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开局请朱元璋退位

大明:开局请朱元璋退位 第419节

  “《科学》期刊我也比较喜爱,尤其是上面的药学知识,甚是有趣,更能治病救人。”

  “可惜我虽然照着学了一些,也只得了皮毛而已,连自己的父母,都不曾救得。”

  她说到这里,有些黯然伤神。

  又道:“不过,太孙殿下写的三大定律,我看不太懂。”

  “科学一门,博大精深。”

  “我毕竟是女儿身,又不能考取功名。”

  “看书一是为了增长见闻,二则是打发时光。”

  “偶尔也会自己写些诗词,却没有妙笔,写出来有点不堪入目了。”

  “与太孙殿下的才华学识相比,盼君的这点微末学识,恐怕只能算是勉强开过眼的瞎子而已,让太孙殿下见笑了!”

  ……

第279章 朱允熥:我是没读过书的文盲???野心!

  朱允熥听她说完,惊得目瞪口呆。

  心中直呼好家伙。

  只是对《史记》、《汉书》……《新唐书》、《资治通鉴》等史书熟记如流?

  勉强背得几千首唐诗宋词?

  这是人能说出来的话吗?

  后世曾有不少人说,一生读一《资治通鉴》,足矣!

  什么意思?

  就是读一辈子的书,能将《资治通鉴》全部读完,就足够了。

  这当然是夸张的说法。

  实际上是指要从《资治通鉴》展开,深入研究。

  但无论如何,这都是史学专家的领域。

  普通人初高历史学的那点历史知识,严格来说,连皮毛都算不上。

  至于背下几千首唐诗宋词……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能背几千首唐诗宋词,无论放在哪里,都可以称得上“学霸”了吧。

  顾盼君说她只上过三年的私塾,这肯定是真的,不会骗他,毕竟太容易拆穿了。

  放在后世,读三年书,也就是小学三年级毕业,还属于典型的文盲。

  但是,顾盼君这自学能力……

  当然,这个世界的三年私塾,和后世读三年书,并不是同一个概念。

  这个世界没有那么多学科,只有“语文”这一科。

  朱允熥开创的“科学”,也仅在太学生和州学,府学,县学里面流行,还是学生自学为主,而不是老师讲解。

  其他学习“科学”的人,同样都是成年人。

  小孩子读的私塾,仍只读“语文”一门。

  当然,对此也学得更多,更深入。

  古人说寒窗十年苦读,放在后世,其实也就只相当于九年义务教育加上幼儿园一年,即初中文化水平。

  可要是只比诗词文章,比史书典故的话,那古代寒窗十年的书生,肯定能秒杀后世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一百条街。

  甚至,只读三年书的人,也未必就弱于后世的初中毕业生。

  毕竟,后世学生读的内容不一样

  当然,人与人之间更不一样。

  同样初中文化的学生,与初中文化的学生之间也不一样。

  一个初中毕业的顶级学霸,和一个勉强及格的普通初中生,虽然两人都是初中毕业,可他们之间的实际文化水平差距,宛如天堑。

  但是,如顾盼君这般,仅仅只读了三年私塾,却自学了如此之多的知识,无论放在哪里,都当起“学霸”,甚至是“学神”了。

  怪不得她的言谈举止,远非一般的乡村姑娘能比。

  读了这么多的书,与这个时代寻常大字不识的乡村姑娘,能一样吗?

  何况她能将《资治通鉴》等史书熟记如流,能背下几千首唐诗宋词,也足见她的智商之高,记忆力之好。

  这份读书的天赋,就不是寻常人能比得上的。

  当然,这也是因为这个世界没有什么太多的娱乐活动。

  没有网络的勾引,更没有短视频的吸引人的精力。

  对于这个时代的读书人而言,读书本身就可以是一项极有意思的娱乐活动。

  后世之人,可能更喜欢读网络小说等通俗易懂的小说文字。

  这一方面是因为后世娱乐的泛化,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从小到大受到的教育不一样,致使后世的人,读起史书来,觉得其内容太过于晦涩难懂。

  但这个时代的读书人,并没有这方面的问题。

  正如顾盼君所言,她读史书,读唐诗宋词,都是用来消遣,用来打发时光的。

  这一点,大概就和后世人读网络小说一样。

  她并不觉得读书痛苦,更不觉得累,相反还觉得很好玩,很有意思。

  正因为如此,她才能读这么多的恐书。

  后世喜欢看网络小说的书虫,一年也能看数百本网络小说。

  与顾盼君这样看书,其实有异曲同工之妙。

  所不同的是,因为娱乐活动不多,书籍数量有限,顾盼君对那些史书,可能会看第二遍,第三遍……直至熟记如流。

  二则是两者看的书,内容不一样。

  后世的人看网络小说,往往过目即忘。

  这与顾盼君看史书,背唐诗宋词,又是另一回事了。

  如果顾盼君生在后世,以她喜欢看三国演义的性子,或许她也会迷上网络小说,而不是花大量时间来看史书,背唐诗宋词。

  毕竟,相比之下,显然是网络小说更有趣一些。

  顾盼君读书也没有什么功利心,她是女子,不能参加科举考试。

  她就是因为闲着无聊,因为觉得读书有趣,好玩……

  朱允熥问旁边的杨荣道:“那些史书,你都读过吗?背得多少唐诗宋词呢?”

  杨荣愣了一下,忙谦虚道:“学生也是有读过的,但记得不是很熟,于本纪、表、书、世家、列传等内容,还勉强有些研究,其他的,时令,地理,职官等内容,就要翻书了。”

  “至于唐诗宋词,也能背一些,并不太多,应该大约也是几千首上万首的样子。”

  “顾姑娘虽是女子,却学识渊博,饱读诗书,不在学生之下,学生惭愧。”

  读史书难道不是就看一些本纪、世家、列传吗?

  你将表、书都读得烂熟,就很离谱了。

  至于时令,地理,职官……你又不是人形电脑,怎么可能都记得了。

  唐诗宋词背得不多,只有几千上万首?

  朱允熥心中直翻白眼。

  就不该问杨荣这样的问题。

  他在真实的历史上,本来就是进士及第,极有名的读书人,要不然,后来也不会官至首辅。

  和杨荣这种人比读了多少史书,背了多少诗词,那不是找虐吗?

  朱允熥有些郁闷了。

  敢情这马车里三个人,就自己一个是连唐诗三百首都不能倒背如流的“文盲”?

  “论学识之渊博,世间又有谁能比得上太孙殿下呢?”顾盼君眨着明亮的眸子,一脸崇拜。

  “那是自然。”杨荣跟着道:“世人言‘天下才一石,子建独得八斗’,然在我大明,太孙殿下之才,得有一石八斗,天下人还要倒欠八斗。”

  “太孙殿下才思之高,哪里是我们这些庸人能想到的。”

  “仅是开创科学一脉,就已开千古之先河。”

  朱允熥嘴角微微抽搐了一下。

  也懒得再说谦虚之语,面不红脸不改色的受了杨荣这一记马屁,迅速转移话题,笑问怀里的顾盼君道:

  “徐妙锦给出条件的不错,徐家是开国无勋。徐妙锦的哥哥徐辉祖,乃是世袭的魏国公。”

  “他又长得相貌堂堂,一表人才。年轻勋贵中,几乎无人能及。”

  “你为何会坚拒她的请求呢?”

  顾盼君微微一笑。

  “盼君自幼在小山村长大。”

  “少时便得父母疼爱,族人欢心,蒙他们不弃,皆极喜爱盼君。”

  “自小时起,盼君便知道,自身还算有几分姿色,因为周围几乎所有人,都夸赞盼君长得好看。”

  “至读书时,连先生亦对我另眼相看。”

  “村里族中学生大大小小数百人,先生曾多次言及我乃是其中天赋最高者。”

  “先生每日交待要背的功课,我总是第一个完成。”

  “至考核之时,亦一直在一同入学的学生中名列第一。”

  “虽然因女子身份,只念了三年书,却养成了自视甚高的性子。”

首节 上一节 419/54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红楼:宰执天下,青梅是林黛玉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