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线开始征服欧陆 第59节
“按照目前我军步兵每人35公斤的战斗全重,与士兵平均82公斤的体重来看,一艘同级别的飞艇单次可运送约三十到四十名的陆军士兵。”
“简单来说,只要有一艘飞艇,那我们便能轻松运送一整个步兵排到任何位置,包括他们的全套装备。”
话音还未落下,坐在距离雷恩最远位置的沃尔贝克就不自禁的深吸了一口气。
作为最缺少交通运输工具的人,他几乎是立刻就明白了雷恩提出的,以飞艇运送步兵部队的这一设想的巨大潜力!
他是帝国驻殖民地的军事主官,手下约有两个团的兵力。
这些士兵负责了总面积约帝国一个行省面积的殖民地,因为他们拥有的装备只允许这两个团在如此面积的领地上迅速机动。
可一旦按照雷恩的说法来配置上飞艇部队,那沃尔贝克只需要有两艘飞艇,便能轻而易举的将自己部队的实际控制范围向外扩充至少一倍以上!
而沃尔贝克所需要的部队人数却不会因此产生变化!
他立刻取下自己胸前口袋挂着的钢笔,轻甩两下后便在面前的纸张上写了一排密密麻麻的小字,并立刻递给了身旁的德莱文。
这让起初只是对于雷恩想要接手飞艇部队而感到略微好奇的德莱文立刻就明白了这已经不是一个下级军官就能够随便插手的事情。
他仔细的阅读了沃尔贝克写给自己的纸张,灰色的眸子锐利的好似尖刺。
“你的计算属实么?”德莱文放下了手里的纸张,偏着头看向雷恩,但却是在和沃尔贝克说话。
“绝对属实,中将。”
沃尔贝克拍着胸脯,向德莱文打了包票,并一样的看向雷恩,声音激动,且明显带上了一丝尊敬的味道:“上尉,我明白你对使用飞艇运输陆军步兵的想法,这是一个开创性的巧思,足以让部队的控制范围扩充到飞艇的作战半径之内的每一个角落,非常不错。”
说着,他话题一转,但语气里的尊敬却是一点儿也不少:“可你该如何保证这些士兵能够迅速且安全的离开飞艇呢?”
雷恩有些意外的看向沃尔贝克。
他本以为沃尔贝克会和大多数听到用飞艇运送部队的人一样,认为自己只是想要用飞艇将部队送至前线后方,再交由部队自行前进到前线。
然后他就想起沃尔贝克其实已经看过并在和黑林根,舒伯特的对话里得知了摩托化部队和机械化部队的概念,便立刻释然了。
“这确实是个问题。”
雷恩直言不讳,但底气十足:“按照下官的设想,飞艇对于部队的投放有多种选择。”
“其中第一种,便和舒伯特将军旗下炮兵团使用的照明弹类似。”
“降落伞?”舒伯特立刻明白了雷恩的意思:“不行不行,那玩意的稳定性不够好,而且强度也不足以支撑全装步兵的体重。”
沃尔贝克也立刻点头,并附和道:“降落伞用的是丝绸,如果要大规模投入使用的话,如此数量的丝绸降落伞可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啊。”
“确实。”雷恩点点头:“因此,我们在小规模部队的投放中可以采取伞降的方式,而在大规模的部队投放里使用绳降的方案。”
“绳降?你疯了?”
沃尔贝克瞪大了眼,嘴巴微微张开,就像是见了鬼:“你要让士兵用一根绳子降落?”
雷恩对他的惊讶不以为然,声音平静稳重。
“士兵只要经过训练,是可以成功的。就像是帝国目前的消防员一样,因为帝国拥有大量高高度的哥特式教堂建筑,因此他们在工作之前就接受过从极高位置以绳索抵达地面的训练,这并不是什么问题。”
“那飞艇就要面对敌人的火力了。”德莱文中将很是好奇的看着雷恩,想知道他要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雷恩的回答也很简单:“我们在深夜行动。”
他站在桌前,将自己的钢笔当做飞艇来解释。
“飞艇舰队在深夜离开母港,从高空移动到前线,等到抵达战线上空之后,仅保留对抗气流的动力降低高度。”
“待到飞艇降低至可以通过绳降的方式来让士兵离开的高度后,立刻释放多股绳索,放下所有的士兵,并立刻离开战场。”
简单的几句话,立刻就让德莱文满意的点了点头:“大胆的计划,但是我喜欢。”
沃尔贝克则是立刻追问:“那如何确保士兵的火力?你这样的投送方式必然会导致部队人数处于压倒性的劣势,面对数倍于己方的敌人,你要如何保证部队能够顺利完成作战任务?”
他说话的时候没有看向雷恩,一只手不断的扣着下巴上的胡茬,目光直视桌面,明显是在思索的模样。
但雷恩也早就有了准备。
他伸手放在腰带上,拍了拍本该是自己的军官配枪的位置:“有这个。”
沃尔贝克愣了一下:“手枪?那有什么用?”
雷恩本想解释,却被舒伯特用一道大喝抢走了风头:“你要用P08?”
“P08?”沃尔贝克看着舒伯特,然后就见舒伯特将自己随身携带的那把炮兵款鲁格P08手枪给拍在了桌上:“最近几年才列装给军官和士官的手枪,你一直在海外今年才回来,不知道也正常。”
可雷恩却道:“没错,但还有些区别。”
这一下就引起了在场众人的好奇。
他们纷纷将注意力放在雷恩的身上,试图看穿雷恩的心思。
“我们需要一款能够在中近距离上拥有碾压性火力优势的轻便枪支。”
雷恩淡淡说道。
“这款枪支应该使用后坐力较轻的手枪弹头,理论杀伤距离在200米以内,无需挤占传统步枪的生存空间。”
“枪支应该同时拥有以下几种指标——每分钟120发以上的射击速度,使用24或者32发的可拆卸长弹匣供弹,空枪全重低于五公斤。”
“枪支应该易于生产和使用,并在早期拥有和鲁格P08在配件上的通用特性,但随着时间的推进,这一特性可以应战场的需求而逐渐改变。”
说着,雷恩走到了舒伯特的身边:“将军阁下,可否借我一用?”
“没问题。”舒伯特立刻退掉弹匣,又检查了机匣,接着便把自己的P08交给雷恩。
接过P08,雷恩将其握在手中,侧举在半空:“新式枪支的全长应该控制在80公分左右,重量分配均匀,适合在狭小空间,例如巷道,建筑内使用。”
“我认为,可以要求生产P08的工厂对此枪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造,例如延长枪管长度,增加前部握手等方式,以暂时满足部队对于新型枪支的需求。”
说完,雷恩将这把P08当做了冲锋枪的模样,做出几个握持冲锋枪的动作来。
他的这个动作起初引起了德莱文的不屑,但当雷恩开始以一个很快的频率扣动扳机的时候,德莱文却是立刻心头一惊。
“等等,弗利格上尉。”
他立马叫停了雷恩:“你刚才说,这个武器的理论射速应该是多少?”
“120发以上!将军阁下。”
“但P-08的射速……”德莱文皱着眉头,总感觉似乎哪里出了问题。
雷恩补充道:“116发,阁下。”
德莱文:“那你为何要说出120这个数字?”
“因为鲁格的结构复杂,维护困难,成本高昂,帝国无法大规模向士兵提供这一武器系统。”
所谓武器系统,是包括枪械携行具,枪械,以及全部配件在内的总称。
“你想要让全部队都列装这种武器?”这回震惊的是黑林根了。
步枪兵出身的他见证了帝国军从燧发枪发展到现在的定装药桥夹装填子弹步枪的全过程。
他很清楚,步兵武器系统的升级,一直在朝着更远的射程,更快的装填速度,更快的射击速度这三点发展。
目前帝国的Gw.98步枪的基础射程为440码。
装填一次需要使用一个桥夹,熟练的士兵可以在五秒内完成装填。
而射击速度则是在每分钟15发。
可当雷恩却说,他想要一支射击速度为Gw.98十倍以上,射程却只有一半,弹容量则是Gw.98三倍以上的短枪?
甚至于,他还准备让这种武器列装全军?
这下轮到黑林根搞不懂了。
他质问起雷恩:“你应该是知道法尔兰,联合王国还有皇国的武器数据的吧?”
雷恩语气坚定:“是的,所以我更加坚持我们的部队应该批量列装这一类型的武器,用以保证部队在快速突破和扫荡战场时的相对效率。”
“根据之前提出的摩托化部队与机械化部队的构想,我认为,目前大陆上的所有国家,包括帝国和身为岛国的联合王国,都还未脱离围绕长距离火炮阵地建设战线,并依靠战壕展开作战的阶段。”
“因此,在面对此类部队的战场上,一支拥有高射速短枪,且能够灵活出入战场,不易被敌军炮兵威胁牵制的部队,将会对敌人所构筑的战线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这一理论其实是按照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暴风突击队的特色提出的,但因为这里的飞艇更加强大,所以雷恩直接就做出了将其从正面突破的暴风突击队升级成后世才会出现的,依靠直升机机动的特种部队的理念。
“这种在敌人未能发现我方动向的情况下,以小股部队多批次同时进攻的方式,执行对敌要害部队斩首行动的作战,是下官所认为的,可以让帝国在一定范围内摆脱以堑壕为战场的拉锯战泥潭的主要方案。”
沉默。
许久的沉默。
不论是负责炮兵部队指挥的舒伯特,还是负责前线指挥工作的黑林根与沃尔贝克,又或者是包括德莱文在内的总参谋部的一众军官。
他们都开始思考起雷恩所提方案的可行性。
帝国最为优秀的头脑在疯狂的运转,上百年来积累的战斗经验,与他们自己的战场经历,无一不在向他们发出最高级的警告。
雷恩说的话是正确的。
他们对自己的判断没有丝毫的怀疑。
收回自己配枪的舒伯特开始不由自主的做出雷恩先前做过的据枪动作,食指接连扣动之下所发出的清脆啪嗒声,就像是一发一发的子弹,打在所有人的心头。
黑林根和德莱文本能的回忆起了自己所经历过的所有大战,在那些他们亲自冲在前线,持枪战斗的记忆里,一柄拥有机枪特性,却又能被所有步兵配备的武器悄然出现。
他们吐出的子弹在天空中划出一条条优美的弧线,迅速无情的收割起视线之中所有敌人的生命。
曾经需要一个班,一个排,一个连才能消灭的敌人,在这种武器的攻势下甚至活不过五秒。
至于那不到两百米的射程?
在绝对的火力,还有那使用了厚重装甲的机动车辆的面前,甚至成为了一个优点。
廉价的枪管,能够极大的降低帝国在武器上所支付的成本。
省下来的资金将会变成一辆又一辆的装甲运兵车。
帝国将会拥有整个大陆上最为迅捷的的部队,能在一夜之间横跨一个国家,也能在一夜之间冲破任何敌人的防线。
而这一切。
都源于他们面前,这位帝国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蓝星马斯克勋章获得者。
一位28岁的年轻上尉。
德莱文开始不由自主的摆正起自己的坐姿。
他深刻的明白雷恩对这场战争的判断,对战况的分析,以及对未来战争形式的预测的准确性之高。
雷恩远远的甩开了总参谋部那成百上千名的参谋官们,假以时日,若是他能坐在小毛奇的位置上,那帝国不论遇到何种局面,面临何种战争,都会,也只会成为最终的赢家。
上一篇:南明,朕的天命太抽象
下一篇:返回列表