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第388节
骆思恭估摸道:“万岁爷,凡是有这方面天赋的密卫差不多都学会了,现在大致有两千密卫学会倭语了。”
万历微微点了点头,随即问道:“你呢,学得怎么样了?”
呃,这个。
骆思恭颇有些羞愧道:“万岁爷恕罪,微臣愚钝,学得不是很好,现在微臣光能听懂倭语,说的并不是很好。”
那就差不多了。
万历微微点了点头,随即郑重道:“元盛,朕准备摆明了印东瀛小报,半个月一期,不断往东瀛发,你需要忙的事情太多了,肯定不能一直管着这个。
更重要的,这些东瀛小报发过去绝对会让丰臣秀吉气到抓狂,到时候那家伙肯定会命人查,是谁把小报送去东瀛的,那家伙一命人查,你就危险了。
所以,这散发东瀛小报的事情朕准备让思恭来接手,你还是专门去做你的生意,顺带策动德川家康。”
原来他们发东瀛小报可是没有个固定时间的,有时候几个月不发一张,有时候却是一次突然发五张,丰臣秀吉想查也无从查起。
毕竟,把小报送去东瀛的人不可能一直在东瀛等几个月就为了发下一份小报。
这会儿就不一样了,每个月两期,定下来了,而且还摆明了说是大明礼部印制的。
丰臣秀吉没法阻止大明印东瀛小报,那肯定会想办法切断小报进入东瀛的途径。
到时候组织散发东瀛小报的人的确会很危险。
关键他还不可能每半个月去趟东瀛。
李元盛闻言,连连点头道:“好的,万岁爷,末将去跟东瀛的亲信说,骆大人是末将的副手,以后就专门负责散发东瀛小报这一块。
他们跟着末将说白了就是为了钱,只要给钱,他们听谁的都无所谓的。”
骆思恭可不光是去负责散发小报的。
万历缓缓摇头道:“思恭这次过去还要把手下学会倭语的密卫全带过去,假扮成浪人,混到那些浪人里面去以方便以后行事,你手下那些亲信不会为了钱出卖密卫吧?”
呃,这个我可不敢打包票。
那帮家伙为了钱可是什么都干得出来。
李元盛细细想了想,随即小心道:“万岁爷,要不这样您看行不行?
骆大人手底下的密卫就不要通过末将那些亲信安插到浪人中间去了,他们可以假扮成浪人,直接去平户的浪人营,顺其自然,让末将手底下亲信去挑人,您看怎么样?”
你是真聪明。
万历毫不犹豫的点头道:“嗯,这招不错,就这么办吧,这次带思恭和你一起押送俘虏去东瀛,你们把俘虏送到本州之后就去接收壹岐岛,接收完你就把手下亲信全招过来,让他们跟着思恭。”
李元盛连连拱手道:“末将明白。”
万历又细细交待道:“思恭,以后壹岐岛就交给你负责了,包括这次一起过去押送俘虏的一千艘蜈蚣船和五万水师将士,都划归你麾下。
你带着他们接收了壹岐岛之后就把岛上原来的人全部送到北九州丢给小早川隆景,然后准备建城。
朕会命人把匠户和材料转运去济州岛,准备给你送过去,到时候你在壹岐岛上建坐大城池,并把倭寇这一年赔付的粮食和白银全部转运到城池里存起来,用以召集浪人。
你跟元盛手底下那十余个亲信说,遣他们手下浪人暗中分散到东瀛全境去,暗中把能召集的浪人都召集到东瀛沿海的港口城池建立浪人营,你给他们包饭,包他们吃饱,而且出钱雇他们做事。”
东瀛所有浪人!
骆思恭小心道:“万岁爷,微臣斗胆,东瀛有多少浪人?”
你管多少干什么?
万历不假思索道:“元盛说最少有十万,你别管多少,能召集起来的都召集起来,越多越好。”
最少十万!
骆思恭颇有些担忧道:“万岁爷,最少十万浪人,要包他们吃饱,还要出钱雇他们做事,东瀛赔付的那点钱粮怕是撑不了几个月啊。”
万历还是不假思索道:“这个不是问题,这十多万浪人的作用大着呢,用得好了明军将士的伤亡估计能减少十万都不止。
元盛,你估摸下上十万浪人一年要消耗多少钱粮,不够朕给补,总之,东瀛的浪人我们要好好利用一下。”
你还给浪人管饱啊?
李元盛估摸道:“我们现在并没有给所有浪人管饱。
我手下亲信也就是将浪人分成百人一组,指定个组头,给发口大锅,每天中午和下午各给每组发十斤米,然后每十组给安排一条渔船,让他们自己组织人手去打渔。
其他的就不用管了,什么衣服、帐篷、武器装备,乃至柴火、油盐、碗筷等等,那都不用管,就这东瀛浪人都趋之若鹜了。
如果给他们管饱,那更不得了,东瀛人饭量其实不大,而且他们喝惯了稀饭,稀饭比米饭撑肚子,再加上稀饭里面还放的海货也能顶饿,他们其实耗不了多少粮食。
末将估摸着,一天两顿,每顿给每个百人组发五十斤米就足够他们吃饱了。
这么算起来就是每个浪人每天消耗一斤米,十万浪人就是十万斤,一个月就是三百万斤,折合下来也就是两万石左右。
这点消耗跟丰臣秀吉每年赔付的一百四十万石粮食比起来压根就不算什么,哪怕东瀛有二十多万浪人,一年有五十万石粮就足够了。
还有打渔的船,末将本来就带过去一百艘,足够给十万浪人去捞渔获了,如果浪人超过十万,最多再给他们配几十上百艘也就足够了。
至于雇他们干活的工钱,末将原来是按丢一千张给一两银子算的,故意往丰臣秀吉屋里丢的除外。
如果不用往太危险的地方丢,一百万份小报出一千两银子就足够了,一个月两期也就需要两千两银子。”
东瀛浪人这么便宜的吗?
骆思恭闻言,那都不由得一愣。
万历却是琢磨道:“我们还是尽量给所有浪人都找点活干的好,不然招十多二十万才一千浪人能赚到钱,其他浪人肯定会有意见。
这样吧,完全听我们号令的,叫他们干什么干什么的,给发一两银子一个月,三心二意混日子的,给发半两银子一个月,两百万两撑一年足够了。”
这等于就是用丰臣秀吉赔的钱粮养东瀛浪人。
不过,这些浪人却不是听丰臣秀吉的,而是听他们的。
至于让这些浪人干什么,那自然是专门捣蛋。
万历细细想了想,随即交待道:“思恭,这些浪人要想用好那得配上武器才行。
这武器我们是有的,四十多万俘虏的武器我们都收缴了,毛利氏那边也只需要十多万套,剩下的足够那些浪人用的了,到时候朕让水师将士给你送过去。
不过,你也不能随意发放,你得跟元盛手下那十余个亲信说,让他们好好看手下浪人的表现,听话的才给发,而且每个月每个亲信你就给一千套武器。
这样那些浪人才会好好表现来争取武器,你要是一股脑全给的话他们反而不会珍惜。”
骆思恭连连点头道:“微臣明白。”
万历想了想,又叮嘱道:“思恭,这次的任务着实很危险,丰臣秀吉阻止不了我们印小报,这家伙唯有想尽办法去收拾散发小报的,尤其是带头的。
你千万别去东瀛本土,北九州都不要去,壹岐岛离北九州也就几十里而已,你若有事交待,直接命人将元盛的亲信招过来就行了。
这次你带去的密卫也要注意,千万别暴露了,反正这段时间也就是散发东瀛小报,没其他事,你就让他们先伪装成普通浪人暗中打探一下东瀛的情况就行了。
还有,元盛手下那十余个亲信你也让他们千万小心,散发小报的时候一定要在暗地里进行,而且,那些浪人丢小报的时候也不要大白天的明目张胆去丢,最好选在晚上暗地里去丢。
总之,东瀛小报我们可以明着印,但散发小报一定要暗着来,以后你们发动浪人在东瀛干什么最好也能层层保密,不要让人发现了。”
这就是密卫的强项,这也是他派骆思恭去负责此事的主要原因。
骆思恭那是连连拱手道:“微臣明白。”
第429章 大明礼仪之邦
东瀛第二批俘虏要放回去了。
这一次是上杉景胜、伊达政宗和蒲生氏乡及其手下。
万历竟然还专门设宴为这几个大名和其手下将领送行。
这天还是午时许,还是在养心殿的膳堂之中,一众俘虏的大名和将领那都被请来了。
大家还是分坐几桌。
万历这桌还就是李玄成、单思南和两个京营副将,一众俘虏对的大名和将领还是被分成了四桌。
不过,这一次上杉景胜、伊达政宗、蒲生氏乡和他们手下几个将领被凑到了一桌。
他们三个关系可不好,上杉景胜和伊达政宗曾经在越后国大打出手,蒲生氏乡则是丰臣秀吉故意移封到陆奥国去限制上杉景胜和伊达政宗发展的。
这三个家伙虽然领地都在本州东北那一块,但相互之间却是敌对状态,平时他们是不可能坐一桌吃饭的。
他们不打起来那就算是不错了。
这一次就因为他们要一起被放回去,万历才把他们硬凑在一桌。
他们也不知是给万历面子呢,还是要回去了心里着实高兴,竟然一团和气,满脸的喜色,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关系很好呢。
万历自然知道这三个家伙之间什么关系,他就故意把这三个家伙一起放回去,为接下来的东瀛乱局做铺垫。
他还假惺惺的举杯道:“三位就要回去了,朕着实万分不舍,不过,天下没有不散之筵席,你们终归是要回去的,来,干了这一杯,朕祝你们一路顺风。”
你可千万别舍不得我们。
上杉景胜、伊达政宗和蒲生氏乡连忙举杯道谢。
其他大名和将领那是满脸的羡慕之色,连连举杯恭喜。
万历跟他们干了这杯,又招呼大家吃了点菜,这才假意客气道:“三位,你们的领地好像离名护屋有点远吧,要不,朕命水师将士直接把你们送回领地?”
他们的领地离名护屋那都好几千里呢。
如果把他们送名护屋,他们都不知道怎么回去。
他们这次带到属国朝鲜的本部人马虽然也就四五万,但东瀛现在没这么多水军战船啊,若是让他们走回去,那最少得走几个月。
三人连连点头道:“好啊,好啊,多谢皇帝陛下。”
万历微微点了点头,又假意客气道:“朕答应你们的,每人一船山珍海味,还有每人一万套四书五经那都准备好了,这一次也会一起给你们送过去。”
四书五经也就罢了,那一船山珍海味他们是着实想要。
大明的水师战船可是八百料的,就算不满载那最少也是五六万斤啊,足够他们乃至所有家人吃上一两年的了。
三人连连拱手道:“多谢皇帝陛下。”
万历微微点了点头,又举杯道:“九州的家主和将军,朕原本就没打算扣着你们。
奈何,你们太阁丰臣秀吉没有一点和谈的诚意啊,朕都做出很大让步了,不要求割让九州岛了,朕就要求你们太阁每年多出一百万两就算了,但你们太阁还是不同意啊。
你们都是九州的,自然知道那边有多少田地,能出产多少粮食,这一百万两跟九州每年出产的粮食比起来那都不值一哂,朕真不知道你们太阁为什么不同意。
不过,你们放心,朕还会想其他办法的,你们终究也会回去的,大家都别急啊,来,干了这杯。”
九州的大名和将领闻言,那都不由满脸的复杂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