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第359节
这要用问吗?
如果我不愿意投降,能一个人跑这里来吗?
找死呢!
毛利辉元毫不犹豫的点头道:“是的,皇帝陛下,我有意投降大明。”
这家伙值不值得培养呢?
万历微微点了点头,又问道:“你还想带着手下将士一起回东瀛?”
那当然,要不我来跟你谈什么?
毛利辉元还是毫不犹豫的点头道:“是的,皇帝陛下,我想带着手下将士回东瀛,还有第六军团的小早川隆景,那是我亲叔叔,他手下人马也是我们毛利氏出来的,我也想带回去。”
你想的比较多。
不过,对于朕来说,你想得越多就越好。
万历假意犹豫道:“朕把你手下这么多人马都放回去,到时候你要是再跟朕作对,那朕不是自找麻烦?”
我哪还敢跟你作对啊。
毛利辉元连忙信誓旦旦道:“皇帝陛下,我保证不会再跟大明作对了,我们毛利氏的人马绝对不会再跟明军交战。”
朕需要的不是你保证不再跟大明作对。
万历还是假意犹豫道:“丰臣秀吉的命令你能不听吗,他让你跟大明打你怎么办?”
这个简单。
毛利辉元老练道:“他的命令我还不能不听,不过我可以演戏装样子,光出兵,不打。”
这还不够。
万历想了想,随即提示道:“丰臣秀吉的命令你其实可以不听。”
啊?
我不听他的命令他会收拾我啊。
毛利辉元颇有些为难道:“皇帝陛下,这个恐怕不行。”
怎么不行了?
万历干脆道:“你听朕的,我们把他做了,你不就可以不听他的了吗?”
啊?
你这是要攻打东瀛本土!
丰臣秀吉那是不可能亲自率军来攻打大明的,属国朝鲜这家伙都不会去。
你要把他做了,唯有攻打东瀛本土!
我听你的?
这意思让我做内奸!
毛利辉元闻言,犹豫了,投降他可以接受,做内奸他能接受吗?
如果他不接受,是什么后果?
他肯定是回不去了。
大明皇帝陛下把攻打东瀛本土的想法都透漏给他了,这个内奸他不做那就死定了。
更为可怕的是明军的实力。
他如果不做这个内奸,毛利氏在属国朝鲜的四万多人马估计全完了,到时候毛利氏也完了!
怎么办?
丰臣秀吉本就是我的敌人,弄死他怎么了?
至于东瀛,毛利氏都不在了,东瀛就算在那跟我们毛利氏又有什么关系呢?
再说了,明军之强大,拿下东瀛肯定没有问题,到时候东瀛还是完了。
这个内奸他如果不做,不但东瀛完了,毛利氏也完了。
如果他做这个内奸,至少东瀛完了毛利氏还在。
他并非自私自利之人,也不是大公无私之人,他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保住毛利氏的家业。
如果能保住毛利氏的家业,做内奸又如何!
毛利辉元纠结了好一阵,这才小心的问道:“皇帝陛下,如果我听你的,我们毛利氏的领地是否可以保留?”
你这家伙果然有做内奸的潜质。
万历细细想了想,随即缓缓点头道:“如果你听朕的,朕会尽量保留你们毛利氏的领地,实在不行,朕也会在其他地方用同样大小的土地跟你们换领地,怎么样?”
这意思毛利氏有可能要离开东瀛?
这个好像也不是坏事。
他做了这个内奸,那也没脸留在东瀛了。
毛利辉元细细想了想,随即小心道:“皇帝陛下,换领地可以,不过,我们毛利氏还要生存,所以,置换的领地必须有足够的田地耕种才行。”
这意思你可别给我换一块山地,那毛利氏就没饭吃了。
万历闻言,琢磨了一下,随即点头道:“行,朕保证置换的领地里的耕地比你们毛利氏现有的领地多。”
那就行了,不能再贪得无厌了。
大明皇帝陛下如果不耐烦了,那就麻烦了。
毛利辉元又细细想了想,随即咬牙点头道:“好,我听皇帝陛下的,这样我们毛利氏的人马就能全部放回去了吧?”
很好。
万历微微点了点头,随即琢磨道:“朕还不能摆明了把你们毛利氏的人马放回去,因为你们的人马放了,其他人也会要求放。
这样吧,等你回去了,朕再用水师战船偷偷把你们毛利氏的人马一批批送回去。
不过,丑话说在前面,人马朕可以放,但朕也需要质子来保证你不会出尔反尔,你们毛利氏、小早川氏、吉川氏的下一任家主都陛下送到大明来当质子,每一万人马交换你们三家一个质子。
还有剩下的,你们的家臣来出质子,每个质子换一千人马,有没有问题?”
你还要这么多质子?
这一下我不能玩阳奉阴违那一招了。
行吧,反正东瀛迟早完蛋,我玩那些也没什么意义。
毛利辉元闻言,犹豫了一下,还是咬牙点头道:“没有问题。”
很好。
接下来就是你表现的时候了。
万历郑重道:“朕现在还不能放你回去,你得帮我劝降了属国朝鲜所有你们东瀛的领兵将领朕才能放你回去,要不然,这一战还没打完,你就跑回去了,丰臣秀吉那也饶不了你。”
我现在是不能回去,但你这要求也太高了吧?
毛利辉元闻言,不由为难道:“皇帝陛下,有的人我可能劝降不了,比如,第一军团的小西行长,第二军团的加藤清正,第三军团的黑田长政,第五军团的福岛正则,第八军团的宇喜多秀家等。”
这个不急,一个一个来,有的人你劝降不了其他被劝降的人可能劝降的了。
万历微微点了点头,随即问道:“现在第六军团和第九军团都被围在黄海道的海州城了,第九军团总大将丰臣秀胜好像是丰臣秀吉的养子兼亲外甥吧,他能让你叔叔小早川隆景率军投降吗?”
那家伙就是个屁。
毛利辉元不假思索道:“皇帝陛下,丰臣秀胜用大明的话说就是个纨绔,没一点用,我叔叔要率军投降,他肯定没一点办法。”
很好。
这个内奸着实值得培养。
朕先好好拉拢一番。
万历琢磨道:“如果按你们毛利氏现在的领地算,你的封地比大明国公的封地还大,朕先给你封个瀛国公,世袭的,还有你的两个叔叔,到时候朕也有封赏,你先坐水师快船去辽东跟彭国公一起劝降吧。”
你还给我封国公!
看样子跟着你混比跟着丰臣秀吉混强多了。
毛利辉元闻言,连忙拱手躬身道:“多谢皇帝陛下。”
第398章 投降的多了就好了
六月的辽东还是凉风习习,凉爽适宜。
特别是海边,那清凉的海风带着点水汽吹过来兼职不要太凉快。
这会儿戚继光就在镇江堡西南面的海港码头附近。
他之所以没有亲自率军去属国朝鲜,主要也是为了保证粮草辎重供应不出问题。
大军未动,粮草先行,上百万大军的粮草辎重那是绝对不能出一点问题的。
至于领兵作战,他手底下的将领那几乎都是大将之才,他根本无需操心。
他之所以选择驻扎在镇东堡的海港码头附近,其实主要也是为了保证粮草辎重的供应不出问题。
这会儿辽东镇就没多少人马了,麻贵还带着五万辽东骑兵在开原铁岭一线震慑鞑靼和女真呢,剩下也就五万车兵了。
辽东镇这么多的城池堡垒,再加上一个硕大的镇东堡,需要的人马太多了,镇江堡的海港码头这边也就能调集一万车兵来镇守。
他手底下好歹还有五千亲卫,驻扎在这里也能加强一下海港码头的防御,而且,属国朝鲜各路大军发来的战报他也能早一点看到,毕竟往镇东堡里转那也是需要时间的。
这会儿这个最重要的海港码头虽然也就一万五千人马驻守,他却是命人把粮车、阑珊、木拒马等在营地四周排了个里三层外三层,防御森严得很。
倭寇若是真来偷袭,三四万人马还不够,最少也得五六万人马才可能把这营地给拿下。
当然,这会儿倭寇是不大可能过来偷袭的,他也就是防患于未然而已。
倭寇没有过来偷袭,投降大明的倭寇头子毛利辉元却是来了。
这天下午酉时许,太阳还没下山,他便赶到了镇江堡的海港码头。
原本这里就是作为转运粮草辎重乃至人马战车等的主港而修建的,码头那简直多得吓人,密密麻麻的,那就跟一排排梳子一样,一眼都看不到头。
水师快船之上,毛利辉元见此情形那又不由得满脸感慨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