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线开始征服欧陆 第41节
“别问了,嘴贱。”
“啊?”沃尔夫愣了一下,以为雷恩在骂自己。
然后雷恩就又嘟囔了一句:“我踏马就不该在那种时候嘴贱,妈的。”
说完,他只觉得自己被癫了一下,车走的时候的嘎达声也变成了碾土路时候的噜噜声。
到前线了。
雷恩没由来的起了精神,他猛的坐了起来,狠狠搓了把脸,背靠在木板上,点了颗烟:“把速度放下来,按喇叭,让后面的人准备换车轮。”
“这就换了?”沃尔夫立刻停车,前面的摩托车也停了下来,开始从车厢里取下几个千斤顶来。
雷恩先跳下了车,站在一旁,指挥起工兵们。
“三个焊在一起的轮子都装后面,两个焊在一起的装在前面。”
“那边的,火炮拖钩拆下来,你想被车压死么!”
骂骂咧咧的声音响的到处都是,而也正是在这段时间里,完成了休整的二营士兵也是纷纷凑到了车队的旁边。
这帮士兵们兴奋的看着面前的三台大家伙,原本看向雷恩的眼睛里都冒出了不敢置信的光芒。
他们今晚继续负责孚日山脉战线的驻防工作。
能有这些玩意的话,那就算法尔兰人派一个集团军上来,都不是问题!
四营的人会晚点儿再出发,因为他们撤离的时候晚了三小时——现在还在睡觉呢。
突击连的人没撤下来。
这是布林克曼的要求。
她觉得突击连打了两次大胜仗,这个时候在前线待着能维持士气的稳定,雷恩觉得她的建议没啥问题,于是便委托了通讯连的士兵在中午给送了一车的牛奶和三头羊上去,给他们加加餐。
雷恩其实还寻思着要不要让当地的餐馆给做上几大锅的炖排骨之类的给送上去,但一想到自己已经送了一车牛奶,就作罢了。
吃太多好的会拉肚子,他还不想让自己薅来的宝贵突击连报销了。
与此同时。
换车轮的任务没浪费多少时间。
不到一个小时,所有的车都换上了新的宽车轮。
“我们去哪儿,弗利格上尉。”
穿着炮兵团制服的两个少尉一路小跑着从一百米外来到雷恩的面前,他们既是炮组的指挥官,也是开弹药车的。
雷恩没有立刻回答他们,而是先看了眼系统地图。
上一次的胜利让帝国在系统地图的边境线向着法尔兰的领土里推进了四公里的距离。
虽然帝国没有向前推进,但雷恩根据自己的经验判断,如果帝国军这个时候发动攻势,那地图上的边境线,就是法尔兰人预定的前线。
他把视线转向了远处的孚日山脉山坡,在一番搜寻之后,配合着地图,找到了一个正好可以打到地图上标明的“新”国境线,但法尔兰人因为隔着山坡而无法肉眼确认的山坡。
更巧的是。
这个坡上的火炮不用打高抛弹道。
直射就够了。
立刻从地图里退出来。
雷恩掏出一张地图,在对应的位置打了几个圈。
两个少尉被他画的位置吓了一跳:“这能到?”
他们从没见过有十吨级的火炮能爬到这种险峻的位置。
但雷恩没给他们说话的机会。
他拍了拍两个少尉的肩膀。
“出发吧,姑娘们。”
我是煞笔。
定时到明儿
才发现
第57章 吃饭不积极,脑子有问题
换了大车轮的卡车速度变得比一般的时候要慢了不少。
六百米的高度,全长十五公里的山路,花了足足三个小时才成功爬上去。
可对于那些来自第十四军的炮兵们来说,这已经是很恐怖的数据了。
这种看上去就像是拖着两条肿大的后腿的卡车不仅轻而易举的拖着十吨重的火炮冲上了六百米高的山坡上,甚至还留有足够往返三次的燃料。
这要换成团里的马来拉,能在午夜之前把炮拉上山就已经谢天谢地了!
更别说想要在之后及时补充炮弹了。
而对于雷恩来说,能够在三小时里就完成三门火炮的拖曳工作也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事情了。
这是因为孚日山脉在对莱茵河谷的这一侧既是背风面,水汽也重,还刚因为战争的原因接连下了好几场的雨。
本就泥泞的山坡土路吸收了足够的水分,以至于摩托车都会在不经意间陷车。
但换了新轮胎的卡车却并没有出现陷车的情况,唯一的问题也就是光面的轮胎在泥地里偶尔会打滑,但因为火炮的重量达到了十吨,获得了足够的下压力,所以问题不大。
当地时间晚上七点。
雷恩早前就指挥装载机,在需要架设火炮的反斜坡上铲开了一块深两米,宽三十多米的坑位出来。
三门火炮在卡车和装载机的推动下很快进入了架设位置,并完成了初步的架设工作。
雷恩随即就让装载机用今天下午才送到前线的艾斯科防爆墙加紧完成了对炮击阵地的加固和建设。
三门火炮以十米为间距,中间用十几个填满了泥土的防爆单元隔开,并保证了左右两门火炮分别能够覆盖到中间一门火炮的一半射界。
克努伯的K13型150火炮和地球的K16型150几乎是一个东西,左右射界有8度,上下则为-3到+43度。
这种火炮拥有极长的射程,使得其往往可以安排在远超过法尔兰人火炮射程的位置,用以完成对战场的炮击支援工作。
K13的炮弹只有一种,为基础型的榴弹。
但是炮弹有三种不同的版本,区别在于初速,从最低的五百五十米每秒到最高超过七百米每秒的版本,基本足以适应大多数环境下的作战。
而24公里的最大射程,也足以让任何想要摧毁这款野战炮的步兵单位陷入绝望。
每分钟三发的最大射速,配合超长的射程,被瞄准的目标只会变成用来增加土地肥力的齑粉。
值得一提的是,现实里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之所以会发展成堑壕战,也多是因为火炮的射程远远超过步兵部队的机动速度导致的。
这么说或许可能有点极端,但现实就是步兵的机动速度无法令他们迅速脱离火炮的覆盖范围,以至于战争最终变成了以步兵在战壕里等待死亡,并将所有作战都交给炮兵们的消耗战。
消耗的东西不只是弹药。
还包括敌方的食物,士兵,以及士气。
谁的部队先一步因为支撑不下去,谁就会成为被扫进垃圾桶的那个家伙。
而帝国,是整个大陆上最经不住这种消耗的国家。
作为陆权主义国家,帝国只有北面的北海有一部分还算堪用的港口。
但想要从这些港口获得物资,就不得不突破来自联合王国的舰队的封锁。
同样,在大陆上,帝国也因为四面是敌的处境,很难获得足够的战略物资储备。
结果就是,帝国必须用最快的速度逼迫单一方面的敌人和自己坐上谈判桌,并将空闲的部队投入另一个战场之中。
没错,帝国的战略并不是彻底击溃敌人,而是依赖敌人的求和。
可在现代火炮的影响之下,这种以强攻逼迫谈和的方案只能是个笑话。
山坡上,披着雨衣的雷恩看着第一辆装满了1型号(低初速)弹药的卡车爬上山坡,心中这才终于松了一口气。
K13的炮弹质量是五十公斤左右,一辆卡车可以搬运五十到七十五发,有这一车的炮弹,已经足够三门火炮使用上一段时间的了。
雷恩立刻叫来了二营的侦查兵,向他们吩咐道:“你们两个,带十四集的人去测算下诸元吧,目标是……”
他掏出一张地图,在贝尔福到帝国边境的路上画了个圈,又写了几个数字,这里就是要测算的范围。
得益于系统地图自带的弹道计算功能,这三门火炮在就位之前雷恩就已经得到了大致的炮击可覆盖范围。
侦察兵们接过地图,有些疑惑的看了眼雷恩,和他在一旁空白处标注的火炮和贝尔福的海拔精确海拔高度。
他们不知道雷恩是怎么得到的这么精确的数字,但都很聪明的选择了闭嘴不问,只是在敬礼后就转身走向了十四集的两个炮兵少尉,带着他们上了摩托车,一边去确认前线的实际地形,一边去寻找起可以用于确认弹着点的标志。
这些炮兵团的小伙子认为雷恩的部队里缺少熟练的观测手,因此他们最好多做些准备。
雷恩看出了他们的心思,不过他也没多说什么。
毕竟这帮小伙子们可是帝国目前最金贵的宝贝,所以他不会多管,只需要下命令即可。
再者,雷恩也觉得只需要等下一次的攻势结束就能彻底让这群小伙子们明白150毫米火炮平射的快乐。
一场亲眼见证过的胜利,总是要比在后方听来更刺激性的。
而。
就在雷恩完成了对炮兵阵地的架设指挥工作,回到了更前方,用来安置FK.96野战炮的山坡上的时候,远处贝尔福市外那一连串的汽车灯光却是引起了他的注意力。
“少尉,望远镜给我一下。”
他立马叫来还在一旁啃着羊骨头的布林克曼,这丫头在二营离开之后忙了一整个下午,饭都没来得及吃,心思和精力全放在建设新的火力点上了。
雷恩能看见她裤子和衣服上全是土和灰,手掌边上还起了几个水泡。
明显是跑去铲了一下午的土——艾斯科防爆墙是需要人工压实内容物的。
“给。”
抓着羊骨头和面包的女孩立马低下了头,腰也压低了下来,看上去就像是个站在地上,长了两个胳膊的大虾。
雷恩觉得这是个好事。
毕竟吃饭不积极,脑子有问题。
然后他就从这丫头的脖子后面抓住了望远镜的绳子,给取了下来,对准了贝尔福的方向。
上一篇:南明,朕的天命太抽象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