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开局请朱元璋退位

大明:开局请朱元璋退位 第447节

  “要不然,这柄宝刀,多半不会成为惩恶扬善的宝刀,而会成为祸乱天下之物。”

  “孟子的话说得太对,咱便不想让天下让听到。”

  老朱的声音铿锵有力。

  “眼下,咱那孙子不是正在围剿天下的江湖门派吗?”

  “为什么?”

  “这些人,基本上个个都许自己是英雄好汉。”

  “可是,咱当初也曾流浪江湖,四海为家,咱太清楚那些人的行径了。”

  “‘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清除所谓的江湖门派,就是为了从根本上断绝所谓的行侠仗义的侠客。”

  “朝廷有律法,国家有制度。”

  “天下人就该遵从。”

  “若是人人都站出来,自己当判官,自己断是非,判对错。合我者侠义之辈,不合我者强盗之流,那就只会造成天下大乱。”

  “这个道理,你们都懂。”

  “清剿天下的江湖门派,你们读书人都拍手叫好。”

  “但是,你们文人自己呢?”

  老朱的眸内,骤然射出两道精光。

  “咱让你们文人,也像那些江湖大侠一样,放下自己手中的“剑”,只遵朝廷的律法,你们就要站出来,大骂昏君了。”

  “你们口口声声说着圣人之言,实际上,要怎么解释那些圣人之言,还不是张张嘴皮子,动动笔杆子的事?”

  “说白了,你们不就是想掌握律法的制定权,和对错是非的判断权吗?”

  “圣人之言只是一个幌子。”

  “实际上,它只是一柄被你们读书人拿在手中的“利剑”。”

  “不高兴的时候,便持这柄利剑来对抗朝廷。”

  老朱毫不留情的讥笑道。

  杨荣脸上顿时露出窘态,似是有些惭愧,坐立不安的样子。

  这并不是他内心的真实感受。

  寻常人或许会因为一席话而大受感动,心智动摇。

  就如后世社会,总会有人说看电视看到某个故事,深有感触,然后改变自己的思想观念……

  大多数普通人都是这样子。

  他们实际上并没有自己的思想理念。

  大多数普通人的思想,都是从书本上学到的,从电视剧里面看到的……自己从来不曾深入思考。

  看起来懂了很多道理,很多理念,说得头头是道,讲起来十分深刻……实际上,没有哪怕一丁点的思想,是属于他自己的。

  他所有的思想,都来源于书本,电视,网络,论坛……而从来没有将这些知识融会贯通,加以提炼,去糟取精,真正化为己有。

  所以,他会左右摇摆。

  这就是普通人。

  可杨荣毕竟是有宰辅之才的人物,对世间的人和事,有自己的见解和认识,早已脱离的书本和人言。

  也不可能因为别人的一席话而改变什么。

  他做出这样的神色,只是在皇帝面前,表现出臣子之礼。

  当然,若说杨荣完全没有变化,那也不对。

  自到朱允熥身边办事,他的思想,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也有了不小的改变。

  老朱也没有继续多说,而是说道:“咱当初禁孟子,禁的正是天下读书人利用孟子的言论,来对抗朝廷,制造大乱。”

  “这天下本就是天下人的天下,咱是天下之主,但咱这个天下之主,是为了治理天下。”

  “天下太大,若是没有人做主,各自为政,就会大乱。”

  “孟轲的话,固然说得好。却很容易被人利用,来对付咱这个天下之主,从而引发动乱。”

  “咱最后退让,不是怕了他们,是不想引起朝野之乱,天下之乱。”

  “咱是帝王,就是给天下当家做主,让天下百姓都能安康。”

  “熥儿如今用方孝孺,引发儒家内部纷争,帝王只需要居中制衡,这也是一个法子。”

  “江山给了他,就由着他去吧。”

  “今日咱让你上车,是为了交待后事!”

  ……

第296章 老朱:何惜一死? 天子驾崩!

  老朱的声音很平淡,就好像在闲话家常。

  但落在杨荣耳中,却如惊雷炸响。

  他慌乱跪下:“陛下春秋鼎盛,何出此言?臣请陛下收回此言!”

  说毕,重重磕头。

  老朱淡淡笑着摇头:“你慌什么呢?”

  “咱自家人知自家事。”

  “咱这身体,确实是不行了。”

  “但咱说要交待后事,却不是因为这个。”

  杨荣不解,抬头痴望皇帝陛下。

  老朱的老脸灿放笑容:“咱这把老骨头,还能撑几年。”

  “但这不重要。”

  “刚才不是还在说嘛,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咱是不是活着,活多久,不要紧,让天下百姓都丰食足食,才是真正要紧之事。”

  此言一出,杨荣顿时热泪盈眶,喃喃道:“陛下!”

  在天下读书人中,老朱的名声,并不算多好。

  相反,很多人认为皇帝陛下为了朱氏江山,所造杀孽太重,以重刑治天下,失之以“仁”。

  再加上老朱的泥腿子出身,使得许多读书人认为他粗鄙不堪,内心中对其十分鄙视。

  只不过,如今已是朱家天下,他们不敢明着说而已。

  杨荣身为读书人,此前也听到过一些风声。

  但进入朝堂,真正了解老朱的生活之后,他知道这位皇帝陛下与外面的传言完全不同。

  皇帝陛下非常勤政。

  真正的夙兴夜寐,日夜不停的劳作,几乎没有任何休息时间。

  历史上,勤政的帝王不少。

  但像当今陛下这样的,却几乎找不到了。

  而且,历史上的很多以勤政著称的名君,晚年几乎无一例外走上了奢靡享受的生活。

  从启用管仲励精图治的齐恒公,一直到开创“贞观之治”,被后世大肆吹捧的唐太宗,皆是如此。

  原因无外乎早年的时候,帝国百废待兴,帝王心中也抱定了励精图治的志向。

  后来有了成效,便开始追求享受。

  这是人之常情。

  辛辛苦苦为了啥?

  若自己一辈子都不好好享受一下,那夺天下,治天下干啥?

  可老朱与他们不同。

  打天下历经千辛万苦,治天下却没有丝毫的放松。

  即使后来年龄大了,老了,精力不济了,但凡还有一口气撑着,老朱都要批阅奏章,理政治事。

  可以说,他虽然夺了天下,做了帝王,却仍然在做牛做马。

  正如老朱自己读中所言“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

  这首诗,是老朱真实生活的写照。

  也只有朱允熥执政之后,老朱才稍微休息一二。

  也是身体实在不行了。

  在此之前,尽管朱标帮着理政,老朱从未有半分懈怠。

  朱标更是被他逼着“日理万机”。

  很大程度,甚至可以说,朱标是不堪重负,活生生累死的。

  就因为老朱一直逼着朱标,要他和自己一样的“勤政”!

  从这个角度来说,如今的朱允熥,其实要感谢便宜爹爹朱标的死。

  正是因为朱标的死,让老朱心生悔意,才让他如今对朱允熥的“懒惰”听之任之,不闻不问。

  要不然,哪怕朱允熥将大明治理得再好,老朱也绝不会允许他睡“懒觉”。

  更不会允许他按自己的想法,偷懒怠工。

  朱允熥越聪明,能力越强,老朱只会对他要求越严格。

  没苦也得让他硬吃。

  绝不会让他松懈,懒惰。

首节 上一节 447/54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红楼:宰执天下,青梅是林黛玉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