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第479节
万历微微点头道:“是啊,这就行了,让他们自己忙活去吧。”
这么简单?
小朱常洵闻言,还是满脸不解道:“这样就能让红薯、土豆、玉米,乃至小麦、稻谷等增产吗?
还有,您说的什么轮船,什么连续射击的火枪,什么加农炮,王徵和毕懋康他们真能造出来?”
你这小脑袋里想什么呢?
这抱着你转了半天父皇的胳膊都酸了。
万历干脆抱起小家伙,放大长条桌旁的高脚椅上,然后往主位上一坐,这才问道:“那你觉得我们应该怎么做?”
这个我不知道啊。
小朱常洵想了想,随即缓缓道:“父皇,以前您好像不是这样安排的啊,您以前好像都要在旁告诉人家怎么做。”
你以为父皇是神仙啊,什么都懂。
父皇也就多了几百年的见识而已,以前父皇能教的那都是比父皇还不懂的。
这几个可不一样,他们都是各自领域的天才,父皇这半吊子根本就没法和他们比。
万历微微摇了摇头,随即细细解释道:“父皇以前是没办法,以前没有这些方面的人才,父皇只能硬着头皮自己上。
现在有这方面的人才了,那自然只需把要求跟人家一说就行了。
你要记住,一个人不可能什么都懂。
我们当皇帝的也不可能什么都懂,对于我们当皇帝的来说最重要的其实是要懂得识人用人。
你不懂的东西就交给懂的人去做,你只需提出你的要求或者想法就行了,不要去瞎指挥。”
这话貌似很有道理。
问题,我怎么老感觉好像有哪里不对呢?
小朱常洵细细想了想,随即恍然道:“父皇,您不是说了吗,火枪火炮和那些作坊里的机器都是机密,不能让外人知道,特别是那些文官。
这会儿您怎么又让外公教那些文官去研制火枪火炮和机器呢?”
此文官非彼文官。
万历微微摇了摇头,随即耐心教导道:“溆儿,文官有很多种,文官分类的方法也有很多种。
如果从平民百姓的角度来看,文官分为两种,一种是贪赃枉法的贪官污吏,一种是清正廉洁为国为民的好官。
如果从文官自己的角度来看,文官分为三种,一种是跟自己关系好的,或者说跟自己一个阵营的,另一种是跟自己关系不好的,或者说是敌对阵营的,还有一种是没有选边站队的,跟他们没有什么关系的。
如果从我们当皇帝的角度来看,文官分为两类,一种是听话的,一种是不听话的。
你说的是那种不听话的,那我们自然不能让他们知道我们的机密。
子先和孟侯他们属于听话的,我们没必要对他们保密,你知道吗?”
文官这么分类的吗?
小朱常洵琢磨了好一阵,还是有些不解道:“父皇,文官不是按善恶忠奸来分的吗?”
这年头就没有纯粹的善恶忠奸。
万历微微摇头道:“你说的善恶忠奸就是看表面,太肤浅了。
善恶忠奸也是分人来看的,可以说每一类人对善恶忠奸的看法都不一样。
比如清流,如果从平民百姓的角度来看,清流就是好的,是善的。
清流里面那真有清正廉洁刚正不阿的,就算贪赃枉法的清流那表面上也是装做清正廉洁的。
他们表面上看那都清廉得很,而且还帮平民百姓收拾贪官污吏,对于平民百姓来说那就是好的是善的。
但是,清流大多不听我们的,他们总认为当皇帝的这不对那不对,搞得我们好像要听他们的一样。
你想想,这样的清流对于我们皇室来说是善的吗,是忠的吗?
又比如,浙党官员,他们有很多都是豪门出身,而且有很多还是以前靠着违禁做海外生意成为豪门的。
他们豢养海盗,私通倭寇,贪赃枉法,甚至还妄图掌控朝堂。
对于我们当皇帝的来说,这样的人是不是大奸大恶之徒?
但是,对于沿海的商户来说他们却不是,因为他们做海外生意能让沿海的商户跟着发财。
甚至,对于沿海很多平民百姓来说他们还是大好人呢,因为他们有钱了会给自己的家乡修桥铺路,沿海爆发天灾的时候他们还会出钱出力赈灾。
再比如,你大舅,他表面上可是贪墨了一千多万两的灯油,而且,我们假装不知道,他还在不停地贪墨。
他这么贪,那些贪几万又或者贪几十万两的贪官污吏跟他比起来好像都不算什么了。
但是,他这么贪并不是因为天性贪婪,他是被人利用了,只要我们发话,他肯定不会继续贪下去了。
你再想想,你认为你大舅是恶的吗,是奸的吗?”
这么说起来,善恶忠奸还真分不清了。
小朱常洵闻言,那都有点迷糊了。
这些对于他的小脑袋来说着实有点太复杂了。
他细细想了想,随即又问道:“父皇,李之藻、王象晋和毕懋康他们都是新科进士吧,他们都没在官场上待过,您怎么知道他们是听话的呢?”
这个怎么说呢?
万历琢磨了一阵,随即耐心解释道:“这听话的官员其实也分很多种。
比如,你外公和小舅他们,包括张国丈和邦屏、良玉他们,那都是我们的亲戚,跟我们是一家人。
他们听话那是带着亲情成分的听话,我们信任他们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血脉的关系。
又比如,李廷机和朱国祚他们这些原首辅余有才的弟子,那就是纯粹的听话,我们叫他们干什么,他们就干什么。
还有,王象晋、毕懋康他们,包括内阁首辅沈鲤、工部尚书曾同亨、礼部尚书吕坤等等,他们听话属于遵守法度,不欺君。
我们叫他们干坏事他们不一定会干,但是,我们叫他们干职责和能力范围内的事,他们肯定会干。”
听话的官员还分这么多种啊。
小朱常洵细细体会了一番,又忍不住好奇道:“父皇,那不听话的官员呢,也分很多种吗?”
这个自然。
万历微微点了点头,随即耐心解释道:“那些不听话的官员的确也分很多种。
比如,蒲州三大豪族和浙党,他们属于为了自己的利益连大明都能卖掉那种,他们的不听话属于通敌卖国范畴。
又比如,东林,他们属于想架空皇权掌控整个朝堂那种,他们就想把我们变成一无是处的傀儡。
再比如,清流,他们就认为我们不行,他们行,我们必须听他们的,这不能做,那不能干。
还有贪官污吏,那就属于为了自己利益不管老百姓死活也不管大明王朝兴亡那种,他们只想享受荣华富贵乃至穷奢极欲。”
这些不听话的文官竟然是些这货色!
小朱常洵闻言,那都不由得微微皱起了眉头。
第520章 上疏自陈闹剧上演
阳春三月,春暖花开,万物复苏。
原本这应该是个欣欣向荣的时节。
但大明朝堂却貌似有点死气沉沉。
万历先是让南北两京四品以上的官员上疏自陈,紧接着又让李廷机入阁辅政,这就是准备清洗朝堂的前奏啊。
朝堂之上那些不听话的文官都如丧考妣,一个个都跟家里死了人一样。
他们心里都很清楚,如果上疏自陈过失,万历十有八九会借机将他们给清洗掉。
问题,他们不上疏自陈又不行。
万历都下旨了,他们不上疏自陈那就是抗旨不尊了。
这会儿他们拿这个叛逆天子貌似真没什么办法了。
人家手握的大军上百万都不止啊,他们敢不老实那就是个死。
他们貌似只有用拖字诀拖着。
不过,这拖字诀也只能拖一时,一份奏疏几个月都写不出来那也不行。
他们唯有绞尽脑汁来琢磨自陈疏的措辞了。
大明朝的京察原本就是闹剧,哪有自陈过失请求惩处的道理?
这也不知道是哪个文官想出的,对于文官自身来说,这自陈之法着实相当的好,有没有过失自己说了算,那当然是好事。
不过,对于大明王朝来说,这就是荒诞不羁的闹剧。
上疏自陈过失?
谁会自陈过失!
除非脑子有病。
原本南北两京四品以上的官员上疏自陈的时候就专挑不痛不痒的问题来说。
比如,“臣资质庸俗,感德之情无穷,报德之才不称。”
这跟京察真正要考核的守正财年就没一点关系,当皇帝的看了都不知所云。
又比如,“臣入仕三十二年,年五十有八,落齿有三。”
这也不知是说自己年老不能任仕呢,还是说自己年少有为呢。
总之,只要不是脑子有问题想寻死的,上疏自陈那就不会自陈过失,脑子正常的都只会掩盖自己的过失。
这一次万历都显露出清洗朝堂的兆头来了,南北两京四品以上的官员上的自陈疏会说些什么呢?
万历安排好徐光启和毕懋康等人的差事之后,这些官员的自陈疏终于陆陆续续呈上来了。
第一批上自陈疏的那都是他的亲信重臣,比如,内阁首辅沈鲤、新晋内阁大学士李廷机、兵部尚书梁梦龙等。
这些人倒不是在故意拖延,他们的确是忙,内阁首辅沈鲤和兵部尚书梁梦龙那都属于忙得不可开交那种。
李廷机在会试和殿试期间光是查阅考生试卷定排名那都忙得没日没夜的,自然没空写自陈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