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爹是崇祯?那我只好造反了

我爹是崇祯?那我只好造反了 第236节

  因为直视皇帝可是大罪!

  崇祯扫视着跪在地上的众人,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欣慰。

  随即,他大手一挥,道:

  “众爱卿平身。”

  众人听到这话,这才缓缓起身。

  而朱慈烺,则一直坐在龙辇之中,透过缝隙观察着外面的官员。

  待众人起身之后,简单的客套了一番,随后便准备起身前往宁远城。

  临走之时,崇祯突然对洪承畴说道:

  “洪爱卿,朕看你一路奔波,甚是辛苦,就与朕同乘龙辇吧。”

  洪承畴听到这话,顿时吓得脸色苍白。

  龙辇这玩意儿是他能坐的?

  连忙推辞道:

  “陛下,臣不敢僭越,这万万使不得啊!”

  但崇祯坚持要洪承畴上龙辇,洪承畴无奈之下,只得答应了下来。

  当洪承畴登上龙辇的那一刻,他惊讶地发现朱慈烺竟然也在其中,顿时眼中闪过一丝惊愕之色。

  他虽然知道朱慈烺来了,但却没想到朱慈烺此刻就坐在龙辇之中。

  回过神来之后,洪承畴赶忙再次行礼,口中说道:

  “臣见过太子殿下。”

  经过之前短暂的相处和了解,洪承畴清楚的知道这位太子爷绝非等闲之辈,其智谋与胆略远超常人。

  比之崇祯,更有一种让人敬畏的气势!

  朱慈烺微笑着示意洪承畴免礼,随后便开口问道:

  “洪大人,本宫听闻辽东如今兵力有所变化,不知具体情形如何?”

  洪承畴不敢有丝毫隐瞒,连忙答道:

  “回太子殿下,如今辽东约有十三万兵力。”

  “原本其实只有八万,但在最近一段时间,臣重新招募了三万士兵。”

  “再加上将之前被侵占的军田返还给了军户,这些军户也纷纷响应号召,重新加入了军队,故而兵力有所增加。”

  朱慈烺听后,满意地点了点头,然后说道:

  “洪大人,等到了宁远城之后传令下去,明日一早,除了负责防守的士兵之外,辽东所有的士兵分批到宁远城来。”

  洪承畴听后,心中充满了疑惑,忍不住好奇地问道:

  “太子殿下,不知此举是要做什么?”

  朱慈烺微微一笑,故作神秘地说道:

  “发赏银!”

  洪承畴一听,顿时愣住了,脸上露出一副难以置信的表情。

  朱慈烺则是接着说道:

  “本宫已然决定,在开战之前要犒赏三军,其中军户赏银五两、普通士兵赏银十两、小旗二十两、百户五十两”

  朱慈烺详细地说了一下各个士兵武将赏银的数额,按照这个标准,级别最高的洪承畴,这次能拿到三千两银子!

  这笔银子虽然不多,却抵得过他一年的俸禄了!

  可是洪承畴却是完全傻眼了,他不禁心中暗自思忖,大家什么都还没干呢,为什么要赏这么多银子?

  而且,辽东这么多的士兵和军户,算下来最起码需要两百万两银子以上,这笔银子又从何而来呢?

  朱慈烺似乎看穿了洪承畴的心思,笑着说道:

  “洪大人无需担心,此次前来,本宫早已筹备好了银子。”

  “你只去照做便是!”

  没错!

  朱慈烺来到辽东的第一件事,就是他妈的发钱!发钱!发钱!

  而之所以这样做,一来是为了激发士兵们的士气。

  毕竟这些士兵常年驻守辽东,条件艰苦,给予他们丰厚的赏赐,让他们感受到皇恩浩荡,自然会士气大振,战场上也能奋勇杀敌。

  二来,也是为了在士兵面前混个脸熟。

  就如同在京城时,朱慈烺亲自给士兵们发饷一样。

  毕竟辽东这边远离中原,士兵们对朝廷的忠心度相对不高,而亲自给士兵发放赏银可以拉近和士兵之间的距离,提高他们的忠诚度。

  洪承畴不是傻子,此时此刻他已经大概明白了朱慈烺的意图。

  随后不得不佩服朱慈烺的深谋远虑。

  虽然此举可能会花上几百万两银子,但却可以掌握辽东的军心!

  这笔银子花的很值!

  但紧接着,洪承畴又面露犹豫之色,因为他看到一旁的崇祯此刻正板着一张脸,很明显不太同意这个计划。

  在洪承畴看来,虽然朱慈烺贵为太子,但如今毕竟还是崇祯这个皇帝说了算,所以他不敢轻易答应朱慈烺的要求。

  毕竟正常情况下,有皇帝在的话,太子向来都是不能做决定的。

  朱慈烺也注意到了洪承畴的顾虑,他轻轻咳了几声,然后看向一旁的崇祯说道:

  “父皇,您也表个态吧!”

  崇祯听到这话,虽然有些心疼,但最终还是说道:

  “就按照太子的吩咐去做吧,此事朕同意了。”

  洪承畴听到崇祯开口,这才恭敬地答应了下来。

  “臣遵旨!”

  其实,一开始朱慈烺和崇祯说起一到辽东就发赏银犒赏三军这件事的时候,崇祯是坚决不同意的。

  因为他觉得朱慈烺实在是太败家了,什么都还没做呢,就要花费如此巨额的银子犒赏三军。

  虽然大明目前的财政状况还算不错,但也不能如此大手大脚地花钱啊。

  朱慈烺则耐心地向崇祯皇帝解释道:

  “父皇,辽东的士兵们常年在艰苦的环境中守卫边疆,他们中的很多人连最基本的军饷都拿不到,更不知道什么是皇恩浩荡。”

  “对大明、对我们朱家的忠诚度本来就没有多少。”

  “如今,我们正面临着与建奴的关键之战,士气至关重要。”

  “这个时候,必须展现出皇家的恩德和魄力,让士兵们感受到朝廷对他们的重视和关爱,只要士气上来了,我们还怕打不赢建奴吗?”

  “而提升士气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发钱!”

  崇祯听了朱慈烺的话,觉得也确实有些道理。

  虽然心中还是有些心疼那白花花的银子,但为了大明的未来,他最终还是咬咬牙同意了这个计划。

  于是,也就有了刚才发生的事情。

  不过当然,这种事情就算崇祯不同意,朱慈烺也会照做的。

  很快,这支军队便来到了宁远城。

  朱慈烺打开轿帘,望着这座古朴沧桑的城池,心中不禁一阵感慨。

  因为在原本的历史中,这座城很快就会被建奴攻破。

  但如今,伴随着他的到来,一切都将被改写,这座城将永远归属于大明!

  进入宁远城后,朱慈烺和崇祯的御驾直接入住了宁远总督府。

  这里是宁远城最为豪华、舒适的地方,也是彰显皇家威严的所在。

  至于洪承畴这个总督,只能暂时搬到别的地方去办公和居住了。

  随后,崇祯又按照朱慈烺的安排,接连接见了许多武将和文官。

  其中就包括王朴、杨国柱、唐通、白广恩、马科、王廷臣、吴三桂这几位总兵。

  当然,这个时候朱慈烺自然也是在场的!

  他对其他人倒没什么太大的兴趣,只是多看了几眼吴三桂!

  此时的吴三桂看起来只有三十岁出头,一脸的意气风发。

  谁又能把他和历史上那个卖国贼联系起来呢?

  怎么看,他似乎都是一位忠臣良将!

第162章 皇太极:看来崇祯是和朕拼命来了!

  如果是刚来到这个世界,那么朱慈烺肯定会对吴三桂恨之入骨,没准直接弄死他都有可能。

  但现在.

  不会了!

  因为他的心态早已发生了改变,不会用没有发生过的事情去处罚或者责怪任何人。

  而且不管是从原本的历史还是从洪承畴的战报来看,现在的吴三桂都是一员猛将!

  根据去年的战报,崇祯十三年五月十八日,明军与多尔衮率领的建奴在杏山附近的夹马山一带遭遇,随即爆发一场激战。

  而吴三桂在这场战斗中展现出超凡的战斗技巧,他奋勇拼杀,与多尔衮率领的建奴展开殊死搏斗。

  最终双方均有伤亡。

  七月之时,吴三桂又在在松山、杏山一带多次击退建奴。

首节 上一节 236/26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亮剑:我有一间小卖部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