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第114节
而且归化城并不大,四周的城墙都不到一里宽,里面撑死就三四百亩大小。
这么点大的地方,四万人涌进来那肯定会变得拥挤不堪。
关键归化城里还没多少存粮,如果真让四万人吗全涌进城里守城,他们坚持不了两个月就要断粮了。
也就是说,明军哪怕围而不攻,围两个月他们都受不了。
这种情况下,他们唯有指望援军来解救他们了。
问题,委兀慎部、喀喇沁部、多伦土默特部,乃至朵颜三卫、图们汗他们会派援军来吗?
如果没有援军怎么办?
三娘子和辛爱黄台吉正提心吊胆呢,明军的铁甲车兵竟然结阵往南面去了!
这一下他们都不由得松了口气,为了防止明军的铁甲车兵围城,他们可是想尽了办法。
他们不但把将近四万人马全集结到归化城南面来了,还命人拼命在南面挖壕沟,现在归化城南面的草地都被他们挖得乱七八糟了,到处是丈许宽的壕沟,跟蜘蛛网一样。
或许,他们的壕沟起到效果了。
毕竟,壕沟里挖出来的土他们都是堆积在壕沟北边的,壕沟北面的土墙堆得差不多都有人那么高,明军过来填壕沟的时候他们完全可以让人在土墙后面放火箭乃至丢火把袭扰。
现在好了,明军总算知难而退,跑南面去了。
三娘子和辛爱黄台吉是松了口气,哥力各台吉却是吓坏了。
因为原本堵着河谷的数万明军也跑出来了,这股明军正结阵往东推进呢。
而且,大同镇的上万骑兵也跑到清水河南岸来了。
达拉特部的放牧区域就是前套平原的东南角到清水河一线啊!
明军这是摆明了来围他啊。
如果被围住了,那就完了。
明军可是有上十万人马,他总共才三万多人马。
而且北面的战车和东面的粮车都克他的骑兵,清水河南岸又有很多明军修建的堡垒,他根本冲不过去,就算冲过去了也拿那些堡垒没办法,更何况大同镇上万骑兵还在那边呢。
哥力各台吉吓得,连忙派出快骑绕道去向三娘子和辛爱黄台吉求救。
三娘子和辛爱黄台吉哪里敢来救。
他们还怀疑这是明军的调虎离山之计呢,一旦他们的人马全跑去救达拉特部了,人家直接用战车和粮车横在中间把他们的人马一堵,让他们回不来,然后随便派点人马就把归化城拿下了。
三娘子和辛爱黄台吉不派兵来救,哥力各台吉就只能趁明军合围之前赶紧带着部众跑路了。
前套平原上顿时兵荒马乱,牛羊乱窜。
达拉特部和归附他们的几个小部落那是连忙收拾行装往西北方向跑,只想在明军北面和东面的铁钳合拢之前逃出生天。
明军貌似白忙活了三天,等两股人马围到东南角,那草原上早已清洁溜溜,什么都没有,他们是羊毛都没围到一根。
这会儿前套平原的北部却是牛羊遍地,拥挤不堪。
土默特部的人口可不少,他们占据河套之后繁衍的速度本来就明显变快了,再加上河套水草肥硕又没有白灾,前来归附他们的小部落那是络绎不绝。
嘉靖二十九年庚戌之变,俺答汗手底下的骑兵就达到了恐怖的十二万多。
哪怕就按那时候的骑兵数量来计算人口,土默特部那都有五六十万人口了,那牛羊马匹更是数以百万计。
虽说后面俺答汗分了些人马和牲畜给了他的弟弟昆都力哈,又分了四大部落和一些小部落给他四个儿子,但是,土默特本部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人马又有五六万了,按这个人马计算,光是土默特本部最少二十多万人口。
达拉特部的人马那也有三万多,按这个人马计算,达拉特部最少也有十多万人口。
也就是说,土默特本部和达拉特部人口加起来最少也有四十余万,牛羊马匹那也是数以百万计了。
这么多人和这么多的牲畜全被赶到前套平原的北半部,这里的拥挤程度可想而知。
三娘子、辛爱黄台吉和哥力各台吉那都愁坏了。
这么多的牲畜前套平原北部的牧草根本就养不活啊。
问题,他们还能夺回前套平原南部吗?
如果没有援军,那根本是不可能的。
现在明军光是铁甲车兵和拉着粮车的人马就比他们两大部落的人马加起来都多了啊。
他们也只能一个劲的派快马去催援军了。
这个时候,明军的铁甲车兵和粮车兵竟然又摆开阵势从前套平原的东部和中间两个位置往北推进了。
而且,大同镇上万骑兵也跑到这两股人马的中间,来回游弋,就好像渔网一般往北面罩过来。
这三股人马好像还一点都不急,两天时间总共才推进了两百来里,还没推进到前套平原北部来呢。
三娘子、辛爱黄台吉和哥力各台吉却是急坏了。
这三股人马就算推的再慢,那也会推进到前套平原北部来啊。
到时候他们怎么办?
难道跟人家拼命吗?
如果不跟人家拼命,那就得退出前套平原,往北迁徙,那简直是要他们的命啊!
塞外的寒潮可不是开玩笑的,一旦白灾降临,那绝对冻死牲口无数,人都可能被冻死。
他们正由于要不要集结人马跟这三股明军拼命呢,第三天一早,又有数万明军骑兵从前套平原的西南面冲了过来。
这一下,他们不用想了,光是这数万骑兵他们都拼不过啊!
明军集结了十多万人马,他们还跟人家拼命,那就是找死。
三娘子、辛爱黄台吉和哥力各台吉连忙带着手下所有部众和牛羊马匹往北逃去,连归化城都不要了。
神武营骑兵和大同镇骑兵那是蜂拥而上,逮着落后面的老幼妇孺和牛羊马匹就是一通疯抢。
这一下,他们都不知道抢了多少。
万历收到消息,那又不由得嘴角微微一翘,暗自邪邪一笑。
其实,他这一计利用的就是游牧部落的一个特点,那就是打不过就跑。
游牧部落基本就不跟明显强于他们的强敌拼命,就好比洪武朝和永乐朝的时候,明军太强大了,他们根本干不过,所以,明军一出塞,他们就跑路,根本就不跟明军硬拼。
要不然,洪武大帝和永乐大帝那就不用北征十多二十回了,这帮家伙如果敢拼命,那一两回就能干光了。
正是因为游牧部落这个特点,洪武朝和永乐朝北征了十多二十回都未尽全功。
他就是利用这个特点,不战而屈人之兵,吓得人家跑路。
这样一来,他不用耗费一兵一卒就能拿下前套平原了,而且还能俘虏落后面的老幼妇孺和牛羊马匹无数。
其实,他的目的就是收复河套,至于荡平北虏,现在京营这点人马还不够。
他们如果逼得土默特部拼命,那肯定不是几天时间能解决战斗的,到时候打着打着人家的援军来了,那就是大混战了。
如果蒲州三大豪族再趁机一扇呼,所有北虏一拥而上,京营十二万人马估计都要交代在这里了。
所以,他没必要逼人家拼命,这一次能吓跑土默特部就行。
第127章 这回真平叛
归化城,隆庆六年始建,万历三年完工。
俺答汗是按元大都为模板修建的,里面竟然还有宫殿。
归化城虽然是个微缩版的元大都,里面的宫殿却是金碧辉煌,什么汉白玉、琉璃瓦、金箔、银箔、铜材等那都不知道用了多少。
这里可是西北的最北面,运送粮食过来都费劲得很,这么多的贵重材料运过来都不知道要耗费多少钱。
由此可见,俺答汗这些年和蒲州三大豪族做生意赚了多少钱。
归化城的面积是真不大,但宫殿、楼宇、街道、商铺俱全,而且城墙足有三丈高。
很明显,这里就是蒲州三大豪族跟北虏做生意的重要中转地。
要不然,以游牧部落的习惯根本就不会建城池,建了城池那游牧都不方便了,只有做生意才需要一个安全且固定的地点。
这里面的商铺那估计都是蒲州三大豪族开的,如果能逮住这帮做生意,那都不知道能挖出多少秘密来。
只可惜,归化城已然人去楼空,就连商铺都搬空了,他们到底在这里做些什么生意那都不得而知了。
此时归化城外倒是有不少人,光是明军将士那就有十多万,他们俘虏的老幼妇孺也有十多万,牛羊马匹那更是多达上百万之巨。
这一战他们着实打的巧妙,不费一兵一卒,竟然也能收获如此之巨,万历看了,他都笑得合不拢嘴了。
不过,大战并未结束,西套平原他们都还没拿下呢,还有啺葜颐挥衅蕉ǎ褂衅阎萑蠛雷迕挥惺帐埃褂形鞅钡谋哒蛎挥姓粒氖禄苟嘧拍亍�
他并没有打算在这里久留。
这天一大早辰时许,他便将一众将领全部招至归化城中间的大殿之中安排起后续事宜来。
西套平原必须趁机一举拿下,但前套平原也必须派大军驻守,要不然三娘子和辛爱黄台吉跟委兀慎部乃至多伦土默特部的援军汇合之后杀个回马枪都有可能。
毕竟,这里是土默特部发家的根本所在,丢失了外套三大平原,土默特部必将走向衰败。
他坐在高高的暖阁上细细想了想,随即果断道:“元敬,你率神枢营四万将士在此镇守,归化城里安排一万将士就行了,另外前套平原北面、东面和西面的山谷都派一万将士去镇守。”
戚继光闻言,连忙拱手躬身道:“末将遵旨。”
万历继续下令道:“王将军、陈将军,你们率手下人马去堵前套平原和后套平原中间的河谷,粮车和炮车朕都给你们留下,你们还是把两边的口子都堵住。”
王如龙和陈大受连忙拱手躬身道:“末将遵旨。”
万历继续下令道:“麻将军,你还是率大同镇的骑兵去清水河南岸驻守,防止土默特部联合喀喇沁部乃至朵颜三卫入侵大同镇。”
麻贵毫不犹豫的拱手躬身道:“末将遵旨。”
万历又继续下令道:“如薰、刘将军、满将军、杜将军、楼将军、胡将军,你们率神武营骑兵和两万神机营轻骑随朕去拿下西套平原,记住,每位将士都带上足够半个月吃的干粮和羊肉干。”
众将连忙拱手躬身道:“末将遵旨。”
万历想了想,随即问道:“元敬,你觉得还有什么问题没?”
问题大了。
戚继光小心的提醒道:“万岁爷,我们这么安排,后套平原等于空无一人啊,他们如果夺回后套平原,那岂不是把我们一分为二了?”
这个其实没什么。
万历微微笑道:“元敬,你是知道兵力部署,所以觉得他们敢去夺后套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