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第423节
谁先上又或者大家都出点人马一起上他们都得商议半天呢。
所以,双方遭遇的第一天是打不起来的。
他们还只能先找地方集结人马安营扎寨,然后再商议怎么打。
这一忙活就是大半天,直到深夜他们还在打着火把扎帐篷呢。
史料记载,古勒山之战第一夜努尔哈赤竟然在睡大觉,而且睡得很香!
因为这一切都在他的算计之中,他甚至都没趁着鞑靼和海西女真营寨还没扎好,人马还没集结完毕的时候搞偷袭。
他就是要让敌人全部进人苏子河谷!
接下来几天他还就死守着路口,装出一副无力反击的样子,让鞑靼和海西女真联军轮番进攻,打得这帮家伙死伤惨重,士气低迷。
他是耗得这帮家伙都有点不想攻打路口了这才挥动主力出击。
这个时候鞑靼和海西女真联军才知道上当了。
因为狭窄的山路两侧好像到处都是建州女真的人马啊。
那原本密密麻麻的丛林里突然就会罩下来一蓬箭雨来,射得他们死伤惨重,那原本光秃秃的山头上突然间就会滚落无数的巨石,砸得他们人仰马翻不说,山路还被截断了。
他们营地四周原本是空无一人的,但是一到晚上那就会莫名其妙飞进来不知道多少火箭,搞得他们都没法入眠。
鞑靼和海西女真联军就这么被搞得疲惫不堪,被截成一截一截,然后,努尔哈赤便开始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
这一战的结果就跟历史上的萨尔浒之战结果差不多,鞑靼和海西女真七八万人马杀进来逃出去的还不到七八千!
不过,这次倒霉的是海西女真部。
努尔哈赤趁着大胜追着溃军一路掩杀,冲进海西女真部的地盘,很快就拿下了依附哈达部的几个小部落。
如果按历史的轨迹来,海西女真部自此开始便会被建州女真慢慢吞并,奴儿干都司也渐渐被建州女真完全掌控,鞑靼部传到布延汗的儿子林丹汗手里就被建州女真给灭了。
不过历史不会重演了。
因为万历已经改变了历史的走向。
而且,那些隐藏在鞑靼大军中的密卫假装四散而逃,都逃进了抚顺关,逃到辽东镇来了!
万历已经知道古勒山一战结束了,而且建奴主力已经顺势掩杀出去了。
第465章 万历上演黄雀在后
努尔哈赤在古勒山一战大败鞑靼和海西女真联军。
奴儿干都司的形势瞬间逆转。
建州女真貌似已经势不可挡。
他们只要顺势拿下海西女真,奴儿干都司就是他们的天下了。
努尔哈赤那也是筹谋已久,他就等着鞑靼和海西女真联军冲过来送呢。
鞑靼和海西女真的主力一送完那就完了,奴儿干都司乃至鞑靼的地盘都会被他一一收入囊中。
历史上他甚至还在萨尔浒重演了一出以逸待劳,歼灭了明军主力,顺势将辽东乃至整个大明收入囊中!
不过,历史已经改变了。
他后面还跟着只黄雀呢。
万历就在等鞑靼和海西女真联军跟建州女真开战。
这一战的结果也不出他所料,鞑靼和海西女真联军果然惨败收场。
密卫刚将消息传回来,他立马下旨,命戚继光和秦良玉各自率军杀入鞑靼和建州女真的地盘。
而他自己则率京营主力自定辽右卫出击,一路从定辽中卫,铁岭和开原杀奔海西女真部地盘而去。
大明北疆顿时风起云涌。
西面,北平行都司,二十余万边军骑兵那是自老哈河谷蜂涌而出,直奔西木伦河而去。
中间,十六万神武营骑兵为前锋,十六万神枢营车兵和两万禁军锦衣卫轻骑为中军,八万神机营将士殿后,如同一条长龙一般从辽东镇中间的山地里延伸出来,浩浩荡荡足足有百余里长。
东面,那镇东堡北面的莽莽群山都要被数十万川军将士给淹没了。
万历可是比努尔哈赤准备得还要充分,为了拿下奴儿干都司,他足足调集了上百万人马!
这个貌似有点高射炮打蚊子了。
奴儿干都司女真诸部加上鞑靼部人马全加起来那撑死也就三十万啊,他调集这么多人马干嘛?
他自然有他的算计在里面。
酉时许,夕阳西下。
定辽中卫以北二十余里,辽河东岸。
京营数十万人马已然渐渐停下行军,开始往河岸旁聚集扎营。
那厚厚的羊皮帐就如同一朵朵小白花一般在河岸旁散布开来,密密麻麻足足铺开数十里长。
京营将士那都早已在外征战惯了,搭建营帐那是麻利得很,在搭建营帐的同时他们还能分出人手来埋锅造饭呢。
很快一排排炊烟就在夕阳中升起,那饭菜的香味也渐渐飘散开开。
这会儿万历却是站在一个小土丘之上举着望远镜扫视着辽河两岸一望无际的原野和那错落有致的屯卫驻地。
他身边也就跟着单思南和一圈禁军高手。
现在天气已经转凉了,再过一个多月这边就要冰封了。
因为大军要从这一路过,这边的粮食也已经抢收完了,屯卫和家眷好像都在晒谷坪上聚拢晒了一天的粮食呢。
辽东这片黑土地是真的肥,这边的屯卫家家户户的晒谷坪上那粮食都堆积得如同一座座小山一般了,所有人脸上那也都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他们把辽东这片大平原开发出来之后军粮是没有任何问题了,哪怕他们真有四百万人马,而且军粮全部在这边采购那都没有一点问题。
原本他还想着加上东番出产的粮食,应付小冰河天灾也不成问题了。
不过,拿下东瀛之后这粮食却又变得有问题了。
因为东瀛出产的粮食原本就不能自给自足,再加上他们还要迁过去一百多万两百万人口,那边的粮食就缺得更厉害了。
还好,这辽河平原还不是北疆最大的平原。
北疆最大的平原在海西女真那边,而且还不是一片而是两片,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都比辽河平原大得多。
如果能把那边两片平原开发起来,粮食的问题应该就彻底解决了。
问题,怎么把那边两片平原开发起来呢?
那最少是上亿亩啊,得调集多少人去种?
而且那边还不一定能全种稻米,他们还得考虑天气因素呢。
他正站那里考虑呢,一个身着衮龙袍的小家伙突然跑土丘下面欢叫道:“父皇,晚膳备好了。”
这小家伙就是皇次子,北王朱常溆。
他都开始谋略奴儿干都司了,那自然要命人把这将来负责镇守北疆的小家伙暗地里接过来。
说其是小家伙并不是因为其体型小。
这小家伙都比他还高了,而且长得比他也壮实。
不过,这小家伙实打实才十二岁,虚岁也才十三。
秦家的基因真是强大啊,男的一个个那都牛高马大的。
万历将望远镜往旁边禁卫手里一塞,走下土坡,微微笑道:“你小子,就知道吃。”
朱常溆憨憨的笑道:“父皇,您不是说过吗,民以食为天,儿臣是一到饭点就饿得慌啊。”
你还知道民以食为天啊,不错不错。
万历微微点头道:“行吧,那就赶紧去吃吧。”
说罢,他便朝单思南招了招手,随即便跟着这家伙往旁边那一圈大帐中走去。
这会儿他用的大帐可不是原来那些乱七八糟的牛皮帐了,那些缴来的牛皮帐样式不一样不说,还不怎么防寒。
所以他早早就命人打造了一批防寒的双层羊皮大帐。
这些帐篷还是十余丈大小一个,因为他已经习惯了各种功能的帐篷分开来,而且这种大小的帐篷也不是很难做,再大那可就不好做了。
此时,皇贵妃秦兰和李玄成那都盘坐在一堆炭火旁忙活呢。
皇贵妃秦兰那是在帮忙翻转烤架上各式烤鱼烤肉,做最后的烤制。
李玄成则是不断在刚开始烤的串子上刷各种调料。
朱常溆所说的晚膳准备好了其实就是一大把烤串快好了。
那旁边几个锅里的稀饭鱼汤什么的才刚刚开始翻滚呢。
这小子跑过来之后竟然直接往皇贵妃秦兰怀里一窜,还颇有些迫不及待道:“娘,好了没?”
他也不看看他多大个了,一般普通壮汉都没他这般高大啊。
皇贵妃秦兰却还是习惯性的单手把他搂怀里,另一只手则拿起一串烤五花肉吹了吹,随即喂他嘴里,宠溺道:“这五花肉切得薄,可以吃了,其他的还得等等。”
朱常溆一片五花肉吃下去那是立马双眼放光,接过签子两下就撸没了。
紧接着,他便如同开动了的撸肉机一般,双手齐上,左右开弓,一顿狂撸。
万历见状,盘坐过去摇头苦笑道:“溆儿,你都老大不小了,怎么还要抱?”
皇贵妃秦兰貌似这才反应过来,将这大儿子抱一边,让其盘腿坐好,随即感慨道:“溆儿这个头是长得真快啊,前年他还都没我腰高呢,这两年竟然窜这么高了。”
是啊,那时候朕抱手里都没问题,这会儿朕都抱不动这小家伙了。
万历微微笑道:“他光知道吃,自然长得快。”
朱常溆撸完最后一串烤好的五花肉,又颇有些意犹未尽的舔了舔嘴角的肉汁,这才憨憨的道:“父皇,儿臣不光能吃啊,儿臣还能骑马射箭舞枪,儿臣还学了兵法,儿臣都可以参加武举了。”
你还参加武举呢。
万历微微摇头笑道:“你武功倒算是勉强可以了,你那兵法别说用了,背都还没背熟的吧?”
朱常溆颇有些显摆道:“父皇儿臣背熟了,儿臣还有个兵法上的问题请教您呢。
兵书上不是说兵贵神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