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第141节

  哪怕杀敌不够百,没有捞到爵位和封赏,那军功奖励也不得了,杀一个北虏就是五十两啊。

  原来的军功奖励那基本上是有命杀没命拿,如果没有什么关系,那等一辈子都等不到,所以,屯卫都不想上战场。

  这会儿就不一样了,当今少年天子可是从不拖欠军功奖励,打完一仗立马就发,甚至以前拖欠的军功奖励都补了不少了。

  五十两对于有钱人来说那是不算什么,对于穷得叮当响的屯卫和屯卫余丁来说那却是一笔巨款了。

  这年头盖个小院子都花不了五十两啊,只要能杀两个北虏那就能娶个不错的媳妇了。

  他们的想法就是这么的朴实,哪怕不能封侯进爵,那也能娶妻生子。

  如果运气好,真能杀敌上百,那这辈子就能享福了。

  很多世袭的屯卫百户、千户、指挥佥事、指挥同知、指挥使,乃至都指挥佥事、都指挥同知、都指挥使,那都忍不住来试试了。

  他们就是奔着封侯进爵来的。

  这种世袭屯卫军职在大明其实很多。

  比如,俞大猷就是世袭百户出身,戚继光就是世袭都指挥佥事出身,杜桐、王宣、萧如薰等等,家里那都有世袭军职。

  都司卫所的世袭军职那都比实职多得多,一个实职百户乃至千户那都有四五个世袭百户和千户在争呢。

  这些世袭军职家里大多也还过得可以,很多那都是从小学文习武的。

  不过,这种世袭军职家里出来的那都很少离开当地的都司卫所。

  因为他们在当地有人脉啊,除非去考武举又或者有过硬的关系,那离开当地的都司卫所根本就不可能谋到实职。

  这会儿就不一样了,京营和边军都不看关系了,只看本事。

  他们如果能通过选拔,成为京营又或者边军将校,那就能率军去杀北虏了,封侯进爵的机会那是相当的大。

  这种情况下,大多世袭军职出身的那都想去搏一搏。

  总之,赶往京城和大明九边的内陆屯卫那是多如过江之鲫,通往北方的官道上那几乎是随处可见。

  他们都不管京城和九边还是冰天雪地,他们都只想赶紧通过操练选拔,上阵杀敌。

  这时候,大同镇总兵麻贵、偏关镇总兵杜松和延绥镇总兵杜桐也赶到京城了。

  万历照样邀戚继光作陪,在养心殿设宴款待了他们一番。

  这几个都是他提拔起来的亲信,不是李成梁那种麻烦之人,席间氛围自是不同。

  万历举杯敬了一圈,又招呼大家吃了几口菜,随即便微笑道:“怎么样,你们都想好把封地设哪里没有?”

  麻贵小心道:“万岁爷,您看,我把大同镇有功将士的封地设在清水河两岸怎么样,那里的地方好像刚刚够。”

  万历暂时没有作答,而是看向杜松。

  杜松也小心道:“万岁爷,偏关镇就没有什么适合养牛羊马匹的地方,您看,末将把偏关镇有功将士的封地设在前套怎么样?”

  万历微笑着摇头道:“其实,朕早就想把九边的防区范围调整一下了,大同镇如果还兼顾清水河一线,那防线就太长了。

  朕想让偏关镇向北延伸,直接将清水河一线包括土城到前套中间的山地全部囊括进去,延绥镇则直接北迁到前套平原。

  这样一来,大同镇、偏关镇和延绥镇就差不多并驾齐驱了,你们联手应对喀喇沁部、土默特本部和达拉特部应该也没什么问题了。”

  麻贵闻言,不由恍然道:“万岁爷,您的意思是把原来的镇虏卫、玉林卫和宣德卫这一条防线重新建立起来,把土城囊括进去吗?”

  万历微微点头道:“是啊,土城以西到宣府镇这一大片原来是巴岳特部和巴林部的放牧之地,我们如果不去占着,那喀喇沁部、土默特本部和达拉特部肯定会去。

  这样一来,去年那一仗我们就等于白打了,朕想让大同镇也向北延伸,把原来巴岳特部和巴林部的放牧之地都囊括进去,有没有问题?”

  麻贵细细想了想,随即郑重道:“万岁爷,如果大同镇边军屯卫全部集结起来前去镇守,应该问题不大,就是这个粮饷耗费太大了。”

  大同镇现在是四万五千人马,一个月的粮饷最少相当于九万两,一年就是一百多万两,这个耗费的确很大。

  不过,这个钱可以赚回来。

  万历琢磨道:“那一片最少几百万亩的草原,牛羊马匹的产出应该够抵消粮饷的消耗了。

  关键那里差不多已经算是塞外了,出兵十分的方便,我们要征讨北虏,那肯定不能一跑就是五六百里。

  我们得步步推进才行,那里就算是我们推进的第一步,至关重要。

  这样吧,朕给你补齐五万边军屯卫,粮饷朕给你想办法,你今年把那一带的防线建立起来,怎么样?”

  五万人马,应该没有太大的问题。

  麻贵慎重道:“万岁爷,如果是单独一个大部来袭,末将保证能守住,如果是几个大部联军来袭,末将恐怕还得有援军才行。”

  这个援军自然是有的。

  万历对杜桐和杜松兄弟道:“朕也给你们补齐五万边军屯卫,不过,粮饷暂时只有两万五千人马的,平时你们还只能轮训。

  你们就跟麻将军配合,抵御喀喇沁部、土默特本部和达拉特部,有没有问题?”

  这么多人马啊?

  杜桐连连点头道:“没有问题。”

  大哥,你没有问题我有问题啊。

  杜松小心的道:“万岁爷,末将手下没什么领兵将领啊,原来偏关镇就不用直面北虏,很少打仗,根本就没什么将才。

  末将手下也就原来神武后营那些有功将士能用,问题,那些单独杀敌上百的基本都是伍长、什长什么的,甚至是普通骑兵。

  他们作战是勇猛无匹,但大多没有学过什么兵法,统帅上千人马乃至五六千人马恐怕不行啊。”

  麻贵闻言,那也连连点头道:“是啊,万岁爷,那些单独杀敌上百的都是自己猛,基本没学过什么兵法,领兵作战恐怕不行。”

  这个问题。

  万历皱眉沉思了一阵,随即果断道:“这样吧,元敬,你在南苑设立讲武堂,专门教授那些没学过兵法的有功将士。

  这课不一定要你来讲,武进士乃至武举人讲都行,但是,你得给他们定好合适的兵书和考核的标准。

  那些没有学过兵法的有功将士就集中在讲武堂学习兵法,他们考核不合格,那就不让他们去领兵作战。”

  讲武堂?

  这大概就跟文科的国子监差不多。

  不过,教授的有功将士还得自己来考核。

  戚继光闻言,缓缓点头道:“末将遵旨。”

第157章 恐怖的粮饷

  南苑讲武堂。

  也就是原来的京营总兵府。

  那时候是要麻痹蒲州三大豪族,所以假意将京营的营地设在南苑,总兵府也设在南苑。

  其实,那时候京营的营地就不在南苑,而在避暑山庄。

  戚继光这个京营总兵那也很少住在总兵府。

  这总兵府等于就是个骗人的幌子。

  现在没必要麻痹蒲州三大豪族了,总兵府这个幌子也不需要了,正好改成南苑讲武堂。

  万历对讲武堂那也相当的上心,他将麻贵、杜桐和杜松送走之后就准备来南苑好好看看了。

  这天一大早辰时许,太阳刚刚出山,皇城南门的承天门突然间又打开了。

  紧接着便是蹄声雷动,上万京营和锦衣卫轻骑蜂拥而出,穿过大明门、正阳门、永定门,很快就排成了一条长龙。

  这会儿万历出宫那是不用跟任何人打招呼,他也不搞什么排场,什么龙辇、华盖、牌匾、锦旗等等都没有,就是清一色的轻骑。

  他自己甚至都穿着锦衣卫的袍服,跟李玄成、单思南、李廷机等隐藏在上万轻骑之中,根本就没人知道他有没有出宫。

  这时候城外的冰雪那还都没有融化呢,放眼望去,那都是白茫茫一片,在阳光下白得刺眼。

  气温那也还在零度以下,不裹紧披风,那都会冷得直抖。

  还好,通往南苑的官道来往的人已然不少了,戚继光也早带着亲兵赶过去了,路上倒是没有积雪和坚冰了,打马狂奔都没有问题。

  而且,南苑并不是很远,骑马都不用半个时辰便到了。

  这会儿南苑里面的积雪却是大半都被清理掉了,特别是平地上,那是一点积雪都没见了。

  大校场那更是人满为患,里面那都住不下了,外面还搭建了一大圈营帐呢。

  北直隶南面几个州府的屯卫和屯卫余丁早就到了,河南都司,山东都司,乃至山西都司离得近的那也已经赶到了,操练选拔也早就开始了。

  京营大队人马这会儿还没法调回来,戚继光也只能将能调回来的将校都调回来。

  好在京营将校很多都封侯进爵了,手下亲兵也不少,操练选拔屯卫倒是够用了。

  南苑大校场里那是号令阵阵,吼声震天,好不热闹。

  上万轻骑滚雷般的马蹄声那都没把整齐的吼声给压下去,可见这些屯卫和屯卫余丁操练有多卖力。

  万历一听这震天的吼声,那都不由得浑身是劲,天好像也没有那么冷了。

  戚继光听闻万历大驾光临,那是早就和永年伯王伟等恭候在讲武堂大门外了。

  君臣一番见礼之后,万历便忍不住问道:“元敬,怎么样,来了多少屯卫和屯卫余丁了?”

  戚继光看了大校场一眼,估摸道:“昨天上午就不止五万了,这会儿估计都六万了。”

  这么多!

  难怪大校场里面都住不下了。

  万历颇有些惊奇道:“北直隶南面几个州府有这么多的屯卫和屯卫余丁吗,好像没有吧,朕记得南面就没几个卫所,撑死也就两三万屯卫正卒。”

  南面的屯卫正卒的确也就两三万。

  戚继光细细解释道:“万岁爷,这次来的屯卫余丁比屯卫正卒都多啊。

  屯卫余丁本来就多,毕竟,一家三兄弟、四兄弟那是很常见的,但是,屯卫军户不管几兄弟,能袭承正卒的就一个,剩下都是余丁。

  这样光是一代就有可能多出两三个余丁来,再加上余丁也会娶妻生子,那繁衍起来吓死个人,一户屯卫繁衍出十几户乃至几十户军户的都很常见,生得多的一户屯卫繁衍出上百户军户的都有。

  万岁爷,只要是屯卫繁衍出来的军户那都是屯卫军籍啊,他们都可以来试试。”

  这次他的确是放开了限制,只要是屯卫军籍的,那就能来试试。

  没想到,屯卫军户会有这么多。

  万历颇有些不解道:“屯卫不是很穷吗,他们怎么养活这么多户人家?”

首节 上一节 141/50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谁教你这么当兵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