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南明,朕的天命太抽象

南明,朕的天命太抽象 第84节

  带给他们无边的恐惧。

  滔天的火光映在清军士兵惊恐的脸上,投下扭曲的阴影。

  鲜血残肢随着明军骑兵的冲击不断抛洒出来。

  阵阵马蹄声中,凄惨的喊叫不绝于耳。

  焦土,硝烟,血腥的气味,还有硫磺的辛辣,直往鼻腔里钻。

  这一刻。

  马宁脑子里突然划过家乡那些穆兰教说的哲罕南。

  汉话,地狱。

第74章 重拾旧山河

  在马克沁发明前,骑兵永远是战争最强大的兵器。

  正如米丹和马宝所说,火炮火铳解决不了拥有同样武器的骑兵军队。

  十七世纪,是西欧各国的大航海时代。

  也是游牧民族最后的辉煌。

  骑兵野战无敌,火炮补上游牧匮乏的攻城战术。

  从东欧到东亚。

  突厥的奥斯曼帝国,蒙古的莫卧儿帝国,女真的代清固伦。

  陆地由他们做主,海上归葡荷西英。

  而大明。

  两者皆有。

  红色棉甲的明军骑兵冲入蓝褐相间的清军阵中。

  如同朱慈煊对吴三桂所说的。

  大明的怒火将席卷整个世界,淹没海洋与大地。

  红色的明军用清军的鲜血,染红一片片蓝褐,与山火相映。

  即使有清军将领不断喝喊调整,竖枪立栅,想要抵挡明军铁骑的冲锋。

  但在朱慈煊和王辅臣的尖刀下,也是不断被刺破捅穿。

  哪怕是久经沙场的绿营兵和平西藩兵,没有火炮盾车,也挡不住骑兵。

  不消片刻。

  便已冲至清军将旗所在。

  红纬笠帽的马宁正要开口说话。

  朱慈煊一个玉笏砸过去,其便倒在地上吃了一嘴黄泥。

  王辅臣随即补刀,长枪一捅,了却这个和张勇赵良栋齐名的河西大将。

  马惟兴也动作不慢,直接跳下战车,两三步捡起马宁的佩刀,砍掉其的将旗。

  将旗一落。

  已经恐惧慌乱的清军士兵彻底失去抵抗的勇气。

  纷纷跪地投降。

  与绿营兵服饰不同的平西藩兵们在其参将的带领,数百骑直接逃离这片地狱。

  其他平西藩兵没有马,甚至没有甲。

  投降?

  他们和那些明军转化的绿营兵,顺风而降的大西旧军可不同。

  他们是平西王藩属,家眷老小都在平西王手里,甚至谁的亲戚就在王府中做事,谁的女儿就是吴三桂亲信的小妾。

  少说从陕省跟着平西王,也有十几年了。

  属实没有心气继续抵抗的平西藩兵们,选择直接涌入山林之中,试图躲避明军骑兵的追杀,逃回云滇。

  日月龙旗在战场上飘扬,明军的崇拜,降军的敬畏,纷纷聚焦在金红色的纛旗上。

  那繁杂的腾飞龙纹无一不彰显着大明的天命。

  大明没有灭亡。

  祂已经回来!

  朱慈煊身上的鱼鳞叶明甲浸透汗水。

  心中一直紧绷的那根弦总算可以松一松了。

  被洪沙人囚禁,被吴三桂追剿。

  花费半年时间,终于都解决了。

  甚至一直悬在他胯下的那根达摩克利斯之胡萝卜。

  已经转移到吴三桂的屁股后面。

  该轮到吴三桂时时不安与恐惧了。

  兴致一到,朱慈煊又想吟诗一首。

  可惜长时间的劳累,脑子一时放空,竟想不到有啥应景的诗。

  环顾一圈。

  白文选带着部众正在追剿逃亡的清军,马惟兴带着反正的大西旧军收拢俘虏。

  身边只有王辅臣和马宝。

  “王将军,你久在大同边关,可知边军有啥边塞诗吗?”

  王马二人都是农民起义军战败后投入大明,只不过后者就是在中原守备城池厮混。

  王辅臣闻言一怔,犹豫开口:“殿下,我没读过书啊。”

  “我们这些边关丘八,哪有江南书生的斯文风雅。”

  “不过姜瓖将军在戊子之变后,带着我们一起唱了几首军歌。”

  说罢,王辅臣大咧咧的哼唱两句:“万众一心兮,群山可撼……”

  “上报天子兮,下救黔首。杀尽倭奴兮,觅个封侯。”

  朱慈煊点了点头,确实纯口水军歌。

  不过正契合边军。

  万历三大征啊。

  那时的大明边军还想着出征得到战功,实现阶级跃升。

  如今仅剩为国赴死尽忠了。

  不过该把倭奴换成东虏。

  马宝忽然出声:“殿下,若以诗歌助兴,何妨不用满江红?”

  “昔日晋王阵斩代清亲王尼堪,亲兵割下尼堪首级,传示全军。”

  “所有人欢声雷动,齐唱满江红。”

  朱慈煊有些怔住。

  一个活吕布,一个活岳飞?

  是农民军识字很高,还是武穆之事皆在大明将士心中?

  马宝没有在意太子的遐想,直接嘶声呐喊:“满江红!”

  这三个字仿佛有无边魔力般,顿时吸引住战场所有人的注意。

  “怒发冲冠……”

  听见声音,明军们尽都回望淮国公和太子殿下,愣了一下,立即跟上马宝的声音。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马惟兴一时陷入恍惚。

  八年了。

  那还是永历七年,杀掉满洲东虏的亲王,抗清近十年的天下,从未有那般情绪高涨。

  人人都等着大西军带着大明重新归来。

  而今年,已经是永历十五年。

  东虏占据中土已经两年了。

  今天虽没有代清任一藩王总督殒命,却是抗清十七年从所未有的大胜。

  五万清军,可称十万啊!

  马惟兴虎目通红,带着反正的大西旧军们,想要吼出十几年的愤恨与不甘。

  “靖康耻,犹未雪。”

  就连那些投清许久的绿营兵们一时也心中充满惭愧悔恨。

  国家覆灭,山河破碎,他们这些汉家儿郎又何尝愿意剃发易俗。

  在朱慈煊双眼流泪下,清军降兵们嘴唇翕动,轻轻跟着吟诵那首家喻户晓的诗词。

  近万人的声响彻底掩盖住残余的厮杀声,掩盖住火烧连营的燃烧炸裂声。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

  “我们过不去。”

首节 上一节 84/15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红楼兵圣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