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第295节
我的天,这又是一百万万盒药剂!
李旦连连拱手道:“草民尽力而为。”
这一样一样的来也太麻烦了。
万历琢磨道:“其他的货,你现在能销多少,估个量,给朕一张单子,朕命人给你去备。”
李旦连连点头道:“好的,万岁爷。”
这都说半天了,还没问东瀛的情况呢。
万历想了想,随即郑重道:“东瀛现在什么情况,你知道的都好好跟朕说说。”
这个怎么说呢?
李旦细细想了想,这才小心道:“万岁爷,东瀛现在差不多都一统了,东瀛关白丰臣秀吉野心不小,他说,他说的那些关于我们大明的话很难听。”
朕当然知道丰臣秀吉野心不小。
这家伙是怎么说大明的朕倒是不知道。
万历闻言,催促道:“他说什么你只管说,又不是你说的,朕不会怪罪你的。”
那我可就说了啊。
李旦咬牙道:“他说,汉土专文书保世,和国以弓箭治国,大明就是一群文官治理出来的娘们,他们是崇尚武道的爷们。
万岁爷,您要小心啊,丰臣秀吉都跟很多人说过要拿下大明了,从万历十五年开始,他写给很多诸侯的信里都有一句,余生存中必加唐土于我版图。”
丰臣秀吉这话说的着实有道理!
大明就是被文官治理成娘们了。
东瀛倭寇那就是强盗习性,他们不欺负娘们才怪呢。
至于丰臣秀吉想入侵大明,那不用你提醒,朕早就知道了。
万历缓缓点了点头,随即问道:“你感觉他什么时候发兵攻打大明?”
李旦细细解释道:“传闻他要跟属国朝鲜借道,直驱大明辽东,然后杀进山海关,拿下大明京城,不过属国朝鲜一直拖着不给回复,他都气得要攻打属国朝鲜了。”
这会儿丰臣秀吉就在威胁属国朝鲜了吗?
万历闻言,不由皱眉道:“属国朝鲜就算是想拖着也得上报大明啊,他们为什么不吭气,你可知道?”
李旦琢磨道:“属国朝鲜的朝堂好像分成东人和西人两边了,他们正为此事争论不休,估计是没争出个结果来。”
属国朝鲜也在闹党争?
党争误国啊。
历史上,大明被党争给误了,没想到属国朝鲜也被党争给误了。
第328章 给朕去资敌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到了大明万历年间,大明和东瀛这场大战本就不可避免。
这跟东瀛倭寇本就极具侵略性有关,也跟双方的发展趋势有关。
大明自仁宣之治息兵养民以来,实力本就日渐衰落,土木堡之变更是让大明的实力一落千丈。
嘉靖朝的南倭北虏又加剧了大明的衰落速度。
更重要的,自嘉靖摆明了重用大贪官严嵩之后,大明文官发生了本质的改变。
严嵩掌权之前,大明也有贪官污吏,但大多是偷偷摸摸的贪,生怕被人发现丢了脸面。
严嵩掌权之后,大明文官貌似猛然间发现,贪官污吏也能当首辅,也能被当皇帝的器重,也能权倾天下,关键,直到最后嘉靖还都没把严嵩给斩了。
也就是说,嘉靖觉得严嵩这样的大贪官那都罪不至死!
这一下,完了。
严嵩贪那么多都没事,那么为什么不贪呢,再怎么贪那也不可能贪到严嵩那种程度吧?
大明文官自此发生了质的飞降,贪官污吏那是如同雨后春笋般往外冒啊,真正两袖清风的清流都找不见几个了。
贪官污吏贪的那可是朝廷的钱粮,朝廷的钱粮都进了贪官污吏的腰包,哪里来的钱粮供养足够的人马呢?
如果不是张居正变法给大明续命,历史上的大明很有可能在万历朝就亡了!
这一时期的东瀛却正在飞速实现一统,实力是越来越强。
历史上,万历十年张居正去世的时候,东瀛也发生了本能寺之变,织田信长也死了。
那个时候大明和东瀛却走向了截然相反的方向。
大明是私通北虏的蒲州三大豪族掌控大权,张四维怂恿万历废除了张居正变法,自此,大明进入灭亡倒计时。
东瀛却是比织田信长更厉害的丰臣秀吉掌权,直接加速了东瀛一统的过程。
万历十八年也就是东瀛天正十八年,丰臣秀吉完成一统。
这个时候这位东瀛关白的野心已经膨胀到了极致。
有人说东瀛诸侯之间的大战就像村与村之间打架,其实,这是个误区。
东瀛诸侯之间的大战那也有十多万乃至二十万人马参与的战例。
此时的丰臣秀吉手底下人马更是多达五六十万。
他自然膨胀到了极致,在他看来,五六十万崇尚武道的爷们还不是能轻轻松松把被文官调教成娘们的大明给灭了!
当然,这个时候的大明已然不是历史上的大明了,大明京营、边军和水师的爷们可比东瀛倭寇多得多。
万历反倒有点担心丰臣秀吉不敢打了。
丰臣秀吉如果不敢跑出来打,那可就麻烦了。
这攻守的区别太大了,如果丰臣秀吉挥军属国朝鲜,他就能在属国朝鲜灭了东瀛倭寇的主力然后再攻打东瀛本土,这样伤亡应该不会太大。
如果丰臣秀吉吓得龟缩不出,疯狂加强防御,他想要灭了东瀛那恐怕得付出最少十倍以上的伤亡才行。
这并不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北元最为强盛的时候两次出兵东瀛都没能拿下来呢。
东瀛如果全力死守,他能轻轻松松拿下来才怪。
万历细细想了想,随即问道:“你觉得丰臣秀吉知道了大明现在的实力还敢打吗?”
这个嘛。
李旦细细想了想,这才小心道:“草民觉得丰臣秀吉还是会打,因为他的野心太大了,而且,他都把话放出去了,不打对他的威望会有很大的影响。
还有一点,兵不厌诈,他没有亲眼看见,估计不会相信现在的大明已经这么强大了,他会认为我们故意放假消息吓唬他,他可不是吓大的。”
这话的确有道理,一个人的野心一旦膨胀起来那就很难遏制住了。
万历微微点了点头,随即问道:“你贩卖到东瀛的货物主要有哪些?”
这正说东瀛要打过来了呢,您突然问我这个?
李旦连忙解释道:“万岁爷,不是草民想资敌啊,是上面人让草民去东瀛做生意的,沈惟敬就经常去东瀛。”
浙党私通倭寇朕知道。
万历微微笑道:“资敌没问题啊,东瀛急需什么,我们给他们多送点过去。”
您这不是说反话吧?
李旦小心问道:“万岁爷,东瀛生意还继续做?”
万历毫不犹豫的点头道:“做啊,当然做,这钱不赚白不赚啊,他们急需什么,你说。”
您说真的啊?
李旦回想道:“东瀛那边的商贩都说大豆、熏鱼、鹿皮这些多少都要。”
这都什么啊?
万历不解道:“他们要这些干什么?”
李旦细细解释道:“东瀛那边信佛,他们什么天皇早下了禁令,禁食猪牛羊鸡鸭鹅等家禽家畜,他们只能吃鱼虾和猎来的野味。
这野味能猎到的估计都被他们猎光了,鱼虾的话,放不了多久就坏了,离海远点那就只能吃熏鱼。
所以,东瀛就没什么菜吃,平民百姓能吃得起的也就蔬菜和豆腐,普通倭寇那也只有豆腐吃,熏鱼那都是有钱人和武士才吃得起的。
他们禁食家禽家畜就没什么人养家禽家畜,最多就养点牛耕地,那边又冷得很,一般棉袄那都扛不住,所以,他们需要进购大量的鹿皮做保暖的衣物。
鹿皮也是他们制造盔甲的主要材料之一,盔甲很多地方不加层鹿皮那膈人得很。”
哦,这些都是军需物资啊,没肉吃,再不吃点豆腐和鱼那就没力气打仗了。
不行,得想办法多贩点过去,让丰臣秀吉膨胀到爆。
万历想了想,随即问道:“大豆这东西哪里出产的,朕好像没见过哪里种大豆啊。”
李旦不假思索道:“大豆主要产于江南,现在的江南最少有一两千万亩地是种大豆的。”
啊?
这么多地种大豆!
万历好奇道:“种大豆很赚钱吗?”
李旦细细解释道:“不是的,万岁爷,大豆比粮食便宜,一亩也只能产几十斤大豆。
不过,大豆和水稻是可以轮作的,而且种了大豆的田比一般田肥,害虫也少得多,再加上豆子可以磨豆腐,豆渣还可以喂猪,所以,江南很多农户种大豆。”
哦,原来大豆对水稻来说是一种上好的绿肥啊。
万历微微点了点头,随即问道:“那你一年贩多少大豆到东瀛?”
呃,那东西不怎么赚钱啊。
李旦小心道:“万岁爷,一般那边的商贩不求草民带大豆,草民是不会带那东西的。
大豆在江南是一两银子三石,贩卖到东瀛也就能卖到一两银子一石,而且那东西占地方,压船,贩什么都比贩那东西赚钱啊。”
你这话说的,大明多阵亡一个将士多大的损失你知道不?
朕现在想的是怎么减少将士伤亡。
钱不钱的,卖什么不是赚啊。
万历琢磨道:“这样,朕让水师的千料福船和两千料福船都混你的船队里去送货,他们要多少大豆,你给他们送多少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