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家父万历,请陛下称太子

家父万历,请陛下称太子 第338节

  就连他们也想不明白。

  朱常洵脑子是不是进水了?

  谁都看得出,王爷刻意把文章散发到南直隶,而不是北直隶,不是京畿,就是在给他留着面子。

  给他找补挽回的机会。

  警示已经够直白了,并且播州都把土豆种子通过浙江杨文通的关系,运到了播州。。

  可以说,这一切都已经给他准备妥当了。

  南直隶方面那么想赢一回,竟然都尽快不救?

  难道就是因为此举有拾人牙慧之嫌。

  所以宁愿出现巨大的纰漏,都不愿去做?

  戚金看着孙承宗等一群士子参谋们,心中很欣慰,这些年轻人心向王爷,眼下就是最好的证明。

  不过……

  “现在不是意气用事的时候。”戚金看着孙承宗等人,严肃说道:“这事关南直隶千万百姓,我们救的也不是他福王,是南直隶的百姓。”

  “杨参将?”

  “卑职在!”

  戚金狐疑询问:“有没有关于福王的消息,王爷的警示已经这么明显直白,他不可能看不出他引以为傲的南直隶,现在就是坐在一堆火药上,一个火星就可能引燃。”

  “他怎么会蠢到对此事置之不理,甚至还反对百姓自觉自愿的未雨绸缪?”

  闻言,众人全都看向杨文通。

  杨文通观朱泺看来,连忙回答道:“王爷,卑职倒是与浙江地区的朋友联络,听说一些小道消息,但是并不准确。”

  “说!”朱泺沉声道。

  “福王已经下令给各大粮商平易粮价,并且命令海商从西南诸国贩运粮食到南直隶……”

  “蠢!”朱泺听到这里的时候,脸上不由露出躁怒之色,他看众人一脸狐疑,解释道:“一边平易粮价,一边还想让海商从西南诸国贩运粮食,除非他自己愿意自掏腰包,补贴海商!”

  “海商商贸的风险很大,粮食的价格稳定,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哪个海商愿意冒着利益薄,随时可能在海上风浪中,船毁人亡的风险,贩运粮食回来?”

  众人恍然大悟。

  没有利益的事情,绝大多数人是不会“五五三”去做的。

  尤其是海商,没有至少倍于成本的利益,海商是很少愿意去做的。

  因为海上的风险很大,稍有不慎,遇到风浪,稍有不慎,整艘船,几艘船的货物都可能沉入海里。

  奇高的利润,才能弥补海商的损失。

  这一点他们在天津卫其实就经历过。

  大明的棉布只有倭寇愿意要,荷lan人是绝对不会贩运棉布的。

  哪怕大明的棉布,纺织工艺、质量超过了他们本国的。

  说白了,就是利润太少,很有可能还不足以弥补遇到风浪的损失。

  朱泺看着杨文通:“抱歉杨参将,你继续给大家说。”

  杨文通知晓朱泺心急,连忙说道:“还有消息,福王对种植土豆是默许的,而地方关于以及乡绅的行为,是他们背着福王做的。”

  “这些消息准不准确,卑职不清楚,都是从南直隶流传到浙江的一些小道消息。”

  “并且因为南直隶对蚕丝的需求,卑职的朋友来信,告知卑职,浙江也出现了毁田种桑的事情,不过浙江地区的官府对此事还有所保留,管的比较严,也只有一些远离治府的地方这么干。”

  “既然福王默许,这些人背着福王这么做是为什么?还有福王身在南直隶,难道都不清楚?”一名士子参谋十分费解。

  海中砥冷笑道:“这有什么难以解释的,这些人背着福王阻止百姓种植土豆,是因为他们要趁着粮荒发国难财。”

  “不然他们手中的土地为什么越来越多,而百姓的土地却越来越少,最终许多小自耕农破产,无立锥之地?”

  “这种套路,他们玩了几百年了!对他们来说,轻车熟路。”

  “任何一次灾难,对他们来说,都是一场饕餮盛宴!”

  “南直隶的官权则成为了他们的打手,无主的荒山、山林都是朝廷的,没有得到官府的许可,百姓是不准私自耕种的。”

  “这也就是王爷经常说的,要打破一些条条框框,我们播州如果也按照这一条来做,百姓是无权去朝廷所属的山上割草喂牛、喂羊的。”

  “至于福王为什么不清楚,是我们跟在王爷身边,习惯了王爷会出现在田间地头,习惯了王爷会出现在正在营建的道路上。”

  “你们不会以为,福王也会如王爷一样,做这种自降身份的事情吧?”

  “秦淮河畔莺歌燕舞,温香软玉,当然比深入田间地头,看一群脏兮兮的愚民们更惬意吧,南直隶元宵盛况,可是名扬天下的!”

  戚金听着海中砥尖锐,甚至有些尖酸刻薄的话,不由苦笑摇了摇头。

  这个海秀才啊,愤世嫉俗,一点儿都不懂得藏拙隐藏。

  还真如王爷所言,海秀才终究在军中发展最合适。

  这家伙这张尖酸刻薄的嘴,对朱钰他们的脾性,可要是在朝中的话,死都不知道怎么死。

  太得罪人了!

  虽然只是大家鸡一嘴鸭一嘴,七嘴八舌的推测。

  但所有人都明白,恐怕事情的始末,与他们群策群力推测的差不多。

  众人看向朱泺。

  便见朱泺已经坐下来了,正面色微黑,奋笔疾书。

  王妃正在亲自砚墨。

  所有人都悄悄地,没有开口。

  戚金小心翼翼的靠近,眼神示意一下东哥,微微躬身,东哥笑着摇了摇头。

  戚金只能放弃,站在旁边看着。

  其他人也蹑手蹑脚,轻拿轻放的走过去,围在堆满了文卷的书案旁边,看着朱泺奋笔疾书。

  改革、发展、稳定。

  第一张纸上,醒目的三个字跃然纸上。

  力透纸背,任谁都能从自己王爷此刻的字迹中那种力度和凌厉,感受到此刻其心中的愤怒。

  第一张纸写好,戚金看完后,其他人开始传阅。

  第二张。

  第三张。

  ???

  渐渐地,周围的人看着看着,面色微微变红,潮红、赤红。

  彼此相互攥着拳头,相互对视点头。

  脸上的激动之色溢于言表。

  可明显又怕打扰到朱泺,所有人都忍着。

  呼!

  某刻,朱泺长长吐了口气,似乎压抑的躁怒,也随着最后落款结束,随着这一口浊气吐出,完全发泄出来了。

  孙承宗等人也跟着松了口气。

  朱泺这才发现围在书案旁的众人。

  他将最后一页交给戚金,等众人看完后,起身吩咐道:“把这篇文章快马加鞭送回京城,让熊廷弼老兵报刊发。”

  “是!”戚金郑重应了一句。

  一群士子参谋们脸上露出激动之色。

  谁都清楚,他们王爷不准备给南直隶留面子了。

  这是要直接将事情捅到龙庭去!

  南直隶的消息经过他们分析理清后,年轻的士子参谋们,其实不比海中砥的尖酸刻薄差多少。

  只不过他们的性格不似海中砥一般刚硬。

  福王朱常洵毕竟是皇子。

  在自家王爷没有表态之前,他们也不好过分的表达对南直隶,对福王朱常洵的不满愤怒。

  朱泺看着面前的士子参谋们,心中很满意。

  倒不是因为他们对他的忠心。

  而是他们隐藏在心中那份对恶政的厌恶和痛恨。

  眼前的士子参谋们,有点像后世被公知们抹黑成一个相对贬义属性的一类群体。

  愤青!

  大明现在恰恰需要的就是年轻人,愤世嫉俗的勇气!

  只有这股勇气,才能彻底冲垮千百年形成的僵硬腐朽气氛!

  只有他们的热血,才能重新赋予这灰白压抑的江山锦绣彩色。

  即便是后世,愤青也绝不是公知们所抹黑的贬义属性。

  因为他们的出发点,总是基于心中最美好的一抹良善,尽管有些时候,会好心办坏事。

  但是很多时候,基于心中最美的一抹良善为出发点,做的事情,绝大多数都还是好的。

  如果当一个群体没有了这抹心中的良善和热血,扼杀了这抹良善和热血,不可避免的会走向现在大明这般景象。

  小圈圈的私欲横行,龌龊阴暗。

  良善和热血并不可怕,并不是猛虎。

  加以引导,可以在正确的事情上,迸发出强大的力量。

  抹黑畏惧者,往往都是一些内心极其腐朽阴暗龌龊的人,因为这是两种格格不入的东西。

  一旦相遇,天生就伴随着你死我亡的争斗。

首节 上一节 338/47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我给朱棣造梦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

37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