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宋为王十三年,方知是天龙

大宋为王十三年,方知是天龙 第86节

  最后又反复说了逍遥子武功厉害,请赵倜不能大意,一定小心谨慎。

  王语嫣看完之后,只觉得脸蛋滚烫,没想到母亲竟然就这般将自己送人,一点都不掩饰,实在无地自容。

  她想到赵倜,不由心中“砰砰”乱跳起来,这信给赵倜看见了,自己简直都要羞死。

  一念及此,不由脸上更加发烧,站在树后痴痴的不知如何是好。

  半晌,幽草小心翼翼走过来:“姑娘……”

  王语嫣顿时醒转,慌忙把信叠好揣入怀内,然后走去前面。

  她此刻瞧着白战童贯等王府中人,也难为情起来,低着头不说话,心乱如麻,不知怎么才好。

  逍遥子在对面看着她:“孙女,随曾祖父去往天山,那边天高地远,风景优美,曾祖父传你盖世神功,无上的本领。”

  王语嫣闻言一惊,脱口道:“我,我不去哪里,我才不去那么远的地方。”

  逍遥子不禁露出喜色:“你是同意与我习武了?”

  王语嫣怔了下,才知道自己刚才话语说的含糊,被对方误解了。

  “天山一地,气息清新,景色宜人,有益于修练内功,比外方俗世红尘更胜几成,你随我去天山练武,会进境更快。”逍遥子斟酌道。

  王语嫣神色变了变:“我不去天山,宁死都不会去那么远的地方,我绝不会离开中原……江南的。”

  逍遥子扬了扬眉,道:“为何不想去天山?”

  王语嫣不语,逍遥子瞅了瞅她,面露思索:“只要你愿意学武,不去天山也不是不行,那去峨眉如何?那里气息也好。”

  “不去,我不去……”王语嫣低声道,然后瞅了瞅王府众人,众人此刻也都在看她,她顿时觉得脸上又烧得滚烫,心想不会信上所说的事情被知道了吧?虽然那信的内容不可能被看见,但谁知母亲当时在曼陀山庄有没有那般说过,简直此刻难以为情。

  “那你想去哪里?”逍遥子奇怪道。

  “我,我要回曼陀山庄……”王语嫣道,她现在只觉得实在太难为情了,幸好赵倜没看到她此刻羞态,暂时回去,正好问问母亲为什么要说那样话语,叫她在王府之中如何自处。

  “去曼陀山庄学武?”逍遥子微微沉吟,道:“曼陀山庄虽然在尘俗中,不过太湖气息倒也勉强,既然你执意要回此地,那曾祖父便与你返往山庄好了。”

  王语嫣点了点头,心中松下口气,旁边阿朱道:“姑娘真要回去吗?”

  王语嫣道:“我……出来久了,回去看望母亲。”

  阿朱乌溜溜眼珠转动,笑道:“那等殿下回来,姑娘武功学得好了,请殿下去接姑娘?”

  王语嫣小声道:“阿朱你不要胡说……”

  逍遥子在前面皱了皱眉,想要说句什么,但瞧瞧王语嫣不由罢了口,脸上尽是满意至极表情。

  “现在就和曾祖父走吧。

  “好……”王语嫣点头,看眼王府众人:“还请诸位转告殿下一声,我……回去曼陀山庄看望母亲。”

  幽草这时道:“姑娘,奴婢和你一起回去。”

  王语嫣刚要说话,逍遥子淡淡道:“自己回去,我带不得旁人。”

  幽草来京之前听李青萝说得逍遥子恐怖,心中害怕,不由后退了一步。

  阿朱笑道:“幽草你不要走了,你家姑娘在府内好多东西,都得打理,你留下与我作伴。”

  幽草呆了呆,刚要询问王语嫣,就这时便听园外传来一声道号:“无量天尊。”

  众人一愣,举目望去,只见大菜园子豁口处走进一人。

  这人是个白发白须的老者,穿得半道半俗,气质出尘,神情流露一抹笑意。

  他脚步看似极慢,但身形却不知不觉便来到近前,目光微微扫过,落在逍遥子身上。

  逍遥子不加理会,对王语嫣道:“乖孙女,我们现在就走好了。”

  王语嫣点了点头,冲众人行个福礼,便要跟着逍遥子离去。

  白发白须老者见状,冲逍遥子笑道:“这位先生且慢……”

  逍遥子面上无喜无悲:“我带孙女离开回家,你宋庭也要阻拦吗?”

  白发白须老者闻言一愕,随后道:“这位先生误会了,老朽与朝廷无关,只是逛来此处,见到先生欣喜,方才过来见面。”

  逍遥子嘴角浮现一丝揶揄:“与朝廷无关?”

  白发白须老者笑道:“老朽多年以前有个匪号,唤做江湖夜雨十年灯,姓冯名九泉,不知先生高姓大名?”

  逍遥子打量他,哂笑一声:“你说过来见我,有何事情?”

  白发白须老者闻他不报姓名,倒也不生恼火:“老朽隐居东京闹市不知几十载,难得观看高人,今日见猎心喜,想和先生讨教讨教。”

  “和我讨教讨教?”逍遥子忽然笑了起来。

  童贯在后面目光闪烁,心说你这老头真是不知死字如何写的,这王姑娘的太爷爷武功已经臻至化境,你岂非找不自在吗?

  “正是与先生讨教。”冯九泉道:“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逍遥子目光转去王语嫣:“乖孙女,走吧。”说着,往前走去。

  王语嫣在后面跟上,待临近白发白须老者时,逍遥子道:“既要讨教,出手吧。”

  冯九泉微微一愣,没想到对方竟然这般随意,不由皱眉,但他实在不想错过机会,毕竟这些年在武德司憋闷太久。

  里面打得过的,打不过的,都早便熟悉,没有什么意思,至于从来不出手的,也没办法叫对方强行出手,这时稍一思索,道:“得罪了!”

  两人距离很近,冯九泉抬起一指便向逍遥子点去,指上劲气透出,发来“嗖”地一声锐响。

  逍遥子看都不看,轻轻挥了挥袖子,立刻那劲风便消弭无形,然后继续往前走去。

  冯九泉见状脸色微变,错出一步,一掌隔空而拍,掌风隐含风雷,呼呼作响。

  逍遥子依旧不瞧他,抬起手随意一挡,就听“啪”地一下爆响,冯九泉发出一声长啸,身子倒飞出去。

  他这时脸色已经凝重无比,再看不见一丝笑意,眉头锁到一处,退出三丈之后,身子猛地一弹,如怪鸟一般滑行上前。

  他瞬间打出五指九掌十八拳,虚虚实实,变幻莫测,根本分不清哪招是真哪招是假,只见三丈之内,劲气纵横,刮得空气都发出鬼哭狼嚎一般声音。

  逍遥子这时转过头,脸色稍稍认真了些,但依旧只出一手,他虚空一抓,那些纵横的劲气竟全都奔他这只手掌涌来,仿佛百川归海,又好像万物归极,不可思议般全都被这一只手控制。

  冯九泉一呆,急忙催动内力,四周呼啸之声再起,他掌心橙光如霞,仿佛火云燃烧,朝逍遥子拍去。

  逍遥子冷哼,手掌白芒闪耀,冯九泉不由大叫一声,这一刻感觉自己浑身上下,皮肉骨骼都似乎要被对方抓走,仿佛气血都要被对方抽干。

  他拼命后退,运起周身内力抗衡,却感觉血肉翻腾,经脉乱动,对方那只手掌,就仿佛无量大海,要收罗世上万物。

  无量之海,海纳阴阳,容纳四方。

第144章 山字经

  赵倜站在房中微闭双目,身形晃动,反复打着同一招拳法。

  是太祖长拳第二势,从擂鼓山归来后,他就在不停琢磨这第二势的拳意和真正发力。

  若没有第一势,那这第二势无从推起,仿如空中楼阁,不知从哪开始建造,有了真正的第一势,才能顺应其意其力,往后推衍下去。

  自出擂鼓山,他已经尝试千百回,却每每好像抓到点端倪,然而最后却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但那日寻雕去大草原黄昏回返,观看夕阳如胭脂,天边落寞,苍凉孤寂,心中不由有感。

  到上京后,便开始不停演练,越练心中越是清晰,越练那种玄之又玄的感觉越发明朗,此刻已经推演到了第三十六次。

  赵倜这时目光望向窗外,只见那些并不南徙的飞鸟在半空盘旋嬉戏,你追我赶,叽叽喳喳,欢快吵闹。

  他扬了扬眉,看群鸟回旋姿态,翔飞精神,忽然心中一动,莫非……

  沉吟片刻之后,赵倜第三十七次打出太祖长拳第二势。

  乍起手端,空气之中音爆突然响起,与之前推演使用皆为不同,一阵风旋起于身旁,拳劲十分惊人,四周呼啸,花瓶都发出“呜呜”尖鸣,桌椅都微微颤动,

  赵倜拳势如龙,转瞬击出,就听“轰隆”一声巨响,那房门连同半面墙壁都被打塌,散发的气劲将一些散碎之物扬起,在旋风之中被绞得粉碎。

  院内军兵闻声都吓得跑了过来,高声喊道:“王驾,王驾……”

  赵倜踩着破砖碎木从房中缓缓走到外面,脸上带着一丝明觉,第二势太祖长拳已然推出,这势拳法威力极大,应敌作用和第一势有些迥异,力量超过了第一势。

  太祖长拳每一势的拳意都不相同,第一势飞天的拳意用不到第二势上,但两者却有所关联,一脉相承。

  第一势拳意飞天,此刻他悟出的第二势拳意是游天,这不禁叫他心中猜想,难道第三势的拳意也与天地有关?

  赵倜冲军兵摆了摆手:“本王无事,辽国的房子太不结实,收拾一下,别叫上面瓦石掉下来砸到人。”

  军兵上前打扫,赵倜走去旁边厢房,大雕正在厢房内的桌下伏着,看见赵倜不由露出警惕之色。

  这时雕身上的衣布早便解开,赵倜也没绑它的翅膀腿脚,它身上有伤,刚刚能勉强站起,飞是飞不动的,最多在地上蹒跚几步,然后还得趴着。

  赵倜瞅了瞅它,道:“等你好了,我带你回大宋,若你不听话,便绑你去,你不想被一路绑着吧?”

  大雕眼睛圆滚滚望向赵倜,虽然听不懂,但似乎觉得是不利自己的话语,立刻扬起脖子尖叫两声。

  赵倜伸出手去撸它,它下意识就要歪头去啄,但忽然想到已经被对方扇打了无数次,自己无论如何也是快不过对方的魔爪,便强忍不动,叫这两脚兽在脑袋背上来回摩挲。

  赵倜正撸着雕,外面有军兵敲门报道:“王驾,辽国来人求见。”

  “哦?”赵倜站起身嘴角露出一抹笑意,使团已经到达上京三天,辽国朝上没有丝毫消息,耶律洪基甚至也没有召见,此刻忍不住了吗?

  正常这种情况,使团都会先着急,想办法联系朝臣,往皇帝那里进言,叫赶快商议,但这次出使本来就是辽国先提出开设榷场,大宋随后才列了条件,他这里自然没什么急迫。

  出门到了外面,一看却是元小仙带着耶律延禧。

  元小仙笑吟吟道:“我来给燕王报喜。”

  赵倜看她眉眼可人,隐隐露出一丝慧黠,淡淡道:“什么喜事?”

  元小仙道:“陛下打算开一场诗会,邀请燕王参加,到时上京城有名的才子、各路大家都会到来,燕王可大展身手。”

  “大展身手?”赵倜瞅了瞅她。

  “燕王那日不是说自己文采飞扬,这岂不是个机会,正好展露才华,给我大辽皇帝还有上京的才子们看看?”元小仙微笑道。

  呵呵,赵倜上下打量她一番,原来在这等着自己呢?

  对方于东京经营谍报,自然知道自己从小不读书,只爱舞枪弄棒,由来东京城的文坛士林举行诗会从不参加,未曾显露过任何文采才华。

  那日在耶律洪基面前说好文不好武,其实要误导一下对方,毕竟是来交易战马军备,听到大宋皇室文治,那么耶律洪基自然会放松几分戒备,而且他还有另外一个目的,就是想要对方听了心中不服气,动起诗会之念。

  耶律洪基为人好胜,从小便喜此道,自然想在诗词文章上盖过大宋,保不齐想开个诗会之类打压使团,自己身为皇室,若是比不过上京的士子,那对方正好借机宣传辽国才是华夏正统。

  只不过对方真的以为辽国便会赢吗?自己只是不读书,又非不知书,而且诗词这东西,虽然眼下这个时代名篇已经出了不少,但往后悠悠几百年内,也有不少佳章存在吧?

  至于元小仙此刻说话,除了知道自己其实没什么文声,想将自己架上去报仇外,恐怕还有别的什么目的。

  果然,就听耶律延禧此刻接道:“赵使者,这次诗会我也参加。”

首节 上一节 86/15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大秦异姓王,开局结拜始皇帝

下一篇:大明:我给朱棣造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