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第223节

  李玄成连忙夹了几样万历和皇贵妃秦兰喜欢吃的菜放碗里,如同扒拉饭一般扒拉下去,然后又细细品味了一下,这才将那几碗菜换到万历和皇贵妃秦兰跟前。

  万历又拿起饭碗道:“再来点米饭。”

  李玄成连忙接过碗,跑饭桶跟前直接舀了一勺塞嘴里尝了尝,这才给万历打了慢慢一碗。

  万历又让他给皇贵妃秦兰来了一碗,这才拿起筷子招呼道:“大家别客气,赶紧吃,吃完还有事呢。”

  众人见他都开吃了这才拿起碗装上饭,飞快的扒拉起来。

  这家伙,他才吃了一碗,很多人都干了三四碗了。

  大家的确都饿坏了,他还好点,毕竟他不用干活,就走一走看一看消耗还不是很大,一碗饭下肚饥饿感就差不多消失了。

  他又让李玄成装了一碗,不紧不慢的吃完了,这才郑重道:“云卿,你好像去过深山老林吧?”

  邓子龙连连点头道:“是啊,万岁爷,末将去过很多深山老林,那些匪盗被剿的没办法就会往人迹罕至的深山老林里钻。”

  万历又问道:“那里面的大树多不多,朕是说十丈以上的参天大树。”

  邓子龙回想道:“深山老林里参天大树很多,因为那里面就没有路,而且还有猛兽和毒虫,一般人都不敢进去。”

  那就好。

  万历想了想,又问道:“你想想,离南直隶最近的深山老林在哪里,朕是说你去过的。”

  我去过的深山老林多了。

  邓子龙细细回想了一阵,随即恍然道:“万岁爷,微臣最熟的就是老家赣江那一片了,赣江有一千多里长,而且有十多条大的支流汇入,划船过去能进很多的深山老林。”

  他的老家江西就挨着南直隶呢,从金陵划船过去都不到千里。

  而且,他们划过去的时候是空船就带点吃的就行了,回来的时候又是顺流而下,一天就能划上千里。

  万历微微点头道:“很好,明天你就率一百艘蜈蚣船带五千水师将士和一百个匠户去你们那边的深山老林里找十丈以上的参天大树,能用的就砍回来。”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其他人跑深山老林里到处乱砍那就是盗木,他派人去那是随便砍,砍多少都没关系。

  这下买木材的钱都省了,造船最大的成本还就是木材,他早就应该想到这一点了。

  至于以前为什么没人这么干,大抵是这么干太费人工了。

  这年头工钱虽然不是很高,但成千上万人进山伐木那也相当费钱,光是口粮和运输成本那都不得了。

  他是想着水师将士反正要开粮饷,而且这会儿水师将士也没什么事,去砍树造船正好。

  要不然,五千人马一个月的粮饷就是上万两,再加上口粮和运输成本,那不知道砍多少树才能赚回来。

  邓子龙对打造水师战船那也是相当的上心,去深山老林里砍树那就是为了打造水师战船啊,为了发展水师,别说是砍树了,让他去砍人他都去。

  他是毫不犹豫的点头道:“末将遵旨。”

  平民百姓进深山老林怕毒虫猛兽,他们可不怕,他们有火枪,而且他们还可以带点驱毒虫的药进去。

  木材应该是没问题了,大明两京十三省人迹罕至的深山老林不知道有多少,砍几十年估计都砍不完。

  接下来就是锯木材的问题了。

  万历发现,造船最费人工的其实就是锯木材。

  现在的木方和木板还都是人力锯出来的,十余丈长的木板两个匠户拉锯估计最少得锯个把时辰,太费时费力了。

  这种重复劳动其实也可以利用水车来解决。

  他貌似明白了,荷兰那屁大点地方,人口还不到百万,为什么一年能造五六百艘远洋巨舰。

  那边的人难道人人都是木匠吗?

  这个自然是不可能的,荷兰人应该是用风车在锯木材。

  荷兰有风车之国的称号,他们应该就是靠着利用风力才成为海上霸主的。

  风力还没水力稳定呢。

  大明可以利用水力干很多事情。

  他完全可以大力发展水力机械,让大明成为水车之国。

  想到这里,他又问道:“老杨头,这边应该有会做水车的木匠吧?”

  水车倒是不难做,就是投入太大了,一般人做不起。

  老杨头连连点头道:“是啊,万岁爷,江南还是有不少水车的,做过水车的木匠肯定不少。”

  那就行了,不用从避暑山庄调匠户过来了。

  不过,锯木方和木板的东西还是得让避暑山庄那边做。

  万历想了想,随即比划道:“仲阳,朕想让王国丈做个东西,就是装水车上锯木方和木板的东西。

  这东西的锯片得做成圆形的,小的得有脸盆大小,大的得比脚盆还大才行。

  另外,还得用皮带加速,也就是两个皮带轮不一样大,大的比小的大十倍以上,大的装水车轴上,小的装锯片这一边。

  这皮带轮也得用百炼钢做,而且上面还得雕出渔网一样的花纹,这样才不会打滑,你明白了吗?”

  彭述古闻言,不由满脸震撼之色。

  这东西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其实也简单,只是没人能想到而已。

  万岁爷真是神了。

  他连连点头道:“微臣明白了。”

  明白了就好。

  万历当即交待道:“你等下就做水师蜈蚣船回避暑山庄,让王国丈赶紧做,先给你做一百套带过来,后面还要继续不停的做,那边的水车也可以装上这东西用来锯木方和木板。”

  彭述古连连点头道:“微臣遵旨。”

  接下来就是征召匠户了。

  万历吃完饭之后便让李玄成拟旨,命南京工部行文征召金陵城附近的匠户,一次就征召十万户,全部到龙江宝船厂来集结。

  这一下,南京工部尚书潘季驯都懵了。

  十万匠户可不是十万人,那拖家带口最少是三四十万人啊,宝船厂那点地方怕是站都站不下啊!

第248章 大明速度

  四月的江南已经有点热了。

  金陵城里因为人流太密集,那更是热,白天都热的要穿单衣了。

  龙江洲还好,凉风习习,异常的舒适。

  所谓龙江洲就是宝船厂对面的江心洲。

  这里着实不是一般的大,长度那足有二十余里,最宽的地方怕不有四五里。

  原本这上面还没什么人,也没什么东西,就是荒草杂树,沙地滩涂。

  这会儿龙江洲上却是营帐密布,到处都是人,到处都是正在修建中的围墙房舍。

  那原本没有一个码头的宝船厂对岸都已经修建了二十余个码头了,那原本平整的滩涂上也已经挖出二十多个巨坑来。

  还有江心方向,上百个水车那都已经立起来了,水车旁的作坊都眼见着要完工了。

  这就是大明的速度,只要钱粮给够,不但明军是无敌的,大明匠户干活的速度那也是无敌的。

  万历原本还是住金陵皇宫里面的,但每天来回跑着实太麻烦了,这又是骑马又是坐船的,每天光是在路上就要花个把时辰。

  他干脆就带着上万神武营将士在龙江洲扎下了营寨,每天到处巡视修建进度。

  这天一大早卯时许,天刚朦朦亮,他便迫不及待的带着上千禁军轻骑往江心方向赶来。

  因为昨天彭述古就派人传来消息,这边几个水车作坊要建好了,锯床也要装好了。

  这会儿江心这边不但有一排水车和一排作坊,还有一堆一堆码放的整整齐齐的圆木。

  邓子龙他们砍树那也是快得很,现在基本是五天左右就能送一趟了,大的小的都有,只要能用来造船的他们就砍。

  而且还是留下三千将士和那上百个匠户在深山老林里砍,虽说刚砍下来的圆木有点湿重,一艘蜈蚣船都只能拉五百料左右,但是他们一百艘蜈蚣船不停的拉那也挺恐怖的。

  他们拉一趟就是五万料,拉两趟就是十万料,现在都过去二十多天了,他们都拉了四趟了,足足二十万料的木材,做两百艘千料福船都够了。

  万历带着上千轻骑越过那一堆堆巨大的圆木,很快就来到那一排水车附近。

  这时候竟然有一架水车在转动了,那就证明,那里的锯床十有八九是装好了。

  他打马跑过去一看,果然,彭述古和老杨头等都已经站那作坊外面等着他了。

  众人一番见礼之后,他便迫不及待的问道:“怎么样,锯床能用不?”

  彭述古兴奋的点头道:“能用,万岁爷,这锯床太好用了。”

  万历闻言,立马挥手道:“走,去看看。”

  江上多雾气,这时候外面都还是朦朦胧胧的,里面还点着油灯呢。

  他走进作坊一看,不由微微点了点头。

  这种锯木方和木板的作坊其实很简单,就中间一个类似大条桌的锯床,两边一些摆放木方和木板的架子,其他就不需要什么了。

  不过,他们锯床和架子那都做得很规整,堪称精致,看上去都舒服得很。

  锯床其实也很简单,就是一个大平台,靠近水车那边有一条缝隙,圆形锯片就是从那个缝隙里伸出来的。

  他们想要锯木方和木板,只要用板尺量一下,然后在锯片的内侧钉上一根大概半丈长的木方就行了。

  这时候那圆形锯片正在飞速转动,旁边的木方也钉好了,而且上面还有些木屑,旁边架子上也有几根大概胳膊粗细的木方了,很明显,他们是试过了。

  万历见状,饶有兴致的道:“来上一根圆木试试。”

  呃,您要来圆木啊?

  老杨头闻言,连忙拿起根带了钉子的木方,小心的塞锯片内侧,然后轻轻的钉了几锤。

  紧接着,他便让旁边的匠户抬了根丈许长的圆木上来。

  锯床锯木真的很轻松,他们只需把圆木着锯片内侧的木方往过推就行了,那飞速转动的锯片可比两个人拉锯强多了。

  不一会儿,圆木一边便被锯掉了几寸厚,这一边就平了。

  紧接着,把圆木推回来,再靠内侧的木方上推过去,如此推上四回,比大腿还粗的圆木就变成了方形。

  老杨头再把刚钉上去的木方一拔,然后再带着两个匠户来回推了几回,几根胳膊粗的木方就锯好了。

首节 上一节 223/50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谁教你这么当兵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