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开局请朱元璋退位

大明:开局请朱元璋退位 第443节

  这番话就可谓是神来之音了。

  没有做太多的解释,而是直接点出了朱允熥的安排。

  能做这样的安排,自然就是没有受迷惑。

  老朱听他说到这里,脸上方浮现一缕喜色,转瞬即逝,平静道:“自古婚姻,无非“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熥儿是大明的储君,他的婚事,又岂是儿戏?”

  “你说的这两人,咱还要好好考察一番。”

  说着,他话锋一转,道:“你适才说,你认识朱孙?”

  杨荣心中一凛,忙道:“微臣确实认识,并深受其教诲,受益匪浅,若非是他,微臣也不会有今日。”

  老朱闻言,眸内精芒骤闪:“如此说来,他还是你的老师了?”

  “微臣惭愧,不敢以弟子自居。”杨荣忙道:“此人之才,震古烁今,举世无双。放眼当今天下,恐怕也只有陛下能与其高谈阔论,纵评天下。”

  “所论者,天下之大事;所谋者,万世之太平。”

  “微臣才浅不堪,未得其万一。”

  “若能收为弟子,固三生所愿,奈杨荣德薄,无此机缘。”

  老朱哈哈大笑:“朱孙确实是咱平生仅见的绝世之才,但他的‘道’可是颇有些离经叛道,又难免曲高和寡。”

  “咱本以为,这天底下,能理解他那等人才的人应该不多。”

  “想不到,你竟然能这般懂他。”

  “看来,你也是一个人才啊!”

  杨荣磕头道:“陛下谬赞,微臣愧不敢当。”

  “你能与他谈论,能听得懂他的高论,那便当得起。”

  老朱笑道:“所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嘛。”

  “倘若你真是不学无术,他和你说那些,便是‘对牛弹琴’,你也听不懂。”

  老朱挥了挥手,道:“你别跪着了,起来说话吧。”

  “谢陛下!”杨荣磕首,慢慢从地下爬起,低头弯腰垂手而立。

  动作恭敬,不快不慢。

  “你叫杨荣,是东宫主薄?”老朱打量着他笑道:“这么说啦,就是七品官了。可还有在朝中负责其他事务啊?”

  七品官不算高。

  但东宫是储君,东宫的属官是为未来天子作班底的。

  一旦新天子登基,他们便都是潜邸旧臣,都会被重用。

  故而,东宫官员,不能单纯看品级的高低。

  而且,如今朱允熥执掌朝政。

  他也会用一些自己的官员负责朝廷的事务。

  故而老朱才这般问。

  杨荣拱手拜道:“正是。”

  “微臣近日因做了错事,被太孙殿下责罚,免了品级,如今却是没有了品级。”

  “只是仍在太孙殿下身旁听命,平日里负责帮太孙殿下起草文书,兼领着税务司的差使。”

  此言一出,老朱的神色,顿时微微一变。

  他自外出之后,便只从《大明日报》上了解朝廷大事。

  原来的秘密渠道,虽然一直在运作,却早就得到了他的旨意,除非是有惊天动地,可能危及社稷安危的大事,否则,便一律不报。

  这是因为老朱本就是微服私防,若再整日与情报机构的人联络,便很容易暴露身份。

  甚至连隐藏的情报机构人员,都会因此而受连累。

  虽然前几日就到了金陵城外,但只要没有回宫,便依然如此。

  对三法司的调整,《大明日报》作了详细的报道。

  可对于税务司在朱高煦离职后,由何人负责,《大明日报》却始终没有提及。

  此际才知竟然就是眼前之人。

  这可是朝中炙手可热的位置,更别说他还帮着起草文书了。

  老朱笑道:“年纪轻轻,就如此受重用,不错,不错!来人,赐坐!”

  至于他是因何事被惩罚,夺了品级,却没有急着问。

  既然还让他主事,那想来便不是什么大事。

  吉垣连忙过去,拉着一条小凳子放到杨荣身后,低声道:“杨大人,请坐。”

  杨荣弯腰细语道:“有劳公公了。”

  转而又拜道:“谢陛下!”

  

  他缓缓欠身坐下,却只是屁股稍稍在坐椅上沾了一点点,身体仍微微前倾,以示恭敬。

  若说杨荣现在毫不紧张,那肯定是假的。

  此前,杨士奇和姚广孝都先后蒙陛下召见。

  关于他们两人的事迹,杨荣亦有所耳闻。

  当然,对于两人在陛下面前,借机铲除吕氏的事,他亦是不清楚的。

  那是绝密。

  除了杨士奇和姚广孝之外,也只有朱允熥才知晓,再无其他人知情,也永远不可能告诉其他任何人。

  杨荣知道的,仅是两人皆在君前应对自如,为陛下所欣赏。

  今日,终于轮到他了。

  同样作为被朱允熥提拨重用之人,杨荣早就在等着这一天。

  仅凭他主管税务司这一职务,陛下就一定会召见他。

  更别说,他还还兼着朱允熥的文秘工作,这个职位亦是至关重要,陛下肯定会见一见。

  杨荣心中亦有傲气。

  杨士奇和姚广孝能在面圣时,为天子所赞赏,提拔重用,他也可以。

  更何况,他还在太孙殿下身边许久,对陛下的性情了解,也比当初杨士奇更深。

  只不过,杨荣千算万算,也没有算到,最终自己与陛下见面,竟然是在这样的情况下。

  陛下正因朱孙的事震怒。

  而那个扮演朱孙的人……虽然不是他,所写信件却是由他代笔。

  眼下的情况,表面上看起来,杨荣挥洒自若,谈笑生风。

  实际上,只有他自己,才清楚自己的处境有多危险。

  戏耍了陛下,一旦被他得知……朱允熥身为皇孙,又是储君,无非是被陛下大骂一顿,责罚一通。

  可他这个代笔人……尤其是知晓陛下那么多私事,看了那么多陛下真情吐露的信,他脖子上的脑袋,还能保得住吗?

  想到这些,杨荣又怎么可能不紧张呢?

  只不过,表面上,他仍然强行保持着镇静自若。

  与老朱侃侃而谈,等待着坦白的最佳时机,以化解自身的危机。

  朱允熥婚事这张牌,已然打出去了。

  但皇帝陛下似乎并不其所动。

  也对。

  陛下固然关心储君的婚事,可那毕竟不是急事,不必急在一时。

  若是将朱孙的身份直接爆出来,陛下会气到何种程度,犹未可知。

  如今之计,恐怕也只有用另一件紧急又重要的事,来牵住陛下的注意力。

  使陛下在朱孙身份被揭开之后,既顾不上找他杨荣算账,也不会赌气离开,而是忙着去解决问题。

  杨荣脑海内念头飞转,已然拿定了主意。

  恰在此时,老朱开口问道:“咱听说税务司成立后,收税不少,你和咱说说具体的数目?”

  这几日,老朱在制造局参观,也算是长了不少见识。

  但制造局的生产水平再高,投资建设的资金,却绝不是一笔小数目。

  更别说还有修路的钱,各地建水库的钱,修河堤的钱,建粮仓的钱……

  眼下整个大明,就像是一个巨大的工地,到处都在大搞建设。

  这么多工程,需要多少银子的开支啊?

  而且,朱允熥还下令由朝廷承担服徭役民工的食宿开支。

  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工匠,更是朝廷掏钱雇佣的,工钱给得还挺高的。

  正因为如此,才在进行如此之多的建设的情况下,并没有造成民间民怨沸腾,反而是一片喝好之声。

  以往历朝历代,朝廷似这般动用民力,恐怕不知道老百姓要将朝廷骂成什么样子了。

  弄不好都要揭竿而起!

  秦朝修万里长城,隋朝修大运河,都是现成的例子。

  便是之前的元朝,其灭亡亦是因修黄河大堤而起。

  朱允熥如今所搞的各项建设,规模之庞大,较之隋炀帝修大运河的工程,大了十倍都不止。

  如今到了冬闲时分,全国几乎所有的劳动力,都投入到了这场大建设之中。

  老朱也很是好奇,税务司到底收了多少银子,能支撑得起大明朝廷搞这般大的建设。

首节 上一节 443/54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红楼:宰执天下,青梅是林黛玉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