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归义非唐

归义非唐 第33节

  “至于曹茂,你等会就不要离开了,就在这里照顾我的起居。”

  虽然喝的是水,但刘继隆确实有一种骤富的气质。

  这也不怪他,又有谁升职加薪后不炫耀炫耀,更何况苦了这么多年的他。

  

  对此,众人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情绪,只是笑着答应说一定。

  只要不瞎,谁都看得出来自家将军成了张氏的红人,跟着他,总比再找旁人要来得轻松富贵。

  “来,大口吃肉!”

  刘继隆招呼着众人分食羊肉,同时还让曹茂分出两大块肉给门口的兵卒送去。

  从午后到黄昏,一场宴席这才结束,酒居延他们也先后告别离去。

  站在门口,刘继隆送走了酒居延他们后,倒是觉得这场宴会收获了意外之喜。

  说到底,酒居延和陈靖崇毕竟是张淮深的旧部,所以今日他才没有刻意交代兵卒传酒居延二人来。

  不曾想酒居延他们跟随张昶来了自己这里,那也就说明二人也是想跟着自己干的。

  对此,自己自然没有拒绝的道理。

  至于张淮深会不会生气,刘继隆倒是觉得不可能。

  他虽然和张淮深接触不深,可张淮深确实不是小气之人,况且自己也不是要自立门户,而是依旧在张氏手下干活,他也不至于不满自己。

  想到这些,刘继隆也就放平了心态。

  他回头走回院内,看着这个属于自己的院子,心里不免有些飘飘然。

  只是等他走回厅堂坐下,看着忙碌收拾的曹茂后,他又慢慢的冷静下来,不禁在心底笑骂自己。

  “刘继隆啊刘继隆,这才一个小院子就把你高兴地,就你这性格,还想做成什么大事?”

  吾日三省吾身,这几乎是张掖之战以来,刘继隆每天都会做的一件事。

  先前张昶他们都在,高兴之余倒是有些轻浮,现在反应过来,他这才觉得自己有些太得意了。

  山丹不过是如今沙州军治下四州八县之一,就这么个小地方,自己有什么值得高兴的。

  想了想,刘继隆这才彻底冷静下来,起身看了一眼曹茂,轻声吩咐起来。

  “收拾完就早点休息吧,明日我去府库看看,能不能支些俸禄,先给你我弄几身衣裳。”

  “诶……好,多谢将军!”曹茂毕竟是少年人,乐呵呵笑着答应下来,紧接着又低头继续扫起了地。

  瞧着他高兴的模样,刘继隆也将兵卒带回的纸笔砚墨拿到了厅堂的东厢房。

  与曹茂吩咐一声,将此地作为自己日后的书房后,他便坐在椅子上,提笔书写起了治理山丹的章程。

第41章 布衣之苦

  “这是他写的?”

  “应该是,从这字就能看出来。”

  翌日清晨,刘继隆便亲自将治理山丹的章程带来了衙门,由兵卒转交给了张淮溶。

  他将这章程题名为《治山丹章》,而得到这文章的张淮溶也将其带给了张议潮。

  此时的衙门内堂中,一身常服的张议潮坐在主位,张淮溶坐在一旁。

  张议潮看着眼前的《治山丹章》,虽然满意其中内容,但眉头却始终微皱。

  无他,全因刘继隆的字有些不太好看,甚至可以说有些丑陋。

  若是站在普通人的角度,字只要能看懂就行,但对于官员来说,写字和文章还是有些讲究的。

  刘继隆所写文章的字体大小不一,看起来很费劲。

  “内容不错,就是这字得多练练,你从府库中拨二刀麻纸给他,让他好好练练字。”

  “若是等张掖那边调人过来,那群吏员少说得笑话他这字几日。”

  张议潮有些嫌弃的说着,同时将手中的《治山丹章》放下。

  “淮深倒是给你寻了个好帮手,你令他兼任主薄也无可厚非,有他在,你这边我就放心了。”

  闻言,张淮溶也轻笑道:“希望淮深知道后,莫要与我争。”

  “呵呵,他那边人多,张掖城内的豪强虽然被我们收服,但他们也要争取利益。”

  张议潮解释着:“山丹这边,过些日子便会安排些人过来任职。”

  “他们过来后,你得把握住他们与沙州来人的平衡,切不可自乱阵脚。”

  “叔父放心!”张淮溶严肃点头,见状张议潮也将目光放到了《治山丹章》上,不过这次他没有继续说什么。

  倒是不等叔侄二人继续讨论其它话题,内堂外的院子却走来了一名兵卒。

  “司马,刘别将想支取今年上半年的俸禄,您看……”

  兵卒在内堂前作揖开口,闻言的张淮溶略皱眉头。

  沙州虽然处处标榜大唐的官制,可由于物资紧张,因此施行的是年俸制,也就是一年发一次。

  正常来说,除了战死将士,其余都是等到入冬前发放。

  刘继隆现在来支取俸禄,还碰上了张议潮在的时候,这不免让张淮溶有些不舒服。

  “支给他吧。”

  张淮溶还没发话,张议潮便主动开口,并对张淮溶教育道:

  “凡事不能以自己标榜他人,这刘继隆家中的情况我查询过,虽说其祖辈随军逃难至瓜州,传至如今却也不过三脉。”

  “刘继隆幼年丧父,参军前又丧母,全靠充当牧奴才得以养活自己,家中积贫多年。”

  “虽说他屡次获得赏赐,但他出手大方,常自掏钱财请食将士,估计那些钱粮早就被他挥霍了。”

  “他来支取钱粮,给他便是,还能让他对你生出感激,何乐而不为?”

  张议潮为刘继隆解释着,同时也不禁在心底对张淮溶摇了摇头。

  张淮溶什么都好,就是有些豪强子弟的习性。

  他们这些豪强子弟,虽说也曾因为月例花光而窘迫于钱财,但起码的衣食住行却不用担心,哪里能知晓底层将士们的难处。

  今日若是自己不在,这小子即便给了刘继隆俸禄,怕是也会生出间隙,还得自己好好开导才行。

  “叔父教育的是,侄儿这就让人支取钱粮给他。”

  经过张议潮点拨,张淮溶也是反应了过来,同时主动建议道:

  “如今山丹新立,许多将士远离家乡,不如趁此机会,将去岁十月至今岁六月的俸禄一并发放。”

  “届时将士们若要寄钱粮回家,也好由大军押运返回,免得遭胡虏劫掠。”

  张淮溶倒是能举一反三,这让张议潮稍微放心了不少,颔首道:“如此最好,不过还是得改进改进。”

  “押送钱粮徒增耗费,你且下令告诉山丹折冲府的将士们,就说提前发放这九个月的俸禄,若是有人要寄钱财回家,便在领取军饷时交代清楚,依理减除。”

  “你让直白们将这些将士的需求记录成册,我便带着册子返回沙州,让沿途的府库发放钱粮给他们的家人,省去押运的麻烦。”

  “是!”张淮溶连忙称是,随后便让兵卒去告诉刘继隆,让他召集随军直白们到衙门摆案集合,同时向山丹军营传去发九个月俸禄的消息。

  

  由于刘继隆就在正堂等着,所以当传信的兵卒走出来,坐在椅子上的他下意识便起身等着兵卒开口。

  “刘别将,传张司马军令,请您召集随军直白,于衙门前摆案集合,告诉山丹折冲府的五个团弟兄们来衙门提前领九个月的俸禄。”

  “此外,若是有兄弟要寄钱财回家,便直接从这次发俸中减去,由刺史令各州县发放。”

  兵卒毕恭毕敬的作揖,同时递出了张淮溶交给他的鱼符。

  刘继隆双手接过鱼符,仔细打量后便作揖应下:“刘继隆领命。”

  说罢,他直起身子,拿着鱼符看向正堂内办事的两名随军直白。

  “召集随军所有直白来衙门摆案,同时去军营调旅帅酒居延所部来衙门维持秩序。”

  “待酒居延到此地,再另行通知军中弟兄前来领饷。”

  直白们闻言起身作揖,刘继隆也将自己怀中的鱼符递给其中一名直白。

  很快,二人作揖离去,不多时便唤来了三十余名直白。

  刘继隆招呼他们在衙门外摆案,按照一人记录,一人分发军饷,一人计算的方式进行编队,各自在桌案后就坐。

  随着衙门前的街上布置好,窸窸窣窣的甲片声便跟着传来。

  酒居延率领十三团第一旅的上百名着甲弟兄到来,刘继隆指挥他们去府仓搬来钱粮。

  虽说吐蕃禁止汉人铸钱,甚至禁止用新钱,但吐蕃对大唐的商品却十分依赖,因此府库中还是有足够多铜钱的。

  当一切准备好,刘继隆一边让人去军营通知山丹五团的将士来领俸禄,一边拿起文册好好查阅起来。

  不过一刻钟,长街尽头便浩浩荡荡走来了满脸激动的将士们。

  刘继隆也合上文册,目光看向酒居延。

  酒居延心领神会,立马让人维持起了秩序,而刘继隆则是站在直白们身后,看着他们发出军饷。

第42章 治山丹章

  “酒居延,折冲府旅帅,从八品上,领禄米四十六石五斗,寄归家中四十石,余者折钱十三贯。”

  “张昶,折冲府旅帅,从八品……”

  唐朝官员的俸禄主要是三种,第一种是禄米、第二种是料钱、第三种则是土地。

  然而河西情况特殊,因此基本只采用了给禄米和给土地这两种,禄米若是想要折钱,还得看府库的钱够不够用。

  所以正常情况下,普通的兵卒和队正、伙长、伍长的下层军官都是直接领禄米,折钱都是旅帅及以上军官才能享受的权力。

  对于官吏的俸禄,也是参考书中贞观年间的情况来发放。

  从午后到黄昏,五个团的将士们都已经领完了自己的军饷,刘继隆和直白们也是累得不轻。

  将酒居延他们这一个旅的军饷发完后,刘继隆这才拿到了属于自己的九个月俸禄。

首节 上一节 33/3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氪金变强?开局攻略甄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