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第53节
万历出这题的意思很明显,你们想要辉煌腾达那就好好在朕跟前表现表现。
至于表现什么,那自然是忠君。
殿试题出,文武百官告退,只留下监试官、巡绰官等考场官员。
皇极殿前广场上那摆得整整齐齐的条桌也显露出来。
诸考生跪受考题,行叩首礼,然后按贡士排名跪坐条桌前开始答题。
原本,万历只要坐这里意思意思就行了,殿试正式开始之后他就可以去干别的事情了,殿试结束他再来露个脸就行了。
不过,这次他却是坐在台阶上饶有兴致的看着参加殿试的贡士,一点起身走人的意思都没有。
这会儿正是春暖花开的时节,不冷也不热,太阳出来之后,晒在人身上暖洋洋的,那是说不出的舒服。
万历坐在那里竟然开始打瞌睡了。
他头刚如同鹌鹑般点了一下,李玄成便轻咳一声,小心道:“万岁爷,是不是该去批阅奏折了?”
哦,差点忘了要干什么了。
万历闻言,惬意的伸了个懒腰,随即便起身往台阶下走去。
考场上的巡视官员见状,那都不由得一愣。
小皇帝这是要干嘛呢?
万历竟然轻手轻脚的走到第一排左首第一个考生的身后悄摸摸的探头细看起来。
他这纯粹就是掩耳盗铃,人家又不是瞎子,肯定看到他走过来了。
不过,此人却是异常的沉稳。
这家伙明明知道万历在后面偷看呢,还是不停在草纸上挥笔疾书,一丝停顿都没有。
他就是贡士榜第一,会元李廷机。
这家伙也算是个历史名人,野史戏称明末四大名相之一。
大明自洪武年以后那就没有宰相了,这野史中所说的“相”其实就是内阁首辅又或者内阁大学士。
野史中明末四大名相分别是严嵩、徐阶、张居正、李廷机。
严嵩那是出了名的奸诈。
徐阶那是出了名的能忍。
张居正出名在于变法图强。
李廷机出名却是因为上疏请辞!
这家伙在历史上好像是当到了首辅还是次辅来着。
但是,那时候正是朝堂之上党争最为激烈之时。
他没加入东林,也没加入齐楚浙党。
所以,在党争之中他是两头受气,两边的言官那都逮着他不停攻击。
这个奇葩,干脆将家人遣送回老家,将京城府邸送给穷苦百姓,然后跑到京郊的破庙之中开始上疏请辞。
原本他以为写个十来份,当时的万历不耐烦了,就会叫他滚蛋。
谁知道,那时候的万历是真的不朝、不见、不批、不讲。
他连续上疏将近半年,写了一百多份请辞的奏折,万历竟然看都没看一眼!
这一下,他扛不住了。
他干脆卷起铺盖,私自返乡了。
这就属于擅离职守了,当时的万历若是要追究起来,那可不得了。
谁知道,万历不但不朝、不见、不批、不讲,连追究都懒得追究。
他在家住了四年,最终穷困潦倒而死。
至于他出名,那都是崇祯朝的事了。
那时候好事的官员把他请辞的奏折翻出来一看,简直佩服得五体投地。
好家伙,一百四十多份请辞奏折就没一份是重复的,就连找的理由都不一样,那八股文章更是做得精彩绝伦。
这简直就是上疏请辞的典范啊,无论是谁想以任何理由请辞,那都能从他的请辞奏折中找到一份直接抄。
后人也明白了,他大抵是实在想不出请辞的理由来了,所以才卷起铺盖私自跑回去的。
他就这么出名了,成了野史中有名的明末四大名相之一。
人家之所以这么戏称,其实就是钦佩他请辞奏折写得好。
万历之所以悄摸摸来到这家伙身后偷看,那也是想看看这家伙的文章到底做得怎么样。
这会儿才过去个把时辰,这家伙的文章还没做完呢。
而且,殿试的时候有草稿纸十张,那就是让考生在草稿纸上先把文章做好,再抄录在答卷上,以免写得太乱,又或出现涂抹,污了当朝皇帝的眼睛。
所以,这家伙还在草稿纸上构思锦绣文章呢。
不过,字里行间那都已经精彩绝伦了,而且,这家伙构思的内容那都是怎么忠君,不是故意曲解。
这么个才华出众的实在人着实不错。
万历微微点了点头,随即便负手往右边走去。
他经过张甲征、申用懋和杨元祥身边的时候那都故意停下来看了看。
这三个家伙果然都被他这一招整得有点不会玩了,那草纸上写得是乱七八糟,不知所云。
他不由的嘴角微微一翘,暗自邪邪一笑,随即便去御书房批阅奏折去了。
下午未时刚过,离交卷还有将近一个时辰呢,他又来了。
此时暖阳高挂,正是一天中最为温暖舒适之时,大多考生那都闭目冥坐,貌似睡着了一般。
当然,他们并非睡着了。
他们是调息一番,准备把写好的文章抄答卷上了。
果然,没过多久,大部分考生便纷纷睁开眼睛,提笔认真的抄录起来。
万历扫视了好一阵,直到李廷机都抄完放下笔了,他这才起身轻手轻脚的走过去,探头细看起来。
好一篇状元文章,不但文章内容精彩绝伦,那字也跟打印出来的一般整整齐齐,大小都是一样的。
他又忍不住微微点了点头,这才往右走去,经过张甲征、申用懋和杨元祥身边的时候他又故意停下来看了看。
这三个家伙做的文章那真是一堆狗屎,水平连他都不如!
他之所以在考场上走来走去,还故意看看张甲征、申用懋和杨元祥做的文章,那就是警告张四维和申时行一党,不要妄图通过各种手段暗地里作弊。
殿试结果一出,张甲征、申用懋和杨元祥果然都排在三甲末流。
李廷机、朱国祚、刘应秋则分别排在一甲前三。
历史上,因为朱国祚的家乡和申时行的家乡紧邻,申时行还故意让万历点了朱国祚来当状元,想借机拉拢朱国祚。
这会儿申时行却是不敢吭气了。
李廷机直接就被万历点为状元。
不过,朱国祚和刘应秋也不错,文章做的精彩不说,主要内容还是忠君。
万历让余有才好好把所有殿试文章都细细看了一遍,凡是文章主要内容是忠君的,那都去收为弟子,以为皇党之根基。
当然,做文章的时候假意忠君,实则不忠君的肯定有。
这个倒是不用担心,以后他们还有的是机会慢慢辨别。
第56章 辽东之乱
殿试结束,万历竟然又带着王皇后、张贵妃和王恭妃等跑避暑山庄去了!
这会儿还是春天,京城一点都不热,避什么暑呢?
朝中文武百官已然拿这小皇帝没办法了。
因为他已经掌控了京营、锦衣卫和禁军,而且性格极度叛逆,惹毛了就砍人。
这种情况下谁敢招惹他。
万历当然不是来避暑的,他是来看火炮和望远镜样品的。
还有,更重要的,春天来了,潮白河和北运河的坚冰已经融化了,他完全可以调山东都司屯卫精锐来扩充京营了。
这皇帝当得越久,他就越有体会,皇权就靠武力支撑,一个王朝也必须靠武力支撑。
永乐朝之后大明历代皇帝被文官给忽悠得重文轻武,大明王朝的实力是看着看着往下掉,皇权也日渐式微。
这样下去,大明迟早玩完。
他必须掌控足够的武力才能彻底夺回皇权,大明王朝也必须维持足够的武力才能延续下去,没有武力,什么都是假的。
所以,他把掌控武力,发展武力作为第一要务。
殿试刚刚结束,他便带着一众嫔妃和上万禁军、上万锦衣卫直奔避暑山庄而来。
夕阳西下,如同长龙般的队伍终于汇入硕大的避暑山庄之中,那成排的水车再次出现在眼前,戚继光、王伟、周丹泉等人也疾步迎了上来。
万历看到这熟悉的场景,熟悉的人,心中着实愉悦无比。
他颇有些迫不及待道:“怎么样,火炮试的如何?”
戚继光略带兴奋道:“新式火炮的射程跟老式火炮差不多,也只有两里左右,但是装填弹药快得惊人,跟新式火枪都有得一拼了。”
万历看了看身后的马车,很是干脆道:“小舅,你送她们去别院,元敬,走,我们去靶场看看。”
此时,靶场上早已架好了一辆炮车,就是两个大车轮,中间一个装火炮的小平台,前后都带分叉的铁支架那种。
炮车上的火炮看上去并不大,也就胳膊粗细,两尺来长。
这就是结合他脑海里的印象和虎蹲炮的原型设计出来的,当时他也就画了个草图,甚至尺寸都没有,现在实物却已经出现在他眼前。
万历见状,那都不由一阵恍惚。
他上前细细看了看,随即问道:“怎么样,马拉起来方便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