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第461节

  李国助指着地图细细介绍道:“万岁爷,我们在北美的疆域虽然没什么平原,盆地还是有不少的,尤其是北面这一带。

  不过,这一带冰封的时间太长了,不一定能种粮食,只能种点蔬菜什么的,真正适合种粮食的地方就是您说的有金山的地方。

  这一带正好有个大盆地,今年我们大致去丈量了一番,这一片盆地的宽度足有一百多里,长度足有一千多里,末将估摸着最少能开出四五千万亩地来。

  现在我们的水师主港就建在这里,倭奴开出的两百余万亩地也在水师主港附近。”

  很好,有地就没问题了。

  万历微微点了点头,随即果断道:“今年你就光拉倭奴青壮过去,女真部落的人先留东番,反正那边出产的粮食多,养那点人没一点问题。

  这一趟你把答应人家的羊和马和秋收之前需要的粮食全拉上,剩下的就拉倭奴青壮,能拉多少拉多少。

  这些倭奴青壮拉过去之后别忙着让他们开荒种地,你让他们先盖房子,能盖多少盖多少。

  今年最后一趟你就拉倭奴青壮,拉过去之后你就让他们开挖田地和水渠,准备种地,明年那边最少要种出两千万亩地来。

  这样不但打仗的粮食够了,我们还可以出粮食请北美属国做不少事情,至于干点什么好,到时候再说。”

  两千万亩地!

  李国助闻言,小心道:“万岁爷,倭奴青壮太瘦小了,种地好像不行,一个青壮在没有耕牛的情况下种二十亩地都有点费劲。

  如果我们要在那边开出两千万亩地来,那得拉一百万倭奴青壮过去,东瀛的倭奴青壮怕是要被我们拉走一大半啊,这样东瀛的地恐怕都要种不过来了。”

  这个问题不大。

  万历琢磨道:“东瀛那边分封的公侯勋贵那都赏赐了不少牛羊马匹,他们的牛完全可以用来帮东瀛的倭奴耕地。

  反正东瀛的地也不是很多,他们把牛全拉去帮忙应该问题不大,我们把东瀛的倭奴青壮拉走大半还能减轻那边的负担,倭奴想要造反也更难了。

  明年你先让那边的属国出二十万人马帮我们看着那些倭奴,等到明年秋天粮食丰收了,你再从东瀛拉二十万守备营将士过去,替换属国的人马。

  以后我们就留一半倭奴青壮在那边,把他们的家人也一批批拉过去,然后给他们逐步配齐耕牛,让他们把那一大片盆地全开发起来。

  这样我们就有足够的粮食了,那边的山林和矿藏我们也能不断拉人过去渐渐开发起来了。”

  李国助闻言,连连点头道:“末将明白。”

  小朱常洵闻言却是作出沉思状。

  万历之所以说的这么细,其实大半是说给他听的。

  他这表情,好像还真在琢磨北美开发的问题。

  这未来的太子着实有点可怕。

  他的领悟能力那真有点强的可怕。

  又或许,是万历这种教法太厉害了,眼界开阔了,看到的世界那真不一样了。

第503章 北疆报喜

  九月底,北直隶稻麦逐渐金黄,丰收的时节又到了。

  顺天府一带因为水车密布,农田灌溉得好,稻麦长势那是相当的喜人。

  京营将士的屯田里到处都是欢声笑语,丰收的喜悦洋溢在每一个人的脸上。

  万历也带着小朱常洵出来感受了一下这丰收的喜悦。

  这天下午未时许,万历便命单思南点了上百禁军精锐,然后给小朱常洵换上小号禁军戎装,随即便带着一行人自避暑山庄南面的卫城打马踱步而出,沿着大道缓缓往京城方向而去。

  不过,他们并不是回京城。

  他们刚来到一片正在收割的稻田旁,万历便抬手命队伍停了下来。

  紧接着,他便翻身下马,亲自抱上小朱常洵,来到稻田旁。

  这一次他还没去打搅正在收割的京营将士及其家眷,他甚至还命真正的禁军将校上去招呼了一声,让人家继续,不用管他们。

  他就抱着小朱常洵默默的站在那里看了一阵,这才问道:“怎么样,洵儿,有什么感觉。”

  这感觉怎么说呢?

  小朱常洵琢磨道:“他们好像很开心。”

  他们自然开心。

  万历缓缓点了点头,耐心教导道:“民以食为天,这点很重要。

  可以说,这就是当皇帝的第一要务,不管怎么样,当皇帝的那都得让治下子民都吃饱,如果这点都做不到,一个王朝就别想安定繁荣。

  所以,你以后一定要保证治下子民丰衣足食,要不然,太平盛世那就是假的,随时有可能崩塌。”

  哦,要保证治下子民丰衣足食是吧?

  小朱常洵缓缓点头道:“儿臣记住了。”

  今天父皇可不是光让你来看他们收割的,父皇还要教你一个至关重要的东西。

  万历指着那正在用简易收割机推稻穗的京营将士问道:“你感觉他们用的简易收割机如何?”

  父皇怎么突然又问起这个来了?

  这一次,小朱常洵琢磨了好一阵,这才缓缓的道:“父皇,书上说的好像是用镰刀收割,这么推应该比镰刀收割快得多吧?”

  嗯,不错。

  其实,一般小孩说话都不经过思考的。

  小朱常洵之所以这么说话,那也是他教导的结果。

  因为当皇帝的金口玉言,说什么那都得琢磨琢磨才行,要不然,刚说出去的话又反悔,那就有损当皇帝的威严了。

  当然,小朱常洵这会儿还不是皇帝。

  他现在还只是在培养小朱常洵说话的习惯而已。

  这小家伙已经习惯每说一句话之前都琢磨一下了,这样就行了。

  他颇有些欣慰的点头道:“对,这样收割的确比用镰刀收割快多了。

  但是,这样还不够快,而且,这还是人力收割,人是会累的,不管是这么推还是用镰刀割,那都会累,所以,他们一天也收不了几亩地。

  还有,你看,那中间的脱谷机,那也得用人力踩,也很累,他们打出来的谷子还得用麻袋装起来,然后用人力扛到路边,装上牛车或者马车,也很累人。

  你还没看过耕地,如果用人力挖,那一天翻一亩地都能累死个人,用牛犁能好一点,但牛也会累,人跟在后面把犁也会累。

  现在我们并不缺田地,就缺人力,如果能解决这个问题,那粮食的问题就彻底解决了,以后也不会闹饥荒了。

  你现在就好好想想,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呃,这个就有点超出小朱常洵的能力范围了。

  他琢磨了好一阵,还是有些无奈的摇头道:“父皇,这个儿臣想不出来。”

  你想不出来很正常,父皇就是让你好好想想而已。

  这想和不想是有很大区别的。

  如果什么都不想,脑袋空空,光听说教,那就不会有什么印象,以后大抵是记不住的。

  这想过之后没想出来就不一样了,这样才会印象深刻,以后才会记得去做。

  万历微微点了点头,随即指着远处的水车道:“洵儿,你看,那像不像个大车轮?

  如果车轮也像水车一样,不用人去推,也不用牛去拉,自己就能转动,这个问题是不是就解决了?

  你再想想,蒸汽机是干什么用的。”

  这个提示已经够多的了。

  小朱常洵细细想了想,很快便恍然道:“哦,儿臣明白了,如果蒸汽机做出来了,那就能带着车轮转动,这样我们就可以用车来推稻谷,来拉犁翻地。

  而且,蒸汽机还能带着那脱谷的东西转,还能带着收割好稻谷一路走到对面的路边,这样就不用人来扛了。”

  嗯,你总算是想到了。

  不过,要做到那一步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简单。

  蒸汽机要用来耕地收割稻谷,那还不知道要研制多久呢。

  朕其实就是想让你重视蒸汽机的应用,这样才能推动大明不断向前发展。

  万历微微点了点头,随即郑重道:“是啊,蒸汽机的用途很大,可以说,一旦蒸汽机应用起来,整个大明都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比如,跟所有人息息相关的衣食住行。

  衣这方面,纺纱机和织布机你都看到了,纺纱机就不说了,织布机如果用蒸汽机带动,那织布效率最少能提高几十倍。

  这样织布成本就会越来越低,我们织出来的布也会越来越多,布也会越来越便宜,以后每个老百姓家里几十套乃至上百套衣服那都有可能。

  食这方面,你现在也看到人工收割有多慢了,如果能用蒸汽机带动的机器来耕地、播种、收割,那效率最少也能提高几十倍。

  关键还把人工给省了,一户人家有这么一套机器,那种几百亩地乃至几千亩地都没问题。

  这样一来,我们能种出来的地最少能翻十倍,我们的粮食也会越来越多,多到吃不完,多到能用来酿酒,多到能用来养猪、养鸡、养鸭,老百姓那根本就不用愁吃穿了。

  住的方面,冬天直接用蒸汽就能取暖,夏天我们还可以用蒸汽机带动大风扇,这样就不用人摇了,而且风更大,更凉快。

  我们还可以用蒸汽机带动的机械来造砖、造瓦、乃至锯木材,这样盖房子也更快了,我们还可以用蒸汽机带动的机器来造日常用品乃至家具,这样老百姓家里的东西肯定会越来越多。

  行的方面,那更不得了,蒸汽机带动的轮船一旦造出来,平民百姓那都能满世界去游玩了,还有蒸汽机带动的车,那日行千里都不是问题。

  还有打造武器装备,那就更不用说了,用蒸汽机带动的机器来打造,那比水车都快。

  总之,你一定要记住,今后一定要重视蒸汽机的应用,蒸汽机那就是我们大明保持强盛的根本。”

  这蒸汽机的用途是真的多。

  小朱常洵闻言,细细领悟了一番,这才缓缓点头道:“儿臣记住了。”

  他们正聊着呢,一骑驿站快骑突然自南面京城方向狂奔而来。

  不一会儿,一个背后插着急字令骑的驿卒便疾步走过来,单膝跪地,举着个信封朗声道:“报,万岁爷,奴儿干都司八百里加急快报。”

  奴儿干都司?

  皇贵妃秦兰和北王朱常溆那边不会出了什么事吧!

  万历闻言,接过信封飞快的打开一看,不由大喜。

  这急报原来是工部尚书曾同亨命人传来的,松辽大运河全面贯通了!

  千秋功业至此成,这真是天大的喜事啊。

首节 上一节 461/50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谁教你这么当兵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