头。

  朱允熥连忙将他扶起,却见他早已是泪流满面。

  转而望向杨士奇和姚广孝。

  老和尚倒还神色镇定,只是不断抚须含笑。

  杨士奇的脸上,亦难掩激动之情。

  “这些措施,能贯彻施行吗?”朱允熥说出了自己心中的疑惑。

  在他的预料中,要让地主减租,并限制他们各方面的权力,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毕竟,这个社会,还是地主阶级统治的社会。

  他们又怎么会放弃自己的权力呢?

  不料。

  杨士奇却是斩钉截铁道:“能!”

  “若是以前,或许还会担心推行不易,管理困难。”

  “但如今,形势已变。”

  “请太孙殿下放心,太孙殿下制定的善政,必定能在全国推行。”

  朱允熥有些好奇了,笑问道:“朝廷大臣不少人可都是大地主,他们难道不会反对吗?”

  ……

第257章 儒家的两面性,勋贵的不满!

  土地在华夏的传统观念中,是许多人的命根子。

  故而,朱允熥对任何涉及土地的改革,都十分慎重。

  它们与商税改革不一样。

  因为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经商在那些地主眼中,是一件不体面的事情。

  虽然大家都在做,却是命令家仆,或者经由别人的手去经营。

  赚了钱还得骂上几句,以体现自己的清高。

  但土地不一样。

  土地是根本。

  对土地的经营不用藏着掖着。

  耕读传家是一件非常值得自豪的事情。

  故而,在朱允熥看来,朝廷限制地租,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却没有想到,杨士奇等人表现得竟如此轻松,让他极为不解。

  “天下地,天下人耕种!”杨士奇道:“朝廷公卿还是要点脸的,我不相信他们有谁敢收取超过三成的田租。”

  “太孙殿下的规定,还真影响不到他们。”

  “相反,他们也恨不得将那些收重租,盘剥佃户的恶人都揪出来。”

  杨士奇和他细细解释其中的原因。

  地方乡绅的名声是十分重要的。

  儒家读书人,不管背地里怎么男盗女娼,做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

  面子上一定要好看。

  要让十里八乡的百姓,都认为自己是一个“大善人”。

  收地租这件事,便是如此。

  朝廷高官家里都有田地,少则几千亩,多则数万亩。

  如果是勋贵功臣之家,田地就更多了。

  这可不是北方的黄土地,而是南方肥沃的水田。

  他们的田地出租出去,收取的地租,一般要比小地主家都要稍微低一些。

  这才体现自己与人为善,对百姓存仁义之心,不愧为儒家读书人。

  至于私底下,再通过管家,奴仆或者其他人,从佃户那里捞取更多的钱粮,则是另一回事了。

  真闹得大了,那与自己无关。

  都是底下人的使坏。

  将管事之人打一顿,向百姓说明情况,百姓还会赞扬他到底是读书人,家风好,人品好。

  所以,如今朝廷要限制地租,只允许收取最高三分之一的租金,这是朝廷的德政,仁政,他们又怎么敢公开反对呢?

  就好像放贷高利贷的,都是有钱有势的大户人家。

  然而,不管哪个朝代,朝堂上议论要限制高利贷,打击高利贷的时候,官员们的态度还是十分坚决的,支持从严管理,打击放高利贷的行为。

  说白了,就是这种事情,在这些官宦地主家是不能上台面的。

  可以私下偷偷让下面的人去放高利贷。

  但都会通过第三方的手,绝对不会承认,这是自己家放的。

  听完杨士奇的解释,朱允熥恍然大悟。

  隐约想起前世读《红楼梦》的时候,凤姐悄悄去放印子钱,也是一样的。

  偷偷摸摸的做。

  要不然,传到外面去,贾家的名声就毁了。

  就算大家都心知肚明,面子也都得装不知道。

  社会舆论,道德评判,在这些事情上,还是表现出了十分强大的约束力。

  再比如说,奴婢是没有人权的,地位十分低下。

  每年被主人家用各种手段折磨死的奴婢,不计其数。

  但朝廷说要立法禁止主家随意打死奴婢时,大量使用奴婢的官员,却没有谁站出来反对。

  在面子上,大家都在说自己家对奴婢如何如何好,绝不会苛刻,虐待奴婢。

  有谁家传出对奴婢很不好的名声,也是会被其他人指后背骂的。

  这就好比后世的官员,只要不查,个个都是清官,谁说他贪污受贿啊!

  在儒家读书人把持舆论的时代,这些官员,豪强,乡绅,可比后世的人还要虚伪得多!

  善待租户这种事,没人敢反对。

  谁不同意,谁就会成为千夫所指。

  都不用朝廷的律法惩罚,外面百姓的唾沫星子,都能将他给骂得抬不起头来。

  甚至同僚好友,都会对这样的人敬而远之,不敢与他交往。

  儒家的道德牌坊的影响,在此时就体现出来了。

首节 上一节 383/54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红楼:宰执天下,青梅是林黛玉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