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第239节
因为这种压路的铁辊子他们早就有了,只是换了种连接方法连接到了车架上而已。
这辆马车的重点是铁辊子和车架之间的一个奇形怪状的铁桶。
铁桶那是连接在车架后面厚厚的踏脚板上的,高度大致与车架平齐,下面离地面却只有一尺多高。
这铁桶大致也就半丈左右的宽度,长度那是与车体平齐的,整体高度好像还不到半丈,而且还分了两层。
下面一层,那就是空的,两边都装了铁门。
上面一层那也装了铁门,不过铁门在顶端,就跟箱子盖一样,往上翻开的那种。
这上面的箱体里面是一根胳膊粗的实心铁棒,上面还插了很多手指粗的小铁棒,这些小铁棒还都弯的跟鱼钩一样,外面则用链条和车轮轴连接在一起。
而且,这上面一层的屁股后面还带了个斜向下的滑槽,滑槽离地面那也只有尺许高。
很明显,下面一层就是添煤烧火的,上面一层就是搅拌沥青和碎石子的。
这搅拌好的沥青和碎石子还能直接通过后面滑槽均匀的滑落到路面上去,滑落在路面的沥青石子紧接着就会被后面的铁辊子压平。
说实话,这东西都给人一种跨越时代的感觉了。
其实,这里面也没什么高科技的东西,就一个搅拌器和车轮轴的链轮和链条有点技术含量。
链轮和链条这东西据说是汉朝之前就发明了。
万历也是听永年伯王伟说有这种东西,才想到了这种修沥青路的机器。
问题,这东西能用吗?
他细细看了看与外形后世还有点出入的链轮和链条,随即问道:“国丈,这里不会出问题吧?”
永年伯王伟连连摇头道:“不会,不会,没装上之前微臣就命人试过了,而且,马车从作坊那边拉过来也有好几里路,一点问题没有。”
那就试试。
如果这东西没问题了,修沥青路就简单多了。
那些征召的青壮几乎就不用管沥青路面,只需把路基挖出来压平就行了,比原来修石板路还简单。
万历看了看一旁早已准备好的柴火、煤炭、碎石和砖头般的沥青,果断挥手道:“那就开始试吧。”
永年伯王伟闻言,立马开始会匠户点柴火,烧炉子,添煤,往上面丢沥青砖。
这帮匠户速度简直不要太快,不一刻钟,上面的沥青就被烧得冒烟了。
紧接着就是倒碎石子了。
这马车做的着实精巧,匠户站车架踏板上还正好把一筐一筐的碎石子倒上面的搅拌器里,一点都不费劲。
碎石子倒下去,马车就该动了,他们就是用马拉车轮转动的拉力来搅拌碎石子和沥青的。
这辆马车这么大这么重,一匹马肯定是拉不动的,他们用的还是两匹马。
车架上朝前坐着的两个匠户轻轻甩动缰绳,吆喝了一声,两匹马就缓缓朝前走去,那搅拌器随之转动,里面的碎石和沥青肯定是很快就搅拌好了。
永年伯王伟见状,连忙命匠户把马车赶到挖好的路基上,然后又命两个匠户把插滑槽铁板上的插销一拔。
“哗啦”,里面黑色的碎石子那是飞快的往下滑落,不一会儿就被搅拌辊全转出来了。
这落的也太猛了,后面的铁辊子一压,好多碎石子都被压到两边的挡板外面去了。
马车一路过去,一条几丈长几丈宽的沥青路就差不多铺好了,不过,两边被压出来的碎石子却是撒了一地。
永年伯王伟见状,不由尴尬道:“哎呀,万岁爷,微臣没想到这碎石子会出的这么快,浪费了好多,要不微臣命他们铲回搅拌器里去?”
这可不行。
万历微微摇头道:“国丈,你这后面的挡板不能一下全打开,你得做个冲压机一样的滑槽,然后用铁齿轮带动挡板上升,这样,想开多大的口子就能开多大的口子,路面想铺多厚就能铺多厚。”
永年伯王伟闻言,恍然点头道:“万岁爷英明,微臣明白了。”
这年头能做出这样的修路机器已经很不容易了。
万历又提醒道:“这马车真正去修路的时候,煤炭、碎石子、沥青那都要沿着路基一路摆过去,这样就不用等人来回搬运了。”
永年伯王伟连连点头道:“微臣明白。”
万历想了想,又问道:“这种马车一天能做多少套?”
这东西还一天几套?
永年伯王伟小心道:“万岁爷,这马车上很多铁板都是捶打出来的,没有模具,微臣估摸着五天能做一套出来就算是不错了。”
这可不行,大明两京十三省的路要修起了都不知道需要多少这样的马车,更何况塞外很多地方不通水路,这种路更重要。
万历不假思索道:“那就加工模具,所有板材都用模具做,你估计一天能做几套?”
那得多少模具啊?
这上面的板材可都不是一般的大。
永年伯王伟是想起来都觉着头大,不过,他还是认真估摸道:“如果全部用模具加工,那我们一天做两三套应该不成问题。“
这还差不多。
万历微微点头道:“行,那就一天三套,另外,每一套这样的马车都配上一辆专门压路的,赶紧准备,朕想在过年之前把京城的土路全部铺成沥青路。”
永年伯王伟连忙拱手躬身道:“微臣遵旨。”
万历交代好一切便率禁军轻骑打马回宫了,没想到,这时候骆思恭都在御书房外等候多时了。
他匆匆带着骆思恭进入御书房,随即问道:“什么事?”
骆思恭小心的道:“万岁爷,这宫里的消息怎么传出去的,微臣查到点眉目了。”
你查到了就说啊。
万历催促道:“什么眉目?”
这个。
骆思恭犹豫了一下,还是咬牙道:“这事好像是太后娘娘的人故意传出去的。”
李太后?
这个女人又不甘寂寞了?
上次收拾了武清侯世子还不够是吧?
万历闻言,不由微微皱起了眉头。
第267章 大义灭亲
李太后又不甘寂寞了。
万历着实有点烦。
他之所以一直没有收拾李太后,那主要是给小舅李玄成面子。
毕竟,他们是亲姐弟。
他若是真收拾了李太后,小舅李玄成恐怕就算不跟他翻脸,那也要离他而去了。
如果真是这样,他恐怕睡觉都睡不踏实。
宫里他能完全信任的太监也就这个小舅了。
单思南是能给他守护四周,但单思南不可能帮他管着乾清宫和坤宁宫里的太监和宫女啊。
这种事可大意不得,千防万防,最难防的就是身边人啊。
嘉靖帝那都差点被宫女给勒死了!
这个时候他跟那些别有用心的文官可以说是水火不容,最终还会搞到你死我活,身边如果没有个完全可以信任的人管着太监和宫女,他真会觉都睡不着。
还有一个就是名声问题。
李太后假假意思可是他的亲生母亲。
他惩戒自己的大舅可以说是大义灭亲。
如果自己的亲生母亲他都收拾,那能叫大义灭亲吗?
李世民那都不敢收拾李渊啊。
历史上自己亲生父母都杀的皇帝就没几个。
南朝时宋文帝的儿子刘劭好像是唯一一个通过“弑父”手段夺取皇位的皇帝。
其弑逆之举引发千古骂名,所有史家都不承认其为南朝宋的正统皇帝,他甚至帝号都没有,谢庄更是称其“穷弑极逆,开辟未闻”。
他如果真这么做,绝对会留下千古骂名,而且,那些文官也会借机做文章。
那么,怎么办呢?
看样子还得学李世民的。
李世民这个千古明君是怎么做的?
万历皱眉沉思了一阵,随即果断道:“思恭,速速查探,张宏和张鲸一伙在宫外的府邸,凡是跟他们相关的全查出来,一个都不要漏掉。”
骆思恭闻言,毫不犹豫的拱手躬身道:“微臣遵旨。”
万历挥了挥手,令其退了出去,随即又将小舅李玄成招了进来。
他很是干脆的问道:“小舅,你觉得朕这个皇帝当得怎么样?”
你怎么突然问这个?
李玄成细细想了想,这才坦然道:“万岁爷,你知道的,我读书不多,就好习武,我好像就没在书上看到过比你还厉害的皇帝,你要我说,那你就是千古第一明君。”
这话说的,有拍马屁的嫌疑。
不过,以他俩从小一起长大的关系,这马屁是没必要拍的。
也就是说,他说的是实话。
万历缓缓点了点头,随即微微叹息道:“朕是想当千古第一明君,奈何太后老是想给朕使绊子啊。”
啊?
李玄成闻言,下意识脖子一缩,略带惊恐道:“娘娘又想干什么?”
你这都被李太后从小教训出心理阴影了。
唉,这才是至亲的表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