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义非唐 第9节
“传你来不为别的,除了调你本伙前往福禄,还需要你带着这些日子打造的三十套甲胄和五千支箭矢前往福禄。”
酒泉的军工能力比刘继隆估计的还要强,仅仅十日就制作了三十套甲胄和五千支箭矢。
“敢问校尉,本伙何时出发?”
“明日辰时出发,牙门会给你准备好挽马车和军粮、淡水,明日辰时之前你带人前往东门接收便可。”
刘继隆询问,张议涣作答,随后便摆手道:“其余无事,你退下吧。”
“是……”刘继隆应下便退出了牙门,随后快步向土屋走去。
好在他回来的及时,因此张昶他们还没有带人出去训练。
“伙长?”
瞧着刘继隆回来的急促,张昶等人心里都升起了不好的预感。
“明日辰时我们要出发去福禄,而且很有可能会参与东征。”
“张昶,把剩下的钱分一分,你们各自都回家吃顿好的,明日辰时东门集结。”
刘继隆的话让屋内顿时无声,众人面面相觑。
关键时刻,老成的马成主动开口道:“娘地,练了十日,总算有机会上战场了。”
“今天回家和家里人吃顿好的,明日大伙一起去东边杀贼!”
随着马成开口打圆场,屋内气氛也热闹了起来。
“终于能报仇杀贼了!”
“杀他娘的!”
“哈哈哈……”
屋内回荡笑声和叫骂声,驱散了众人心底的不安。
张昶打开了屋内的一个箱子,骂骂咧咧道:“早上才买的肉,还没吃就要各自回家吃饭了。”
“伙长,这米肉我们俩人吃,叫他们回家吃白饭去!”
张昶一边骂骂咧咧,一边将这些日子剩下的钱做出了分配。
每个人领了二百多钱,与刘继隆打了个招呼后,便背负自己的甲胄兵器,前往土屋外不远处迁走了各自的驽马。
瞧着他们离去的背影,刘继隆吐出一口浊气,转身看了一眼空荡荡的土屋,不知作何感想。
“伙长,既然明天要出征,那我现在就开始弄饭吧,不然这块肉放久了也不好吃。”
耳边传来张昶的声音,回头看去,只见他提着一条羊肉,止不住的咽口水。
刘继隆笑了笑:“今天就我们两个人,这肉就不炖了,烤着吃!”
“行,我这就去收拾!”张昶双眼放光,提着肉便去处理去了。
与此同时,军营内的其余兵卒也听说了第三伙即将开拔的消息,纷纷来与刘继隆道别。
对于他们,刘继隆也都热情招呼,称日后若是有机会驻扎一城,他还会免费讲学,希望众人还能遇见。
闻言,许多人忍不住鼻头发酸。
在这个没有活字印刷的年代,哪怕是中原腹地的百姓都难以接触到书本上的知识,更何况在这痛失汉音近百年的河西之地。
刘继隆这些日子的免费讲学,别的不敢说多,但至少让许多人都知道了自己的名字怎么写。
对于他们来说,仅仅是一个名字的书写方式,便能够称得上恩德……
第12章 一路向东
“伙长,马成他们不会跑了吧?”
“瞎说什么屁话!”
酒泉城东门门外,坐在挽马车上的张昶忍不住开口,换来了刘继隆的教训。
此时已经接近辰时(7点),三辆挽马车停在城门外,拉拽着粮食、帐篷、甲胄、箭矢等物资,旁边还站着张昶和刘继隆所乘骑的驽马。
他们二人已经将甲胄穿在身上,长短兵器也准备充足。
在这河西之地赶路,哪怕是平日里都得戒备,更别提此时他们还拉拽三车物资,如小儿抱金砖过市。
“伙长!”
忽的,甬道内传来了叫嚷声。
张昶与刘继隆看去,只见赵迁与马成牵着驽马从城内走来。
酒泉城不是什么繁华大城,土路与土屋所构成的街景,宛若前世二三十年代的农村。
从三皇五帝到六十年代前,农民的生活并没有太大的改变,所改变的无非就是服饰和发型罢了。
“过来穿甲!”
“诶好!”
刘继隆对其招呼一声,二人连忙牵马走出东门。
随着二人出现,其余七人也先后抵达,没有一个人迟到。
刘继隆亲自上手为他们穿戴甲胄,同时将一袋东西拿出来:“这袋子里装着肉干,路上累了就吃两口。”
“是!”众人脸上露出笑脸,刘继隆见状也抬头看了一眼酒泉城的城门楼。
沉默良久后,他才缓缓开口道:“走吧!”
一声令下,第三伙踏上了东进的道路。
这个时代的河西走廊,比起后世要湿润温暖许多。
祁连山下草原遍地,向北延绵二三百里后才渐渐露出地皮。
正因如此,在漠北战败的许多回纥部落都聚众来到河西、西域游牧。
他们的到来,加上吐蕃的内乱,致使了河西局势的失控。
当然,也正是因为他们的到来和吐蕃的内乱,这才让沙州军队有了起义东归的机会。
“呼…呼…呼……”
第三伙向东步行约十里后,便已经花费了近两个时辰,步行的众人都气喘吁吁。
饶是刘继隆已经安排轮班驾驭挽马车来休息,可穿戴近五十斤甲胄,还是把人累得不行。
“坐下休息一刻钟!”
刘继隆体质很好,一路走来没有气喘,这点重量对他来说不算什么。
他招呼众人坐下,自己则是牵着马眺望四周。
南部的祁连山连绵壮丽,好似一排锐士,矗立在这西陲大地上。
北部的草原绿意盎然,风一吹过,便好像绿色的毛毯被人抖动,起起伏伏。
这壮美的一切放在后世,一定会被人圈起来当做景区。
可在这个时代,这壮美景色的背后却是让人不得不小心翼翼的危险。
龙家、回纥、嗢末等游牧部落占据着远离城池的草场,尽管此地距离酒泉不过十里,但却容不得刘继隆放松。
他心里暗自算着时间,随着时间一点一滴的流逝,他这才转头招呼道:“出发!”
没有片刻的耽搁,第三伙的人先后起身戴上头盔,穿戴甲胄负重前行。
在河西,除了城池以内是安全的,其它地方都需要小心敌人的袭击。
至于敌人是谁,可以说只要非己方的所有人都是敌人。
人心是浮动的,随着刘继隆他们再度走了十余里,第三伙的兄弟尽管什么都没说,可刘继隆却清楚他们正逐渐浮躁。
“给马喂水,穿戴马鞍。”
步行二十余里后,眼看正午到来,刘继隆也开始吩咐众人为驽马穿戴马鞍。
“好勒!”
听到可以骑马,先前的浮躁瞬间消散,众人争先恐后忙了起来。
在他们的忙碌下,除了驾车的三人外,其余人都将马鞍穿戴在了驽马身上,熟练地翻身上马。
“走吧,今天起码还要再赶三十里路……”
抖动马缰,刘继隆招呼众人前进。
没有想象的策马奔腾,而是骑着马优哉游哉的前行。
饶是如此,双腿得到休息的众人也都忍不住享受了起来。
渐渐地,先前沉默浮躁的气氛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众人的说说笑笑。
不过与他们不同,刘继隆始终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随着太阳渐渐倾斜,刘继隆估算了时间,随后抬手示意众人止步。
经过判断,他这才回头对众人说道:“快进入龙家地界了,都小心些,骑弓上弦。”
在他的交代下,众人心里一紧,随后下马为自己的骑弓上弦。
能进第三伙的,都是张淮深考察过后马术不错的存在,而马术通常与弓箭密不可分。
吐蕃治下的汉人虽然被管控严格,但放牧的奴隶还是能携带一些软弓来保护牧群,因此众人的箭术虽然不算好,但也差不到哪去。
一手握弓,一手持缰,第三伙的众人在刘继隆的率领下继续前进。
事实证明,刘继明并非无故放失,因为在他们握弓前进后不久,他们便与龙家人碰面了。
“哔哔——”
刺耳的哨声响起,那声音从北边传来,一片灰白色的牧群正在移动。
在哨声响起后,数十名龙家牧民骑马持弓向刘继隆他们靠近。
“戒备!”
上一篇:三国:氪金变强?开局攻略甄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