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南明,朕的天命太抽象

南明,朕的天命太抽象 第27节

  两都继位啊!

  就算是和郑延平一样浅浅包围南都,祭拜明孝陵。

  那也震撼天下,激奋人心。

  朱慈煊扫视神情各异的群臣,视线最后落到永历身边一个孩子身上。

  他八岁的表弟。

  国舅王维恭的儿子王来安。

  他本以为永历帝一直没有过问,是无心无肺,没想到是来这一套。

  “孤既得父皇禅位之诏,理应宽赦天下。”

  “锦衣卫指挥使邓凯。”

  邓凯闻声而应:“臣在。”

  “将缉访司的汉人收没钱财后,都放还其家。”

  朱慈煊说完,看向白文选身侧的生面孔。

  “淮国公?”

  “降臣马宝见过太子殿下。”

  马宝俯首屈身。

  邓凯趁机在朱慈煊耳旁禀告其的来路。

  朱慈煊微微思量,又重新问道:“莽白之前就遣使去信,告知吴三桂自己将兵变,寻求清廷帮助。”

  马宝道:“殿下,自从去岁我等无了圣驾消息,屈降东虏后,吴三桂便没了晋王和陛下的踪迹。”

  “得到莽白来信,便遣我来见见真伪,并在我之后起兵至孟卯,准备从莽白手中接押陛下和殿下。”

  想不到莽白还做了两手准备。

  莽白一开始就没信过我和他的君子协定?

  还是等李定国退兵送走我后,就交出永历,祸水东引。

  孟卯是蒙元麓川平缅司的故治,就在陇川宣抚司下方。

  再过汉龙关便进入洪沙国的木邦。

  和另一个方向的李定国两万军队刚好错开。

  要立即让李定国分兵驻防。

  朱慈煊思索手中的兵马,又问道:“吴三桂手中尚有多少兵马?”

  早在心中有所估量的马宝立时回答。

  “去岁在平定滇西和沅江土司后,洪承畴和清军便先后撤离。”

  “吴三桂除了他本部两万兵马,五千八旗,和四万绿营,便是我们新降的五万大明旧军。”

  朱慈煊斜也一眼,闻言讪讪遮脸饮酒的永历帝。

  就算调集川南的军队,除了驻守各地的守备军。

  吴三桂最多也就动用六七万军队。

  朱慈煊也明白,大明那些投诚的旧将,不是个个都像马宝一样身入敌境,迫不得已。

  他和李定国如果和吴三桂打的有来有回,他们或许会反正。

  流亡外邦,哪是万不会和永历一样弃国的投诚。

  如果个个都是李定国白文选,明军早就饮马长江了。

  马宝连声开口:“除了这十万人外,吴三桂已经上奏清廷三患二难。”

  “要清廷拨饷数百万,再遣一支京师禁旅至滇,会师南下洪沙,覆灭晋王和巩昌王,擒抓殿下与陛下。”

  朱慈煊顿时肃然:“到了吗?”

  “粮饷当在明年一月全数抵达,清军禁旅也听说已经南下,却不知要需多久抵滇。”

  时间紧迫啊。

  即使八旗战力下滑。

  代清固伦为了彻底覆灭大明最后的残军皇帝,也会出动最能打的,好一绝永患。

  不知道有多少兵马。

  但合吴三桂滇省十万大军,少不了有个十二三万,乃至十五万。

  这可不是洪沙瓦底动不动就十几万的军队。

  全是能征善战,甚至打了十几二十年战争的骁将悍兵。

  不夸张的说。

  可能,是现在这个世界最强的一支军队。

  朱慈煊抿唇沉默许久。

  伸手握住马宝满是厚茧的双手。

  “马卿,可愿为孤,再做回内应。”

  马宝来不及为太子握手而激动。

  闻言一时怔住。

  又做内应?

  清军没来我就在孙可望麾下作内应。

  清军来了我还作内应。

  ……

  下洪沙,勃生郡。

  挨着阿拉干王国的大城。

  领兵十万来此的莽白戴着王冠。

  对着帐中各族首领,冷声说道。

  “我本富贵藩王,天下于我何加。”

第27章 我大明,怎么成蒙古了?

  莽白将一把镶嵌红宝石的鎏金长剑横放膝上。

  眼神冰冷的扫过忐忑不安的勃生郡各族首领。

  下洪沙瓦底自然是孟族为主。

  但和麓川高原一样,掸族之外,各种杂七杂八的小族土司多不胜数,有从中土迁移的,也有从天竺西北阿豪姆王国,汉人说的蜀身毒道所移居。

  而阿拉干一带,山地平原夹杂,人称小西域。

  阿拉干山脉使其与与洪沙瓦底隔绝。

  北边与恒河三角洲接邻。

  与风上之地的佛教圣地锡兰隔海相望。

  南面跨过大金沙江三角洲,就到了麻六甲半岛。

  阿拉干王国本身就是东南亚的西域。

  佛教、天竺教、穆兰教都从这条要道传入东南亚。

  欧洲人占据麻六甲前,也是从这与洪沙等国相联系。

  自然而然。

  除了和洪沙族一样自中土而来的孟族,阿拉干山脉本地的若开族,也有不少从天竺流徙来,如洛兴亚人的小族。

  莽白脑海划过阿拉干王国与勃生郡的过往。

  右手紧紧握住仅作为仪仗用的宝剑。

  “我王兄平达力功德仁善,赐我封邑东吁,赐名明耶觉廷。”

  “我本该在东吁郡同古城享受荣华富贵,供奉神佛于寺院。”

  “谁能想到明国亡国,逃入我洪沙瓦底,王兄良善,允许他们寄居阿瓦,分发大米给明国的君臣,但明国的李定国白文选却不念及我国仁义,占据木邦,劫掠百姓和寺院。”

  莽白语气感慨,停顿一会儿后,接着说道。

  “李白军队索取永历,明国太子又想结盟赎身。”

  “我与王兄,和别岱蕴念及从前那蜡底王时,对方索要多基发,有将其交回的先例。”

  “我祖父在位时,蛮莫土司出逃,后因父王前去索要,明国也将蛮莫土司的右手交回,也是先例。”

  “所以王兄与明国太子认为父子,结缔血盟。”

  “但谁又能想到明国太子朱慈煊奸诈似罗刹,弑杀王兄,焚烧阿瓦。”

  “迫于明国的军队,我又和王兄莽温南下驻守,谁能想到莽温王兄又失足跌落大金沙江。”

  “我不得已做了东吁的王,担起复国反明的重担。”

  “我本没此愿,然别岱蕴和各郡总督都说,我不来做王,他们就再也没有依靠,明国若来攻,佛教和传承都将存续不下去。”

  莽白说着眼角流出几滴清泪,声音有些哽咽。

  堂中各族土司不论心中如何腹诽。

  嘴上都纷纷说侯王是他隆王的儿子,国王之位当仁不让。

  “弥利提波弑父称王,有想法,但没运气也不能成事。”

  “而国王你虽无想法,但运气却使你成事。”

  “这是上天让你做王啊。”

首节 上一节 27/15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红楼兵圣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