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第26节

  他们能不闻风色变吗?

  小皇帝哪怕是瞎子,那也能看见京城四周全是田地和草场啊,为什么京营和皇庄账面上少得可怜?

  这就是嘉靖十八年之后文官千方百计阻扰当朝皇帝离开京城的原因之一。

  因为自嘉靖二十几年严嵩父子掌权之后,大明朝堂贪腐之风日益严重,土地兼并更是让人触目惊心。

  嘉靖为了压制清流摆明了支持贪官污吏啊,贪官污吏不但不会受到惩处,还会受到重用呢。

  谁不贪那就是傻子。

  清流领袖徐阶最后都被查出来兼并了几十万亩田地,由此可见嘉靖朝后期土地兼并有多可怕。

  嘉靖二十几年严嵩父子掌权到万历八年张居正推行清丈条例可以说是大明土地兼并最为严重的三十多年。

  这三十多年贪官污吏兼并的土地都超过前面一百多年的总和了。

  洪武朝到万历朝,大明开荒的田地都不知道有多少,大明两京十三省的田地绝对不止九亿亩了,但是,《赋役黄册》上却只剩下三亿多亩了,由此可见土地兼并有多严重。

  至于为什么贪官污吏热衷于兼并土地,那主要是兼并来到田地每年都有粮食出产,而且,他们联手炒作之下,粮价会越来越高。

  嘉靖前期,京城粮价也就是一两银子左右一石,万历中期,京城的粮价就涨到二两银子左右一石了,到了崇祯朝京城的粮价就变成了三两多一石。

  崇祯末年,京城的粮价都达到恐怖的五六两一石了!

  这粮价暴涨的原因不用问,问就是天灾。

  其实,人祸比天灾更可怕,粮价暴涨并不是因为天灾。

  历史上康熙朝到乾隆朝同样小冰河天灾肆虐,但是,人口却在短短几十年间从两千多万暴涨到了两亿八千多万,而且,粮价不涨反降,降到了一两银子一石以下!

  大明自嘉靖后期开始粮价暴涨其实就是人为炒作的结果,兼并了大量田地的文官既得利益集团为了不劳而获躺着享受穷奢极欲的生活,那就故意囤积居奇,把粮价往天上炒。

  万历自然知道土地兼并的可怕,大明可以说就是亡于土地兼并。

  他之所以突然间跑出京城,冲出囚笼,摆脱束缚,那还只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那也是为了解决土地兼并的问题。

  当然,解决土地兼并的问题并没有这么简单。

  这个问题并不是他离京转一圈就能解决的。

  他是想利用不懂事的叛逆少年形象乱搞一通,为解决土地兼并打响第一枪。

  辰时刚过,朝阳初升,京城北面德胜门到温榆河的管道上锦衣卫和禁军将士都排出一条十余里的长龙来了。

  龙头就是万历的车队。

  万历就如同蛟龙入海一般,带着上万锦衣卫和上万禁军一路往北蜿蜒而去。

  车队经过安济桥就算是进入昌平州地界了,再经过安济桥北面的朝宗桥,离成祖之后历代皇帝的陵寝就不远了。

  不过,万历并不是来拜谒皇陵的,西北方向是皇陵,他却命车队往东北方向奔去。

  下午酉时许,太阳都落到西面的群山之上了,赶来一天的车队终于来到了京城东北的怀柔县境的潮白河西岸。

  这里位置比较特殊,因为潮白河的河谷直通塞外,北虏经常从有名的河谷通道口古北口入寇,所以这里算是抵御北虏入寇的前沿了。

  原本这里除了县城周围有一圈屯田,其他地方基本都是京营牧马场,这主要是为了防止北虏入寇把好不容易种下的粮食全踏坏了。

  现在这里却是田地草原差不多各半,河边很多草地那都开成田地了。

  很明显,这是有人兼并了京营牧马的草地用来种粮食。

  夕阳西下,如同长龙般的人马终于缓缓汇入草原中间方圆数里的营地之中。

  这是戚继光收集京营剩下的营帐扎下的大营,驻扎五万人马都没有问题,但是,营帐相当破旧,很多都打上了补丁。

  残阳中看到如此场景,那简直就跟来到了战场一般。

  万历跳下马车,又将王皇后母女接下来安置了一下,随即便带着一众随行的公侯勋贵和将领跨上战马,往潮白河边奔去。

  潮白河正是北运河的水源之一,顺流直下百余里,那就是北运河的起点,通州漕运码头。

  这里连通京杭大运河,水路交通发达,而且北面又是个方圆二十余里的大山谷,山谷中大多还是草地,正好用来驻扎京营大军。

  他只要假借修建避暑山庄把山谷中的草地用围墙一圈,那京营到底有多少人马就没人知道了。

  更重要的,潮白河源于燕山之中,支流密布,山间河塘众多,水源充沛,这主河道都有上百丈宽,而且因为上游落差大,到了山间谷地之中水流还比较急,用来推动水车那是足够了。

  他就是想将京营大军驻扎于此操练,并且建造水车和作坊,打造武器装备。

  现在的关键就是这潮白河两岸的田地。

  这里原本就不应该有田地,有田地那就证明这是朝中的权贵兼并了原本京营牧马的草地开垦而来。

  至于是哪些权贵,他心里自然也有点数了,骆思恭招了那么多的密卫可不是吃干饭的。

  万历看了看宽达百余丈的潮白河,又看了看两岸错落有致的田地,随即问道:“定国公,这边京营的牧马场一直是你们管着的吧?”

  定国公徐文璧闻言,脸色不由得微微一变。

  万岁爷这是什么意思?

  他看了看成国公朱应桢和英国公张元功,又细细想了想,随即咬牙解释道:“万岁爷恕罪,我们定国公一系经过一百多年的繁衍宗亲都已经上千了,再加上家眷仆役什么的,人口上万都不止,没有田地,养不活啊。”

  朝中权贵那就是现在掌权的或者曾经掌权的文官和公侯勋贵。

  骆思恭初步探查的结果,公侯勋贵兼并土地的情况都比较严重,特别是京城三个一直执掌五军都督府的国公,家财那都是靠前的,抄了这三家,钱粮加起来绝对有五六百万两。

  这或许就是公侯勋贵不敢跟文官作对的根本原因,他们已经跟文官同流合污了,他们都有把柄在文官手里!

  当然,万历并不是想抄了公侯勋贵的家。

  这种蠢事他是不会干的,权力的争夺那就不能管是非对错,怎么做对他最有利才是最重要的。

  公侯勋贵掌管着大明两京十三省的屯卫,拉拢公侯勋贵对他有利,收拾公侯勋贵对他不利。

  所以,他选择拉拢公侯勋贵,就这么简单。

  他很是干脆的问道:“你们定国公一系到底兼并了多少田地?”

  这个,怎么说呢?

  不说或者说假话那都是欺君。

  问题,这真话能说吗?

  事实摆在眼前,他还是不要欺君的好,再说了,万岁爷这样子也不是想要收拾他。

  定国公徐文璧偷偷看了看万历的表情,还是咬牙道:“万岁爷恕罪,我们兼并了几十万亩田地。”

  这个其实还不算多,毕竟他们是延续了一百多年的公侯勋贵之家,掌权十几年甚至几年的文官比他们吞的多的都比比皆是。

  皇室宗亲更过分,那些延续了上百年的藩王世系兼并的田地才叫恐怖呢。

  那些藩王最少都兼并了数百万亩的田地!

  这也是历史上潞王和福王就藩要上百万亩田地的原因,因为一两百万亩田地在藩王里面那都算是少的了。

  大明的土地兼并实在是太恐怖了,皇室宗亲、文官集团、公侯勋贵、乃至宫中掌权的太监那都在疯狂兼并土地,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实在是太难了。

  张居正才开始清丈田地,还没来得及动手收拾那些兼并田地的贪官污吏呢,便莫名其妙的病死了。

  他必须吸取这个教训才行,这些人不能一棒子全敲死了,他得拉拢分化一批,坚固的堡垒那一般都是从内部攻破的。

  万历细细想了想,随即问道:“这怀柔和密云的田地都是你们定国公府的吗?”

  定国公徐文璧连连摇头道:“万岁爷,这边的田地只有小半是我们的。”

  这样啊,看样子光搞定你一个还不行。

  那就一通乱来!

  万历细细想了想,随即果断道:“应桢,马上派快骑传朕口谕,明天午时前朝中所有三品以上文官和京中所有公侯勋贵全给朕赶到这里来。”

第26章 一通乱来

  第二天午时许,红日正中,正是一天中最热的时候。

  怀柔南部,潮白河西岸,京营、锦衣卫和禁军方圆数里的联营之中,二十多个身着大红官袍的朝堂重臣和十多个身着蟒袍的公侯勋贵正站在空旷的大校场上晒太阳呢。

  那正北面的点将台上是摆着龙椅,龙椅上方还撑着华盖,但万历却不在。

  这大夏天的,站在没有任何遮挡的大校场上,那就跟进了火笼子一般,四周全是滚滚的热浪啊。

  他们一个个那都被晒得汗流浃背,满头满脸都是汗水,但是,却没一个敢抱怨的。

  没办法,四周全是京营、锦衣卫和禁军将士啊,不知不觉间,小皇帝能调动的人马都不止五万了!

  小皇帝犯起病来那可是会乱砍人的。

  他们谁敢抱怨?

  张四维都不敢。

  这家伙站在文官首列一声不吭,貌似都睡着了。

  其实,他那眯成细缝的三角眼中那外人看不到的眼珠子已然满是怨毒之色。

  小皇帝,你这是逼我动手是吧?

  万历掌控了一点武力之后就如此任性胡为,他是真有点忍不了了。

  其他人却在心里暗自嘀咕。

  小皇帝到底跑哪里去了呢?

  万历这会儿正在潮白河的源头查看地形呢。

  准确的说这里是白河、潮河和潮白河主干的交汇处。

  他的右前方就是三叉河口,他身后则是密密麻麻数千骑。

  这里也是密云县城所在之地,颇为雄伟的城池就在三叉河口北面,白河和潮河之间。

  密云县城东西两面还各有一座石拱桥,横跨白河和潮河。

  这里再往北五六里就是茫茫群山了,而东面的群山离三叉河口好像才两三里,两条二三十丈宽的大河从群山之中奔涌而出,景象着实壮观无比。

  万历坐于马上细细查看了一阵,不由得感叹道:“这里是个好地方啊,山清水秀,凉爽宜人。”

  这里的确是个好地方,浓郁的水汽夹杂着山间的凉风铺面而来,虽然是大夏天,虽然是正午时分,但却一点都不觉得热。

  问题,他们并不是真来避暑的。

  他们是来查看地形,准备修建兵器作坊的。

首节 上一节 26/50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谁教你这么当兵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