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第6节
几个武阉闻言,又待动手。
我****!
朕是九五至尊,岂能受此屈辱?
万历转身对着外面怒吼道:“大伴,护驾。”
冯保闻言,连忙带着一堆禁军涌了进来。
李太后见状,那也忍不住怒吼道:“冯保,谁让你进来的,给哀家滚出去。”
你都跟张宏和张四维串通好了想要收拾我,我还听你的?
冯保拱手躬身道:“娘娘,是万岁爷招奴婢来护驾。”
李太后不管不顾,怒吼道:“哀家管教儿子,护什么驾,滚出去。”
冯保满脸为难的看着万历,站那里没动弹。
李太后见状,暴怒道:“冯保,你想造反啊,哀家叫你滚出去,你没听见?”
你还想让人羞辱朕?
你想造反啊!
朕不是你儿子。
你这样的娘,不认也罢!
万历那也不管不顾的怒吼道:“朕才是大明皇帝,谁想造反啊?这天下是我们朱家的,不是你们李家的!”
说罢,他便拂袖而去。
李太后见状,歇斯底里的怒吼道:“站住,你这个忤逆不孝的东西,今天你敢走出这个门,以后就别想再进来了。”
你以为朕还会来吗?
万历头也不回的走了。
第5章 大明亡于谁之手
万历很生气。
李太后太不把他放眼里了。
他堂堂大明皇帝,动不动就要罚跪,不跪还要命人动手。
历朝历代,谁敢这么羞辱当朝皇帝?
他回到御书房之后还气得直喘粗气呢。
这会儿他压根就没心思批阅奏折。
冯保站在一边那是满脸担忧之色,那眉头都快皱成一团了。
李太后可是后宫之主啊,他帮着这毫无权力的小皇帝把人家给得罪了,这小皇帝真能保住他吗?
“站住,干什么的?”
“瞎了你的狗眼啊,不知道洒家是慈宁宫管事吗,让开,洒家来传太后懿旨的。”
外面突然传来一阵争吵。
紧接着,满脸蛮横的慈宁宫管事太监孙德秀便疾步走进来,捧着份如同圣旨般的东西,尖声道:“传太后懿旨,万岁爷接旨。”
我接你吗!
万历忍不住怒吼道:“滚!”
太后懿旨有用吗?
《皇明祖训》,后宫不得干政,太后的懿旨原本是没用的。
但是,万历朝,太后懿旨是有用的。
因为万历继位的时候还不到十岁,根本就不懂事,发不了圣旨。
当时的内阁首辅高拱就是被李太后的懿旨逐出朝堂的,由此可见李太后的懿旨威力有多大。
李太后其实是个很会玩弄权谋之术的人,当时她就是联合张居正和冯保掌控了后宫大权乃至朝堂大权。
野史还瞎说什么她张居正关系极好,那就是个笑话,张居正其实就是她掌权的工具而已。
如果她真跟张居正的关系好,她就不可能选张四维接任首辅,而且,以她的权势,只要她一句话,张居正的家人就不会被害得那么惨。
现在张居正死了,冯保又不大听话了,所以她想换工具了。
她没有选张居正的弟子,也没有选张居正的门人,更没有选冯保,她选择联合高拱的弟子张四维和自己的亲信张宏来继续执掌后宫大权乃至朝堂大权。
历史上,她成功了。
万历是一直活在她的阴影之下,根本就没什么权力,连自己给自己做主的权力都没有。
但是,现在她就不一定能成功了,
因为年少的万历皇帝已经变得极度叛逆。
这少年天子想夺回皇权,自己当家做主。
不过,冯保还是有点不敢得罪李太后。
他见万历不接懿旨,连忙上前接过懿旨,双手举过头顶,躬身呈到万历跟前。
李太后到底想干什么?
万历接过懿旨一看,立马气得把懿旨揉成一团,砸孙德秀身上,怒吼道:“滚,再不滚宰了你!”
这小皇帝发起脾气来真会胡乱杀人,今早上就杀了七个啊!
孙德秀闻言,连忙拿起懿旨一溜烟跑了。
冯保见状,忍不住问道:“万岁爷,太后的懿旨里说了什么?”
万历余怒未消道:“她让朕即刻下旨,将你革职查办,然后在刚那家伙跟前跪两个时辰,就饶了朕这一回!”
这下麻烦大了,李太后都下懿旨要收拾他了。
冯保闻言,那脸上都不由得露出一丝慌乱之色。
万历却是盯着前方怔怔出神,努力的回想着。
这个时候他才发现,大明走向灭亡的深渊跟这个李太后也有很大的关系。
比如,张四维出任首辅一事,那就是李太后做的主。
至于为什么李太后会选择高拱的弟子张四维。
那是因为张四维有钱有势,而且这家伙异常阴险,很会忽悠人。
这家伙的后台那可是硬的吓人,家里的钱也多得吓人。
蒲州三大豪族,原兵部尚书王崇古的王家、原兵部尚书转吏部尚书杨博的杨家和张四维的张家那就是晋商里面排名前三的三大豪族,一个个都富可敌国。
而且他们三家都是姻亲,王崇古就是张四维的亲舅舅。
王崇古和杨博那可都在朝堂之上摸爬滚打了三十多年,而且还都一路晋升到了六部尚书,门生故旧几乎遍布整个朝堂,再加上高拱的门生故旧也都听张四维的,这家伙的权势简直吓死个人。
张居正在世的时候,那都因为这家伙的权势不敢动这家伙。
这家伙也阴险得很,装得异常听话,从不跟张居正作对。
其实,这家伙是在暗地里收买李太后身边亲信,准备夺权。
张居正一死他就在李太后的支持下变成了内阁首辅。
紧接着他就开始清算张居正了。
李太后让张四维出任首辅可谓祸国殃民,张居正变法就是这家伙废除的。
这家伙废除变法以后土地兼并不但没有得到遏制,反而愈演愈烈,直接导致崇祯朝农民起义此起彼伏。
原本正走向中兴的大明,就这么走向了灭亡的深渊。
还有,李太后妇人之仁,还做出了一件直接导致大明灭亡的蠢事。
她救了努尔哈赤!
努尔哈赤刚起兵造反的时候也就聚集了百来号人,辽东将领都建议围剿。
以当时辽东铁骑的实力,剿灭努尔哈赤这百来号人简直不要太简单。
李太后了解了情况之后竟然说人家的爹和爷爷都死在了乱军之中,太可怜了,需得安抚。
结果,努尔哈赤起兵造反,大明朝廷不但没有派兵围剿,反而赐敕书三十道,马三十匹,封龙虎将军,复给建州卫左都督敕书!
努尔哈赤因此名正言顺挥兵一统女真诸部,实力暴涨,从而导致万历末年萨尔浒大败,大明边军精锐伤亡殆尽。
这事是真的,努尔哈赤还因此留下遗训,要子孙后人不忘李太后之恩,年年供奉。
顺治入关之后,特意命人在紫禁城东华门外修建了一座单独的祠堂,供奉李太后。
努尔哈赤的子孙后人,历代皇帝足足供奉了李太后两百多年!
还有就是万历朝有名的国本之争。
李太后选择了站在那些别有用心的文官那边,逼当时的万历立朱常洛为太子。
因为皇长子朱常洛的生母是李太后宫里的宫女。
结果,气得当时的万历几十年不上朝。
这还没完,万历朝之后大明朝廷之所以没钱,那并不是因为万历三大征,而是因为两个女人。
第一个女人就是李太后,她宠溺潞王,任凭潞王挥霍无度。
万历十一年,潞王大婚,奢靡无比,户部拨款五百万两还不够,还挪用了边军军费九十多万两,京城的珠宝首饰都被收购一空。
紧接着,万历十七年,潞王就藩卫辉府,李太后一定要当时的万历赐下金三十万两,良田一万顷。
金三十万两按当时的比价就是四百多万两白银,良田一万顷就是一百万亩。
潞王去就藩的时候光是财货就装满了五百多艘漕船,由此可见,李太后给这宝贝儿子弄了多少钱。
第二个女人就是郑贵妃。
郑贵妃大概是气不过李太后不让她儿子当太子,又给潞王赐下这么多的钱财和良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