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第127节

第141章 抄家不利

  秋意渐凉,京城已然寒风萧萧,塞外都已经雪花飘零。

  每年到了这个时候北虏基本就蹦跶不起来了。

  这主要是因为天太冷,在风雪中打马狂奔人和马都有点受不了。

  所以,除非特殊情况,塞外冰天雪地的时候北虏基本都不会出击。

  今年就更不大可能了,蓟州镇、宣府镇、大同镇北面的朵颜三卫和喀喇沁部那都被打得损失惨重,北迁了五百余里,巴岳特部和巴林部那更是被打得窜西北去了。

  更重要的,内套鄂尔多斯诸部都被灭了,外套的土默特本部和达拉特部那都被赶出前套平原了,北虏没了躲避严寒的河套,冬天贸然出击,冻死在外面都有可能。

  也就是说,今年北虏十有八九是不大可能入寇了。

  万历也趁着这个机会对边关防务做出了调整。

  今年他是不可能大肆分封有功将士了,因为分封之后有功将士就得带着边军屯卫去封地驻防,同时看管着俘虏放养牛羊马匹。

  这会儿边军屯卫的数量压根就不够填满内套和外套三大平原,他还得征召大量内陆屯卫去填充边军屯卫,这需要很多钱,他今年的抄家任务都还没完成呢,去年抄来的钱那也差不多当军功奖励发光了。

  他没钱,那就不能大量征召内陆屯卫去填充边军屯卫,要不然,粮饷都没有,屯田也不够,屯卫调过去只能喝西北风。

  更重要的,他就要大开杀戒了,京城没有足够的人马镇着肯定不行。

  成国公朱应桢所率的上万锦衣卫那必须调回来,还有京营那也必须调点人马回来。

  至于内套和外套那几十万俘虏,其实很好办。

  每年到了这个时候,内套鄂尔多斯诸部和外套土默特部其实都会大举向南迁徙,因为南面更暖和一点,牛羊马匹那都不用搭建暖棚就能过冬。

  他直接下令,命神机营驻防前套平原和后套平原之间河谷的两万人马押着内套鄂尔多斯诸部,土默特本部和达拉特部的俘虏全部迁徙到西套平原去。

  王如龙率神机前营驻守西套平原南面的宁夏镇,陈大受率神机左营驻守贺兰山南部出口,楼楠率神机右营驻守贺兰山北部出口,胡守仁率神机后营驻守西套平原北面河谷。

  这样一来,内套和外套俘虏的老幼妇孺和牛羊马匹就全部被围在西套平原了。

  紧接着,他又下令,命戚继光分出神枢营两万人马驻守后套平原,命麻贵率大同镇一万骑兵在清水河北岸协防前套平原,命萧如薰分出五千人马到偏关镇协防。

  这样一来,他就能把成国公朱应桢手下的上万锦衣卫轻骑,刘綎手底下的神武左营和杜松手底下的神武后营给调回来了。

  杜松已然擢升偏关镇总兵,他直接就擢尤世功为神武后营副将。

  这么一番调整下来,京城就多出三万骑兵来了,不管是震慑文官还是支援蓟州镇、宣府镇和大同镇都差不多够了。

  圣旨下,锦衣卫和神武营将士那是如同三条长龙一般在往京城狂奔而来,押着蒲州三大豪族几个巡抚姻亲的囚车那也装上了水师快船在飞快的往京城划。

  双方汇聚京城之时,便可大开杀戒了。

  不过,在大开杀戒之前,还是老规矩,先抄家。

  这天一大早卯时许,京城阴云密布,天际曙光未现,紫禁城中还是朦胧一片,万历便将成国公朱应桢、英国公张元功、督察院左都御史高茂才、京营副将刘綎和尤世功等招至御书房中。

  君臣一番见礼之后,万历便郑重道:“今天开始抄家,蒲州三大豪族子弟和姻亲在京城所有府邸和店铺全部查抄。

  京营派两万人马围住他们的府邸,锦衣卫进去抄,督察院派御史监督记录,还是老规矩,抄出来的金银直接送皇宫,货物交给英国公的店铺去售卖,那些店铺也给英国公。”

  英国公张元功闻言,不由大喜。

  万岁爷这等于是白送他钱和店铺啊。

  督察院左都御史高茂才闻言,却不由得微微皱了皱眉头。

  他犹豫了一下,还是拱手道:“万岁爷,微臣斗胆,杨博、王崇古、张四维都曾出任朝廷重臣,这罪名都没有就抄了他们的家,而且还是所有亲族一起抄,不大好吧?”

  你们文官开始穿一条裤子跟朕对抗了是吧?

  难怪历史上张居正旧党不堪一击,你们这帮家伙也有问题。

  你还总督过陕西三边和甘肃镇呢,西北什么情况你不知道?

  蒲州三大豪族什么德性你不知道?

  朕若不救你,你早就被革职查办了!

  哼,想跟朕作对是吧,行,你们等着。

  你们比那些奸臣可差远了,朕不帮你们,你们就是一堆扶不上墙的烂泥!

  现在你们竟然帮着奸人跟朕对抗,到时候你们被奸人陷害可别怪朕不救你们。

  这帮家伙就跟历史上的东林党一样,烂泥扶不上墙。

  天启朝,齐楚浙党利用魏忠贤把东林党那一通杀,东林党都被杀得退出朝堂躲起来了。

  后面崇祯想利用阉党谋逆案牵连齐楚浙党,东林党也跟现在这帮张居正旧党一样,一看崇祯想利用他们夺回皇权,就是不肯牵连齐楚浙党。

  崇祯都将阉党逆案名单打回去三回,意思让他们牵连齐楚浙党,他们就添了几个不痛不痒的人敷衍了一下。

  结果,齐楚浙党逃过一劫,后面他们又斗不过齐楚浙党了。

  崇祯痛恨结党营私,他们都只能隐居幕后,推出自己的代理人掌权。

  浙党子弟温体仁那是当了将近九年首辅,东林后继复社掌控的周延儒却只当了三年首辅,而且还被崇祯赐死了。

  这也是你们以后的下场。

  哼,敢跟朕作对!

  万历暗自冷哼一声,不答反问道:“蒲州三大豪族通敌卖国你不知道吗?”

  这个。

  高茂才愣了一下,还是隐隐有些偏袒道:“万岁爷,其他人也就罢了,韩辑一直在京任职,跟蒲州三大豪族也没有多大牵连,他应该不可能通敌卖国吧?”

  韩辑?

  这家伙着实跟通敌卖国没多大关系。

  蒲州三大豪族那是看中了他的儿子韩爌。

  韩爌乡试第一,前途无量,又是蒲州人,所以,蒲州三大豪族才把张四维的女儿和杨博的孙女都嫁给了韩爌。

  这家伙就是蒲州三大豪族培养来接班的。

  万历闻言,细细想了想,随即果断道:“应诊,让陆绎把韩辑及其家人全放了,这次也别抄韩辑的家了。”

  这抓进诏狱的人还能放了?

  成国公朱应桢闻言,愣了一下,这才拱手躬身道:“微臣遵旨。”

  万历又对高茂才道:“朕给韩辑官复原职,这样总行了吧?”

  高茂才闻言,不由目瞪口呆。

  他着实没想到,万历会这么来堵他的嘴。

  韩辑都官复原职了,他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万历其实不是想用韩辑来堵高茂才的嘴,他是想留下韩爌接蒲州三大豪族的班!

  现在,蒲州三大豪族除了官场上的人,其他亲族全部躲起来了。

  这帮家伙估计就连籍贯和名字都改了,而且,他这一通杀之后,这帮家伙肯定会倍加小心,他想要追查出来估计很难。

  但是,他又必须将这帮家伙斩尽杀绝,因为这帮家伙就是历史上的八大皇商!

  他将蒲州三大豪族官场上的子弟和姻亲一杀,这帮家伙估计会比历史上的八大皇商更疯狂。

  如果他不将这帮家伙斩尽杀绝,那绝对会后患无穷。

  问题,王崇古又一副打死不说的架势。

  这个关键人物不开口,他唯有留下韩爌接蒲州三大豪族的班才能把蒲州三大豪族躲起来的亲族给引出来。

  众人跑去抄家之后,他又命人将骆思恭招过来细细交待道:“思恭,你派得力手下盯住韩辑和韩爌父子。

  这一次,你要让手下人想办法获取他们的信任,混进他们家里去,成为他们的亲信。

  不过,这件事不用急,你可以命人先盯住,仔细观察,逮着机会再混进去。

  这对父子很有可能不是要盯一年两年,而是十年二十年,甚至更久。

  我们必须盯到韩爌金榜题名,慢慢擢升到六部尚书乃至内阁大学士。

  这样蒲州三大豪族躲起来的亲族才会放松警惕,暗中和韩爌联系,到时候就是我们动手的时候。”

  呃,盯这么长时间?

  骆思恭闻言,愣了一下,这才拱手躬身道:“微臣明白。”

  韩爌留下了,蒲州三大豪族躲起来的亲族应该能引出来。

  万历也等于去了块心病。

  不过,这次抄家的结果却有点出人意料。

  蒲州三大豪族的子弟和姻亲家里竟然都没多少钱,第一天抄了几家,最多的一家也就十几万两而已,最少的甚至只有几万两!

  原本他还以为抄了这富可敌国的三大豪族能发个大财呢,谁知道,一天抄几家总共才抄出来几十万两的金银!

  很明显,王崇古早就防着他这一手了。

  这个老阴逼!

第142章 文官的套路

  寒冬将至,天气渐冷。

  京城却变得热闹起来。

  锦衣卫和京营又开始抄家了,这次又是几十上百家的抄啊。

  很多老百姓那都不管为什么抄家,他们也管不上,有热闹他们就看,就跟看戏一样。

  不过,这种事官场上的人却是要管的。

  小皇帝如此肆无忌惮,根本不受他们的管束,想抓谁就抓谁,想抄谁家就抄谁家,想杀谁就杀谁。

  这还得了?

  如果他们不管,让这小子这么张狂下去,总有一天会轮到他们。

  因为这年头循规蹈矩的就没几个。

首节 上一节 127/50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谁教你这么当兵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