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爹是崇祯?那我只好造反了

我爹是崇祯?那我只好造反了 第160节

  很快,周围所有的灾民也都全部反应了过来,一个个也顾不上喝粥了,黑压压的全部都跪了下去。

  “草民参见太子殿下,太子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朱慈烺看到这一幕场景有些哭笑不得,但还是亲自将面前的女人扶了起来,随后又对着众人大声道:

  “诸位都起身吧!本宫这次是微服私房,不用如此多礼!”

  紧接着,朱慈烺身边的侍卫和锦衣卫也赶忙将周围的人们搀扶了起来。

  等到这些人再站起来的时候,不少人眼含泪光,心中充满着无尽的感激。

  因为他们知道,他们总算是有活路了!

  就在这时,朱慈烺的目光再次落在了之前那几个想要吃人的灾民身上,他的眼神瞬间冷了下来。

  “把他们给本宫拿下,直接送去矿场做苦役,一刻都不要停留。”

  李若琏闻言,立刻挥手示意,身边的锦衣卫一拥而上,瞬间便将那几人捆了起来。

  那几人这才知道害怕,开始大喊:

  “太子殿下饶命啊!饶命啊!草民也是没办法才吃人的啊!”

  “不吃人就会饿死,草民们不想死啊!”

  “而且草民们从未吃过活人,吃的都是死人啊!”

  朱慈烺听到这些话,一时间只觉得浑身冰凉。

  随后,他语气冷冽地说道:

  “放心,本宫不会杀你们,只是罚你们去做苦役,做满十年自会放你们离开。”

  “也不会饿着你们,到了地方每天都有饭吃。”

  听到这话,几人一时间居然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毕竟在这个年代,有饭吃就已经足够了。

  随即,朱慈烺直接挥了挥手,锦衣卫直接将几人拖了下去。

  做完这一切之后,又安抚了一下灾民,朱慈烺这才回宫去了。

  回去之后,他再次下令将救助的范围往外再推进十里,确保能够解救更多的灾民。

  同时,他也做出了新的规定:

  若遇上试图吃人的灾民,不用请示,直接绑了送去做苦役,十年后再放他们自由。

  朱慈烺终究还是心慈手软了!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又是两天之后。

  此时此刻,到达京城的灾民已经多达五万人左右。

  按照朱慈烺的吩咐,工部从这里面挑选了一批男人去开采石灰石,然后继续大量地制造水泥。

  同时,另外一部分男人则是按照工部的吩咐开始建造更多的房屋以迎接继续到来的灾民。

  当然,被选中干活的这些人每天都有三顿干饭吃,而且有菜有肉。

  除此之外,每个人每天都可以拿到二十文钱。

  只不过这些人因为不能进城,所以钱对他们来说也没用。

  要是带在身上的话,还有可能被人偷了。

  为此,工部也有了自己的计划。

  他们先对这些人进行了登记,需要发放的工钱也暂时记在工部的账上,等到灾情过后返乡之时再统一发给他们。

  灾民们本来是不信的,现在说的好听,万一到时候朝廷不认账怎么办?

  他们总不能直接跟朝廷打官司吧?

  直到工部尚书亲自出面保证,他们这才相信了。

  除此之外,关宁铁骑那边也挑选了一些会养马养牛的人过去负责养马。

  没办法,关宁铁骑那边目前有三万匹战马,每天都需要有人照顾。

  本来一直都是关宁铁骑自己照顾的,但现在这边刚好有这么多的闲人,也刚好为他们省点力气。

  光是关宁铁骑那边就一次性带走了三千多人。

  当然,这些被带走的都是青壮年,剩下的大多数都是一些老弱病残。

  对于这些人,朱慈烺也早有安排。

  其中,妇女负责清洗衣物、打扫周围的环境以及照顾一些行动不便的老人和孩子。

  那些年龄稍大一些、却又干不了重活的则是安排他们每天处理灾民们的排泄物。

  这些排泄物也不能随意丢弃,而是送到陈经纶那里给红薯地里做肥料,也算是一举两得了。

  至于之后来的灾民,也都按照这个规矩进行分配。

  等到人手多得安排不下的时候,再召集人手开始修建关宁铁骑的军营和其他设施。

  总而言之,要物尽其用,既要让灾民有饭吃,也不能让他们闲着。

  在朱慈烺的精心安排下,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时光匆匆,十日眨眼便过。

  抵达京城的灾民数量不断攀升,已然多达十万之众。

  按照之前的分配比例,这些灾民已被妥善安置到各处。

  同时伴随人员增多,水泥厂的水泥产量也日益见长。

  朱慈烺先是组织人力建造了充足房屋来安顿灾民,随后召集人手,在京营附近为关宁铁骑着手修建专属营地。

  与此同时,京营的建设工程也破土动工了。

  毕竟后续还会有更多灾民涌入京城,他们也会参与到这项工程当中。

  倘若工程进度够快且时间充裕,朱慈烺还计划增建一两座城池。

  如此既能屯驻军队,又可将关宁铁骑的家眷迁至北京城。

  不过当然,这只是初步构想,具体实施情况还得依据到时候灾民的实际数量来定。

  另外还有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那就是最近一段时间,老丈人郑芝龙的书信愈发频繁。

  从最初的五日一封变为如今的三日一封,且内容皆围绕海战之事。

  朱慈烺仔细梳理后,大致明白了郑芝龙针对建奴水师的策略:

  简单来说,就是先由黄蜚率领的大明水师主动出击建奴水师,随后佯装战败。

  那时建奴水师定会乘胜追击,待其脱离港口,郑芝龙便率领其麾下水师与黄蜚所率领的水师共同对建奴水师展开包抄。

  到时候便可一举将建奴水师歼灭。

  朱慈烺思索一番,觉得此计划理论上没有任何问题,只是不知实际操作能否顺利?

  不过当然,这也不是他该担心的事情,他相信以黄蜚和郑芝龙的实力,应该可以完成这件事情。

  总体而言,所有的事情都在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

  视线转至陕西。

  孙传庭抵达陕西已然月余。

  在此期间,他颇为轻松地招募到了大量士兵,甚至直到如今,依旧有源源不断的秦人想要入伍。

  究其原因,其实也就两点:

  一来,只要来当兵,绝对能吃饱饭!

  二来,只要当兵,就有钱拿!

  要知道陕西已连续干旱数年,多数百姓食不果腹,所以孙传庭招募士兵的消息一经传开,众多秦人便踊跃前来投奔。

  起初,他只打算招募五万士兵,然而实际应征人数远超预期。

  考虑到贫困、且无以为生的百姓数量众多,孙传庭若不将他们招募入伍,他们恐因生计所迫投身闯贼阵营。

  到时候这些人可就成为了大明的敌人。

  为了防止这样的事情发生,孙传庭果断决定扩充招募人数,并及时将这件事情禀报给了朱慈烺。

  朱慈烺知道这件事情之后,连一秒都没犹豫就直接同意了。

  在他看来,当下时局,大明还有许多硬仗要打,士兵数量自然是多多益善的,况且孙传庭擅长练兵,其所招募的士兵想必也都是一些精兵强将。

  不过,伴随着士兵数量增多,所需粮草与军饷也随之增加,因此这段时间,孙传庭开始致力于筹措军饷和粮草。

  而且他筹措军饷和粮草的手段颇为直接,那就是清查土地,重点针对那些被地主乡绅侵占的屯田。

  虽然他来之前曾与朱慈烺商议过推行摊丁入亩的政策,但孙传庭并未即刻付诸行动,因为他知道目前最要紧的还是练兵。

  所以他只是详尽查明地主们所拥有的土地状况,而后也不强制他们退还土地,只是直接向他们索要钱财。

  就如当下,他来到了陕西的白水县。

  这座县城看似并不富庶,但那只是相对普通百姓而言,此地的地主乡绅实则富得流油。

  此时此刻,白水县城最奢华的酒楼内,正是一副热闹非凡的场景。

  酒楼内宾客满座,数十名舞女正舞动着婀娜身姿,四周一片歌舞升平之象。

  而坐在主桌之上的,赫然便是孙传庭,在他身边,则是坐着数位身着绫罗绸缎、看起来颇为富态的商人和地主。

  这些人均是白水县声名赫赫的富商与地主,也是孙传庭今日宴请的对象。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后,孙传庭缓缓放下酒杯,起身向着众人拱手行礼道:

  “诸位,这饭也吃了、酒也喝了,有什么话本都督也就直说了!”

  “实不相瞒,如今朝廷战事吃紧,急需军饷物资予以支撑。”

  “但是国库已然空虚,虽临行前皇上赐予了不少银两,但近期这些银两亦消耗大半,故而今日本督前来,实则是有所求于诸位。”

  “本督衷心期望诸位能够慷慨解囊相助,毕竟诸位皆知晓,倘若陕西无兵可用,李自成必将再度挥师攻打陕西。”

首节 上一节 160/26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亮剑:我有一间小卖部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