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第244节

  还有射程的问题。

  这两百余斤的火炮射程好像就没有比一百余斤的火炮远多少。

  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万历想了想,随即问道:“国丈,这舰炮的炮管多长,炮弹又有多大?”

  永年伯王伟不假思索道:“舰炮的炮管长两尺,炮弹粗三寸。”

  万历又问道:“那百余斤重的马拉火炮炮管又是多长,炮弹又是多大?”

  永年伯王伟还是不假思索道:“那种火炮炮管长一尺半,炮弹粗两寸半。”

  果然,一个炮管长度和口径比是将近七倍,一个正好是六倍。

  这滑膛炮的射程好像主要就是看炮管长度和炮管口径的比例,这个比例越大,理论上就射得越远。

  还有一个因素就是火药的装填量,火药装的越多,也能射得越远。

  舰炮和马拉火炮的炮管口径比相差其实不大,也就是舰炮的炮弹能粗一点,装填的火药能多一点,所以,射程比马拉火炮要远那么半里左右。

  这射程还远远不够啊,三里都不到,开玩笑呢。

  现在欧陆那些殖民强盗好像连加农炮都造出来了,那家伙,射程最少五六里啊。

  后世有句名言,真理只在射程范围之内。

  这个也不是开玩笑的,是真的。

  所以,火炮射程一定要超过敌人才行。

  问题,这个怎么解释呢?

  现在大明好像还根本没臼炮和加农炮这一说。

  他们造的就是臼炮。

  这年头炮管口径比在十五倍以下好像都是臼炮,炮管口径要超过十五倍才是加农炮。

  万历细细想了想,随即问道:“国丈,这炮管就不能做长一点吗?”

  呃,这个。

  永年伯王伟缓缓摇头道:“万岁爷,这个恐怕不能贸然加长,因为加长了炮管就会变薄,有炸膛的危险。”

  那就增加重量啊。

  现在炮管长度和口径比是将近七倍,再加长一倍多炮管口径比就超过十五倍了。

  万历琢磨道:“那我们就做五百斤重的火炮,炮管还是这么粗,不过,要做到五尺长,炮弹的弹壳也做长一点,多装点火药试试。”

  啊?

  这火炮还不够重啊?

  永年伯王伟小心道:“万岁爷,现在两百余斤的舰炮加工起来就很费劲了,五百多斤,那恐怕没法加工。

  以前三四百斤以上的火炮那都是铸出来手工打磨炮管内壁,然后钻通引线孔就直接往城墙上拉,根本就没办法精细加工。”

  没法精细加工?

  万历不由诧异道:“为什么?”

  永年伯王伟细细解释道:“因为太重了,两百余斤的炮管就要四个强壮的匠户抬了,五百多斤的炮管,十个强壮的匠户都不一定抬得动。”

  你们还用人抬的?

  万历不解道:“你们不是有吊葫芦吗?数千斤乃至上万斤的水车骨架你们不都能吊起来吗?”

  那东西不是什么地方都能用啊。

  永年伯王伟颇有些无奈道:“万岁爷,加工炮管的时候有很多工序就没法用吊葫芦啊。”

  还有这种事?

  万历想了想,随即挥手道:“走,带朕去看看,炮管是怎么加工出来的。”

  他是看过百余斤的火炮炮管加工过程。

  不过,那就没参考价值,因为百余斤的火炮炮管两个匠户就能抬起来。

第272章 大明重工

  正月的京城,着实很冷。

  普通的棉衣棉裤棉鞋那都有点扛不住。

  哪怕坐屋里,不烤火那就会冻得手脚生疼。

  避暑山庄那更冷,北较场上的枯草那都被冻得跟冰棍一样了。

  不过,锻造火炮炮管的作坊里却是热得很。

  两尺长四五寸粗的炮管要烧得通红,那炉子里不但要加大量的煤炭,还得用风箱使劲往里鼓风才行。

  万历走进作坊看了一阵,很快就热得冒汗了。

  这里面的匠户那都是穿着单衣还大汗淋漓。

  因为他们要靠近炉子和烧红的炮管。

  两百余斤的炮管要从炉子里拉出来那都麻烦得很。

  几个匠户先得把特制的铁推车推到炉子跟前,然后四五个人用粗大的铁夹子夹住炮管,使劲拉车上。

  这炮管拉车上之后就得赶紧把车拉到锻床跟前,然后四个匠户拿着圆柱战锤般的塞子上去,往炮管两边一塞,使劲把炮管往锻床上的模具里一抬,这才能开始锻打。

  万历站在不远处看了一阵,那都热得开始扒厚重的外套了。

  不过,他也看明白了。

  永年伯王伟的意思,这道工序就不能用吊葫芦。

  因为炮管要从炉子里拉出来,而且还要移动一段距离,然后还得上锻床。

  炉子上面肯定是不能装吊葫芦的。

  这种大炉子里那都不知道加了多少煤,烧出来的有毒气体那都必须从烟囱里排出去,要不然这里面的匠户都会中毒。

  所以,大炉子上面是密封的,还有一根大烟囱直通外面,风箱往里鼓风的时候炉门那都得关上。

  锻床上那也不能装吊葫芦,那锻打的模具可是从上面砸下来的,吊葫芦装上面那会被砸个稀烂。

  不过,两边肯定是能装吊葫芦的。

  万历细细想了想,随即问道:“国丈,那最后塞进去的两个圆柱子也是模具吧?”

  永年伯王伟连连点头道:“是啊,那两个圆柱表面也是加工过的,只比炮管内孔略微细一点。”

  万历又比划道:“朕看他们都是尽量加快速度,尽快把烧红的炮管搬锻床上去,这火候有要求是吧?”

  永年伯王伟连连点头道:“是啊,这火候要掌控好,炮管不能在炉子里烧太长时间,要不然容易变形,那样就废了,中间的模具塞不进去那就不能锻打了。

  这个火候大致就是刚好把整个炮管烧透,这种情况下中间搬运的时间就不能太长了,要搬运时间太长了,炮管变冷了就有点锻不动了。”

  那就得大改。

  万历指着烧炮管的炉子道:“国丈,那炉子得改一下,两边都要有炉门,而且,靠锻床这边得伸出个铁槽子来,能让炮管横着通过的铁槽子,至于这个槽子多长,你可以按火候来考虑。”

  呃,改炉子?

  这炉子他们都改过好几回了。

  不过,他们改的时候都是考虑怎么把炮管加热到足够的火候,又怎么防止煤气漏出来熏到人。

  万历说的这些他们都没考虑过,他甚至都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改。

  永年伯王伟闻言,小心的问道:“万岁爷,微臣斗胆,为什么要这么改?”

  这不是为了吊起来方便吗。

  万历细细解释道:“这么改是为了在两头用吊葫芦把炮管吊起来,你不是说超过三四百斤了就不好抬吗?

  那就直接用吊葫芦吊啊,炮管烧红之后,打开两边的炉门,直接把事先挂在吊葫芦上的模具捅进去,然后吊起来,跟这边的槽子平齐,然后直接拉到锻床上不就行了吗?”

  呃,这个。

  您以为吊葫芦是能来回拉动的吗?

  永年伯王伟小心的提醒道:“万岁爷,吊葫芦是吊重物的,必须固定在铁架上,铁架很重,不好装轮子,而且吊上炮管之后更重,装上轮子之后也不能来回拉动,那样轮子会陷进地里的。”

  你怎么想到给铁架装轮子去了?

  万历连连摇头道:“朕的意思不是说给固定吊葫芦的铁架装轮子,朕的意思是把吊葫芦固定在一个能来回拉动的铁滑车上。

  铁架是很重,吊上炮管之后更重,那的确不好推动,不过,两个吊葫芦两头吊,就算是五百斤的炮管,一头的吊葫芦加模具再加炮管一半的重量也才三百多斤,拉动应该是很轻松的吧?”

  吊葫芦固定在铁滑车上?

  永年伯下意识抬头看了看,随即忍不住问道:“万岁爷,那铁滑车又在什么东西上来回滑动呢,横梁上吗,这横梁恐怕撑不住吧?”

  那肯定得坐专门的架子啊。

  万历微微摇了摇头,随即指着那锻床细细解释道:“我们得给吊葫芦的铁滑车专门做个架子。

  架子的两头就像那锻床的架子一样,呈门形,下面还有支撑架固定在地上,然后铸两根钢梁把两个门形的架子连起来,中间再铸一个专门给铁滑车滑动的横梁。

  至于这横梁铸成什么样子,那就要看你铁滑车做成什么样子了,你只要能把这套东西做出来,上千斤的炮管拉着来回滑动应该都没问题。”

  他说的有点像后世的龙门吊,不过没有电机带动,上下吊炮管和来回拉动都靠人力。

  永年伯王伟闻言,细细琢磨了一番,随即忍不住吃惊道:“万岁爷,那得做多大两个架子啊,那横梁怕是得铸尺许见方,这么长,怕不是有上千斤重。”

  万历不由问道:“怎么了,那么重的横梁铸不出来吗?”

  永年伯王伟连连摇头道:“万岁爷,微臣不是这个意思,上千斤乃至几千斤的东西我们也能铸出来,用粘土模加铁板加固就行了。

  关键这架子太重了,一个怕都要废几千斤的百炼钢,这还不是一个,两头吊的话一边都得有一个这样的大架子,两个加起来就得上万斤的百炼钢啊。”

  你怎么跟开私人作坊的一样小气?

  我们缺这点百炼钢吗?

  我们缺的是五百斤乃至上千斤的重炮!

  万历缓缓摇了摇头,随即郑重道:“国丈,你知道何谓大国吗?

首节 上一节 244/50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谁教你这么当兵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